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元素养培养理念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计与思考

2023-09-15唐国华孙国锋

图书馆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检索文献

唐国华,孙国锋,常 青

(南京审计大学 a.图书馆;b.学生处,江苏 南京 211815)

1 引 言

国内高校所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该对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技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身处数字信息时代应具备的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1],同时,该课程的设置也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生态的变化,数字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以2018年为例,全国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已经占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馆均购置费用的60.6%(1)数据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2019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2020年全国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已达288 088.56万册,同比增长3.81%(2)数据来源:EPS数据平台。。在新的数字信息环境里,随着大学生阅读行为和信息获取习惯的改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构成逐步从原先的纸质文献为主转为以数字资源为主,其文献服务方式也朝着智慧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因此,早期针对纸质资源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趋势。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而言,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着重于培养大学生对纸质书目和数字文献资源的检索技能,以帮助其更加快速、准确地发现文献信息资源。信息生态的变化使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对身处数字信息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对其进行学科知识的跨界发掘、知识创新再造、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因此,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亟待优化以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需要。

2 当前国内高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现状分析

2.1 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发展演变

1984—2002年是国内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是以文献目录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为文献检索技能和技巧,教学目标主要为教授大学生文献检索的方法,借此提高大学生获取文献的能力。2002—2016年为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版)》(以下简称《规程》),首次将高校图书馆明确定位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主体,同时具体阐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即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获取和文献信息利用的能力。2015年12月,教育部对2002年的《规程》进行修订,新版《规程》中进一步强调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2]新版《规程》发布后,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已经被赋予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职能,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信息的特点,了解信息的类型,知晓信息分享的规律、效应,通过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知识,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信息道德意识等。

新《规程》的颁布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已经由单一的文献检索到信息检索,并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目前,国内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校内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文献信息检索则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近年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出现了与校内专业课相互嵌入的趋势,由此产生的混合教学模式使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2.2 当前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主要以强化大学生信息意识,提升大学生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地搜集、整理和利用等能力为培养目标。然而,许多高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与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2.2.1 课程教学内容中涉及文献如何利用的内容较少。大学生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科研论文写作,即把获取的文献资源应用于课程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申报及科研竞赛报告的撰写之中。但目前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绝大部分课时多用于讲授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检索方式、检索技巧和检索语书写等方面,而对所获取的文献信息内容如何进行甄别以及如何合理地将其用于科研写作的相关教学内容则涉及较少。

2.2.2 信息检索实践课时占总课程课时数偏少。目前的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理论教学内容课时占比偏高,多数教学课时被划分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学内容包括对不同类型数据库和不同检索工具的介绍、对图书馆文献资源构成的介绍等,但对大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重视不足。究其原因,多是因为教学资源的不足。高校文献检索计算机房较少,而相对较大的公共计算机房的机器中文献检索工具配置并不齐全。在文献信息检索教学中,硬件资源的不足导致很多实践过程被课堂演示替代,大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实践操作机会偏少,难以积累相关经验。

2.2.3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目前国内高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大多采用单一教学模式。由于不同专业大学生对文献搜索、整理、利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需求差异,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该校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构成、知识资源的生长周期、文献资源的利用和存储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信息需求较大,而工程审计学院工程审计专业的学生则对绩效审计、工程审计、工程会计预算等方面相关文献需求较大。另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数据库的需求不尽相同,在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实际操作时,对检索方法的运用不一致,因此,单一化的教学不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适合其专业特点的文献检索技能。

2.2.4 对文献信息检索实际操作的考核难以量化。在当前的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布置统一的检索试题让学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并撰写文献综述,这种方式偏重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考核,而对学生检索过程中检索效率以及检索结果的考核不足。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考核环节中,科学地对实践操作过程进行量化考核非常必要,不仅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方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文献检索、获取、归纳等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3]。

此外,当前国内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数据资源介绍、中外文数据库策略、信息资源检索基本知识及技巧等,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检索和获取能力,强调信息资源检索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但是,面对当前发达的移动互联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成熟,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交媒体,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升数字信息时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准。因此,在当下的数字信息环境中,文献检索课程有必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

3 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元素养培养理念有机融入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必须根据针对当前数字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地进行优化,以适应今后的教学需要。因此,在前文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的前提下,以元素养培养理念为导向,对其进行新的课程设计,能有效解决当前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3.1 信息时代大学生元素养培养理念的概念理解

2015年2月,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ACRL)正式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框架》),其实质是ACRL发布于2000年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标准》)[4]的更新升级版,是对实施了近15年的《标准》的理论创新。《框架》中的“Metaliteracy(元素养)”概念由美国著名信息素养教育专家Trudi Jacobson提出,是对原有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与升华,并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强大内驱力。Trudi Jacobson指出可将“元素养”理解为“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特别是在当下发达的网络信息环境中,人们通过对“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其在网络数字化时代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虚拟环境协同能力。

大学生的元素养培养理念可表述为在关注大学生参与信息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前提下,从行为、情感、认知、元认知4个方面合理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有效地参与到信息活动生态系统之中的教学活动。元素养培养理念中特别强调对大学生元认知的培养,提倡批判式思维以及对信息活动中自我思考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其焦点在于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处理信息、个人对如何学习的理性认识。元素养培养模式特别强调依托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参与性开展学习和研究,在网络协作交互中进行信息的传播、分享、理解、创作、使用,以此提升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5]。

3.2 将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大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主要目的

3.2.1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检索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大学生具备检索、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将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3.2.2 增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元素养中的元认知、交流沟通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同样重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2.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大学生需要自主地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将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4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通过将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将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检索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数字信息时代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实施路径

将元素养的培养理念融入新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之中,首先,应在充分考虑网络协同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借助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化媒体手段,着重培养大学生在数字信息环境中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创造、获取、分析、评价和利用的能力,教授大学生在未来的网络环境中如何认识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课程教学组应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课程设计。其次,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理念相比, 元素养教育理念能较好地响应新信息环境、新社交情景的要求。借助元素养教育理念进行新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数字协同网络环境的特点,通过培养或提升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对多种社交媒体平台信息进行辨识、获取、分析、评价的能力。

4 融入元素养培养理念的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计

4.1 制订新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标准的依据

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次修正版,其中分别对专科教育层次、本科教育层次和研究生教育层次学生应当掌握的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进行了规定,并对公共基础通修类课程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依据,必须对当前的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此外,新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计要充分参照《框架》中对大学生的元素养培养要求,即在大学生元素养教育中更加提倡个体作用的发挥。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给大学生在网络数字协同环境中所带来的责任和角色的转变,在新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对大学生元素养的培养,使其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更是信息的协同生产者或独立生产者。

4.2 确定新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框架》的解读可知,元素养教育的实质是对大学生进行一套关联紧密的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对所检索信息的反思式获取,在网络协同环境中个人与群体参与状态对信息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具体而言,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掌握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并在具备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和信息分析评价等6大能力的基础之上[6],实现以下3个教学目标:1)增强信息检索活动中理性思维基础上的情感因素,实现从目标性检索向策略性检索的转变;2)建立“信息圈”概念,并以此指引社交网络化的信息活动;3)对信息的检索从关注认知到强调元认知,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4.3 新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计

基于元素养培养理念对文献信息检索进行课程设计,其核心是在原有教学内容中增加“让大学生依托互联网社交媒体对信息进行单向及协同检索”的环节,而在该环节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图书馆数据馆员的嵌入式辅助教学,这将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带来一系列变化。

4.3.1 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考虑到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一般是大学生的公共通修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学内容主要依托学校购买的中外文数字文献资源以及免费试用资源。教学形式采取课堂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在教学中涉及与信息检索相关的网络社交媒体是新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体现元素养培养理念的关键。例如,根据学生的使用频率和认可程度,任课老师可将哔哩哔哩视频网(www.bilibili.com)、知乎和百度文库[7]等社交媒体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4.3.2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将社交媒体引入教学环节之中,对大学生反思式资源获取的训练以及元认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1)指引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对已经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准确性、真实性和应用价值的甄别;2)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及其行为和思想方法进行评价;3)对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试探性回答。

当前,国外高校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的培养有多种教学模式,如利用图书馆的创客空间或者在线的MOOC课程进行教学,甚至使用反转课堂的方式。在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之后,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采用分组合作式的混合教学模式,同时,由图书馆数据馆员对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嵌入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辅助,则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分组合作的混合教学活动如图1所示。

图1 分组合作混合教学活动实施流程图

4.3.3 完善课程教学效果考核。原有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成绩总评一般由“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综合检索报告”构成。在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后,成绩总评改由“理论考试成绩考核+综合检索报告成绩+运用社交媒体行为+社交媒体检索综合报告”构成。这样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大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效果和信息素养水平。

5 对未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发展的思考

首先,随着数字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生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大学生信息知识与技术能力方面的提高,还要在元素养培养理念进一步融入该课程的前提下,深入解读并契合《框架》中对未来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预期要求。通过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其中增加对大学生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培养的内容。同时,帮助大学生塑造必要的批判性思维和对信息的元认知,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养成独立思辨和正确获取信息的习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剖析事物的本质。其次,新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应更加注重对文献计量学、图书馆学知识的传授,教授大学生发现、获取、利用、管理信息资源的方法。再次,要建立具有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特别要注重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任课教师与图书馆专业馆员或数据馆员的合作教学,加大专业覆盖面,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6 结 语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信息素养基础技能课,对于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融入元素养培养理念的新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则更凸显对大学生的批判式思维的训练和元认知的培养。作为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任课教师,要通过持续地学习和知识更新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水平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适应国家未来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检索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