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体验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
2023-12-11黄雪梅
黄雪梅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6)
1 引 言
2021年底,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继承与创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新征程”研讨会上特别强调[1]26“要鼓励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通过文献资源整合、空间流程再造,构建智慧学习空间,把图书馆建成信息服务中心、学生学习中心、教学支持中心,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时代育人新范式”。2021年12月发布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2]特别强调实体空间的功能创新与价值回归将成为新的趋势,指出“空间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5年内亟待突破的实际问题。可见,高校图书馆传统空间和设备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用户需要。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将人、场、物融为一体,创设沉浸式环境必定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措施。沉浸体验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本文基于沉浸式体验的理念提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策略。
2 空间再造理论与沉浸式理论应用
2.1 空间再造相关理论
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生产”的功能。这一观点为“空间再造”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学者们对国内外图书馆建筑空间典型案例的研究对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大部分学者认为,图书馆空间再造是建立在实体与虚体、环境与资源、技术与服务、学习与交流、休闲与体验基础之上的综合体系和创新过程[3]。吴建中“第三空间”的观点则掀起了我国图书馆空间再造理论研究的热潮。其中,主题图书馆以主题为单元将图书馆的空间和资源、服务与管理进行优化整合的理念得到广泛应用。
2.2 沉浸式理论及应用
徐铷忆等[4]29认为,沉浸式体验是一种在环境中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无论是物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沉浸式体验都是引导参与者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加深甚至重塑对沉浸式体验客体的认知,帮助参与者建构自身的精神世界。沉浸式学习及沉浸式学习空间也已成为全球范围进行教育、教学范式变革的前沿性研究课题。从学习的形式与趋势来看,未来学习中心将更加注重连接与共享,把用户、资源、活动、设备、环境融为一体[1]28—29。妥建清等[5]认为沉浸感无法由单一媒介形成,只有多种媒介相互关系的综合与精神意象的外化才能生成、转化和传递沉浸感。只有建构更为复杂的多种媒介的具象表达的“场域”,才能联结虚实。“身临其境”才能从对客体的形容转变为对主体所处状态的陈述。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当前AR、XR等先进技术设备建构起可以集实体沉浸、虚拟沉浸、虚实混合沉浸和泛在智能沉浸等多维沉浸式体验于一身的学习空间,以多元化的体验满足用户的全方位感知,使用户能专注深入地感知客体,达到心理精神层面的深层次沉浸体验。
3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
3.1 实体空间环境营造,促进沉浸体验
高校图书馆物理实体环境的营造,一是建设新分馆;二是利用图书馆旧有空间进行改造;三是利用图书馆厅堂、走廊、楼梯、阳台等空间,建设“泛阅览空间”,还可以创建文化资源集合空间,以图书馆为主体,与校内其他部门如档案馆等联合共同搭建文化空间。这方面大理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可作为参考,该馆将档案馆与图书馆行政合并,举办民族特色与国际化艺术展,还将校史馆与小博物馆群体化。此外,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周边环境,遵循与人文环境融合创新发展的理念,“拓宽”图书馆内外空间联系[6],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舒适感。例如,美国笔克图书馆巧妙利用倾斜场地特点进行设计,将池塘、公园融入设计,拓宽了空间视野,营造更加和谐的自然氛围。加拿大卡皮拉诺图书馆则与居民街道进行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当代图书馆学者认为,图书馆应该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所”。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场”就是一种能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所构成的覆盖面。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7]的场所精神理论认为,场所都会具有一种特性或“气氛”。场所精神是场所特征性和“气场”性的表达,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这一概念强调人对环境的“方向感”和“认同感”以及从而形成的“归属感”。不同的场所都具备不同的精神特质。人们对一个场所在心理情感上的认知和感受不仅取决于感知者本身,而且取决于客观因素——场所。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场所中,人们都会下意识或无意识去解读和体悟周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引发与环境场域相应的场所感受。丹麦建筑学者斯汀.拉斯姆森认为,建筑环境元素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对人们产生微妙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空间场所精神的建设十分重要,也是空间场域建构的关键内核。苏文成博士通过对印度一些典型的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解读其建筑表象后的文化场域建构路径,认为印度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表象下蕴藏着印度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精神内核[8]。其馆舍设计追求建筑功能效力与精神代表性的匹配,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民族文化的溯源,重视用户体验,同时大量运用民族特色内饰、民族文化色彩来支撑文化场域建构,其古典、质朴甚至简陋、陈旧的馆舍和室内空间所蕴藏的哲学文化内涵对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与读者认同感之间的衔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综上,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可以利用建筑形态语言和设计特色塑造场所情境和文化氛围。通过比例、尺度等元素的变化来烘托气势,增强场域能量;通过空间的光影、色彩、家具和装置物等增加文化氛围,渲染气氛等方式,增加“美”的层次性和对空间形式美的感知,使读者在沉浸体验中得到心理需求和行为活动需求的满足。
3.1.1 以艺术为媒介塑造文化氛围。艺术的介入是高校图书馆场所精神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艺术作品的概念是生活情境的‘具现’”。艺术能凝聚能量,同时散发能量。越伟大的艺术,越有能力使人对现实进行不断地思考与反省,一件好的作品能让人在反复品味中获得启发与满足[9]。以各类艺术品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媒介,可将图书馆场所精神从场所情境中凸显出来。例如,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的特色是拥有大量艺术收藏品,且集美术馆和植物园于一体。美国西雅图社区图书馆更是将艺术的应用发挥到极致[10],如卡内基图书馆蒙特雷分馆的“天窗日晷”,设计师在新建筑的天花板上设计彩色玻璃圆形天窗,馆内地板上的光影标记随日照角度产生变化,分别指示从春分到秋分的太阳正午位置;笔架山分馆则在入口处摆放动态船雕塑“梦想之船”;中国城分馆中,社区多元文化通过200多个社区捐赠的杯子组合成艺术装置来体现,其中特别具有标志性装饰形象的“泉水”,便是由120个茶杯组成的地球形状,橱窗里展示的“茶杯故事”还特设各国文字翻译版。如此以特色鲜明且无处不在的艺术感染力来塑造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氛围,不仅丰富和强化了图书馆的空间品质,更是深入探索了文化、身份、语言以及乡愁等具有丰富层次的情感,使读者沉浸其中。
3.1.2 利用光影的变化营造气氛。光影能调节图书馆建筑中的设计细节氛围。合理利用天然光的特性,引导自然光流动,通过光的不同形态配合营造光环境。利用天然光不同时间段的直射和斜射效果,增加空间的视觉层次,使空间整体结构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利用建筑空间和体量的特点,打造整体环境在天然光变化中奇妙的光影效果,营造多样化的氛围感受,身在其中仿佛能感受到时间和诗意的流动。
光影与照明结合更具感染力与冲击力。不一样的灯光照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氛围,因而特定的历史故事也会产生特有的意境。身临其境的人的情绪很容易对这样的空间氛围快速产生回应,形成具有意义的场所。艺术大师詹姆斯·特瑞尔在他的《光与空间》系列作品中着重色彩与光影对主题空间的营造,形成的虚拟场景会让空间性质和人们心理认知发生改变,从而激发出超然的体验感[11]。高校图书馆空间的主题营造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光影运用经验。
3.1.3 利用色彩渲染情绪。颜色知觉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人的情绪状态[12]。环境设计中常常通过颜色的对比和象征性来唤起人的情感,传达人的思想。色彩是氛围营造的关键要素,也是氛围的体验因素,往往传达出场所中情感的趋向。歌德曾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色彩能够产生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色彩还具备象征意义。视觉美学家德卢西奥·迈耶认为,红色是一种代表爱情的色彩,也是代表团结的色彩,代表革命的色彩[13]。而人们普遍认为黄色是一种太阳和创造的色彩,它象征着欢乐、富有和光荣,对于中国人而言,黄色还是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当人们眼前出现某种颜色,一些曾经经历过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便会随之浮现,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恰如其分的色彩搭配是高校图书馆空间传递情感不可或缺的部分。
3.1.4 利用旧物装置唤起情绪。旧物本身携带那个年代的故事,它保持着自身的真实性、稳定性、和谐性、清净性[14],经年累月,磨损褪色,它的色彩,肌理,磨损的痕迹似乎都在讲述着故事,将旧物装置于高校图书馆主题空间中,容易唤起读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读者能阅读真实的历史书信等文献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的几百万册珍贵藏书、书信、手稿,就不仅仅是用来展示,而是让读者真正阅读的。高校图书馆相关主题空间利用的“旧物”如旧照片、旧报刊、来往信件、手稿等点缀,烘托气氛,“以物感人”。读者一走进该空间便自然进入主题文化沉浸式体验,“触景生情”。旧物装置更适合用于“泛阅览空间”建设,可以在高校图书馆主题空间资料库、研讨室、影音室等进出通道、电梯间、楼梯拐角处等营造主题文化一角,达到一种“移步易景”的效果。
3.1.5 设立地方主题文化展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更具感染力,更容易与人们的心理产生连接,引发共情和共鸣,激发认同感。高校图书馆可以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利用旧有空间改造或者建设分馆的契机以文化展区为主题构建主题文化空间,打造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化资源圈。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视觉设计要坚持地方文化至上的理念[6]。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和学校文化,运用壁画、雕塑等来营造氛围,实现空间与文化相得益彰,文化与设计相互辉映,还可以通过举办具有品牌效应的主题活动,让本土文化“活”起来。例如,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在周浦镇投资兴建的傅雷图书馆以收藏和展示傅雷主题文献资源为特色,搭建世界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契合学校“三全”育人理念,挖掘学校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将红色环境、红色作品、红色读书社团和红色读书活动结合,形成具有浓郁校园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旅游+红色研学”活动,使高校图书馆既服务于师生又服务于社会民众。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馆按照“4+1+N”的模式建设,创设“四史”展厅、红色江西展厅、红色书房、红色讲堂、红色影厅、红色文创和红色唱吧等多个红色文化体验场景,以图文并茂、点面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四史”和江西红色历史,诠释江西师范大学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
3.2 智慧空间建设,增强多维沉浸式体验
3.2.1 数字人文技术为GLAM赋能。数字人文是围绕研究对象知识本体的数字化保存问题实现人文计算数字化成果和相关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15]65。GLAM作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内的新研究术语,对它的定义及阐释尚未形成共识。目前,对GLAM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指美术馆(Gallery)、图书馆(Library)、档案馆(Archives)以及博物馆(Museum)之间的馆际协作及资源整合。这样的资源整合,国内外都有相关尝试探讨。例如,英国通过设立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理事会来优化统筹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资源,协调管理,使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运作更高效;美国则是在建设世界数字图书馆(WDL)项目上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导,召集多个国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共同参与协作;德国启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门户(BAMP)项目等,都是面对社会公众共享人类文化和信息资源的需求,探索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合[16]。
近年来,我国情报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便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数字服务融合研究[17]147。2002年,原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实施,旨在实现“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18]。2003年,刘家真[19]提出馆际之间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是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图书馆为核心共同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36强调要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当下,数字人文赋能下的GLAM合作能够实现文化资源相关工作之间内涵拓宽、手段延展与成果创新。构建高校数字人文空间可参照信息共享空间思想[15]68,将数字人文中心纳入高校运行体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高校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如科研管理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信息中心等。陈怡[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国内GLAM合作研究概述》中认为,目前国内GLAM合作已有一定成果,在相关的政策制定中,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主体机构之一。在数字资源整合建设层面,可视化技术可实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资源语义层面的关联、互补和合作[17]148。而基于量化调制的视频水印算法可以解决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视频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22],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融合。
此外,近年来,众包[20]37不断被文化记忆机构尝试引入与实践。众包是一种综合利用公众群体(志愿者)的能力智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利用和传承并促进公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例如,发动社会力量采集各地分散留存的优秀文化遗产数据,并接受部分与空间再造相匹配的数据文献捐赠。一些特色馆藏资源的转录、标记、注释、分类等工作也分别交给相关专业志愿者和业余爱好者进行。此外,在数字人文研究方面,文化遗产众包中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也在各相关学科通力合作下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众包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融合和共享,既能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学术合作提供便利,也能提高公众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
综上,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首先要做的便是利用数字人文技术为GLAM赋能,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美术馆等资源进行整合,给师生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前文提到的大理大学图书馆就构建了GLMA文化信息平台,它的空间建设也进行了与数字人文相融合的尝试。
3.2.2 打造沉浸式体验智慧空间。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需要营造沉浸式体验智慧空间,给读者提供自在、具身、交互、探索、多元、共享、个性化的环境[4]29。研究表明,语音和视频,XR、全息投影、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充分融合所创造出的沉浸式环境与体验等直观化、生动化、可视化、体验化的文化资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也更容易内化。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也都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沉浸式体验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教育领域,学习者可通过模拟和场景体验,提升其主动投入学习的兴趣,也为其提升认知、培养移情与关联能力等提供最大的助益[4]28。简·基德教授研究表明,新媒体影像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知识分布,让文化遗产的实践走向世界文化深度、多元化发展的强劲之路[23]。李锦绣等[24]认为,基于沉浸式数字媒介的沉浸式数字叙事采用XR技术构建虚拟空间,可营造出具备高度沉浸感的叙事环境并综合使用多种沉浸式解决方案,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意大利出版的一系列AR儿童读物,可以在智能手机扫描图书时展示与当前页面相关的3D动画模型,让读者通过新颖有趣的互动及高度的沉浸感来体验故事;美国教育与游戏提供商开发了一套名为《历史建构者VR》的VR应用,让学生以3D替身的形式扮演中学课本中多位美国重要历史人物开展演讲;江西理工大学通过建模技术还原一系列历史事件,使学生充分了解红色政权建设实践路径,深入理解相关军事思想。
越来越多的可视化技术也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中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应用三维VR图书馆和图书馆馆藏资源分布的电子地图使观众拥有较强的真实沉浸感[25]。而档案馆为了保护实物档案,借助VR等结合物联网技术展示实物档案信息,如为了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将在线档案数字服务升华为在场服务[26]。美国NASA应用VR技术虚拟构建月球场景,为用户提供登月漫步的仿真体感服务。XR则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其涵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多种形式,能够创设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27],使低成本、高效率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元宇宙的出现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无限开阔的前景,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创新服务的新思路。齐静[28]认为元宇宙构建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服务相结合具有沉浸式体验、虚拟与现实相融通、人机交互、信息资源多元化、时空扩展、社交网络、读者经济、思想孪生与存储等特征,可以为读者提供深刻的沉浸式体验。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这些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打造虚拟与现实、数字与实体、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无边界沉浸式空间,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还可以利用VR等技术将用户的各种情绪和行为投射到沉浸式文化空间中,使读者产生共情,增强现实虚拟体验,丰富沉思和沉浸式的体验;利用XR与全息投影等泛虚拟现实类技术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使读者达到“境身合一”的沉浸状态。此外,营造经验沉浸式、叙事沉浸式、剧场沉浸式、互动沉浸、虚拟沉浸式[25]等体验形式氛围,让读者随心所欲地与场景进行交互,充分体验与沉浸式文化资源互动的乐趣,进而加深理解与应用,深刻感受文化精神,使读者更乐于参与高校图书馆资源所建设的虚拟社区中。
4 结 语
综上,高校图书馆秉承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建设和沉浸式体验的理念,以艺术为媒介,利用光影和色彩渲染氛围,利用旧物装置唤起情绪等实体空间环境营造与先进技术设备打造智慧空间相结合,再造集实体沉浸、虚拟沉浸、虚实混合沉浸和泛在智能沉浸等多维沉浸式体验于一身的学习空间,以多元化体验满足用户全方位感知,使用户能专注深入地感知客体,达到心理精神层面的深层次沉浸体验,实现未来学习中心空间新愿景,建构起高校图书馆育人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