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精墨妙 守正创新

2023-09-15胡小敏

美术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笔墨中国画意境

文/胡小敏

胡小敏/ 故塬 200cm×120cm 2019年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语言,笔墨可以从精神与技术两方面进行理解:精神层面即以民族立场为出发点,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画的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与写意精神;技术层面即笔墨规范与笔墨功力,是对“笔”与“墨”(“笔”在纸上运行留下的痕迹)二者关系的把握与安排。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演进,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规范程式和笔墨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笔墨经验,这是中华民族艺术成熟的象征,黄宾虹梳理总结的“五笔七墨”就是对中国传统笔墨最完美的诠释。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笔墨融入当代社会、融入当代人的审美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如何平衡传统与当代的关系,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生成新的文化合力,以中国笔墨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创作者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在艺术实践中,我的创作理念向来是清晰且明确的,那就是既要传统笔墨,又要当代笔墨。对于传统笔墨,我们要下苦功夫、笨功夫来全面继承,只有掌握丰富的笔墨手段,才能在创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掌握不断变化的新的艺术形式,从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可以说,脱离传统笔墨与传统精神的国画创作如同无根浮萍,难以称之为真正的创造。同时,对传统笔墨的一味模仿也是不可取的。黄宾虹曾说:“变者生,不变者淘汰。”这是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也是笔墨语言的演进规律。将古老形态的笔墨语言融入当代,这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历史必然。失去时代精神的传统笔墨也只是如枯木死水,难以称之为真正的继承传统。然而,要做到笔墨创新并非易事。在我看来,中国画的创新,还要从新观念、新意境、新形式与新语言这几个方面谈起。

胡小敏/ 秋山赋 196cm×98cm 2021年

胡小敏/ 红乡情 196cm×98cm 2021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画的创新首先要从观念创新说起。艺术作品作为观念的物质呈现,是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必然要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必然会反映那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倾向。时代的巨变呈现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人们观念的转变是必然,绘画艺术亦然。千百年来,中国画的观念也是经历了不断革新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面对中国画的历次转型,我们可以怀疑已经变异并继续变异着的笔墨局面,甚至可以批评某种风格与派别,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变异中的“变”仍是现当代中国画转型之动力源泉。我的艺术实践是在遵循传统的轨迹下一步步走到当下,并广泛汲取不同艺术类型的营养,包括西方的、民间的。面对西方现当代艺术,我是以民族的立场加以审视,对于传统艺术,我则以现代的观念加以筛选,选取现代因子将其夸张、强化、放大,综合汇成自己笔墨的肌体。时代变,观念变,守护笔墨是我们美术工作者的宗旨,走向现代则是我们美术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国画要创新,就要表现新意境。不同时代下人们对意境的追求也不尽相同。在农耕文明的时代,人们面对着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生活,内心难免会产生对于全景式的壮阔山水的渴望。为此,艺术家们也在意境营造上作出了不懈努力,“可游、可居”也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高意境。如今社会发展进入现代文明的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这些富有古典美的艺术作品在今天虽然仍因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而受到人们喜爱,但它们毕竟是属于过去的。当下的人们正生活在一个经济发达、交通先进的世界,可以随时随地去任何地方游览;同时,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大众文化的突飞猛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景观下,富于表现力的作品就成为当下时代新的审美需要。因此,“强烈、震撼、有张力、有冲击力”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画的审美追求,这也是中国画评判标准的延伸和补充。时代变,意境变,评判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胡小敏/ 秋山空濛 49cm×196cm 2021年

胡小敏/ 兰山别韵 46cm×98cm 2021年

胡小敏/ 不知云山是我心 46cm×98cm 2021年

笔墨与形式是一体两面的构成,新形式要求笔墨的创新,新笔墨也构成着新的形式表现。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就包括对形式的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还包括整个画面的结构、格局等。也就是说,画家完成一件作品,是要经过苦心孤诣地思考、探求,精心周密地选择、取舍,匠心独运地组织、安排,在这以后作品才得以问世。现代形式离不开现代性笔墨语言的支撑,也离不开艺术“构成”。构成是外来概念,在传统中国画里叫做“穿插”,怎样的穿插是最美的呢?黄宾虹总结为“不齐之齐三角觎”、潘天寿概括平面分割为“不等边三角形”,这两点都是形式规律,都是中国画构成的形式法则。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是遵循这两点去画山水、花卉:山水画中的山石、峰峦是不等边三角形,花卉中枝干藤蔓的穿插也是不等边三角形。各种大小不等边三角形有节奏地叠加在一起,就构筑成了一幅极具现代形式美感的中国画作品。一幅作品里对比矛盾制造得越多,解决得越好,其艺术性就越高。满构图、平面性、等值性和装饰性,是我追求现代形式感的要素。凡是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其现代形式都是新颖的、鲜明的、强烈的、震撼的,使人看了耳目一新、为之一震的,给人以视觉上乃至心灵上特别的冲击。

胡小敏/梦200cm×120cm 2019年

胡小敏/ 秋之风 200cm×200cm 2014年

笔墨,归根结底就是绘画的语言,新的笔墨就是新的语言。我原创的新抽象水墨,其初级阶段是纯墨线的白描山水,这遥契了五代荆浩以前隋唐时期空勾无皴的传统。经过长时间深入观察,我又逐渐吸收了潘天寿所提出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法则,从而完成了由写生到符号的转换——“笔线”成了绘画的主体,山水的皴法退出我的白描创作,以书写性、用笔为骨的白描山水由此而生。它整体看具象,局部看抽象。这是新抽象水墨的初级阶段。随着不断地思考与探索,我的创作开始由写意发展到抽象,由单色黑白发展到敷色填彩的综合技法,同时不断强化传统中国画的大写意绘画因素,并创造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在取景处理上多采用中景,以大观小,以便获取山水的气势和整体效果,新抽象水墨也由此逐渐成熟。它既不同于西方的热抽象、冷抽象,也不同于前辈大师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先生的抽象水墨,新抽象水墨一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二是用毛笔“写”出来的。这一切都是源于大自然,抽象绘画也离不开大自然的蒙养。

术有专攻,艺无止境。笔墨的现代性进程之路永远不会完结,我也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无限求索。

胡小敏/ 故土·热土 196cm×98cm 2020年

猜你喜欢

笔墨中国画意境
中国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笔墨童年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