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格列净与格列美脲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IL-34、NT-proBNP 的影响

2023-09-15张萍王坤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列净格列美达格

张萍,王坤

1.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烟台 265600;2.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ICU,山东烟台 265600

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β 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长期显著升高,继而造成神经、眼睛、血管、心脏和肾脏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治疗T2DM 的药物种类较多,且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特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2]。格列美脲属于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具有服药频率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及增强体外降糖作用等特点[3]。达格列净是一种新型降糖药,通过抑制近曲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IT2)促进葡萄糖排泄降低血糖,不易造成低血糖,且有心血管保护作用[4]。两者均为临床治疗T2DM 的常用药物,但目前关于对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尚缺乏两者药物作用的比较研究。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 34, IL-34)是一种脂肪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可用作反映T2DM 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5]。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时大量增加,是反映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也是T2DM 患者心衰风险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有力预测工具[6]。本研究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1 月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旨在探究并比较达格列净与格列美脲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IL-34、NT-proBNP 的影响,为T2DM 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 例T2DM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达格列净组和格列美脲组,各4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老年2 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T2DM 诊断标准[7];既往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1 年;年龄18~80 岁;所有受试者均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损害者;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史者;恶性肿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全部患者规律服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44023395,规格:25 mg/片)随餐或餐后口服,2片/次,2 次/d。格列美脲组加用格列美脲(国药准字H20030800,规格:2 mg/片)早餐前0.5 h 口服,2片/d。达格列净组加用达格列净(国药准字J20170040,规格:10 mg/片)口服,1 片/次,1 次/d。两组均治疗3 个月。在治疗前与治疗3 个月后采集血样进行生化分析。

1.4 观察指标

血糖控制: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胰岛功能: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餐后2 h 胰岛素(2 h postprandial insulin, 2 hFINS)、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IR),HOMA-IR 由公式计算: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IL-34、NT-proBNP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INS、2 hFINS、HOMA-IR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2 hFINS 及HOMA-IR 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2 hFINS 及HOMA-IR 比较(±s)

?

2.3 两组患者IL-34 水平比较

治疗后,格列美脲组IL-34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组IL-34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34 水平比较[(±s),ng/m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34 水平比较[(±s),ng/mL]

?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 水平比较[(±s),pg/mL]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 水平比较[(±s),pg/mL]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 水平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管理目标是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推荐的目标范围内,以避免短期和长期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7]。T2DM 主要由β 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引起,除了生活方式干预,需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水平、体质指数及合并症等情况进行合理降糖药物选择[2]。大量研究表明,达格列净与格列美脲均可有效控制T2DM 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尚缺乏对比研究。本研究比较了达格列净与格列美脲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IL-34、NT-proBNP 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个月后,格列美脲和达格列净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FPG、2 hPG、HbA1C)情况(P<0.05),与既往研究较为一致[8-9]。本研究格列美脲对FBG 有显著影响,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由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的结果,也可能与研究时间和病例数较少有关[10]。本研究发现,HOMA-IR 显示格列美脲和达格列净均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P<0.05),但两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11]。治疗3 个月后,格列美脲能显著降低IL-34水平(P<0.05),而达格列净对IL-34 水平影响相近(P>0.05),这可能与两者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不同有关,格列美脲通过阻断不同途径肿瘤坏死因子α合成直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12],而达格列净则可能通过核因子κB 活化抑制炎症反应[9]。治疗3 个月后,两组NT-pro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格列美脲和达格列净均能降低NT-proBNP 水平,两种药物对NTproBNP 的影响相近(P>0.05)。张晓飞等[13]发现格列美脲使NT-proBNP 水平降低,宋文玲等[14]发现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NT-proBNP 水平,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格列美脲与达格列净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胰岛素抵抗明显的T2DM 患者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对于减少炎症反应方面,格列美脲更推荐用于IL-34 水平高的患者。由于两者均可显著改善NT-proBNP 水平,因此可以推荐给心血管疾病高危的T2DM 患者。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未来仍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和更长的随访来比较和确定两种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综上所述,格列美脲和达格列净均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并提高NT-proBNP 水平,但达格列净对IL-34 无显著影响,而格列美脲可显著降低IL-34。

猜你喜欢

列净格列美达格
达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达格列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血脂水平的影响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MCP-1、IL-6水平的影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Δ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欧洲药品评审局批准降糖药Dapagliflozin/Metformin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