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锦州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3-09-16李庆满刘岩峰李大庆

辽宁经济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物流业

李庆满 刘岩峰 李大庆

〔内容提要〕加快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锦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锦州物流业加快发展,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6.5%提升到2021年的7.1%,但在结构布局、转型升级、重点行业物流、主体培育、经济支撑和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为此,本文建议把物流业作为全市的先导产业,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通道经济

注:本文受202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东北海陆大通道的辽宁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22BJY006)资助。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锦州考察,对锦州作出了“英雄城市”“咽喉之地”“锦州不错”的评价定位,为新发展阶段的锦州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锦州市委市政府依托锦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特色优势,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加强物流顶层设计,加快陆海通道建设,优化物流园区布局,推动物流业态多元化,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6.5%提升到2021年的7.1%,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随着发展环境和条件出现新变化,锦州物流业在结构布局、转型升级、重点行业领域、主体培育、经济支撑和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把物流业作为全市的先导产业,优先加快发展。总体思路是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供需联通、产业联通、区域联通和内外联通,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物流策源地,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赋能锦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取得新突破,在东北振兴中“走得更快”。

一、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和布局

构筑“通道牵引、港城联动、两带协同、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点线结合、横纵联动和立体连通,高效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

1.通道牵引

构建贯通南北东西的物流大通道。一是锡赤朝锦陆海新通道。连通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与环渤海及东南沿海地区,向北向西辐射蒙古、俄罗斯和欧盟,向东向南辐射日韩和东南亚,构建以锦州为枢纽、贯通南北东西、陆海统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二是华北至东北的陆路通道。建设连通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辐射俄罗斯东部,以铁路、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大通道。以通道为纽带,牵动沿线区域搭建产业链和供应链,拓展商品交易和贸易合作。

2.港城联动

港口物流集聚区和城市商贸物流核心区联动发展。一是港口物流集聚区。立足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锦州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集群,建设兼具多式联运、货物集散、流通加工、保税物流等于一体的临港综合物流园区,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桥头堡”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二是城市商贸物流核心区。立足锦州城区,依托绕城公路和城市路网,优化原有商贸零售产业布局,聚焦食品、药品、建材等日用品,打造集运输配送、仓储加工、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商贸物流集散地。

3.两带协同

滨海物流产业带和腹地物流产业带协同发展。一是滨海物流产业带。沿滨海大道,连通辽宁沿海经济带,依托锦州港、锦州湾机场、滨海新区、高新区和大有经济开发区,发展生产物流、港口物流、航空物流、渔业流通加工、冷链物流、石化产品储运和保税物流等。二是腹地物流产业带。沿沈山铁路、G102、S307等干线路网,依托黑山杂粮、北镇果蔬,凌海“凌鲜四海”特色农产品,义县小粒花生、城关街道蔬菜和白羽肉鸡等特色产业,打造服务京津冀和沈阳经济圈、辐射全国的数字化农产品集散地;依托太和、凌河、古塔等主城区,以及黑山、北镇、义县等县域园区发展工业物流。

4.多点支撑

建设多个物流支撑点。包括港口、机场和铁路货运站,物流中心、物流公司、物流園区、批发市场和电商基地等物流主体,以及经开区、高新区等产业园区。

二、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

1.加快提质增效

引导物流主体从分散经营转向共建车队、共享仓储、共同配送、统仓统配等资源共享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集装箱公铁海多式联运衔接机制,大力发展集拼集运、模块化运输、“散改集”等组织模式,降低多式联运物流成本。

2.深化产业融合

引导我市制造业龙头企业与规上物流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动物流业与电商、金融、商贸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强产业园区与物流企业、物流枢纽及物流园区等设施布局衔接、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和智慧物流体系同步规划和建设。

3.推动数字化赋能和业态创新

推动数字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探索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和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推进快递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即时直递,推动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发展绿色物流

加快新能源、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等物流车辆应用,加强新能源设施配套布局建设。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物流企业绿色节能和低碳管理。推广绿色物流新技术和设备,普及应用绿色包装。探索开展逆向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产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

三、大力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发展

1.乡村物流:聚焦可达、整合和数字化

以降低物流成本让好货“送进来”、帮助农产品拓宽销路“走出去”为目标,完善覆盖区(县)、乡(镇)、村三级的物流共配体系。支持以锦州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为主导建设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助力锦州成为联通京津冀与东北、通达陆海通道沿线的农产品集散地。

2.制造业物流:谋求降本增效的数字化协同

以锦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试点,实施智能制造物流数字化战略,推动产线物流数字化、线边物流数字化、厂区物流无人化和仓储物流数字化全场景覆盖,协同工业互联网建设,促进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生产制造和物流服务一体化运行。

3.港口物流:聚焦合作、数字化和集疏运拓展

由锦州港牵头,成立锦州物流协会,密切企业之间的联系;参照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经验,组建东北陆海新通道港口物流联盟,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枢纽共建;支持锦州港加快“智慧港口”建设,主导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综合运输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锦州港拓展东北亚、东南亚国际航线,扩大集疏运范围。

4.航空物流:聚焦临空经济区和货运航线建设

依托锦州湾机场创建临空经济区,培育发展电子元器件、产品研发、航空食品、商贸金融、商务会展和航空培训等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加密货运航线,吸引国内航空公司加大航空货运投入,拓展鲜花、海鲜、时尚服装等货运业务,加快国内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5.商贸物流:关注数字化和拓展辐射范围

推动大商等传统零售企业拓展互联网批发零售业务;把凌河区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迁至东联路思凯物流园附近,强化线上批发零售和直播带货,促进本地和周边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扩大辐射范围;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政策体系,支持锦州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锦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

6.冷链物流: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市场空间

加快培育“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模式,推动凌河区思凯物流向东北特色预制菜加工物流转型;整合修订“锦州烧烤”标准,注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锦州烧烤”食材用品流通加工基地;依托医疗资源优势,支持锦州国药引领发展医药冷链物流,打造区域医药物流中心。

四、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主体培育

1.提升港口机场发展能级

加快锦州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龙栖湾港5万吨级码头建设进度;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深化锦州港多功能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設,依托陆海通道15市(盟),加快创建综合保税区;加快临港中欧班列货源集结中心建设。推动锦州湾机场升级改造,进行开通国际航线可行性论证,探索由国内支线机场向东北亚国际区域机场转型。

2.加快现代物流公司培育

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采用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运输车队,梯度培育4A级以上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企业与能源、粮食、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协同发展;引导物流企业联合开发东北陆海新通道国际业务;引进中国物流集团等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增强与日、韩、蒙、俄等国物流合作。

3.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重点发展六类物流园区。一是发展完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锦州港和经开区打造港口物流集聚区;依托运输干线及产业园区强化威涛物流园及义县七里河、凌海杏山及双羊等地物流园区建设;将太和区作为锦州市物流设施布局的重要承载区,加快建设辽西物流陆港和中欧班列(女儿河)区域集货中心。二是推动商贸物流园区转型升级。谋划推进宏发综合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论证推进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和烧锅大坑建材市场迁移重建,推进光彩市场等传统交易市场数字化改造。三是做强做大农产品物流园区。加快黑山励家杂粮、北镇窟窿台蔬菜等传统批发市场型园区经营模式改革和数字化建设。四是强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依托凌海市大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海洋渔业资源,推动农渔产品加工交易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五是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区。依托锦州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做大电商物流。六是建设快递产业园。在绕城公路与高速公路结合部,选址建设辽西快递分拨中心,吸引快递企业集聚。

五、做大物流枢纽通道经济

1.发展枢纽经济

发挥锦州五区四县(市)行政中心的交通枢纽功能,吸引物流企业和时效敏感型产业投资;推动高铁、机场、长途客运等综合客运枢纽从“换乘”向“换乘+购物/办公/餐饮/休闲娱乐”的站城融合形态发展;依托物流货运枢纽发展特色食品、商务会展、自驾租车、房车营地等枢纽偏好型产业,使其从“物流”向“物流+产业”形态发展,构建枢纽与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

2.发展通道经济

以通道促物流,以物流聚产业,以产业集聚反哺物流业发展。一是做大物流相关制造业。以锦州汉高等包装机械企业为依托,构建包装机械、材料和容器产业链,做大物流包装产业集群;以锦州东方集装箱集团为依托,引进上下游企业,培育物流集装箱产业集群。二是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构建“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与通道互动发展。三是做大通道服务市场。挖掘面向通道的文化旅游、商贸零售、医疗健康等领域消费潜力。四是构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以锦州为枢纽搭建蒙古、俄罗斯、欧盟与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的供应链,建设临港贸易中转加工区;引进粮油头部企业,发展进境粮食保税加工。

六、构建现代物流保障体系

1.优化营商环境

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物流领域资质证照电子化和“一网通办”;推动发改、交通、商务等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之间的物流政务信息开放共享;持续推进货车非法改装治理,研究制定非标准货运车辆治理工作方案;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通关+物流”服务,提高口岸智慧管理和服务水平。

2.强化政策支持

盘活闲置的工业地产、教育地产等土地资源,用于物流设施建设;加强请示沟通,保障锦州港改扩建等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需求;支持物流仓储用地以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供应;深化落实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有关部署,巩固减税降费成果;组建锦州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公司,统筹推进全市物流项目建设,引进或引导设立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加大银行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保险产品。

3.拓展通道合作

协调推进锦州港在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通关业务和物流园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通道沿线内陆港及国外枢纽合作共建项目;支持锦州港与俄铁集公司合作,开辟国际联运新线路;调研东盟、日韩与蒙古、俄罗斯等国之间产业合作机会,开发特色中欧班列货源;加强与通道沿线国内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探索使用铁路运输单证开展贸易融资。

4.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驻锦高校与锦州物流业发展需求对接,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构建稳定的合作共赢机制。把规上物流企业作为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物流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普及物流教师到企业挂职和企业高管进课堂工程;吸引高校物流专家参加锦州物流协会。

总之,锦州要加快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口头承诺和书面规划落地落实,拿出具体管用的政策措施,真正扶持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发展壮大,为锦州在东北振兴中“走得更快”提供强大动能。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物流业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物 流 业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