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领域宣传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9-16胡美荣

新楚文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文化遗产对策

【摘要】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是普及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向社会面普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满足民众对于文化遗产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广泛而有深度的宣传,再结合市场经济的活力,文化遗产可以衍生出自己的文化经济产业,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但是当前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相关人员缺乏对于文化遗产领域宣传教育的重视以及研究,相关宣传结构以及人员架构不完整,宣传部门间具有过强独立性,未能形成联动局面。故本文针对以上文化遗产宣传教育领域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可实行的建设性意见,推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迸发出自己的活力。

【关键词】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2-0015-0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文化遗产领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通过举办相关文化遗产的活动和节日,如“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将文化遗产文化知识带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中,为大众走进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便捷机会,同时加大了民众与中国文化遗产间的紧密联系,使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加大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对于民众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双正向的好处。

二、文化遗产领域

宣传教育重要性分析

(一)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满足国人文化需求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对于文化遗产知识不精通,但是不应该处于没有了解的状态。更何况,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逐渐不同以往,并且与日俱增。在这样一个人人可接受文化遗产知识的大背景下,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就成了人们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桥梁。通过宣传教育,一方面满足当代人民的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和投身于文化遗产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知识讲解、普及给民众。这样做不仅仅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宣传,更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史明鉴,求古知今,最终推动社会与文化遗产的共同发展。

(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文化遗产经济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外界价值观的冲击,其价值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重视对于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可以普及文化遗产背后更加深刻的历史底蕴,将枯燥、乏味、静默无言的文化遗产转变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输出者,向当代人传递更好的价值观,提升整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

另外,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可以通过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化遗产的宣传与经济相互结合在一起,通过恰到好处地宣传,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打造文化与经济并存的文化遗产产业,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品,在推动文化遗产发展的同时,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推动双赢甚至多赢局面的建立。

(三)了解背后历史文化,建立国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当地人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在厚重的历史中,将过往具象化,并从中提炼对于自身文化自信有裨益的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及文化自信这一思想,文化自信是事关国家文化安全,更事关民族精神的大事。因此,在推动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带给前来参与的民众,通过这种文化教育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从而进一步建立国人的文化自信,将我们国家以及民族的灵魂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国家和民众拥有未来发展得更为基本、更为深厚、更为广泛的力量。

三、当前文化遗产领域

宣传教育问题探析

(一)相关理论研究匮乏

当前,对于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对于该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各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其问题主要有: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中,短期目标应该做到什么程度,长期目标又该如何规划?宣传教育相关部门也尚未对如何利用制度和组织去保障宣传教育的安全和高效形成成熟部署。除此以外,媒体的作用在宣传教育中如何更好发挥,如何在文化教育宣传的过程中将宣传内容细分化、持久化,如何让宣传方式更具灵活性以及实用性。这些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目前都处于匮乏阶段,需在专业人员在广泛调研中深入分析,形成一个具有纲领性的文件,去规划引导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通过理论研究,将之与可宣传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宣传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并可以在后期展开的工作中更有效果。

(二)宣传人才结构缺失

在当前的文博系统中,并不具有专门的教育宣传部门和完善的教育宣传结构,人才以及队伍较为分散,无法形成整合力量。在中国各个省市直辖市中,相关的文物行政部门也很少有专门设立文化遗產宣传的部门,配备的专业宣传人员也无法满足宣传教育的现状。甚至在有的机构中,仅仅在管理部门中下设相关职能科室。人才的缺失和宣传结构的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遗产领域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在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宣传力度较小,导致在社会公众中,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仍旧处于低水平阶段。除此以外,宣传教育部门的缺失,导致文化遗产与社会民众的沟通呈现不畅、不深入的局面,无法充分发挥纽带重用,也就无法在舆论上吸引社会关注度。

(三)部门间联动不完善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其实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纵观全局,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旧停留在本系统之中,没有形成多部门联合,对于文化遗产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没有完善起来,因此仅仅依靠宣传教育部门的薄力,无法在社会面形成广泛的文化遗产潮流。各部门之间无法在多层次、多形式以及多渠道中形成完善的文化遗产教育机制,就无法整合内部的优势力量,将文化遗产的优势以及特点宣传到社会上,更无法形成推进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大格局形成。除去和文化遗产内部部门联动性较差之外,宣传教育和各媒体机构的联合也尚未形成体系,宣传教育模式单一,大部分宣传教育的重点在于新兴APP或者公众号,而忽视了老年人以及上班族这两个群体。

(四)宣传广度深度不够

随着近年来“文化遗产日”的建立以及各地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社会民众对于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接纳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也仅仅集中在“文化遗产日”以及“国际古迹遗址日”等节日期间,对于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也尚未形成一个长期、持久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局面,对于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其广度和深度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依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提供的相关数据,我国民众对于“文化遗产日”参与程度为自2009年到2011年间的参与率为3.8%左右,对比同期的法国18%,说明我国的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工作仍旧有待加强[1]。对于文化遗产的宣传形成有深度有广度的舆论宣传氛围对于民众的参与率有着直接影响,且在我国知道“文化遗产日”但是没参与过的比例成逐年递减的趋势,如果在这类人群中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并且吸引他们参与进来,那么我国文化遗产的宣传局面将很大程度地打开。

(五)文化遗产宣传平台稀少

除去现场活动这种线下的宣传形式,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的宣传平台和教育平台还没有形成雏形,没有由政府牵头建立的文化遗产保护公众网。时代进入网络化,过往论坛式的宣传虽然是当前文化遗产的教育宣传主要阵地,为民间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应当将宣传教育与网络互联,比如借助视频自媒体或者建立自己的视频自媒体账号,在多个视频平台打造文化遗产宣传的视频矩阵,建设多个宣传平台。宣传平台的缺少,直接导致了文化遗产的低曝光量,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人才去结合文化遗产与市场的特点,导致在短视频兴起的今天,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模块还没有与之很好地契合。

四、当前文化遗产领域

宣传教育解决策略

(一)相关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大宝库,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彰显着我国文化软实力,涉及我国的国民素养。因此,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的无形知识宝库,它的价值和作用辐射范围广大,囊括多个领域,影响深远且巨大。因此,要想推动文化遗传领域宣传教育现状,首先要从思想上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进行改观,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除此之外,要用长远目光去看待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培养起来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地付出努力。由于当前相关部门对于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要通过提升重视程度为以后的宣传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并且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性的、并且广范围重视文化遗产领域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文化遗产宣传投入

通过数据调查显示,2021年江西对于文化遗产相关项目拨款200万左右,同期的环保宣传为近600万,是文化遗产费用的三倍。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要加强,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去搭建桥梁,而在推进宣传项目的进程中,不能没有经费的支撑。依据零点集团连续4年对于文化遗产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调查,我们可以基本掌握目前的宣传教育大致情况[2]。加大对于文化遗产宣传的投入,一方面可以推进日后文化遗产教育宣传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开展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如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如何针对不同文化遗产对象进行有效的文化教育宣傳、如何规划文化遗产教育目标以及研究过程等问题。通过加大投资并对此进行合理规划,高效利用资金将文化遗产的魅力在社会上宣传教育出去,为后期形成经济产业链做铺垫。

(三)完善文化遗产宣传结构

当前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存在种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专业力量不够,宣传队伍匮乏。但是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相反,因为没有完整的规范和保障制度,其教育任务较为艰巨,需要整合当前的教育宣传主力,填充文化遗产宣传教育队伍,完善文化遗产的宣传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物咨询中心、出版社、博物馆以及报社等机构的作用,拓展平台,搭建一个稳固的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并在逐渐发展中,在各省的相关单位中组建专门负责宣传教育的技术单位,然后在各省之间形成技术与经验交流,在做好本土的文化宣传时,也吸收同期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同行的优秀之处,不断完善自身的宣传结构,将文化遗产的宣传过程厘清,增加专门负责宣传教育的人员,结合本土的社会特点,做好本土文化遗产的研究以及宣传教育。

(四)加强各部门宣传联动性

为了促进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在文化文物咨询中心、出版社、博物馆等机构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合作和联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专有责任,在宣传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以及支持。国家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教育部门都要形成联动局面,与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对于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重视,比如通过对相关领导干部举办讲座或者讲解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宣传会议等,首先增强上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再通过层层下传,在部门内部形成统一的意识,从而正确处理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通过部门间的联动,避免文化遗产宣传教育过程中的短视行为,通过齐抓共管,扎实推进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进程,在社会上营造全民重视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丰富创新文化遗产宣传方式

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媒体是其重要途径。在2010年对于中国公众如何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培养报告中显示,电视新闻类别的报道受众最广。在较为年轻一代的90后中,他们更喜欢通过互联网以及手机的社交平台获取相关信息。依据研究提供的数据,相关宣传部门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分析其偏好,选择对应的宣传方式以及宣传内容。如通过制作文化遗产相关的电视节目,对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进行投放。及时准确做好文化遗产的相关报道稳定受众。此外,还可以通过公益广告、专题片等对于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举办线下的宣传活动也是非常直接的方式。另外,在大数据时代,相关人员也要注意到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占比,介于这一特点,要利用好微博、抖音等宣传平台,利用热度及时发酵,将公众目光聚焦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上,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中,要正视其产生的问题以及弊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宣传结构以及丰富创新宣传形式,对于文化遗产进行广泛而持久的宣传。通过多部门的联合,在社会上形成文化遗产宣传的联动格局,将对文化遗产的普及贯穿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袁玉婷,汪琳,吴莎莎,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学校教育的璀璨内容[J].教育文汇,2020(1):3.

[2]张宏英,杨雅妹.浅谈文博类节目对文化遗产宣传的影响——以《国家宝藏》为例[J].常州文博论丛,2019(1):4.

[3]刘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的实践——以非遗研学为中心的探讨[J].非遗传承研究, 2022(01):29-33.

[4]施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2.

[5]刘玲,韩美群.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困境和路径研究——基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的调查[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5):50-60.

作者简介:

胡美荣,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专技十二级,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文化遗产对策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诊错因 知对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