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舞蹈何为
——由舞蹈“破圈”引发的思考
2023-09-17文苑蒙
文苑蒙
中国拥有丰富深厚的历史资源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便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时代使命。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正在变得越来越细密的时刻,舞蹈艺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塑造中国形象?塑造怎样的中国形象?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交融之中,中国舞蹈应如何自处?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近几年,“破圈”与“国潮”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极高。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及其所指。“破圈”作为网络流行词,是指某个作品、某个事件突破了某个小圈子,被更多人接纳、认可,产生的影响范围更广。当前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央视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总台重点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还是河南卫视春晚推出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以及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抑或是基于博物馆馆藏国宝而创作的文物题材舞剧作品《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都不难发现,其实“破圈”的底层逻辑实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的体现。而将“国潮”拆分开来理解,则有如下含义:“国”即国家的,本国的,在此语境之下则是指中国的。“潮”即潮流,指一种趋势。“国潮”指既有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焕发着时代的活力。“潮”不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的内核,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潮流。
时下刮起的一股国风浪潮,如汉服游园、国乐盛典、非遗文化等,以及各大博物馆、旅游景点先后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雪糕等的大热大火,足以见得对于消费群体而言买国货、用国货俨然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时尚潮流。在“国潮”与“破圈”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面向国内,还是面对国外,其所具有的柔性吸引力也在不断发挥作用,并在不同程度唤起国人发乎于心的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
一、预设他者之眼,旁观本土文化
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始终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批新兴艺术,更新了艺术样态,也改变了传统观演方式。对于艺术家而言亦带来了艺术创作观念的深刻转变,这也对传统艺术形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在此数字化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也应该思索舞蹈艺术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如何担负起实现文化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国舞蹈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当本土文化面临因时代发展而带来的冲击之时,创作者个体又该如何?笔者看来,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我反思,即应该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根性意识。唯有厘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才能为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寻到一条光明之路。
一方面,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我反思是要明晰自身的文化身份,对本土文化应具有一种旁观意识与自反意识。诚如王一川先生在《中国故事的文化软实力》中提到“首要地和主要地是要讲故事者自觉预设一种他者眼光或他者之眼,由此自觉视角去旁观地回看本土自我状况。”即跳出本土文化看待本土文化,再回到本土文化看待本土文化。唯有此,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短处,才能了解自身处于何种位置。
另一方面,于舞蹈艺术本体而言。如何能在数字化时代不忘记自己的文化根脉,并在传承文化基因的基础之上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这是当前中国舞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反观当前河南卫视的系列舞蹈创作实践,以新颖的科技手段赋能舞蹈的表达,以贯穿古今的艺术视角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观感的同时也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巡礼与回望。从2021 年河南卫视春晚爆火“出圈”的《唐宫夜宴》到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中的《踏歌》《相和歌》《丝路花雨》以及《远古的呼唤》等;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清明奇妙游的《纸扇书生》,端午奇妙游的《祈》《唐印》《丽人行》到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中秋奇妙游《鹤归来兮》《墨舞中秋帖》以及重阳奇妙游中的《有凤来仪》等,这些“爆款”舞蹈作品不仅让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金牌节目,更是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实现了舞蹈的共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得以在短暂的几分钟之内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
中国舞蹈的“出圈”究其实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圈,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恒久的历史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与影响之下,唯有以他者的眼光来看待本土文化,站在文化客位的视角来思考,同时立足文化主位的角度去体验,基于内外观照的视角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体悟。而河南卫视的系列创新性实践体现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之下,中国舞人带着强烈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宗,向传统的回望,显示出了中国文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乡土情怀与民族意识。
二、根植本土境遇,深掘传统内涵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尽管我们需要拥有他者的视角旁观本土文化境遇,但都必须沉落到中国本土境遇之中,体悟本民族族群自身的文化、特点以及生存状况等。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并告诫我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应增强文化自觉,植根于本土文化境遇,深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历史的材料中,去寻求能服务于当代的精神产品,以此服务于今天的舞蹈现实。
中国古典舞汉唐派创始人孙颖先生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于中华文化母体内开创出了泱泱汉唐舞风。孙颖先生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高度的自觉与自信,“活化”了文物古籍、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汉唐舞蹈动作姿态,让汉代传统得以“活”在当下。无论是《踏歌》《相和歌》还是《楚腰》《谢公伎》,其作品中折射出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深沉的文化厚度,其宏放俏丽的艺术色彩无不是中华传统艺术精神的直接体现。此外,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之母”的戴爱莲先生,也曾多次走访民间,记录了众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并通过创造性加工于1946 年举办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中,将汉、藏、维、彝、瑶、羌六个民族的舞蹈搬上了舞台。其中,《瑶人之鼓》《哑子背疯》《青春舞曲》《倮倮情歌》等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化的先河,谱写了中国舞蹈的绚烂华章。两位前辈先贤以其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做出了贡献。
河南卫视以其一以贯之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手法,将传统文化带给了国人。其中《唐宫夜宴》展现了夜宴前,宫廷乐师们出门整装到演奏表演的过程。由于作品的选材、立意以及编舞手法等十分契合当代人上班打卡的现实背景而被网友称为“唐宫女子上班图鉴”。作品运用了5G+VR 技术,打造出了盛世大唐的繁荣景象,并以移步换景的艺术手法,将博物馆馆藏藏品如《簪花仕女图》《备骑出行图》《捣练图》以及《贾湖骨笛》等根据故事情节镶嵌其中,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带给观者一种“人在画中舞”的视觉观感。正是由于河南卫视运用了创新性的科技手段让文物得以“活”在当下,引发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进而引领国人不忘传统,热爱传统。
三、形塑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积极践行,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成为引领社会发展,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王一川先生在《中国故事的文化软实力》中提及“中国故事,恰是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共同体生活中的事件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它可以表现为神话、传说、音乐、舞蹈、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绘画等多种不同的艺术类型。”其中,舞蹈艺术作为以人体为载体的肢体艺术,具有强大的故事承载能力。无论是面对国内的不同民族的同胞,还是面向国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舞蹈都以其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跨时代的特性,在对外交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舞千年》中的“破圈”作品《祈》为例,从其超高的播放量、点赞量、转发量即可看出其火爆程度。其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传统的舞蹈表演场域,将舞台舞蹈创造性地改为了水下舞蹈,生动再现了洛神飞天的绝美身姿。创作团队运用了5G、MR、VR 等科技手段赋予了作品以新颖的视觉特效和符合当下人审美的画面呈现,为观者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舞蹈表演。洛神作为中国传统神话中的洛水之神,通过今人的视角将其进行了创新表达,受到了广大青年群体的喜爱,被主流媒体赞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并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点赞转发,在其转发的推文下亦有不少外国网友的点赞与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在《祈》绝美出圈的繁荣景象之下,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即我们要对外树立怎样的中国形象?如何以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基因的前提之下,结合现代科技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许当前中国舞蹈的系列“破圈”之作已给出了一个满意的回答。
戴爱莲先生曾说“今天的中国,一定要有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特色的艺术”。对于我们,唯有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语态的创新表达,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在创新的外在形式下传播文化基因,继承文化血脉,从而使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共情态”,才能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可供交流和分享的艺术,才能促进人类的情感共鸣,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
四、借助易触媒介,实现艺术共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其深刻地道出了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因此,我们应秉持文明多样性的理念,合理借鉴其他文明的优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来促进文明的互鉴与交流。
媒介技术作为当前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艺术作品赖以传播的重要途径。唯有以大众媒介平台为载体,才能让舞蹈“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意味着,只有运用人们随手可及的易触媒介,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异时共存与异地共赏。但同时,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小觑。在作品中如果大量使用炫技、夸张的技术手段制造媒介奇观,不仅无助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但难得的是,文艺界近年来所做的艺术实践与探索,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创新的另一条路径。
从舞蹈作品《唐宫夜宴》的“出圈”开始,舞蹈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越来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出现在观众眼前。其中,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登陆《舞千年》跳“活”了沉睡千年的敦煌壁画,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舞剧《丝路花雨》的多个话题也随之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可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科技的更迭,观众对视听节目艺术表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表演场景还是技术呈现都体现出了更为细腻精湛的美学追求。而当下传统艺术的传播也应聚焦于以易触媒介为传播载体,推动文化的传播。
总而言之,数字时代背景之下的舞蹈艺术大有可为。舞蹈作品通过科技的助力、观念的创新,为观者提供了绝美的视觉体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观感。而作为人类文明母体和先声的舞蹈艺术,以其传情达意的直接性,承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愈加凸显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舞蹈“破圈”的背景下,以舞蹈讲好中国故事,以舞蹈形塑中国形象,发 挥舞蹈在对外交流中的“跨文化”功能。
五、结语
数字时代为舞蹈艺术出了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除了深耕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舞蹈艺术在当下也不应墨守成规。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文艺工作者应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进入大众视野,融入大众生活,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要始终树立民族根性意识。用科技与媒介技术赋能舞蹈的表达,助力舞蹈的传播,才能走好新时代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江山留盛迹,我辈复登临”,前辈先贤为吾辈留下了灿若星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愿当代舞人能一路芳华,始终谨记为人民而舞的艺术初心,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用作品激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