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的研究进展

2023-09-18农婵媛韦桂源余云飞陶嘉怡任怡菲

循证护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造口术肠造口造口

农婵媛,韦桂源,余云飞,陶嘉怡,农 明,任怡菲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533000

据报道,2020年结直肠癌全球发病人数约193.2万例,死亡病例约93.5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1]。外科手术是根治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超过半数的结直肠癌病人需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虽然术后病人生存率高,但其腹壁将永久携带造口[2]。研究显示,在行造口术后部分病人原有的健康行为水平降低,目前我国肠造口病人的健康行为水平不容乐观,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3]。因此,对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工作者提高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健康促进行为的内涵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HP)的概念暂未统一,目前大众比较认可的是《渥太华宪章》中对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个体能够提高健康决定因素的控制力度,以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过程[4]。健康促进行为(health-promoting behaviours,HPBs)是指以健康促进为导向,个体开展更加积极且有益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产生正面的健康结局[5]。

2 肠造口病人健康行为评估工具

肠造口病人健康行为主要是运用专门的测评工具评估,常用的评估量表分为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常见的普适性测评工具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健康行为量表(HPL)以及健康习惯量表(HHS),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已在多个领域应用[4,6-7]。普适性量表对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的评价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韩雪娜等[8-9]基于行为意向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以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研究编制了肠造口病人专用的健康促进行为评估工具,包括肠造口健康促进行为意向问卷、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动机问卷。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2~0.921,编制过程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信效度良好。但都只选取1所医院的病人进行测试,也未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未来研究中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进一步验证问卷的信效度,从而提高问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相关影响因素

3.1 非疾病因素

3.1.1 年龄

万珊珊[10]对202例肠造口病人健康行为分析结果显示,>60岁病人的健康行为优于其他年龄段病人,与向薇等[11]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原因可能是因为老年病人对特殊且陌生的造口需要一定的时间接受,加上自我形象和身体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健康行为水平较低。而刘华玲等[12]的研究显示,中青年病人的健康行为较老年病人差,可能原因是中青年病人事业繁重,无暇顾及身体,因此健康行为评分低。目前,关于年龄是否影响肠造口病人健康行为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临床工作者应要根据病人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生活方式来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3.1.2 性别

研究显示,性别是炎症性肠病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P<0.05),女性病人较男性病人健康促进生活得分更高,可能是由于女性对疾病敏锐性较高,会主动汲取健康知识,且遵医行为较好,因此健康行为水平更高[13]。

3.1.3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的预测影响因子之一。韩雪娜等[14]指出,健康促进行为与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程度高的病人知晓健康促进行为对自身疾病康复的重要性,能通过书籍、视频等积极学习健康知识,掌握一定的造口护理的技巧。

3.1.4 家庭月收入

贾莉莉[15]研究结果表明,肠造口病人家庭收入与其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对于家庭月收入高的病人来说,其健康促进行为水平较家庭月收入低的病人好,与武洋等[16]研究结果一致。目前,仍有较多造口附属产品无法纳入医保,长期的治疗及造口护理用品费用,致使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村病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负担。

3.1.5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采取某种健康行为的信念、判断和主观感受[17]。鲍玉新等[18]分析了115例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与感知控制的相关性,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较差,其排便控制较差,性生活满意度也较低。因此,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3.1.6 自我感受负担

陈旭[19]的研究显示,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与健康相关行为呈负相关。原因可能是肠造口病人原有的肛门排泄口移至腹部,导致病人自我形象改变,增加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20]。

3.2 疾病相关因素

3.2.1 术后时间

研究显示,造口术后时间是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健康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造口术后时间越长,肠造口病人的健康行为水平也越高[15]。分析原因可能是造口术后初期饮食、体力等都未恢复,从而影响到健康促进行为的实施。而随着行造口术时间的推移,病人逐步掌握造口的知识和技能,自我护理能力随之提高,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因疾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健康促进行为也随之提高,与宋琴芬等[21]研究结果一致。

3.2.2 造口并发症

据报道,结直肠癌病人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以上[22]。据研究表明,造口并发症与健康行为呈负性相关关系,并发症越多,病人健康行为越差[11]。

3.3 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与健康促进行为是正向关系,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健康行为水平越高[23]。临床工作者除了主动向病人提供医疗、心理支持外,在病人疾病稳定情况下可鼓励其主动为病友等提供支持,避免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支持的状态。

3.4 家庭因素

郑红丽[24]的研究指出,家庭功能越好,健康促进行为水平越高,与俞婷婷等[25]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造口病人家庭关怀度越高,其造口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可能是肠造口病人可以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成员给予的信息和情感支持,安全感较高,有助于缓解病人因造口产生的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26]。因此,在关注肠造口病人的同时,也应增加对肠造口家庭的关注,调动家庭成员对病人造口护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监督作用。

4 基于健康促进行为相关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

4.1 健康信念模型(HBM)

20世纪末Rosenstock提出HBM[27]。目前,基于HBM的健康教育已被广泛应用在慢性病、癌症、产科等领域[28-30]。刘春红等[31]的研究认为,随着健康信念提高,病人就越容易采取积极的健康相关行动,从而产生更好的自我管理行为。董亚娟[32]基于HBM的自我护理模式,有效增强了肠造口病人社交效能与生活质量。胡莹等[33]对120例肠造口病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展开健康知识教育、自护技能培训和随访教育,6个月后发现病人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帮助病人建立恢复疾病健康的信念,可以改善不良的健康相关行为。

4.2 保护动机理论(PMT)

1975年由Rogers提出PMT[34]。PMT是从动机因素探讨健康行为,通过认知调节的评估解释来行为改变[35]。PMT是HBM的延伸和扩展。与HBM相比,PMT中加入了自我效能,更科学合理地解释了行为改变的内在机制。周凌芸等[36]基于PMT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增强病人对疾病的易感性认知,通过危机意识教育、个性化指导等,最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4.3 跨理论模型(TTM)

20世纪70年代Prochaska等提出TTM[35],包含了4部分内容,分别是变化的阶段和程序、自我效能和决策平衡。韩梅梅等[37]基于TTM的动机访谈,从入院第1天到出院3个月分别以正确认知、增强信心、提高效能、自我护理、自我接纳5个主题,进行动机访谈教育,使得病人自愿或积极地去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改变其行为,结果发现病人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小结与展望

肠造口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直接影响其健康结局,提高健康促进行为的护理干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关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的研究多处于小样本、单中心阶段,日后,应积极探寻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的有利因素,并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关于提高肠造口健康促进行为的干预性研究。并且,应充分利用造口门诊进行干预后疗效追踪,充分发挥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的大优势和特点[38],构建系统化的肠造口病人健康促进行为干预模式和体系,切实促进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造口术肠造口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大动物实验研究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