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片段赏析
2023-09-18付胜芳
付胜芳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背影》写人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抓住了特定情景下人物的形象特征,读来感人至深。请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课文一共提到父亲四次背影,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生:最感动我的是第6 自然段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句话,写父亲的衣着,表明父亲刚为祖母办完丧事,还处在悲痛之中。但父亲能够忍着巨大悲痛替儿子买橘子,是一般为人之父很少有的举动。
师:你怎么知道“父亲刚为祖母办完丧事”?
生:第3 自然段——“……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师:好,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文意。
生:我也被“父亲替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感动了。“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句中的“蹒跚”“慢慢”“探”“攀”“缩”“微倾”“努力”等词,显示了父亲过铁道上月台的艰难。但父亲为了儿子再艰难也不怕,确实很感人。
生:上述两位同学说的背影可以分别用“悲伤的背影”和“艰难的背影”来概括。而第6 自然段的背影在我眼里则是“可贵的背影”。父亲刚为祖母办完丧事,还处在亲人去世后的悲伤之中,便拖着那肥胖的身子艰难地过铁道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实在是难能可贵。
师:概括得不错。此处眼泪中饱含着浓浓的感动之情。那么请大家饱含深情,齐读第6 自然段。
生:(齐读略)
师:后文还写了两次背影,也都提到了流泪。说说这两处“眼泪”里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文中写道:“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此时作者的眼泪包含的是对父亲的依恋。
师:为什么是依恋?
生:这句话前文父亲对“我”说的两句话,一句话是嘱咐“我”到学校来信,表明父亲很挂念“我”路途的平安;一句话是父亲叫“我”别站在车外,进去照看好行李,表明在父亲眼里行李比自己这个糟老头更重要。这些朴素的语言,饱含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的关爱之举让“我”依依不舍——看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以至于“我的眼泪又来了。
师:分析得全面。请你把那句话读出依恋之情。
生:(读略)
生:最后一段父亲在信上说到自己“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这让作者不禁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泪如泉涌。这一处的“眼泪”包含的是“伤心”之情。
师:很好。也请你把这段读出“伤心”之感。
生:(读略)
师:这几处眼泪蕴寓的感情是丰富的,包含着作者“感动”“依恋”和“伤心”之情。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品味一下父亲买橘子之前讲的几句朴话,看看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因办丧事而疲惫不堪的父亲还安慰儿子,不让儿子过于伤心难过。
生:“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当时家境窘迫,父亲需急于谋事。但儿子在他心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父亲最后决定还是自己亲自送儿子回校。
生:“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马上就要分别了,父亲想为儿子再做点什么。而给儿子买橘子是父亲此时能为儿子做的仅有的一点事,而且是必须做的事。
师:都讲得很有道理。那么,文章有必要写父亲说的这几句话吗?
生:有必要。因为父亲讲的这几句话,其实暗示了“背影”出现的特殊背景——“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生:也正因为有了这几句话,就有了这个特殊背景的介绍,“背影”的出现才显得真切和感人——蕴含浓浓的父爱。
师:大家梳理一下,为什么作者父亲的“背影”如此感人?
生:作者一反常态,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的“背影”,把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如果从“正面”去构思,父爱的真情也是不会改变的,但因为表现形式的陈旧老套,没有新颖别致之感,读者读来会感到呆板乏味,显然艺术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感动了。
生:“背影”之所以感人,还与作者把“背影”放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中去蓄势和渲染是很有关系,也就是说作者的父亲竟然能够在家境“祸不单行”时不辞辛苦地送儿子去学校,在车站竟然还能够不顾自己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为儿子攀月台、过铁道买橘子。这“背影”怎能不感动作者?怎能不打动我们读者呢?
师:分析得入情入理。课文《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就缘于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选取独特的视角——“背影”,并把它放在特殊的环境中去渲染。这也是让读者感动的触动点!
【赏析】
文章怎样才能打动读者?这是我们在写作中普遍感到棘手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朱自清《背影》是篇传统教材,从它被选入初中教材以来,就一直打动着一届又一届师生。究其原因,是作者抓住了两个触动情感之弦的点——“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和“祸不单行的日子”这个特殊的背景。
对于父亲的背影,儿子平日是经常相见但又常常忽视的,几乎可以用“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来形容。如何把这些零碎的而又看起来不起眼的材料化平凡为神奇呢?作者眼光独到,找到父亲“背影”这个特定的角度,把这些材料通过剔除“糟粕”后很好地聚合起来了,再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放置于特殊的背景之中,最终让文章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文学因子又有强烈情感冲击力。著名散文家秦牧说:“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流,这才成为整齐的珍珠。”珠能成串,关键在于线,在于那根变散为整的金线。文中的这根金线就是“背影”,珍珠就是那些与父爱有关的一个个生活片段和特殊的背景。作者用“背影”这根金线串起了与父爱有关的生活片段和“祸不单行的日子”这个特殊背景,形成一条提得起,抖不散,交相辉映,满眼异彩的“珠链”,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