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风气、接地气、有生气
2023-09-16左军
【摘 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随着《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老牌晚报复刊,以及一批新的晚报陆续创刊,20世纪80年代初掀起一股“晚报潮”。在改革开放场域下,新闻界对晚报的性质及功能多有探讨。办报理念的更新,让晚报呈现出新面貌,在实践中做到了开风气、接地气、有生气。时代巨变,“晚报的春天”已经过去,但四十余年前的理念及实践对今天仍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晚报;办报实践;办报理念;改革开放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民族大学2021年教学研究项目“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1JG-040)。
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对新闻属性的反复研讨,新闻界经历了拨乱反正回归新闻本位的特殊阶段。“晚报的春天”终于在此时到来,人们对新闻业、晚报都产生了新的认识。新闻界对晚报的性质及功能开展不同层面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办报理念,并用于指导实践,晚报的受众定位、稿件筛选、版面编排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得以革新,这些变化让晚报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晚报逐渐做到了开风气、接地气、有生气,实现了著名新闻工作者赵超构对《新民晚报》提出的要求——“像一只报春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1]
一、迎来“晚报的春天”
(一)改革开放的场域特征
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看,场域是一个运作空间,任何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社会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要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在考察特定场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研究场域的历史生成过程。
改革开放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里程碑式事件,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鲜明的场域特征:一是对真理的认识。1978年,《光明日报》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为后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先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二是重视经济建设。全会召开后,国家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了调整,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村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三是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全国科学大会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学知识、重科学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四是社会生活的多元化。随着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逐渐充实起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需求。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权力及资本的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重新构成了新的网络。在传统媒体时代,与群众关系紧密的晚报,敏锐地感触到了社会脉搏的变动,成为最快适应社会变化的一种媒介。历史的洪流把晚报推上了“舞台”。
(二)“晚报潮”是时代的产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还没有晚报复刊或新创。彼时的新闻媒体带有沉重的时代烙印,办报方式陈旧、死板,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风气被扭转的1980年前后,人民对新思想、新知识求知若渴的心态和需求,呼唤着以丰富城市受众精神生活为旨趣的晚报能够重新发展。
囿于政治环境或是经济条件,无论是新创办的晚报还是决心复刊的老牌晚报都经历了诸多不易。1979年11月1日,《南昌晚报》复刊。1980年1月1日,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新创办的第一份晚报的《春城晚报》创刊。1980年2月15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在同一天复刊。1982年元旦,《新民晚报》在经历了三次试编、试刊之后正式复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广大党员和人民,尤其是广大读者纷纷要求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强迫封闭的《羊城晚报》复刊。当时在广东文化界中曾把敢不敢、能不能让《羊城晚报》复刊,看作是广东敢不敢、能不能‘撥乱反正的标志之一”[2]。《新民晚报》恢复建制、获批复刊是1980年5月的事情,但是真正复刊却在将近两年之后。这是因为在筹备复刊时遇到了许多难题:“编辑记者队伍青黄不接,办报经费、办公场所尚无着落,机器设备、图书资料不复存在……上海读者们等不及了,有两位读者甚至来信,愿意将自己的私人住宅拆掉,腾出地皮给报社造一栋大楼”[3]。
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从拨乱反正回归新闻本位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经济紧密相关的新闻事业,也完成了自身的拨乱反正。[4]老牌晚报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复刊,全国各地的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1984年,全国共有18家晚报,发行总数已近六百万份。[5]到1991年,全国晚报总数已达51家。[6]改革开放的“风”,终于吹来了晚报的“春天”。
二、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晚报办报理念
1981年初颁布的《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是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就新闻工作颁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一时期关于新闻属性的讨论,主要涉及新闻事业的性质、党性和人民性、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新闻的商品性等方面。在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新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建了新闻价值理论,对指导新闻工作开创新局面具有现实意义。
(一)探讨晚报的意义、性质
晚报曾不受重视,一些人认为,晚报仅是日报的补充。日报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人民生产生活的大报,具有权威性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而晚报则偏重休闲娱乐类内容,新闻性不强,大多用于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不登大雅之堂。1980年起,在全国各地的晚报接连复刊、创刊后,晚报事业开始繁荣发展,新闻界开始重新审视晚报存在的意义。晚报与日报相比,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晚”字。这个特性决定了晚报能够提供日报不能及时报道的新闻。晚报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读者对象,在报道重大新闻、政策法令等内容时,能比日报更鲜活、生动。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受众对文娱、体育、副刊等内容的需求量增大。
明确晚报的性质,特别是党性、人民性、指导性等,是首先要厘清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接连举行多届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全国各地晚报负责人汇聚一堂,就晚报的性质、内涵、业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交流。1983年底,全国晚报系统恢复后的第一次会议——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上,时任全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的李普说:“晚报与其他宣传工具一样,是党的宣传工具之一,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品种,党性是它们的共性……晚报和日报、广播、电视等毫无区别,同样是党的耳目喉舌,同样是人民的耳目喉舌。”[7]《南昌晚报》原总编辑辜根生在谈及晚报如何做到与读者心灵相通时,曾说:“报道上务必是活而有纲。既要反映群众合理的要求和呼声,更多方面地满足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纪律的需要,又要从指导思想到版面安排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各个时期的工作部署、意图步调一致……真正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们。”[8]
党报党刊一直以来都强调指导性,但晚报如何凸显指导性,如何办出特色?1984年,第二届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将指导性的涵义狭隘化,是受到“文革”中“左”的思想影响的结果,具体表现在内容、形式、思想方法三个方面,参会的专家认为,不是只有领导机关的会议、领导的讲话、工作经验介绍等内容才具有指导性,也不是只有“正襟危坐”式的说教才具有指导性。准确把握指导性的内涵,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肃清“左”的东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1985年成立的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作为全国性社会团体和学术研究团体,通过年会、竞赛、培训、办刊等方式,组织晚报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关注办报理念和实践的更新。其中,1987年的年会重点是探讨如何适应新的改革形势等问题,1988年则着重探讨了晚报如何发挥特色,以及如何加强晚报的信息量和透明度。
(二)重拾老牌晚报办报传统
文革前,国内有《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成都晚报》《合肥晚报》《郑州晚报》《西安晚报》《南昌晚报》《南宁晚报》《长沙晚报》十家晚报,其中以前三家最为知名,发行量高,有品牌影响力。这些在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创办的社会主义晚报的办报实践,是新闻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积累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办报经验,为改革开放后的晚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1.晚报就要办成晚报的样子
1965年7月,《羊城晚报》改版,成为中南局的报纸,陶铸对该报提出的办报方针是“羊城晚报既要有晚报的特色,又要起中南局指导工作的作用”[9]。谢觉哉认为:“晚报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办成小日报。”[10]。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新闻工作者们认为:“晚报就是要方面多一些,活泼一些,短一些,要有点革命的趣味。不要怕谈趣味性,不要把趣味性和政治性对立起来。”[11]“晚报既然是一份小型报纸,我们就要从这个特点出发,在‘小字上做文章。……有些事情虽小,意义并不小,要用心发掘各种有意义的小事情”。[12]
2.晚报要面向最广大的群众
“报纸不是内部刊物。”[13]这句话是《羊城晚报》编辑部1961年提出来的。编辑部认为,办报纸的人,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用办党内刊物的办法办报,因此在报纸上,工作部署、工作计划、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以及负责同志的讲话、文章,党的指示、决议等,往往长篇大论,但是效果未必很好,因为没有照顾到广大群众读者需要。邓拓在谈到晚报的群众性时曾指出:“我们应该站在群众之中办报,和读者平等相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既教育群众又反映群众的呼声。……晚报的记者应该十分熟悉社会各阶层和各行各业群众的生活和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扩大社会交往,多交朋友。”[14]赵超构把从读者实际出发、发挥晚报特色视作办晚报的主要经验。他说:“我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的办报经验中,感到最要紧的是首先要了解读者。”[15]
3.晚报业务上积累的经验
文革前,新闻工作者前辈对如何办好晚报进行过很多具体的探讨,包括采编适合晚报的新闻稿,撰写言之有物的小言论,办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副刊等。赵超构曾提出有关报纸风格的三个口号:“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16]这是《新民晚报》在1956年改版时提出的一个口号,在改进新闻报道、加强可读性、贴近群众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晚报出现了一些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栏目,如《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新民晚报》的“未晚谈”、《羊城晚报》的“五层楼下”等。“夜光杯”“五色土”等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副刊也先后问世。这些业务经验都成为后来晚报办报的参照。
(三)重新定位晚报功能
改革开放后,各地晚报陆续复刊或创刊。在老牌晚报办报的经验基础上,如何适应新形势?新闻界重新定位晚报的特色及功能。
1.满足城镇读者的需要
晚报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城镇各阶层人民群众。李普认为,晚报的群众性比日报更为强烈,因为从读者对象来看,晚报能深入到群众的家庭,深入到各个阶层和各种年龄的群众当中去;从内容来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保健、娱乐等無所不包,满足群众各方面的需要,从多方面为读者服务,帮助和启迪读者;从风格上来看,晚报的文章短小精悍,多姿多彩,尖锐泼辣,生动活泼,既有群众喜闻乐见,趣味醇厚的,又确实有营养,对读者有益处,有潜移默化的作用。[17]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束纫秋曾说:“《新民晚报》的读者对象是从8岁到80岁的人。……报纸要把党和国家的‘春天信息(即大好形势)带给广大读者”。[18]
2.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开风气”,是时代赋予这一时期晚报的重任。晚报的指导性就包含开风气的意思,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影响。全会召开后,党中央多次论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号召新闻战线和一切思想理论部门加强宣传。晚报“自觉地把过去的移风易俗的宣传工作,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19]。复刊后的《新民晚报》将编辑方针确定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20],开设“上海佳话”“颂新风”等正能量十足的专栏,提高晚报内容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可读性;又如《合肥晚报》的副刊“蔷薇园”,通过小说、漫画、小品文等多种文艺形式批评社会上的歪风邪气,触及生活,切中时弊。
3.服务物质文明建设
这一时期,晚报加强了经济新闻报道,强化服务型新闻,指导日常消费,服务物质文明建设。如《北京晚报》开辟“市场信息”专栏,每段只有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但是为北京市民提供了购物指引,广受好评;《贵阳晚报》曾开辟“供与求”“为你搭桥”“时令商品”等多个旨在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的栏目,主要涉及对有关政策、法令的解释或答复以及商品信息,报道个体户贷款要什么手续、时令商品或特需商品价格等方面内容;《西安晚报》先后开辟“西安市场”“经济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等栏目刊登经济信息,“这些实用新闻不但开阔了读者眼界,也成为经济部门、农村‘两户和城市个体户的耳目和参谋。”[21]
三、理念革新助力晚报业务实践
晚报的办报理念是在实践中探索、创造出来的。随着系统化、科学化发展,这些理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工作,助力晚报革新业务。经过晚报前辈们的精心耕耘,这一时期的晚报办出了特色,亮点频出。
(一)新闻报道为读者认可
对于报纸来说,第一版是门面,也是最具有新闻性的版面,能不能吸引读者阅读,至关重要。对于晚报要刊登什么样的新闻,晚报工作者有过很多讨论。他们的共识是不能和日报一样,要重视社会新闻的报道,体现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功能。很多晚报开始在办好第一版上进行尝试,旨在打破条条框框,把某些意义深远的社会新闻、凡人小事,甚至读者来信,登在头版头条。《羊城晚报》原副总编辑杨家文认为:“对于发挥报纸的思想性、指导性、战斗性来说,最有效和最迅速的莫过于第一版”[22]。《羊城晚报》围绕“四化”建设,开展了一些接地气、正能量的典型报道,歌颂“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如对女工谭慧好的报道还被《人民日报》转载。另一方面,晚报的新闻时效性也得到了提高。《北京晚报》认为晚报的新闻报道要做到“短、小、新、快、活”,其1982年对末代皇帝溥仪的妹夫赵琪璠从台湾来北京与家人共度中秋的特写《中秋佳节庆团圆》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成都晚报》采用“号外”的形式,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三连冠”的消息在当天就进行了报道,也得到了业界及读者的认可。
(二)副刊成为金字招牌
这一时期晚报扮演着“新闻纸”和“文化纸”两种角色。最能承载晚报知识性、思想性及趣味性的版面,莫过于百花齐放的副刊版面。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有两个版面,内容既有文史、札记、中外古今,也有电影明星、生活百科,丰富了上海市民的业余生活。《羊城晚报》的文艺副刊“花地”和知识类副刊“晚会”有各自特点,但都通过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内容吸引着华南读者,人们一提到《羊城晚报》就会想到这两个经典版面。1983年前后,《春城晚报》曾开展过一次关于“你最喜欢的晚报版面”的受众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副刊版的读者人数是最多的,于是该报增加了副刊的版面比重。[23]副刊逐渐成为那个年代文人的乐园、知识的殿堂。
(三)体现浓郁地方特色
晚报是地方性的刊物。在办报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十分注意将晚报性质与地方特色结合。这使得各地晚报在具有一致性的同时,又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不少晚报在加强第一版的地方新闻上下功夫,刊登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性稿件。如《春城晚报》的“大观”副刊就倾向于地域性强或民族特色浓郁的文章。《春城晚报》原高级编辑吴然介绍:“五年来发表的民族风情(包括婚姻礼俗、农事活动、年节礼俗、丧葬礼俗等)、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民族文物、民族儿歌、民族谜语、民族谚语、民族风味食品、民族历史人物、民族地名掌故、民族民间故事、童话、寓言,以及边疆趣闻、云南风光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图片七百多件,约占‘大观版刊用稿的九分之一,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或多或少,或详或概略,都有所反映、都有所介绍”[24]。
(四)版面编排成为一门艺术
晚报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编排风格。相比大开张日报的严肃规整来说,小篇幅的晚报更加重视版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束纫秋曾说:“报纸编排也是一门艺术。版面要好看,需要有一些基本条件:第一版面上稿子要多。我们一版要求至少要有16篇稿件,13篇就显得难看。版面安排如同中国的园林,有山有水,有亭子,就好看了,稿子不多不行。第二,文章一定要短,四开报纸稿子短,亭台楼阁才好安排”[25]。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晚报的版面呈现已经较为丰富多彩,在稿件配置、图像运用、标题制作、版面装饰等方面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样本。在此之后,随着激光照排术产生、普及,以及排版、彩印系统的更新,晚报的印刷效果得到了大幅提高,“形式美”让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家晚报逐渐形成固定的风格,如有人曾说:“拿到《新民晚报》,不看报头,也认识它”。[26]
四、结语:适应时代,启迪当下
晚报之所以成为潮流,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初期特殊的场域特征下,确实迫切需要这样一种能够承担城镇受众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大众媒介。这一时期的晚报能办得“开风气、接地气、有生气”,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前辈们付出的努力。他们能在改革开放初期,及时把握住时代跳动的脉搏,顺應社会发展潮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探讨如何办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报纸。
在琐碎且繁重的业务工作中,他们梳理并总结规律,逐渐形成的办报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继承了“文革”前的新闻思想,也是改革开放场域下的全新表达。其核心就是明确报纸的定位,以城镇一般群众为读者对象,刊登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做到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尽可能地服务读者,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这些理念,让晚报开始办得有声有色、别开生面、特色鲜明,赢得了读者认可,也为之后都市报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虽然这些观念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可以在时代大背景下去理解、被尊重。
时代发展,社会环境巨变,“晚报的春天”也已经过去了很久。场域变迁,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处境日趋艰难,晚报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也难以满足受众日趋多元的信息获取需求。在技术的推动下,媒介与人的关联、交融、互动愈发普遍、深入,万物皆媒成为现实。但历史告诉我们,旧媒体不会退出舞台,消逝的只是用以存取媒体内容的承载技术,媒体融合将延续文化逻辑,并影响着我们媒体消费的方式。具体到本文阐述的晚报办报理念,若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应当能对当下的媒体融合有所启迪。
注释:
[1]赵超构.办晚报要在晚字上做文章——答新闻战线记者问.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95-105.
[2]广州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吴有恒与复刊之初的《羊城晚报》[J].广州文史,2009(72).
[3]乐梦融.浴火重生 春燕重回千家万户——新书《亲历上海改革开放30年记录新民晚报复刊过程》[N].新民晚报,2008-11-18.
[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传播史(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05.
[5]新闻记者.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全国晚报工作经验交流会侧记[J].新闻记者,1984(02).
[6]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晚报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8.
[7][17]李普.一种独立的存在——在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70-78.
[8]辜根生.南昌晚报要与读者心灵相通,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428-432.
[9][11]本刊记者.陶铸同志谈办羊城晚报[J].新闻战线,1979(01).
[10]丁浪.谢觉哉同志谈办晚報,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49-61.
[12]顾行.邓拓同志指导我们办晚报,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10-48.
[13]羊城晚报编辑部.王匡同志谈晚报应面向群众[J].新闻业务.1961(11).
[14][16]新民晚报编辑部.新民晚报一九五三年以来的工作总结(一九五七年).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128-141.
[15][19][20]新民晚报编辑部.建设精神文明是一个重要主题.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187-201.
[18][25]桂金,马平.飞入寻常百姓家——访新民晚报总编辑束纫秋[J].新闻战线,1984(02):9-10.
[21]高平.西安晚报三题.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433-437.
[22]李普.但开风气不为人师——在第二次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79-94.
[23]左军.社会变迁中的晚报副刊的话语嬗变——《春城晚报》案例分析[D].云南大学,2014.
[24]吴然.保持副刊的边疆民族特色.载方蒙.晚报纵横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363-372.
[26]周宪法.试论《新民晚报》的编排风格[J].新闻战线,1990(02).
(作者: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