APP下载

上海成为大都市,海瑞有功

2023-09-18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6期
关键词:水患海瑞灾民

隆庆三年六月,海瑞擢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储粮,提督军务巡抚应天(今南京)十府,还兼理浙西杭、嘉、湖三府税粮,管辖范围包括太湖平原、皖南和今南京地区。

历史上,太湖下泄有三条通道,史称“三江排水”,其中的东江、娄江水道早在唐代便已淤塞湮没,仅余吴淞江一条干流泄洪。

吴淞江,流经吴江、苏州、昆山、嘉定、青浦以及上海市区,全长125公里, 最宽处曾达10公里以上,江面宽阔,气势澎湃。直至北宋,青浦县松江河段尚“面阔九里”。自宋末元初开始,由于战乱失管、泥沙淤积,吴淞江江面日益缩小。到了明朝,已淤塞得只剩下一條又窄又浅的细流。

为彻底解决江南水患,海瑞到任后,乘舟勘察吴淞江各段,“躬历山川,亲劳胼胝”,记录下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随后,秉烛潜心研究《禹贡》《三吴水利录》等水利学文献,参照苏州前巡抚吕光洵留下的治水图本,借鉴户部尚书夏元吉治理太湖的经验,海瑞上奏《开吴淞江疏》,战略性提出疏浚吴淞江,将水面缩窄改深,增加水流冲击,避免河沙淤积抬高河床,尽泄太湖之水由黄浦入海。

整治吴淞江的工程于隆庆四年正月开工,海瑞命令苏州推官龙宗武、松江府同知黄成乐总负责,上海知县张嵿和嘉定知县邵一本分别督工。海瑞自己则布袍缓带,冒雨顶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督察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

治理水患的经费是一笔巨款,更何况是在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的隆庆时代。有朝廷批准动用的钱粮垫底,海瑞调配相应受益地区财政的银两,广泛筹集民间资金,采用“以工代赈”的模式,将除水患和济灾民有机结合,先后征用13万灾民投入河工,防止了灾民流离失所,又以低廉费用完成工程。

不到两个月,工程顺利完成,原预计耗费白银7.6万两,实际耗费6.8万两,节省了十分之一。之后又乘势疏浚另一条支流白茆河,宽度由4丈拓宽到7丈。

吴淞江的成功整治,困扰明王朝百年的水灾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江南再度恢复活力,成为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史载“由是旱涝有备,年谷丰登。吴民永赖,乐利无穷。公(指海瑞)之开河之功,创三吴所未有矣”。

随着水患消除,作为海运枢纽的吴淞口迎来发展机遇,开埠后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经济、金融中心,被称为“十里洋场”。

(摘自《现代家庭报》 侯杰/文)

猜你喜欢

水患海瑞灾民
“海瑞定理Ⅰ”的历史性反思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9岁男孩过生日不要礼物 要给灾民买比萨
大寺沟淤沙对炳灵寺石窟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
论海瑞的“廉名”传播及历史启示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Location Scal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