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孔子爱人观思想探析
2023-09-16刘东宇
【摘要】“以人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秉持的崇高思想内核,对何以“爱人”的不同回应,是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人的价值诉求。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对于爱人观有着不同的见解。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其著作《论语》中阐述的“仁者爱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不同视角表达了人作为价值追求的主体与对世界大同的憧憬。本文结合马克思原理对孔子的人性观、君子观和幸福观进行分析,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同时,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发展,凸显传统儒家思想对人的价值探索、对社会的和谐建构。
【关键词】孔子;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君子观;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7-0004-04
“以人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秉持的崇高思想内核,对何以“爱人”的不同回应,是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人的价值诉求。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者爱人”,从自身的修身向仁开始,直至爱天下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爱人”更加强调基于唯物史观上对人的自由追求,经由社会中的生产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爱人”的不同见解进行辩证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悟习近平新时代幸福观的真谛所在。
一、孔子的人性观浅析
《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著作,包含着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划时空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从历史观的社会背景下对人类本质的复归提出了可行的道路,两者的理论从不同视角表达了人作为价值追求的主体与对世界大同的憧憬,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一)注重一定限制下的率真与自由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直”,是指直率、坦诚,是符合仁的品德。“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认为人们的生存正是依靠正直的品德,没有邪念,才能构建起社会的大同,口是心非之人即使也在社会中存在,那只是因为幸运而免于灾祸。“这种自由从礼法出于天道出发,主张通过理智的自主提升自我,实现对礼法的自愿认同,最终实现自由。”[1]“举直错诸枉”正是体现了孔子想要大力宣扬正直的风尚,让社会上正直的人才都能够被赏识,这样百姓们就会服从于统治,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些巧言令色的人,在道德上是可耻的,心怀虚伪谄媚之心,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除了重视直率的真性情流露,孔子也强调了人性的率真要符合礼的规矩约束。“仁主内,礼主外,要通过礼的规范来实现仁的价值,以和谐实现礼制。”[2]孔子认为在家庭伦理方面,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出现在家庭关系上,提出了“德治”的政治主张。孝悌作为“仁”的根本,需符合礼节的规矩,晚辈对长辈要顺从,而长辈对晚辈要慈爱。当问及何为“孝”时,孔子认为是不违背周礼。“学礼是立身立德的前提,宗法统治需以礼来维护,道德的定义应按礼来节文。”[3]在遵照“礼”的规约的同时,赋予“礼”普遍性的仁义道德内涵,既承认人本性的自由,又将人的欲望限制在“礼”的道德约束中,将“直”与“礼”相结合。文质彬彬正是调和了个人品质与文化涵养,既具有质朴的率真,又兼备崇高的修养,相互依存,才能称之为君子。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是正确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不违背规律,感性认识才能借助抽象思维认识到事物本质,从而指导人们实践,合理地检验真理的客观性。孔子在天人关系中以人敬天、行天道而达到“仁”的本性,是对天人合一的秉持,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
(二)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在他教书育人的人生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在《论语》中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这是要求君子不拘于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一方面,每一种器物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形状和功效,君子不应该囫于器物的表面或者单一的功能,而应尽可能地知晓其原理,举一反三,成为通达的人才。同时“器”也有器量的意思,孔子希望君子的心胸能海纳百川,不可估量。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君子不应满足于具体的事物,而应立足于事物的基本规律之后,超越有形的物的限制,而去把握事理蘊含的“仁道”。
孔子所主张的儒家道德教育是属望弟子成为仁人志士,重视“仁”“礼”“德”的培养,以及对周礼和祭祀礼节的遵从,心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君子不器”既包含了对君子德性的养成,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君子不器”就是在后天的努力中修身养德,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君子在知晓‘仁由天命赋予的同时主动知仁、践仁,并以‘仁作为毕生的至高追求。”[4]实现“仁”的途径是广泛而又全面的,是以宽宏的心态来关怀社会、体恤百姓,“泛爱众而亲仁”就是从他人生活与心灵得到关怀而反馈的精神,是仁爱的升华,是成人之美后的善的回报,也是一种对于自身价值观的认同。
孔子的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也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学而优则仕”表明孔子希望弟子们在通晓君子之道后,要积极担任社会的官僚,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验证君子的品格,并把这种君子风气在社会上发扬光大。“人的天命是弘道,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兼顾利他,而为政必须朝向道才能体现人性,因此从政与天命有一种本原性关联。”[5]“焉能系而不食”表明了孔子仍渴望被明君赏识重用,能够有所作为,为天下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仁”的道德思想最终是为了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行动。“事君,能以致其身”强调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仁政也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践行,在《中庸》中,把“笃行之”作为学成以后的方向,是对智慧与实践的高度联系,也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关系才能探寻人之为人的根本,才能通过劳动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与社会价值。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与孔子的“君子不器”倡导人们积极入世的思想相契合,是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与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正向引导。
(三)弘扬君子观思想对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
孔子主张的君子观是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不仅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推进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君子道德不同层面的要求可以折射出孔子对“仁人”形象构造的深邃,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仍值得今日的我们去借鉴传承。
君子是在社会中拥有高尚道德节操,能够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动力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总是把自己的作为融入集体中,所追求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个人的私利往往看得微不足道。“忠恕并不是一味听从外界的所指,而是自身主动要求遵照法则行事,并以此规定对象。”[6]他们不仰慕钱财和权利,是因为没有判别贫富的私心,所追求的快乐不是建立在财权的基础上,而是心系天下苍生,恪守道德的底线,又时刻警示自己要遵守为人处世的法则。道德修为是一个内省的过程,是在处事中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忠恕。“敏于事,慎于言”,君子敬事而爱人,即便自己很有仁德,也不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对于所从事的事业兢兢业业,谨慎专一而不轻易张扬。言行是思想的表达,如不经过内心斟酌,所言很有可能存在着漏洞或者把柄,“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不信口开河,正是因为他们有廉耻心,对于无法兑现的承诺会感到羞耻,这样个人的威信也就丧失了。
孔子所提倡的君子观,在当今公民的道德建设中也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论语》中对于君子的刻画,是善良、仁爱、诚信的,这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共通之处。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由而全面的主体,应当自觉地根据自身需求创造价值,不断完善自我,超越个体在时空上的有限与相对,达到对自我的肯定,享受人之为人的存在之美。对于君子的要求,并不是简单外在的体现,而是用反省的方式来提高精神层面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同样应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出发,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法律道德纠正自己在思想上的偏见与过错,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孔子的幸福观辨析
在中国的各个时期,人们对于幸福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儒家的传统思想中是以道德的至善为最高的幸福,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幸福是对“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追求,这种转变同样是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的表现。对两种幸福观的创造性继承,让习近平新时代幸福观更具丰厚的文化价值,对于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也更具科学合理的指导意义。
幸福作为一个伦理学的概念,它与道德之间的联系是长期以来人们探索的话题。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终生“弘道崇德”,将道德教化的程度作为评价人们生活是否美满的标尺,幸福是一种道德至上的获得感。“教化让人成为一种高贵的精神性生命体,而且与国家保持着永恒的共通关系,也为人类精神的传承提供了根基。”[7]他主张福德一致,在与颜回的交谈中欣赏他“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这种超脱物质追求的享受,这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把道义置于名利之上,不沉溺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在超越世俗名利的束缚后克己复礼,追求道德崇高的自我慰藉。这种幸福不是源于外物的感官刺激,而是发自内心的心旷神怡,一种恬淡的安身立命之根本。这种个体由内而外寻求幸福之道的道德修养,在往后的封建统治中日益成为维护阶级统治的纲领。这种道德幸福的获取往往是一种束之高阁的珍宝,难以落实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这也间接削弱了这种追求幸福的可持续性,通过道德的修养获得的幸福更多是一种心境的丰腴。
通往幸福的道路只能依靠道德的修养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予以了否定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建立在对资产阶级道德观的批判基础上宣扬实践幸福。带有阶级属性的道德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的囚笼,也是少数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提出的一种偏见,无法代表广大人民的需求,是一种披着幸福外衣的伪善。纯粹的思想教化,无法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社会存在的各种客观利益冲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精神多维度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深刻认识和科学筹划。”[8]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物质的富足是幸福的基础,道德的修养同样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追求道德上的崇高,则会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洞,造成历史观上的虚无,忽视幸福的根基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环境。而相反的,只片面地追求物质占有的幸福,难免会造成精神的匮乏,丧失人本质的自由。
三、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融通
儒家思想的幸福观是一个以德治国的大同景象,是蕴含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但是又难掩其本质的抽象性,而马克思所论述的成就“现实的人”才是创造幸福的出发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人的社会关系来源于社会的生产实践中,是基于客观现实上探寻人的本质。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会指引人们向着更加自由的道路前行,在现有需求得到满足后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萌生出新的需要,一步步向着人类的自由解放迈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崭新的一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然发生转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不仅是对幸福观更深层的领悟,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发展规律的必然走向。幸福作为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应笃行人民的心之所向。“仁政的特质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更是对人主体上的关怀,把仁德根植在心中,成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情怀。”[10]中国共产党将党的初心与使命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是引领人民群众奋斗出幸福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无不激发着广大群众劳动创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的幸福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具普惠性,除了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更增添了对生态文明造福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兼顾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力提倡“家风”建设,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融入中国智慧,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爱人世界。
四、结语
在人性观上,孔子用规范人性的礼法思想提供了一种获得率真自由的生活方式,通过仁道的修炼,将个体自由置于家国整体的自由中,实现天下大同。在君子观上,孔子强调了德性的养成与入仕的责任担当。君子不受限于单一的现状,立志通人达才,将仁道应用于社会的治理,在笃行仁政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在幸福观上,孔子主张福德一致,追求一种向善的心灵饱足感,具有重要的精神传承价值。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于淳风美俗的继承也要辩证看待,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要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发展,对何以“爱人”的答复应回归到对人需求的关注上进行研讨,从而感悟新时代的幸福真谛,凸显传统儒家思想对人的价值探索与对社会的和谐建构。
参考文献:
[1]李祥俊.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J].江汉论坛,2023(06):82-89.
[2]周丹.从价值理想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3(03):38-45.
[3]黎红霞.孔子的礼乐人生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3):103-111.
[4]陆建华.仁且智:孔子视界中君子与小人之别[J].华夏文化,2023(02):7-9.
[5]刘鹤丹,罗兴刚.学而优则仕:人的政治天命——对孔子政治思想的一种哲学理解[J].孔子研究,2017(02):52-60+85.
[6]赵连越.“吾”:“德行”与“知识”的统贯与综合——孔子“一以贯之”思想新诠[J].湖南社会科学,2023(03):30-36.
[7]韩凤鸣.基于“本善”的古典教化结构及精神传承意义[J/OL].江苏社会科学:1-10.
[8]丁敏,李包庚.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01):1-10+109.
[9]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001).
[10]杜云,杨明.仁道、仁人、仁政——孔子仁学的三重意涵[J].倫理学究,2017(01):23-29.
作者简介:
刘东宇(1998.1-),男,汉族,福建厦门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