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创新创业基础为例
2023-09-18杨勇
杨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 315800
0 引言
教育既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思维的传授。当下,学习进阶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显示其对于促进教学有潜在实践意义[1]。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为了适应行业需求和社会进步,融合传统学校课堂学习与互联网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未来学校教学组织的主要方式。如何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达到“金课”的标准呢?随着学习进阶理论的研究与推广,学习进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及培养目标,让高职“双创”教育的落地有了相关理论基础,指明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方向。
1 理论研究基础
目前,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很多,研究领域分布广泛,研究内容与结果参差不齐,但缺乏合理统一且针对性的理论引导,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与效果很难出现满意的结果。片面的知识堆积难以形成整体理论基础,非结构化知识会在其他信息的影响下转变成错误的形式[2]。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高职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而学习进阶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其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3]。
1.1 混合式教学研究
混合式学习可简单地理解为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但其概念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应用、技术整合、互联网+教育[4]。通常学校教育以课堂内学习为主,网络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让碎片化的时间有了学习的功能,让教育不均衡现象出现了新的解决方案。混合式学习将多种学习方式融为一体,创新学习路径,同时使学习环境向多样化发展,实现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整合式学习[5]。Wolff 等[6]认为,在混合式教学中未足够重视学生团体之间的差异性,“金课”建设同样存在此难题。基于学生差异性来实现“高阶性”的目标仍需进一步探索。
1.2 学习进阶理论的内涵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进阶是目前教育领域内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将学习进阶界定为学生在一个较大时间跨度内学习和研究某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的、逐渐深入的思维路径的描述[7]。美国国家理事会将学习进阶定义为:是对学生连贯且逐渐深入的思维方式的假定描述,在某一时间跨度下,学生学习知识时思维方式逐渐进阶[8]。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从特殊情境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碎片进行解析、重构、概念解释等,从而得到学生整个学习的方向和轨迹。
2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构建高职“双创”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确立以培养“双创”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方向
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个专业的培养方向,“双创”教育应确定以培养“双创”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方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双创”核心素养应该包含个人创新及事业创建的基础知识、批判性与用户问题的思维、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条件的分析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让每个学生具备“双创”核心素养,让职业素养与“双创”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迎接变化的未来社会。
2.2 明确适用于高职“双创”基础课程的框架思路
“双创”核心概念过于抽象化,涵盖面越来越广,教学平台和资源单一,导致学生理解难度加大,学生接收到的是碎片化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认知发展。借鉴郭玉英等研究的科学概念层级模型[9],提出以此模型中的进阶因素对应其发展层级,层级描述了对应某一核心概念的表现期望。通过借鉴学习进阶理论及教学实践经验,明确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创”教育应以发展层级为框架思路,创建适应高职学生“双创”课程的层级模型,包括经验、映射、关联、系统、整合五个难易层级,匹配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2.3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双创”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规划
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性,以培养技能为主,课程学习是从单一到复杂、从模仿到自我创新的发展过程,学习过程依赖于自身特点、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及传授方式等的影响。在学习进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从简单的概念到项目实践需要大量知识和能力积累。根据层级模型从低层级向高层级的跨越,更需要辅助的工具和有效的教师指引。本研究以高职“双创”基础教育课程作为切入点,将层级分析并整理出教学主线,具体划分为课前学习与活动热身、课堂教学活动与互动、线上线下学习拓展、创新项目构思分析、创新项目实践汇报。过程分别对应五个学习层级,细分为十个进阶任务。
2.4 搭建适应于高职学生“双创”教育的越级辅助“桥梁”
基于学习进阶的理论,不同层级之间越级需要搭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桥梁”。结合当下较流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教出版社开发的智慧职教云平台,具体按照课程体系构建专属的在线教学云平台,把教学过程引导、传授、讲解、讨论、反馈等部分有机串联起来,及时收集学生在不同层级的相关数据,反馈到教学计划和学生评价中。整合平台数据与资源便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的进阶效率,有助于翻转式课堂教学方法实施,让学生学习进阶更加容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学生更愿意使用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云课堂(“桥”)进行线上互动教学,及时开展各类课堂教学互动,如课堂考勤、个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小组投票打分等,能够有效把控课堂节奏、安排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MOOC 学院(“梁”)更多的是学生自学与拓展的网络实践场所,包括项目的调研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做到学以致用。“桥”与“梁”两者相辅相成,高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进阶,促进“双创”教育的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与效益。
2.5 设计“双创”基础课程的评价标准
双创离不开知识的沉淀和能力积累,对高职学生的理解力和认知水平都要求较高。混合式教学模式依赖于师生互动及网络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学生学习的痛点问题。课堂的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引导、互动、解惑、点评等核心问题,网络平台能够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有助于观察记录、学习效率、拓展外延等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及双创教育培养的目标特殊性,课程评价设计也要凸显其独特性。本研究采用阶段性与全局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贯穿到学习整个过程。学习是连续的、终身的,也是层级进阶不断延伸的过程,教学评价的标准也应该符合其规律。
3 有效推进高职“双创”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验
3.1 疫情影响下的“双创”教育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面对众多不确定性和疫情常态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需要打破固有思维,积极研究应用新的理论,逐步探索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双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工作。
3.2 积极开展跨专业“双创”教育课程的教学实验
关于混合式教学的成败众说纷纭,教学实验能有效检验其合理性。自2019 年开始,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开展了相对应的教学实验,有效地推进了“双创”基础课程的多轮教学实验。研究对象是来自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电子信息、环境、化工、药品、模具、机械等专业的498 名学生。本研究采用针对学生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和师生互访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3.2.1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分析
研究调查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是否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以及是否符合目标均需要检验及评价。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满意度调查问卷,还包括一些相关教师,调查问卷采用通用的李克特量表法,内容涉及“个性化学习进阶”“线上学习资源”“线下外拓展活动”“完成目标条目”等方面;采用线上调查问卷收发方式,共发放问卷498 份,回收有效问卷463 份,回收率为92.97%。在教学模式评价方面,在疫情全球化、常态化的大背景下,89%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程资源方面,84%的学生希望有“双创”经典案例及激起思考讨论的内容;在教学活动方面,85%的学生喜欢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的创新方向内容及头脑风暴式的互动方法;在教学目标实现方面,90%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拓展了学习手段和学习渠道。
3.2.2 学生学习进阶的效果分析
针对“双创”核心素养的进阶学习效果编制学习进阶效果的前后测量表,包含认知进阶框架相对应的五个层级。前后量表实施对象分别在两组班级群进行对照,时间维度是依据混合式教学前后,便于对比分析数据。课程前后量表总分100 分,内容由选择题和问答题组成,最终采集数据并利用SPSS 软件执行信度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前后测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值分别为0.80、0.87。同时,再对两组对照班级群的前后测成绩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未采用新教学模式的进阶效果无明显差异(P值为0.713 >0.05),相反则差异性比较大(P值为0.000 <0.01)。分析数据总体反映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一定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利于提升学习进阶水平。
3.3 反思教学实验反馈出的问题与建议
前两轮实验的调查与访谈结果反映出一定问题,比如不同专业的学生认为有些教学课件的内容缺乏实时性,缺少互动性,进阶的学习任务需要相应工具辅助,大量学习视频需要时间消化,会产生疲劳与厌倦感,随之带来的是线下师生互动环节的弱参与感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化,新的教学模式必然伴随着争议与问题,思考与改进是完善理论和实验效果的必要环节。
3.3.1 增加师生互动渠道,优化教学内容,引入思政元素
教学内容应当包含思政元素,不仅培养学生的“双创”核心素养,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荣誉感,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和企业推崇的“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3.2 线上学习平台数据驱动学生学习进阶的效果
每个学生学习进阶的过程是多维化的,个性化教学实施是建立在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平台整合数据的能力和分析效率是混合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3.3.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丰富“双创”项目资源
职业院校应与行业头部企业加大合作力度,研发适合职业院校的虚拟仿真平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案例,让“双创”教育的内容与资源更加贴近行业及社会真实环境,不再只是虚拟和脱离真实的项目。
4 结束语
构建适用高职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找到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同时,要搭建适应于高职学生双创教育的越级辅助“桥梁”,在学习进阶的理论指导下,让学生更加适应学习层级的变化,规划出更加高效的学习路径,以达到知识传授、吸收内化和有效应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