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非遗解析“七巧节”饮食文化

2023-09-16饮食文化建设办公室

餐饮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织女星乞巧美食

饮食文化建设办公室

“七巧节”作为中国人的重要情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作为民俗节日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起初,人们通过仰观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方位,确定时序的演变。汉代时,七夕逐渐从天文节点向节俗转变,东汉应劭《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每当看到织女星在正东方向出现时,时序恰好入秋,一般是在七月之初。从天文上看,织女星的出现具有“星回岁终”、新旧更替的意义,也有着古人对星辰崇拜的意义。直至汉代以后七夕逐渐演变成具有生活情趣的民俗节日活动,称其为七巧节。并产生了一批“七巧节”的节日非遗美食。

七巧节的历史演变过程

根据文献记载,这一过程应是从先秦时期就已开始。明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诗经·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的描述。人们将牵牛星与织女星拟人化,把民间妇女织布和男性放牛的活动与之唯美对接。《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能看到牵牛、织女双星的身影,到汉代有了民俗节日的样式,七夕时,汉代宫廷会举行活动,演奏“于阗乐”,用五种颜色的丝缕将男女相连,宫女们还会在这一天练习穿针技巧。不过这时七夕节庆还局限在上层社会,尤其是宫廷。随着宫女贾佩兰的离宫出嫁,宫中的宫娥彩女们穿七巧针乞巧,将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等“斗巧”游戏流传到民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丰富完善起来,中下层民众也开始将七夕作为节日来庆祝,三国魏时期流行在七月七日食汤饼。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述了在七夕這天,人们打扫庭院,摆上桌案,放上美酒和蔬果,向牵牛星和织女星祈祷,渴望能够荣华富贵、延年益寿、子孙满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七夕节庆的记录:人们在这一天摆放酒肉瓜果、练习穿“七孔针”,妇女们乞求自己能有一双巧手。

唐朝时,七夕节庆因为皇室的提倡而十分兴盛。唐玄宗格外重视七夕,为七夕祭祀牵牛、织女星,在宫中修“乞巧楼”,祈福迎祥,宫中嫔妃在月光下穿针,成功者便是“得巧”;节食以斫饼最为著名。唐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的《唐六典》中记述:“七月七日进斫饼。”唐白居易《长恨歌》中就写唐玄宗与杨贵妃把七巧节当情人节来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至于如何得巧,如何认证,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标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录:七夕这天,每个人捉一只蜘蛛放置在小盒中,到第二天打开盖子,看蛛网稀密判断得巧的程度;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讲述:七夕以小蜘蛛放合子内,次日观之,若网织得特别圆的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也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结网的疏密评定得巧的多少;明田汝成《熙朝乐事》在介绍七夕时也谈到:以小合装蜘蛛,第二天一早观网格疏密以判断得巧多寡。根据历代记述,验证得巧的方法是有差异的,南北朝看有无网格形成,唐代看网格的稀密程度,宋代观网格是否圆正,后代多效仿唐俗。正如唐刘言史《七夕歌》吟:“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巧节日美食登场

经过历代更迭七巧节有了乞智、乞富、乞子、乞寿、乞巧、斗巧、应巧、验巧等具有文化深意的活动,并伴随出现了各种节日文化美食,而且入选了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

巧果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唐岁时节物,七月七日则有金针、织女台、乞巧果子。”七夕吃巧果较早见于唐代。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称这种乞巧果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清顾禄《清嘉录》中描述了巧果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苎结。”后来,民间艺人雕刻出专门用来做乞巧果的模子,将和好的面放入其中按紧,取出熟制后上面有各种精美吉祥的图案花纹,常见的就有莲蓬、桃子、老虎、公鸡、小猪等,着实招人喜爱。不少人家还将这种乞巧果以红线绳串起来,下头缀上彩色穗子,挂在墙壁间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为装饰品或是零食。据说吃了这样的巧果,孩子们就心灵手巧了。

而且各地的样式和名称各异,温州有麻巧,有“七月七麻巧喜鹊啄”之说,就是人们用麻巧喂食喜鹊,希望他们吃得饱饱的,有力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老南京人过七夕要吃江米条,江米条用糯米面加豆粉、面及麦芽糖水和成团,饧发后切块擀开,然后切条搓成圆长条,放入油锅炸到微黄出锅,再将白糖熬成糖浆倒入炸好的江米条搅拌均匀放凉后即可食用。而今无论是北方的卡巧果还是南方的炸巧果的技艺都成为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巧果成了七巧节的第一标志食品。

花瓜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八《七夕》云:“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七巧节用的瓜果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后代演绎为瓜雕系列品种。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亦闻取西瓜皮镂刻人物、花卉、虫鱼之戏,谓之西瓜灯。”徐谦芳《扬州风土纪略》曰:“夏令业厨者,善雕诸瓜为灯,玲珑透露,精美绝伦。虽曰小技,亦有可观者焉。”2008年扬州食品雕刻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瓜雕技艺堪称一绝,以雅、秀、灵、巧、细、造型精致见长,并以浮雕、镂空雕等高难度雕刻技艺自成一派,成为七巧宴上的主流代表;还有它的姊妹品种西瓜盅,是把西瓜瓤挖去,内中放入鸡丁、火腿丁、鲜莲子、龙眼、松子、核桃、杏仁等食材,重新封盖后文火炖制而成。七巧节吃了这样的花瓜,被认为能感应到别人的巧思,让自己也变得灵慧起来,这也是七巧节吃花瓜的寓意之一。

索面

晋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又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黍为珍。今北人唯设饼,无复有糜也。”三国魏时期就流行七月七日食汤饼,历史上有一个人叫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非常嫉妒,以为他抹了粉,这天七月初七,因为天气特别热,魏明帝赐何晏吃汤饼,吃了以后,大汗淋漓,一擦发现白里透红,是原装的。通过这个故事看起来,当时汤饼是高档食品。

浙江有一个地方七夕吃四熟食,其中有一个就是索面,索面就相当于汤饼,就是今天的挂面一类。这都是七夕乞寿文化的表现。而且索面技艺也进入了当地的非遗保护名录。

孩子们的美食

还有些地方性七巧美食不为大众所知,只是某个地区性非遗,笔者通过与央视合作策划“餐桌上的节日”,将其作为节目内容,在主流媒体上展示,起到了非遗共享性的作用。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二七《岁时杂记》:“七夕,京师诸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另外织女从星象演绎成女神七娘妈的形象,她是儿童的保护神,所以七夕的活动和美食许多与小孩有关。

沙县七巧节特有的美食之一糖塔,每年只在七巧节制作,制作技艺是从明清时期客家人的迁徙传承至今,已经十几代,手法数百年未变。每年即将上学的孩童都要在七巧节这一天,被长辈赐予糖塔,糖甜甜蜜蜜,塔层层增高,借着这种美食的寓意,当地人希望孩子们不断高升,生活甜蜜。成为沙县七巧节独有标志。数百年来,七夕做糖塔,送给学龄前儿童的习俗传承至今。糖塔的非遗技艺开现代糖艺之先河。

位于浙江沿海的石塘镇,七夕也过着一个属于小朋友的节日。这里的七巧节,有自己的名字“小人节”。在七夕给小孩过节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的开封城,是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习俗的演变。后随着闽南的移民传入石塘。石塘一面靠山、三面环海,其优雅的环境,让“小人节”像“活化石”一样得以沿袭,作为重要的食物“糖龟”,就像古文物一样得以保护。糖龟是以糯米粉、早米粉、红糖三种原料,经过打粉、蒸制、印模等工艺制成。形似乌龟,四边还有福、禄、寿、喜的字样,寓意保佑小孩儿茁壮成长,福禄安康。其技法已成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一四八《析津志》:“(七夕)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龙岩有句俗语:“父母吃生日,女儿吃七夕”,七夕时父母购买一种叫麻粩的节食赠送女儿,龙岩人把麻粩视为“女儿节”的乞巧之物,盼望女儿爱情和婚姻美满,家族“财丁兴旺”。龙岩麻粩具有的象征意义,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巧节”于先秦时起源,汉代发展演化并在南北朝时期正式成为人们的庆祝节日。人们七夕时的饮食也从蔬菜瓜果、美酒肉食向精致面點和瓜果并重演变,体现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面点制作工艺的进步。通过饮食非遗对“七巧节”文化的解析,使人们了解其发展文脉,传承其非遗技艺,这也是非遗的作用之一。

猜你喜欢

织女星乞巧美食
织女星-C成功首飞开启欧洲航天运输新时代
牛郎星的梦想
《乞巧》
乞巧七夕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 光年 ”是什么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