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23-09-16张洁
【摘要】弗洛姆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弗洛伊德非理性潜意识理论,基于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人性根源的分析,提出了个体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由和恐惧如影随形的生存困境。面对困境,人们用威权依附、破坏欲和机械趋同的逃避机制来掩盖困境,却在实践中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此,弗洛姆倡导人们通过创造性劳动和爱的实践来建立独立完整的精神结构,发展丰沛的自我,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摆脱孤独的恐惧,走出困境实现自由。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不仅为个体实现积极自由指明了方向,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弗洛姆;逃避自由;困境;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7-0069-04
埃里希·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精神分析的方法,沿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批判思路来探究人的自由问题,揭示出追求自由的个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困境,即自由与恐惧如影随形的困境。
一、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弗洛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
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反对人的本性的先天决定论,也反对洛克式的白板说,认为人的本性由相对恒常的“一般本性”和“随历史阶段变化的本性”两个方面。人的需求中除了食欲、性欲等“一般本性”相对恒常之外,臣服倾向、权力欲望等需求是灵活且具有适应性的。它们是马克思所讲的“随历史阶段变化人的本性”。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认为个体在满足需求适应世界的过程中,自身的内部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东西。个体的需求受到他人、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人本质上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继承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思想,同时运用精神分析学方法试图解释在社会进程中人的精神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反之,社会进程中人的激情、欲望和焦虑是如何受到社会历史的影响而变化的。
(二)弗洛姆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弗洛姆年轻时曾长期接受精神分析学训练,有深厚的临床心理学背景。与其他学者从经济政治等角度探讨“自由”不同,弗洛姆将“自由”划入社会心理学范畴,试图从“人的因素”角度,分析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中的动态因素(激情、欲望、焦虑)对社会进程的作用。他批判继承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理论,并以此为切入口来分析社会问题,说明人的潜意识因素对整个社会进程的作用。他肯定了弗洛伊德理论中关于人的非理性冲动和潜意识对个人、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但他反对弗洛伊德提出的历史“本身是心理力量的成果”的欲望动力学思想。弗洛姆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结果,虽然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确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弗洛姆认为社会历史和人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历史不但造就了人,人也推动了历史进程。
二、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对“自由”的探讨,以往的理论常常从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等角度去解释,却忽视了追求自由的主体——“人”的角度的研究。弗洛姆将自由定位于一种人类经验,将之纳入社会心理学范畴,试图解释作为人类经验的“自由”的本质,找到人的精神因素对社会进程的作用机制。
(一)生存困境:自由与恐惧
1.生存困境的人性根源
弗洛姆以人的个体化进程为切入点来探讨人的自由之困。儿童自我意识的出现意味着个体化进程的开始,其本质是“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个体化进程的展开如同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伴随着自我的增长,个体的自由发展了;另一方面当人与世界的原始纽带被个体化进程所打断,自我在摆脱束缚的同时失去了对原有关系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的丧失带来的孤立和隔绝让人感到深刻的恐惧。弗洛姆认为对孤立的恐惧正是自由之累,追求自由和恐惧孤独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中的强制性需求,是一对来自人性内部的深刻矛盾。人们在追求自由时总是被孤独的恐惧萦绕,自由和恐惧如影随形是人类生存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2.生存困境的社會根源
来自人性内部的深刻矛盾使自由之困不可避免,同时现代社会中人的工具化对自我力量的削弱,更是加大了人类走出困境的难度。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个体的自我得以增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具有独立精神和进取心,但是分工的细化也可能会导致负面结果,个体自我容易窄化为经济机器上的“零件”,对利益的追逐也可能使人们相互视对方为获利工具。人的工具化使个人的自我被严重削弱,“社会自我”成为自我的全部,整个人格中其他部分被排除了,人们在心理态势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微不足道之感。脆弱无力的自我再也无法承受自由所带来的负担,人们必须全力逃避自由。
(二)掩盖困境:逃避自由
追求自由和恐惧孤独是人性中两个相悖的需求,这对来自人性内部需求一旦发生冲突,困境随之出现。人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在“爱”和“创造性劳动”中重新建立与自然、社会和自我连接,同时发展出一种内在精神结构,在保持自我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真实表达。要么选择放弃自由,通过威权依附、破坏和机械趋同的逃避机制来掩盖困境。这些逃避机制缓解了不安带来的痛苦,避免了孤立的恐惧,使生活成为可能,但逃避困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会带来自由与幸福。
1.第一种逃避机制:威权依附式逃避机制
(1)依附式逃避机制
选择依附式的逃避机制的个体“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自我所缺乏的力量”[1]。他们常常觉得自我的对象是无法掌控的某种强大无比的东西。尤其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下,弱者的无力感、卑劣感使竞争失败者的自我备受折磨,产生巨大的焦虑。个体急切地需要消除这种难以忍受的感觉,于是选择臣服于权威,完全地放弃自我,甚至是忘掉自我。因忘掉自我意味着连同自我身上一切缺点、冲突和无力感也一并消除了。选择依附式逃避机制的人本质上是渴望臣服,希望被主宰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依赖于外界的权力、他人或组织,通过放弃自我来逃避自由,从而消弭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微不足道感。
(2)威权式逃避机制
威权式逃避机制与依附式逃避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对应关系。两者本质上都来出于同一种目的,即消除自我的无力感和卑劣感。与依附式逃避机制通过放弃自我融入权威来获得自我力量不同,选择威权式逃避机制的个体是通过完全主宰其他个体来抵消或补偿自我的无力感。人们往往会觉得威权者是可以主宰统治他人,有独立且强大的自我。然而恰恰相反,与依附者依赖权威相同,威权者同样离不开自己的对象,他力量感的来源正是来自对其对象的主导。正是因为依赖他的对象的存在,他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依附者和威权者往往会形成一种相互需要的共生关系,两者的独立和自由也在丧失是在共生关系中。
2.第二种逃避机制:破坏欲
破坏欲产生的根源与威权依附相一致,都源于自我在残酷竞争下的无力感和卑劣感。但三者所表现出来的应对方式却不尽相同。威权者通过完全主导他人获得力量;依附者选择与“权力”相容最终使自己得救;破坏欲则是消除所有与之相比使自我显得弱小的对象。破坏欲产生的另一个根源来自个体的生命受挫。当孤立的个人因为外在的原因伤害了其生长发展的自发性,无法正常地表达自身真实的感觉、情感与思想,那么这就意味着个人的生命受到了阻碍。他认为生命欲与破坏欲并不是各自独立相反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人的生命欲受阻越强烈,其破坏欲就越厉害,反之亦然。破坏欲的强弱和生命受阻的程度正相关,破坏欲是生命未能得到实现的后果。
3.第三种逃避机制:机械趋同
人们常认为自我的观念、情感都是自发的。然而,人们有些情感很可能是外界影响的结果,有些思想也并非通过自己的思考得来,只是复述了他人的观点而已。这些不是个体自发,而是受外界影响而得来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在弗洛姆看来就是伪思想、伪情感、伪愿望。它们所组成的伪自我,让个体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由此而来的无力感和不安全感导致他急需要寻找到他人或群体,急需与他人趋同,从中确定自我。人们的机械趋同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我不再是自发的,而是由外界影响和塑造的伪自我,机械趋同是这些“伪自我们”逃避孤立与不安的常见方式。
灌输式教育和现代媒体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逃避自由的机械趋同。教育的本质应当是促进儿童的内在独立和自主,以促成其成长和完善。然而,现实中的灌输式教育却走向了它的反面,结果是扼杀了儿童的自发性。灌输的伪思想替代了以思维为工具而产生的思想,并不能培养出孩子的“思考”能力。现代媒体上的信息洪流如同缺乏信息一样,构成了思考的障碍,人们的思考力进一步被削弱了。以上所有无一不让个体的自我和身份逐漸丧失,这也必然加剧趋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终,这些形成了一个恶性的闭环,演变成了现代人难以走出的困境。
(三)走出困境:创造性劳动与爱
创造性劳动只解决了自我与异己的物的世界的融合问题,它是人类生存的不完整答案。人还有与他人融为一体的强烈渴求——爱。爱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刻在了人类的基因里,是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的力量。“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2]
爱的形式都包含了四个基本因素:关心、责任、了解和尊重。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本质是愿意为对方付出努力并促使其成长。责任意味着能够并随时准备为对方作出反应。然而,如果爱只停留在关心和责任的层次上,这种爱是表面和盲目的。爱还需要“了解”,需要个体能够超越关心并按照其本来面目去发现另外一个人。尊重是让爱的对象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节奏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按照我需要的样子去改造他。如果没有尊重,那么爱的责任可能变成支配,爱的关心可能变成牢笼。关心、了解、责任和尊重是爱的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突破了人与人分离的屏障,克服了分离和孤独的同时承认了自身和对方的价值和尊严。“爱的实践”帮助人类走出自由的困境。
三、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的现实意义
距弗洛姆提出逃避自由思想已过去八十余年,但他对“自由”的探讨,无论在研究角度还是在论证方法上,对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仍有着重要意义。弗洛姆对逃避自由机制的分析,为人们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对积极自由的论述,为个体走出生存困境指明了方向;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异化”的反思,为人们构建更加和谐社会关系提供了启示。
(一)弗洛姆对积极自由的论述,为个体走出生存的困境指明了方向
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处在自由和孤独的不平衡状态下。人们追求自由发展的过程,也是剥离原始性庇护的过程,精神上常出现孤独不安、焦虑无力的感觉,也会不由自主地滑向逃避自由的陷阱中。弗洛姆的积极自由论指引人们在“创造性劳动”和“爱的实践”中在充分发展完整独立的自我,直面自由的负担,独立而不孤立,自由但不恐惧。这种积极的自由不仅在于这摆脱原有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能够承担得了自由的责任。弗洛姆的“自由”不再是一个外在化的美好目标,而是一种个体承担的能力。
无论是“创造性劳动”和“爱的实践”都是在实践中培养个体能力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像艺术家、科学家一样进行创造性劳动,但笔者认为,所谓劳动的创造性,并非仅仅指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更重要的应是工作者面对工作任务所采用的创造性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可以使人们有意识地进行任务重组,将之与计划、创造和可视化结果结合起来,为任务设计产生心流的要素,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流”状态,实现自我与物的世界的相融,由此解除分离之忧。同样,爱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爱的四个要素(关心、责任、了解和尊重)都是需要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的。无论是“创造性劳动”还是“爱的实践”,都在行动中使主体培养出了丰沛的自我,跨越人与世界、他人相分离的屏障,克服分离和孤独的同时承认了自身和对方的价值和尊严,走出自由的困境。弗洛姆对积极自由的论述为个体走出生存困境指明了方向。
(二)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反思,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提供了启示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批判纵深至资本主义宗教改革对人的精神的影响,认为新教伦理下的资本主义精神有可能导致人被异化为“经济机器”,结果导致现代人生活的目的不再是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异化为经济活动甚至是金钱的工具。在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表现为人们相互视对方为获利工具,对方仅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不仅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工具性和操纵性,甚至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带有工具性质,个人甚至认为自己也是一件商品。
弗洛姆在《健全社会》中指出如果人生活的社会条件违背了人的本性,没有达到人的成长与精神健全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这个社会中个人是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的。为此,他也提出了健全社会的设想,个人不是他人达成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也不能够凌驾于个人发展之上。弗洛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批判鞭辟入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艾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2]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 刘福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3]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4]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5]赖纳·丰克,王琦琪.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的出版及其意义[J].国外理论动态,2021(03):56-62.
[6]张小川.自由与孤独: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逃避自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09):34-41.
作者简介:
张洁(1983.10-),女,汉族,江苏江阴人,硕士,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