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替陈寅恪写信的“念和”是谁

2023-09-15张求会

岭南文史 2023年2期
关键词:史语所傅斯年陈寅恪

张求会

《董作宾先生全集·乙编》第二册收录了陈寅恪写给他的两封信,第一封出自陈寅恪的手笔,第二封“系托念和兄代笔”(详后)。那么,代笔人“念和”是谁?从1977年这封信第一次被披露,到2001年被收进三联书店版《陈寅恪集·书信集》,再到该《书信集》2009年再版、2015年三版,从来没有人作过说明。因此,有必要稍作勾稽,一探究竟。

陈寅恪致董作宾第一函(见图1),[1]写于1944年11月27日,内容是对董著《殷历谱》在一些细节上的商榷,为省篇幅,本文暂且略过,以便集中讨论第二函(见图2)。

图1:陈寅恪致董作宾函

图2:陈寅恪致董作宾函(刘念和代笔)

第二函全文如下:

彦堂吾兄左右:

前得惠函,并承以大作见示,惜弟以目疾不能拜读为憾。抗战八年,学术界著作当以尊著为第一部书,决无疑义也。

弟兹拟赴英疗治目疾,有效与否殊不可必,亦不过聊尽人事而已。行期现尚未定,至迟大约不出今年。李庄诸友,均祈代致意。

前曾函致济之兄,恳其推荐蒋君大沂入所,并已将蒋君著作寄呈,惟尚未奉到复示,不知结果如何,即请代为问询赐复。(复示请径寄成都华西坝广益路四十五号弟寓,不必更由燕大转。)蒋君谨身力学,他日如得入所,一切人事方面、治学方面均请照拂指点,俾得有所成就。去国在迩,敢以奉托。

敬请

著安

弟寅恪谨启

九月六日

此函系托念和兄代笔,附致萧纶徽兄一函,祈转交,又及。

念和谨附笔敬候

彦堂先生前辈大安[2]

“彦堂”,即董作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史语所从云南昆明迁四川南溪县李庄后,因所长傅斯年经常外出,由董作宾代行所长之职。“济之”,李济,史语所研究员,兼考古组主任。“蒋大沂”,时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讲师。“萧纶徽”,史语所会计。

这封信左下方有批注“卅四,九,十五复”,应当是董作宾所留,据而可知陈寅恪此信写于1945年9月6日,当时他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

陈致董第二函谈了三件事:一是对董著《殷历谱》的崇高评价,二是介绍自己赴英疗治目疾的打算,三是继续帮助蒋大沂调入史语所。从内容看,“念和”为陈寅恪、李济、董作宾的晚辈,与萧纶徽也不陌生,和蒋大沂更是熟稔。陈、李、董、萧皆为史语所人员,蒋在华西大学任教。循着史语所、华西大学这两条线索排查,双线交集者只能是“刘念和”——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昆明李庄)毕业,时与蒋大沂同为华西大学教员。

蒋大沂(1904—1981),江苏吴县(今苏州)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国学系,1931年至1932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研究院(北平)。1935年参与筹建上海博物馆,1937年任上海博物馆艺术部主任。1941年10月,就任华西协和大学国文系讲师。1946年3月,应上海市立博物馆副馆长杨宽之邀,返回上海,参与该馆的战后复建。此后,一直在上海博物馆从事文物陈列和文物、历史研究工作。[3]

据蒋大沂自述,1928年在持志大学求学时,曾师从闻宥学习过考古。闻宥是陈寅恪的旧识,早在抗战前,他与陈寅恪在北平时已有书信往还。[4]战事既起,闻宥早于陈寅恪入川,出任华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1943年12月,陈寅恪辗转抵达成都,就燕京大学之聘,遂与闻宥再次聚首。[5]次年9月,陈寅恪曾在一封便函中商请于闻宥,希望再次借用帆布床给投宿客人使用,[6]可见二人交谊不浅。据而推测,蒋大沂入职华西、拜识陈寅恪,很有可能都是通过老师闻宥引荐的。

陈寅恪似乎对蒋大沂这位晚辈颇为欣赏。1944年11月下旬,蒋氏请求陈氏帮忙调入史语所。不巧的是,陈氏不久前因为摔了一跤,导致唯一的左眼更加昏花。但陈寅恪仍抱病亲自写信给李济、傅斯年(11月23日),在汇报目疾近况之余,着意向两位主事者推荐年轻学者蒋大沂:“其人之著述属于考古方面,两兄想已见及,其意欲入史语所,虽贫亦甘,欲弟先探尊意,如以为可,则可嘱其寄具履历、著述等,照手续请为推荐,其详则可询王天木兄也。弟不熟知考古学,然与蒋君甚熟,朝夕相见,其人之品行固醇笃君子,所学深浅既有著述可据,无待饶舌也。”[7]

数日后(11月27日),视力业已极度微弱的陈寅恪,又坚持着给董作宾写了一封亲笔信,即上述第一函。12月18日,陈寅恪在存仁医院接受左眼手术,可惜未获成功。此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再难亲笔作书,往来函件只能由他人(主要是妻子唐筼)代劳。1945年2月1日,持续关注蒋大沂调动事的陈寅恪,授意唐筼代为致函傅斯年,告以“蒋大沂君之著作、履历等件,顷亦已由寅恪嘱其以快函径寄济之先生处矣”。[8]或许是因为迟迟未见傅斯年、李济作答,是年9月6日,陈寅恪改向实际代理史语所所长职务的董作宾求助,此即上引第二函。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1944年11月至1945年9月),陈寅恪为了蒋大沂调入史语所一事,前后至少三次致函请托,可谓尽心尽力。然而,虽经努力,蒋大沂最终未能进入史语所。1946年3月,蒋大沂离蓉返沪。在此之前,陈寅恪已于1945年9月从成都出发,开启了远赴英国疗治目疾的艰难旅途。

关于刘念和,在暂难使用有关档案的情况下,笔者只得转而扩大已刊著作、论文的搜索范围。通过重点分析其中最有价值的二十多种文献,大致可以勾勒出刘念和前半生的主要活动轨迹。

刘念和,男,生卒年待考,四川华阳(今成都)人。[9]193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同年9月,与杨志玖、马学良、王明、逯钦立、任继愈、阴法鲁、阎文儒、汪篯、周法高等9人,一同考取复办后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昆明)第一届研究生。[10]

中研院史语所与北大文科研究所一开始就呈现出十分密切的关系,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兼任北大文研所所长,北大教授郑天挺任副所长,文研所聘请陈寅恪、傅斯年、汤用彤、杨振声、罗庸、罗常培、向达、郑天挺、董作宾、李方桂、丁声树等人担任导师。陈寅恪与董作宾等部分导师与研究生们曾经同住在昆明青云街靛花巷三号楼。[11]因此,陈、董二人虽然没有在学业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但与刘念和之间也称得上有师生之谊。

1940年,史语所迁往李庄,北大文研所研究生去留自愿,刘念和与任继愈、马学良、李孝定(第二届研究生)等人决定随迁。刘、马受李方桂、丁声树指导,李受董作宾指导,任没有指定的导师。1941年7月,刘念和与任继愈、马学良等在李庄板栗坳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办事处顺利毕业。[12]

从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后,刘念和似乎与马学良、周法高一样,留在史语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3]因成都家中双亲乏人侍奉,遂于1942年9月向傅斯年提出辞职,[14]改往华西协和大学国文系担任讲师,与闻宥、蒋大沂、徐中舒等人成为同事,同时在燕京大学国文系兼任讲师。[15]据王利器(刘念和在四川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回忆,他在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后,应邀回到母校,出任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干事。在此任内,曾聘请陈寅恪、李方桂两位先生来所开设讲座。“除本所研究生外,川大中文、历史两系和华西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的先生们如李思纯、刘念和、胡芷藩、蒋大沂等都来听讲”,反响甚好。于是,王利器和刘念和在东顺城街刘的住宅中设宴招待陈、李二位先生。[16]

1946年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对外招聘教师。刘念和可能与殷焕先(北大文研所第二届研究生)等人一道前往应聘,成为该校中文系副教授。[17]1947年11月,山东大学中文系1946级、1947级学生与系内教师合影(见图3)时,刘念和(见图4)仍在其列。

图3:山东大学中文系师生合影(摄于1947年11月)

图4:在山东大学任教时的刘念和

后来,刘念和返回成都,终老于母校四川大学中文系。[18]

刘念和早年在四川大学读书时,曾与同乡兼同学王叔岷、王利器,先后受业于名师向宗鲁门下。[19]其后考入北大文研所语言组,主攻音韵学,毕业论文为《史记汉书文选旧音辑证》。[20]在史语所任职虽短,但他仍和马学良、周法高等搜集《经典释文》诸家注。[21]1941年10月至1946年6月间,刘念和与丁声树、董同龢、周法高、杨时逢等,对四川汉语方言进行第一次全面普查,调查范围涉及134县的182处,后由杨逢时整理为《四川方言调查报告》。[22]1946年刘念和就任山东大学教职时,所授课程仍为音韵学(声韵学)。[23]除硕士毕业论文外,刘念和另有论文若干篇,如《中国古汉语声韵系统之研究》《仪礼大功章妾为君之庶子一节申郑读》《成都儿童间的秘密语》等。[24]

平心而论,相比于灿若群星的众多师友,刘念和就像一颗不甚耀眼的流星,生前不曾发出夺目的光芒,身后更是被迅速吞没在岁月的浊流里。究其原因,也许可以从他生前戏撰的一副对联中看出端倪。刘念和就读北大文科研究所时,曾以傅斯年、郑天挺二人的职务为素材,戏拟了一副谐音对联:“傅所长是正所长,郑所长是副所长,正副所长;贾宝玉乃真宝玉,甄宝玉乃假宝玉,真假宝玉。”同学周法高后来在回忆文章里录存了这副对联,并且这样分析、评价刘念和:“他有四川人摆龙门阵的本事,谈起话来滔滔不绝;不过,他似乎缺少恒心和耐心,所以没有什么大的著作发表。不过他还是相当富有机智的,前述‘傅所长是正所长’的对子,就是他想出来的,颇为脍炙人口。”[25]刘念和声名不显,或与此有一定的关联。

猜你喜欢

史语所傅斯年陈寅恪
傅斯年与皮影戏
傅斯年
开创学术的自主空间:蔡元培与史语所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史语所购藏甲骨集》释文校对和著录片校重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史语所李庄时期事迹史料之一
傅斯年向夫人认错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