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量城中村的焕新路径研究
——基于深圳龙华清湖村的微改造实验

2023-09-17作者凌晓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城中村空间文化

作者:凌晓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杨锶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

1.引言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在取得举世瞩目建设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近年,国家明确提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举措,以全面治理城市疾病,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拓展逐步走向存量优化阶段。基于此背景,学界相继提出城市微更新、微改造理念,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实践。然而,微更新行动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出现“千城一面”、“网红化”、或“形象工程”等问题。因此,对微更新的理论内涵展开分析,挖掘其本质内容,纠正更新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就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重要的存量功能片区,其改造一直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微更新实践的主要场所。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各地出现不少成功的城中村改造案例,较好地弥补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不足,成为外来打工人员热门的聚居地;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租金上涨过快、驱赶低收入群体、忽视城中村原有的空间秩序、以及对城中村未来价值认识不足等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议和学界的反思[1]。因此,在解读微更新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存量城中村的焕新路径,同时反思当下更新营造及存量规划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就有一定必要性。

2.微更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微更新理念其实继承了西方有机更新理论,并借鉴“有机疏散城市”、“城市触媒”、以及日本“新陈代谢”派的一些内容与观点[2,3]。这些理论或学说大都主张按照城市的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从“有机更新”到新的“有机秩序”,实现人文复兴或人居环境的整体改进。伴随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发展,我国学者也开始探讨如何继承与保护传统城市特色的问题。二十世纪70 年代,吴良镛教授就提出符合中国实际需求的“有机更新”理论;他认为,城市建设应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关系,从而奠定了我国微更新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4]。

关于微更新的学术定义,学界并无共识。具体而言,微更新是在整体保护原有城市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自下而上的动员和居民参与,尊重社区内在秩序和规律,把握地区各系统的核心问题,通过局部小地块的改造以形成区域自主更新的连锁反应,创造出活力、有归属感及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等的营造过程[5]。城市微更新既是空间改造,也指向市民生活方式的重塑[6]。城市如同一个有机体,任何微小尺度的变化,都有可能带来生活环境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微更新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本身,且伴随居民的广泛参与,以普通人的视角,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维护街区的归属感与固有特征[7]。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微更新具人本主义特性,具体包括空间的公平正义性、空间尺度的宜人性、安全便捷舒适性以及适老性等[8]。另有学者认为,存量发展语境下,微更新是对宏观政策、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回应,并具有更低门槛成本、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及合作方式等特点,且为正统建筑学带来“重实践”、“跨界社会”和“具人性”的启示与反思[9]。

除了探究内涵与意义,相当部分学者重点关注微更新的操作手段与方法。例如,龚书章以台北多元社会为例,基于城市社会学,探讨如何自下而上,借社会创新及常民培力等共享行动,来启动一个城市的微更新行动[10]。另有学者引入与微更新息息相关的“都市针灸术”;“都市针灸”最早由西班牙建筑师曼努埃尔.德.索拉-莫拉莱斯(Manuel de Sola Morales)提出,是一种与大拆大建完全不同的城市更新模式。其强调微小介入,以激发城市肌体的机能,具有可行、可操作与渐进的特点,具体包括穴位识别、微小介入、催化或触媒效应、循序渐进等治疗步骤[11]。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都市微创手术”,并认为它与“都市针灸”互补共生,代表微更新的一种思路与方向[12];两者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最终都起催化作用,促进城市空间自发地、缓慢地修补与优化;或通过微小要素的介入,引发“链式效应”,促使整体发生变化。

近年,城中村改造成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着力点,不少文献因而集中关注城中村的微更新实践。这些文献中,学者多关注城中村稀缺资源公共空间的重构及其改造思路。如从居住者需求出发或从韧性提升、景观海绵化等视角提出改造策略[13],或从局外人生存视角探讨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方法[14],或探索营建绿色宜居社区的路径等。另有学者指出,城中村存在对城市多元机能完善,多层文化认同,多元活力塑造以及社会生境营造四方面的未来价值,继而从定制化与复合型功能引导、在地化与持续性的文化培育、低扰度和微介入的空间重塑角度提出相应的城中村改造策略[15]。近年有学者开始关注村/城共生问题;他们通过引入大型城市事件,推动城中村的更新与改造,推动其与城市空间或功能上的融合[16]。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成本高、与原住居民互动不足、扰动原有社会网络等问题。

3.城中村微更新范式探索

综合以上文献,可归纳当前城中村微更新存在的一些局限:

(1)以政府和专业设计师联合推动的微更新模式经济成本较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缺乏可持续性。而基于利益最大化、以开发商主导的更新容易使城中村“士绅化”,提高空间环境品质的同时,也导致租金增长过快,剥夺外来人口的生存空间,引发极富争议的社会公平问题。

(2)其次,在许多微更新项目中,改造常集中微观要素或小尺度空间的治理上。这些手段无疑能及时解决城中村现存的一些问题,但此类改造也易出现“短视行为”或导致“形象工程”,对整体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根本性改变所起的作用有限。

(3)此外,当前的城中村改造多集中村落本身环境品质的提升及功能置换,较少关注城中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孤岛”效应及社会分异等问题。尽管不少城中村不存在物理意义上的围墙或边界,但无论形态肌理、街道体系、基础服务设施、居住环境与居住群体都呈现与城市整体不兼容共生的格局。因此,关注其开放与渗透性,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连接与互动,调动自身的能动性,激发多元主体的参与,无疑是实现城中村永续发展的一种思路。

为寻求存量城中村的焕新方法与路径,本文对两种微更新策略—“微创式”与“针灸式”的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制定相对具体的操作手段与行动步骤,使之成为指导微更新行动的有效工具(表1)。首先,“微创”属外科手术(恶性物质和结构);“针灸”则偏向中医治疗(机能)。其次,两者作用机制存在不同;“针灸式”顺应城市肌体,靠自身调节恢复机能,而“微创式”是针对超出自身能力的结构性病症或恶疾进行紧急处理。“针灸式”带有宽泛的目标,施加非定向的影响,而“微创式”则有比较苛刻的科学理论基础,更定向、明确的目标,和较具体地解决问题。此外,两者实施手段与步骤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表1.“微创式”与“针灸式”治疗特征比较

为检验两种策略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深圳龙华清湖村为具体的改造对象,结合城中村现实情况的调研与分析,进行相应的设计实验。

4.基于深圳龙华清湖村的微改造实验

4.1 清湖村的背景介绍

深圳龙华清湖老村是一个拥有700 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深圳最早有人群居住的区域之一。清湖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留存的历史村落及保护建筑就有清湖古村、三届庙和廖氏宗祠等。清湖村的区位条件也较特殊,北面与东面分别有两大高速公路(沈海与梅观高速)通过,西面毗邻龙华区重要城市道路——梅龙大道,而西面与南面则被观澜河环绕,东面是清湖文化公园,自然景观资源也相当丰富。此外,清湖村位于龙华的核心地带,周边已被高度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功能用地包围,其中包括富士康、龙华行政服务中心等,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激烈碰撞的地方之一,其未来发展因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图1)。

图1.清湖村区位图

图2.清湖村空间肌理

图3.“界间治理”微改造路径设计

图4.“界间治理”的设计概念

图5.“界间”设计展示

图6.“文化+”微改造路径设计

图7.“文化+”设计概念

图8.“文化+”行动计划

图9.“文化+”局部设计示意

清湖社区内部的环境要素多元复杂,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缺乏与城市同步的规划,清湖村呈现碎片化发展格局。具体表现为与周边城市环境割裂,老村衰败及与新村异质并置,老村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新兴工业园区与居住社区的硬质切分但又流动性糅合,自然景观要素与建筑环境的互动渗透不足,以及历史文化场所活力不足等,另还有烂尾楼、废弃建筑等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清湖村是浓缩了深圳城中村发展若干问题的一个片区。

针对清湖村存在的问题,设计确定以下几个改造目标:

(1)对村/城关系进行缝合与修补,使清湖村成为深圳龙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2)尊重清湖村原有的肌理与现有的社会形态,着重关键性要素的治理。

(3)设计干预尽量微小及采取渐进方式进行。

(4)重视非物质要素与基因挖掘,培育社区文化因子,为低收入群体创造教育及培训机会,提高劳动人口素质,长远有利城市整体的公平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目标,设计在实地调研与分析基础上,提出清湖村的两个改造方向,分别为“界间治理”与“文化+”。

4.2 “界间治理”

“界间治理”可以说体现了“微创式”策略的应用场景。由于清湖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异质拼贴现象突出,因而出现一系列的边界空间。而这些边界恰恰是造成村落与城市隔绝、村内空间环境无序杂乱及碎片化的结构性原因之一,设计因而制定以下治疗手段与行动步骤。

(1)边界识别:首先对清湖村的边界类型进行分析,最终识别了四种界间类型,分别为“村与城”、“老村与新村”、“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场所与现代生活”界间。

(2)痛点问题:分别对不同类型界间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城中村存在与周边城市连接不足及各自为政,老村与新村空间与功能割裂,村落与周边自然景观互动及利用不足,以及历史文化场所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等痛点问题。

(3)微小介入、局部治疗:受“柔性边界”、“边界效应”等理论的启发,设计采取不同手法对不同界间进行修复与治理。例如,对村城界间的滨水空间进行织补,营造线性生态公园,提高市民与村民可达性,实现村城融合共生。而针对新村与老村之间的街道,则进行缝合,提高两者街巷网络的连通性与渗透性,构建核心活力带。对村落与自然景观公园界间则加强融会,见缝插绿,营造社区景观带。针对历史建筑与场所,则通过植入新功能的方式进行活化,使其与现代生活融合。由于改造设计集中“界间”此类结构性要素的治理与完善,因而可有效避免对现有居住空间及居民群体造成较大的扰动或驱赶。

(4)催化作用:在各类界间治理的基础上,设计进而制定长远的行动计划及步骤,发挥界间的触媒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激发清湖村整体在空间、功能、交通、居民参与等层面的更新及改善。

4.3 “文化+”

有别于“界间治理”的设计方向,“文化+”展示的是“针灸式”的治疗场景。其重点关注清湖村的文化内涵挖掘及文化基因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激发肌体功能的“穴位”来处理。

(1)文化因子识别:有别于城中村“毒瘤论”,已有不少学者认为城中村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内涵。而针对清湖村,可识别的文化因子包括:

•是一种空间形态创造,体现极端化状态下的“空间文化”;

•为大量低收入劳动力提供居所,增加城市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蕴含“打工文化”;

•居住人口多为年青人,处于人生奋斗期,他们存在文化素质提升的需求,因此“青年人文化”在村内彰显;

•清湖村历史悠久,但“传统历史文化”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此外,清湖周边生态系统丰富,“生态文化”也比较突出。

(2)问题与潜力:通过详细的调研分析,设计最终明确清湖村存在“生态资源未利用”、“社区文脉彰显不足”、“文化基因待培育激发”、“日常生活待拓展”等问题。

(3)微小介入:在制定“生态为基、承传历史、培育因子、植根日常”改造目标的基础上,借鉴“针灸”治疗理念,首先进行各类文化载体的搭建工作。通过对现有活动节点的疏通与培育以及一系列活动的策划,启发民智,为外来青年群体提供社会交往及学习进修的场所与机会。

(4)整体原则及渐进式治疗:设计进而制定长期和整体的更新行动计划,通过生态渗透、文脉梳理、民智网络构建、空间联动、功能植入、街巷拓展等治理手段,构建城中村文化网络,实现拓展社区文化生活、构建外来打工青年生活链、塑造城中村独特景观、增强社区归属感等改造目标与愿景。

5.总结

(1)微更新自提出以来,就在我国城市引发一系列的城市更新运动,对我国城市存量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有目共睹。然而,由于学界对微更新的理论内涵及本质内容缺乏共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出现不同的价值判断及操作模式,并导致“形象工程”及驱赶低收入人群等问题。因此,学界有必要结合我国城市环境的独特性,进一步探讨微更新的价值标准及构建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行动指引。

(2)通过清湖村的设计实验发现,“微创式”与“针灸式”是两种具有明确目标和治疗方案的微更新策略。首先,它们符合微更新所强调的遵循城市内在的秩序与规律、贴近日常生活、手段微小及循序渐进、重视挖掘地方特色等核心内容与观点。其次,两种策略能给当前的城中村改造带来一定的启发与创新。设计可通过识别关键性要素,确定具体的改造手段及行动步骤,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渐进式地激发城中村自我更新及增殖能力,从而产生知微见著的效果。

(3)未来有必要对两种微更新思路作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与实验,提供更明确具体的设计指引或操作方法,为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注:

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设计实验基于作者知道的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深化。

猜你喜欢

城中村空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谁远谁近?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