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皮内针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调查
2023-09-16刘俊霞乌日汗苗晨灿任思萌于灿灿吴明倩郭慧君孙林娟宋丽波白晶晶
景 静,岳 玉,刘俊霞,乌日汗,苗晨灿,任思萌,于灿灿,吴明倩,关 超,郭慧君,申 伟,孙林娟,宋丽波,赵 楠,白晶晶,苏 净,李 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高血压等)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皮内针是将特制的麦粒型或图钉型针具刺入皮内,并留置一定时间,对皮部给予弱而长时间的刺激[3],具有调经络脏腑、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西医可通过刺激皮下神经末梢感受器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4]。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因大脑局部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症状[5],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率[6]。皮内针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广泛,病人反馈效果好,但缺乏相关归纳、分析。因此,本研究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皮内针技术的应用情况开展回顾性研究,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住院就诊电子信息系统2022 年1 月—6 月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477 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第一诊断或第二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使用皮内针技术。排除标准:病人的护理记录单中未记录皮内针技术。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制定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皮内针技术临床应用回顾性研究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病人的病历号、住院次数、病区、性别、年龄、主要诊断、证型、主要症状、取穴、入院日常生活能力(ADL)得分、出院ADL 得分。首先由统计室人员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按纳入标准初步导出数据共计569 例,剔除不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16 例病历号错误、28 例病人病程未记录使用皮内针技术、48 例未记录一般护理记录单),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477 例病例。
1.2.2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16 建立数据库,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使用Mann-Whitney 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病人缺血性脑卒中患病情况
2022年1月—6月住院病人共11 734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69例,占4.85%(569/11 734),91.6%(521/569)的病人使用皮内针技术。
2.2 住院病人诊治情况
最终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人477 例,其中男233例,女244 例,年龄(67.43±12.32)岁。477 例病人分别就诊于14 个科室,常见就诊科室为脑病科与心血管科。出院诊断包括8 种,多为腔隙性脑梗死213 例(44.65%)。病人辨证分型有61 种,多为风痰阻络证138 例(28.93%)。见表1~表3。
表1 使用皮内针技术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住院科室分布(n=477)
表2 使用皮内针技术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诊断分布(n=477)
表3 355 例使用皮内针技术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辨证分型分布(n=477)
2.3 皮内针技术使用情况
使用皮内针技术的主要症状包括62种,热点病症为肢体活动不利140 例(29.35%),头晕95 例(19.92%)。477 例病人共取穴2 543 个,平均每例病人取穴5 个,肢体活动不利多选内关、太阳、足三里,头晕多选内关、三阴交、足三里。风痰阻络证134例,取穴共计725个、58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气虚血瘀证61 例,取穴共计309个、45 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痰瘀互结证47 例,取穴共计244 个、41 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阴虚风动证40例,取穴共计205 个、41 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肝阳上亢证20 例,取穴共计106 个、29 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痰浊上扰证16 例,取穴共计89 个、21 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阴虚阳亢证13 例,取穴共计63 个、24 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气阴两虚证11 例,取穴共计59 个、24种,平均每例取穴5 个。各证型取穴分布见表4。
表4 缺血性脑卒中常见证型皮内针技术取穴分布情况
2.4 皮内针技术应用效果
病人入院时ADL 得分与出院时ADL 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病人的入院ADL得分与出院AD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5~表7。
表5 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症状、取穴分布及病人入院与出院时ADL 得分比较(n=477)
表6 不同年龄病人出院与入院时ADL得分差值比较[M(P25,P75)] 单位:分
表7 不同性别病人出院与入院时ADL 得分差值比较[M(P25,P75)] 单位:分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2022 年1 月—6 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人数的4.85%(569/11 734),与其他病种相比位居于前列,与《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2]一致,脑卒中病人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与李卫征等[7]的研究一致。发病以老年人群为主,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这一结果与其他报道相一致。477 例病人分别就诊于14 个科室,内科居多,具有一定的人群代表性。
皮内针技术临床应用普遍。本研究中,91.6%的病人使用皮内针技术,分析原因可能为皮内针针具不断改进,既提高了临床疗效,还简化了操作,减少了病人对皮内针固定用胶布的变态反应,临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8];另外,皮内针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不仅规定了皮内针的操作规范和要求,也促进了皮内针技术的临床推广,因此,普遍获得临床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接受。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辨证分型以风痰阻络证居多,不同证型不同阳性病症取穴不同,个体化特点突出,优势突出。“风”“痰”“瘀”为中风的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三者互为因果、相兼为病有关,因此临床以风痰阻络证为中风的常见证型[9]。病人的主要症状为肢体活动不利、头晕等,与章薇等[10-11]的研究结果相近,缺血性脑卒中后可引起多种多样的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头晕、失眠等。
皮内针技术应用体现了中医护理辨证、辨症相结合,病症结合的个体化护理特点,其有效性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使用皮内针的主要症状包括62 种,针对的热点病症多为肢体活动不利、头晕、胸闷、言语不利,通过对病人入院时ADL 与出院时ADL 得分进行对比,发现使用皮内针技术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改善。分析原因:其一,皮内针给皮肤和络脉产生持续而稳定的针刺刺激,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提高大脑兴奋性,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脑部能量代谢,对中枢神经具有调节作用[12-13];其二,局部皮内针技术直接、持续地刺激相关肌群的收缩,具有改善局部器官血液循环的作用[14];其三,皮内针疗法以皮部理论为基础,通过激发卫气增强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促进功能的恢复,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15-16]。
4 小结
本研究回顾相关数据体现了中医医学整体观的临床思维,辨证施治、辨证施护才可以充分体现皮内针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特优势。但本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多中心研究,使研究结果更有代表性;本研究未设置不使用皮内针技术的对照组,尚不能排除其他中西医治疗因素的干扰等,后期研究将会开展多中心研究、设置对照组等以提高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及证据等级。皮内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广泛,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尚待改进,如皮内针若留置于毛发浓密之处,常因粘贴不牢而脱落;部分病人反馈取针时疼痛明显等,因此,皮内针针具、取针器具及利器盒均有待进一步改良,以便于更好地为临床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