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文化中的“不完美”美学意识

2023-09-16孙玉婷李美花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美学日本文化

□孙玉婷 李美花/文

在日本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因其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而产生的特有的审美意识。日本文化中有“余白”之美、“悲剧”之美、“間”之美等审美意识。这三种审美蕴含在日本文化对于不完美的美学的追求之中。日本水户学开山鼻祖德川光圀曾留下一句警世之言:「九分は足らず十分はこぼると知るべし」。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认为(一件事)做到九分还不够,想要追求十分满,(水)就会溢出来。人有欲望是没有办法的,但无止境地追求是很危险的。”日本哲学家贝原益轩在其著作《大和俗训》中也引用儒家名言这样说:“即使人有七情,也应(让行为)受到礼义的约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发乎情止乎礼’。”由此可见,由于受到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中同样存在着对不圆满事物的追求。这种追求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一种追求“不完美”的美学意识[1]。

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对日本传统艺术中所表现的“余白”之美、日本传说中所表现的“悲剧”之美和日本对话中所表现的“間”之美这三个部分的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帮助读者透彻理解其内涵,从而对日本文化中“不完美”的美学意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1 “余白”之美

日语词典『デジタル大辞泉』将“余白”解释为“在写有字和画等的版面上,什么也没写,留白的部分”。实际上,在日本传统艺术中经常能够发现“余白”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不过,这里的“余白”并非毫无意义。相反,“余白”根据不同的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不同意义和特色的日式审美。

1.1 绘画艺术中的“余白”

江户时代,日本绘画史上两大著名流派之一,土佐派的画师土佐光起在《本朝画法大传》这本绘画著作中这样说道:「白紙も模様のうちなれば心にてふさぐべし(白纸上如果没有花纹,就用心去填补)」。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日本画中,许多画只有其主体事物,而没有对于环境和周边事物的描绘。而在中国美学理念中亦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说法。意思是(在书法和绘画中)疏空处可以在那里纵马奔腾,密集的地方就连风也吹不进来。这一美学理念与日本“余白”审美的不同点在于,日本只是单纯地追求由留白带来的感受性,而中国美学则更追求在稀疏与密集之间的平衡感。

被称为“浮世绘的创始人”菱川师宣的浮世绘《首美人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画中那位身着猩红色衣裳的美人突然转身的风姿,但人物上方的空白的空间同样重要。这不是不小心的留白,也不是未完成的作品,而是画家刻意为之。这种留白手法,在日本绘画作品中屡见不鲜。作者不描绘画中美人所处的环境,而是利用留白,让观赏者自主想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赏画体验。在日本的绘画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静物,很多画家都将其置于空白的背景中,给观赏者以想象的空间。除此之外,在一片空白之中,既能使画面的主体更加鲜明,又使整幅画作有一种空灵的“侘寂”之感。

1.2 空间艺术中的“余白”

“枯山水”是日式园林的代表之一,是不用水,只使用岩石和沙子的庭园造型。去掉水的部分后,其中的“动”也被去掉,整个园林呈现出相对的静态之美。但是,用沙子做成波纹的样式,在其间布置独特形状的岩石的造型,正是展示出日本文化中对幽玄之美和“余白”之美的偏好。

日本作庭家重森三玲这样评价枯山水:“作为庭园的构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空白的地面,空白越大越能表现出广阔的空间。这种幽玄美和空白美形成了枯山水的特征。”一般意义上的园林,应由流水、植物等组成,是一种对自然的还原的艺术形式。枯山水虽然没有完美再现大自然的面貌,但却形成了日本独有的传统园林文化。对于岩石和沙子这两种色彩朴素的素材的巧妙使用,为枯山水这一园林风格增添了禅的韵味和日本独有的和式美感。

1.3 茶之汤中的“余白”

作为日本享誉世界的传统文化之一,饮茶从中国传到日本后最初是仅限于贵族之间的享受方式,当时日本的上流社会以使用珍贵的唐物茶具为荣。室町时代中期的茶人村田珠光,作为茶道的开山鼻祖而广为人知。他对于发扬日本茶道的一大功绩,就是将日本本土的物哀思想引入茶道之中。当时日本资源匮乏,而早期茶道又追求使用高昂的外来茶具,随着佛教中“缘”的概念的引入,茶道开始追求“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的理念。茶人们逐渐学会欣赏物品的残缺,不再追求完美。村田珠光的理念逐渐被京城的富商所接受,并被茶人武野绍鸥进一步加速传播。以崇尚禅宗礼法、追求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为理想的茶之汤,最终由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时期完成。

千利休的茶之汤,即削减无用的东西,缩小茶室的面积到只有2~3张榻榻米大小,茶具也特意使用简朴的样式。千利休的茶之汤理念的重点在于,他否定了崇尚名物的生活价值观,在某种方面也可以说是一种简朴主义。作为替代品被创作出来的,是以楽茶碗和万代屋釜为代表的千利休的茶具,有着在造型上否定装饰性、在价格上相对易于为平民所接受的特点。

不使用奢华的茶具、宽敞的茶室,用最朴实的姿态品茗。日本的茶之汤并不追求完美地饮茶,而是希望通过缩小规模,让人们专注于茶本身。茶之汤就和日本的绘画一样,对日本艺术来说,“余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完美,而是为了更加完美而舍弃不必要奢华的部分。

通过以上列举的事例分析,可见日本传统艺术中对“余白”的追求,展现着日本人更加偏好“不完美”的审美意识。艺术创作中的“余白”,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没有画出来,没有表现出来的地方。但这里的“余白”手法其实包含着一个目的,即是为了引起观者的共鸣,创造一个空白的意境,将作者和观众连接在一起。而现实空间中的“余白之处”是一个具有禅意的空间,通过空白带给人们一个思考和自我审视的空间,通过释放自我,从内心深处感受禅的韵味。由此可见,追求“不完美”的日本人,其实是在感受“余白”这一特有的美学体验。

2 日本民间传说中的悲剧之美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人们赞美什么样的人和事,用什么样的寓言劝解后人,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往往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姿态。本部分将通过对日本英雄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举例研究,剖析日本文化中对于悲剧、不完美人物和不完美结局的偏好。

2.1 不完美的人物

一般来说,能够被称为“英雄”的人物,应该有着非凡的出身、传奇的经历和辉煌的成就。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他们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他们或扩大了疆域,或改变了世界格局,在历史上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人物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会受到仰慕和崇拜。但在日本,“完美”的英雄似乎并不受欢迎。相反,深受日本人民喜爱的历史人物大多是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人。

这种审美的表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天皇的祖先——日本武尊。据《日本书纪》记载,武尊被父亲景行天皇派往各地开拓疆土,因为脾气暴躁,误杀了双胞胎哥哥,为父亲所不容。这位皇子经历了各处征战的一生,却因为蔑视神明而受到天谴,去世时年仅30岁。日本武尊是天皇的祖先,他虽然是一个武艺高强、战术卓越的英雄,然而却落得一个不完美的结局。当然,这并没有影响日本人对他的喜好,甚至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人生,才会让日本人对日本武尊产生惋惜之情。

日语中有一个词叫“判官贔屓”。《实用日语表达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判官贔屓”,一般是指“偏袒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根据先入为主的观念,同情弱势的、身处困境的、不幸的、抱怨怀才不遇的人,想与其站在同一阵营;并且将强者视为做了坏事的敌人。而实际上谁更正义,谁更有理,这些都被忽视了。“判官贔屓”中的“判官”,原本是指“九朗判官义经”,即源义经。源义经与哥哥源赖朝对立,最终被迫自杀。而且他不仅被哥哥赖朝执拗地责备,还被他所器重的藤原泰衡出卖了。源义经为镰仓幕府的设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因周围人的背叛而死于非命。世人对他表示同情,因此将偏袒弱势群体的行为称为“判官贔屓”。

纵观日本的历史,这个国家少有和平年代,绝大部分时间社会环境都是动荡不安的。有个词语叫“英雄末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日本的英雄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往往最终迎来属于他们的结局,多带有悲壮色彩。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从日本人崇敬的历史人物中以悲剧落幕者居多的特点中,发现其对不完美天才的怜悯、同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莫里斯在其于1976年出版的著作《高贵的败北——日本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们》中写道:“赞颂拿破仑的人很少讨论他滑铁卢大败后的时期。如果把拿破仑代入日本的传统,那么他灭亡的大动荡和后来的惨痛余震,才是应该被讲述的英雄传说的核心。[2]”

2.2 不完美的结局

由于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信奉“万物有灵”论,在日本民间传说中,以非人类物种变幻成人形为主题的故事占据了很大比例。其中,人类和非人类物种结婚的故事尤其多。

在故事中与人类结为连理的,一般是动物或者传说中的妖怪。如果故事的主角是“鹤妻”,便是因为以鹤的姿态织布时被丈夫发现,妻子(鹤)就只能离开了。而如果主角是“狐妻”,则是因为被饲养的狗察觉并追赶,妻子(狐狸)才不得已离开了。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人和妖怪结为夫妇的怪谈,比如雪女和人类结婚,因为妖怪的法术被丈夫看到,而不得不离开丈夫的故事[3]。虽然这些民间故事的主角身份和种族都不尽相同,但它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共同点之一,便是故事的主角双方迎来了永远无法再相见的悲伤结局,而并非西方童话中“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的完美结局。

作为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物语文学作品,《竹取物语》同样有着一个悲哀的、不完美的结局。从竹子里出生的美丽少女由一对老夫妇抚养长大,在拒绝了多位爱慕者的求婚后,她被从天界来的天人再次带回月宫。《竹取物语》中的主人公辉夜姬很美,看过的人无不惊叹于她的美貌,但直到重返月宫的时候,她才迎来了其魅力的巅峰。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再也见不到的美更为珍贵[4]。这种令人遗憾的美,正是日本文化中不完美的美学意识所追求的。这是因为,残月对日本人来说比满月更美,让人更想静下心来欣赏。日本传统的“物哀”文化也是这种美学理念的体现。沉溺在自然与人生之中,产生深刻、内省的细腻情趣;避免露骨的表现,而讲究精致纤细的感受性。正是这种文化特征、文化偏好,让日本文化表现出对于“不完美之美”的独特的美学观念。

总而言之,日本人对“不完美”的偏爱,不仅存在于其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在日本人的精神文化中,也有偏爱悲剧性、偏爱不完美的人和事的倾向。也许是因为惋惜与怜爱之情,也许是因为对缺陷之美的独特的青睐,日本文化中存在着对这种“不完美”之美的追求是不可否认的。

3 日常对话中体现的“間”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言谈举止是与人社交的重要互动手段。日语以独特的敬语和“暧昧”的语言表达而闻名世界。但在日本社会中,与他人交往时,人们的行动也同样包含着对于距离感的追求。

语言可以说是与人交流最有效的手段,但擅长表达的人并不是喋喋不休,而是说话时要充分利用说话的间隔。在日语中这样的间隔写作“間(ma)”,原本是用于表示音乐和戏剧中的拍子与拍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日本人一般会在谈话的间隙停顿几秒钟。这样的“間”,其实是给予对方思考的时间,是日本人在对话时的礼貌表达。不是口若悬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结束了,而是留出时间让听者跟上说话者的节奏,达到日本文化中理想的“以心传心”的交流境界[5]。

说话过程中几秒钟的语言空白,其实可以发挥比语言更好的效果。换言之,沉默可以说是无声的语言。日本有句谚语叫“沉默是花”。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少说一些没有必要的话,有时也是有好处的。”如果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说出来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得罪人的话也随之倾吐出来了。说话的中间适当的沉默,不把话说得太满,也是一种交流的智慧。因此,不必追求完美地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言语中正确地安排“間”恐怕更为重要。留出“間”包含着对对方的一种期待感,在沉默中,将自己的意思很好地传达给对方,这正是日本人最理想的交流方式。

虽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想传达的意思,但会话时留出“間”是对听者的关怀,也是日本文化中独有的一种温柔的表达方式。日本人认为沉默、暧昧的交流会更好,多说多错。正因为想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精简语言其实是以不完美的方式获得完美结果的一种大智慧的做法。

4 结语

根据本文的调查和研究,日本人民在传统艺术、社会人文中所体现的对于不完美事物的追求,都体现了大和民族精神结构中的不完美的美学意识。无论是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空间的艺术作品,还是受禅意影响的传统文化,抑或是对悲剧人物的偏好和人际交往中语言的间隙,这些都是日本人独特的审美和追求而产生的特有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文化方向的学者来说,单一的某种文化不是只靠空谈就能得出结论,而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回归到人文历史中,方能真正领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引用

[1] 杜勤,钱静怡.“九分ほ足らず、十分はニばれる”——日语表达心理中的不完全主义[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2):21-23+29.

[2] 孔媛媛.关于日本人“间”意识的考察[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高橋康雄.結婚の原型:異類婚譚の起源[M].北宋社,2001.

[4] 伊藤清司.かぐや姫の誕生:古代説話の起源[M].講談社,1973.

[5] 张彦萍.论日本人的传统英雄观——败者之美学[J].今古文创,2020(22):42-44+24.

猜你喜欢

美学日本文化
仝仺美学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盘中的意式美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谁远谁近?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