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周边古树名木的生长困境及保护措施初探——以广州中山纪念堂为例

2023-09-15黄霖霞黄颂谊

园艺与种苗 2023年8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古建筑

黄霖霞,黄颂谊

(1.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古建筑是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古树名木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文物,是活着的“编年史”。古树名木同样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和经济价值,因此保护古树名木亦是保护文化遗产。

部分古树名木为人工栽种,种植在古建筑周边,是古建筑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其存在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和历史元素。如北京故宫的古树名木有482 株;广州市黄埔区有3 000 余株古树名木散生在古村周边的房前屋后等。毗邻古建筑的古树名木,生长空间受限,保护范围和营养吸收面积也会受到制约。同时,古树名木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其发达的根系可能影响建筑物的基础安全,落叶等也可能影响建筑物的屋面整洁等,更有甚者,树干的生长已挤压到建筑物的墙体结构。如长沙市岳麓书院的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其树干已严重挤压建筑的屋檐,亟待处理。基于此,本文就广州中山纪念堂园区内毗邻古建筑的古树名木的生长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下古树名木与古建筑保育共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常用措施,旨在为特殊环境下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1]。

1 基本情况

1.1 广州中山纪念堂概况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首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之一,还是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节点之一),其不仅以建筑规模与风格闻名于世,也是一座难得一见的古树密度高、老树资源丰富的城市公园。纪念堂园区总面积约6.1 万m2,共有文物建筑(含构筑物)9 座,其中主体建筑(大堂)占地约3 800 m2,总建筑面积约6 500 m2。园内绿化面积仅3.1 万m2,种植有11 株古树名木,37 株古树后续资源,以及400 多株老树。其中1 株350 多岁的古木棉(Bombax ceibaLinnaeus),在2018 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古树——最美木棉”,人称“木棉王”。

1.2 古建筑与古树名木的现状

广州中山纪念堂园内共有文物建筑(含构筑物)9 座(主体建筑1 座、附楼2 座、华表2 座、旗杆2 座、门楼1 座、铜像及基座1 座),均为20 世纪30 年代建成,总铺装面积约3 万m2。园内有11 株在册古树名木(古树树龄记录统计时间为2022 年7 月),占园区绿化树木总数约2.4%,占50 年以上树龄乔木总数约27.5%,包括:木棉1 株(树龄353 年,属于二级古树名木);白兰(Michelia×albaDC.)2 株(树龄120 年,属于三级古树名木);榕树(Ficus microcarpaL.f.)4 株(树龄171 年,属于三级 古树名木);黄葛树(Ficus virensAiton)2 株(树龄分别为105 年和111 年,属于三级古树名木);南岭黄檀(Dalbergia assamicaBenth.)2 株(树龄分别为111 年和110 年,属于三级古树名木)。

根据文物建筑强制保护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及十九条内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目前,园内古建筑与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存在相互制约的空间共有5 处,受影响的文物建筑(含构筑物)4 座,古树名木6 株(图1)。因此,广州中山纪念堂的文物建筑及周边古树名木的保护应在二者共存保育的目标及原则下开展。

图1 广州中山纪念堂内古建筑与古树名木生存受限分布情况

2 古建筑周边古树名木生长存在的问题

2.1 下部生长空间受限

古树名木毗邻古建筑生长,受建筑影响,立地树池小,周边立地为硬质混凝土铺装,根系生长受限,同时随着树木的生长,古树名木的根系也会对古建筑产生一定的破坏,如拱起铺装地砖、破坏建筑墙裙、挤压地下基础等。建筑周边土壤多为建筑回填土,营养成分差,土壤基质不良,不利于植物生长。古建筑是游人参观和活动的主体,频繁无序的人类活动,对毗邻的古树名木根系和树干都存在不良影响。

2.2 上部生长空间受限

受建筑物墙体的影响,树冠生长单边受限,使古树名木产生严重的树干倾斜或偏冠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古树冠幅庞大,树冠受风面广,建筑群形成的特殊的风环境,存在破坏古树枝条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乔木枝干过于靠近文物建筑,在极端天气影响下存在可能破坏文物建筑的安全隐患,重叠或靠近文物建筑的枝叶的落叶、落花、落果会污染文物建筑表面,堵塞排水管道,落果内的果实可能在屋面生长,成为屋面附生的植物[2]。

2.3 病虫害影响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虽然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但是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所使用的门框、窗框以及部分围栏均为木质材料,同时主体建筑近5 000 m2的地基范围含有数千条松木桩。这些陈旧的木质结构,为白蚁、天牛、粉蠹、木蜂等害虫提供了滋生条件,而白蚁、天牛、粉蠹、木蜂等也会成为古树名木的主要病虫害之一。

3 针对古建筑周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3.1 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体系

建立古树名木“一树一档”养护档案,针对每株古树名木的生存生长现状,以及与文物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因地制宜、因树制宜,编制综合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前瞻性高的规划方案,达到古树名木与文物建筑共存保育的目的。

3.2 立地环境改造

包括生态透气铺装改造、扩宽树穴、改良树池土壤等措施。对树池较小、树势较差的树木,采取绿色环保生态铺装技术对其立地铺装进行改造。应根据实施条件界定改造区域,清理建筑垃圾和受污染土壤,对根系进行杀菌消毒,回填古树复壮专用基质,淋施古树复壮专用促根剂,铺设生态铺装,使古树更加有效地吸收养分及水分,同时不影响人类活动空间[3]。

针对部分树木立地环境差、土壤板结严重,需利用打凿设备对硬地铺面进行打凿,清理建筑垃圾和受污染土壤,对根系进行杀菌消毒,淋施古树复壮专用促根剂,回填古树复壮专用基质,浇灌古树复壮专用促根剂,保证树穴透水透气能力,使古树根系得到充分的伸展空间。

针对已靠近古建筑或有趋势靠近古建筑基础的根系,需通过引根措施,在远离古建筑的根系区域进行针对性的促根施肥和改良土壤,引导根系远离古建筑生长,减少对文物建筑地下基础的影响。同时设置挡根墙,减少树木根系对文物建筑基础的影响。

3.3 树冠和树势管理

3.3.1 修剪整形或枯枝清理。对靠近古建筑的枝条进行修剪,通过多次轻剪原则,逐步控制树冠生长趋势,减少对文物建筑的高程影响。

3.3.2 树体支撑与支撑修复。对倾斜严重的树体或支撑已经发生形变的树木采取修建支护进行保护,降低树木出现倒伏或分枝断裂的风险。支撑可根据现场保护情况修建,包括:单点支撑、双向支撑、三点支撑、多点支撑等。此外,可对支撑进行美化,通过塑形、仿真处理使其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效果。

3.4 病虫害检测与防治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预测预报,适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多推广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针对白蚁,其对所有树木均可能造成危害,在防治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进行单株防治,需要进行区域防治。通过测试桩、诱集箱、喷雾法、涂刷法等进行白蚁的有效灭杀,引进高新科技,埋设白蚁电子监控设备,防范于未然。

3.5 促根复壮,定期检测

3.5.1 促根复壮。针对现阶段一些受建筑空间影响长势衰弱的树木,选用合适的肥料品种和杀菌剂,采用深根施肥机对树木根系周边进行深根施肥和根系杀菌,可有效预防根部病害,减少养分的损失,使药物和肥料养分能及时、高效传达至根系生长处。

3.5.2 定期检测。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全方位“体检”,包括使用PICUS 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装置进行树干健康情况评估、使用TRU 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乔木的根系生长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对树体外形、长势及生长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年度“体检”报告,为每株古树量身定制科学完善的保护措施,实施‘一树一策’管理模式。

4 结论

古树名木与文物建筑一样,都是前人留下的重要的文化遗产,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继承,是历史文化的见证,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历史观赏价值,双方无所谓孰轻孰重,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因地制宜、因树制宜,才能达到保持古树树势、排除古树风险隐患、保持古树名木和古建筑可持续性发展、古树名木与文物建筑共存保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古建筑
我省6 株古树、4 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贵州特色古树名木分布示意图
古树炼成记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中国古建筑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古树绿荫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