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构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战略体系

2023-09-15乐玉贵

银行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战略银行金融

乐玉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商业银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三新一高”,落实金融业“三项任务”,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主动适应错综复杂的内外部战略环境,动态把握国内外先进银行的战略新动向,加快构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体系,以高质量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战略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银行业要紧紧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融入新时代新格局,积极应对新矛盾、新挑战,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锚定战略目标,擘画发展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出现大分化,呈现“三高一低”新特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治理体系呈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趋势,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俄乌冲突持续,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给银行全球化经营与国际业务拓展带来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大分化,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呈现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新特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为应对历史性高通胀,2022年以来美联储累计加息525个基点,快速紧缩的货币政策触发流动性风险,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等倒闭,引发连锁反应,全球股市、债市、汇市等波动加剧,给我国银行业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挑战。

国内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结构升级动能转化。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区域结构、能源结构等深刻调整,从“房地产—基建—金融”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变,科研投入增速连续七年超两位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前景广阔;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县域人口和经济贡献的占比分别约为60%和40%;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转换,十年来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超3%,为银行优化业务结构、打造新增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疫情后“疤痕效应”显现,作为顺周期行业的银行,面临规模效益增长放缓、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

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变量”,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发展呈智能化主导、融合式聚变,多点突破新态势,数字经济迅猛增长,全球数据总量超100ZB,科技数据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一方面,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创新综合指数大幅上升至全球第11位,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41.5%,但仍面临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亟须创新适配科创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另一方面,在科技数据加持下,银行业能够不断拓展边界、优化供给、升级模式、降低成本,以数字化形态助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净息差进入“1时代”,轻型化内涵式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国内银行净息差进入下行通道,2012—2022年商业银行净息差累计下降84个基点至1.91%,2023年一季度再次跳低17个基点至1.74%。NIM收窄导致盈利水平大幅下降,2022年A股上市银行营收增速仅为0.7%,ROA仅为0.86%。同时,银行主要通过以量补价的策略稳定利润,导致资本承压。2023年一季度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86%,较2022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商业银行亟须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打破息差依赖、规模扩张的传统路径,探索轻资本、轻资产内涵式发展道路(见图1)。

图1 2012年至2023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变化情况

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银行“三大风险”不容忽视,新型风险带来新挑战。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62%,稳中向好。但在“土地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地方隐性债务负担较大,一旦风险集中暴露将给银行业带来较大冲击。部分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分别为1.90%和3.24%,经营风险需高度关注。模型、数据、网络、科技、欺诈风险等新型风险涌现,监管部门强化科技伦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措施,对银行风险合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见图2)。

图2 2012年至2023年二季度房地产贷款占比和增速变化情况

新形势下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的战略新动向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不断根据外部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优化升级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提升经营管理与内外部经营环境的适应性与适配性,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能力,锻造新的竞争优势。新形势下,国内外领先商业银行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能力,动态优化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摩根大通坚持“全能银行”定位,近年来收购大量科技型公司和银行;花旗银行2021年起重组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市场;法国巴黎银行提出“增长、技术、可持续2025计划”,加大绿色投资,深化金融科技研发与并购;德意志银行退出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重点运营投行、私行、资管、企业银行四大核心业务;中国建设银行开启新金融行动,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为纾解社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交通银行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建设“长三角龙头银行”。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持续加大投入提升数字化经营水平。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商业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2022年,全球银行和投资服务业IT支出为6032亿美元,增长4.1%;国内六大国有银行科技投入总额约1165亿元,科技人员总数达到8.7万人,近三年年均增速分别超17%和10%;全球约37%的银行通过收购金融科技公司强化科技实力。例如,摩根大通推进云化升级、数据中心建设、AI和GPT等技术研发应用,力争提供业界最好的平台和体验;汇丰银行将“大规模数码化”作为四大策略之一;日本三菱日联银行2021年成立数字服务业务部,与同业合作建立元宇宙经济区,收购量子计算等公司,布局前沿技术;中国建设银行打造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App、“双子星”, 通过本地生活服务拓展流量,形成金融与非金融全覆盖平台生态。

把握居民财富增长趋势,塑造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2022年,全球金融财富规模达255万亿美元,我国人均GDP超1.2万美元,财富管理业务迎来快速增长期。面对广阔的市场机遇,银行业进一步发力财富管理领域,力争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摩根、富国、德意志、美国银行等领先银行2021年财富管理规模合计17万亿美元,较十年前翻番,财富管理收入占非息收入比重约30%。摩根大通成立专注于服务超级富裕人群的子公司,2022年财富管理板块ROE达25%,明显高于集团平均水平(14%)。美国银行依托子公司专注服务高净值与超高净值客户,2022年实现创纪录的181亿美元收入。富国银行推出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投顾平台、养老金计划平台、人工智能虚拟助手等。国内的招商银行深化智能投顾应用,打造“招财号”财富产品开放平台,资管业务规模超4.4万亿元,2022年相关手续费收入增长14.8%。

抢滩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绿色资产负债表。全球主要银行聚焦服务减碳革命,发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继续强化ESG披露,加强自身碳足迹管理,推进净零排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2022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4871亿美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3.5%;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超22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9.2%,其中六大国有银行绿色信贷占比达13%,较2018年末提升5.7个百分点。花旗银行实施以低碳转型、气候风险、可持续运营三大支柱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巴克莱银行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重心,将低碳减排嵌入各业务条线。我国六大国有银行均发布了绿色金融专项规划或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把绿色金融提升到战略高度(见图3)。

图3 2017—2022年我国六大行绿色信贷余额情况

深化互联网思维,打造平台化、开放化、生态化经营模式。银行业应用互联网思维,以客户为中心搭平台、建生态,推进API开放,打造“无所不在的银行”。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英国、欧盟、巴西等为代表的“监管推动”模式,监管部门推动银行开放数据并制定标准。英国已有200多家金融机构参与开放银行计划,用户超过650万。二是以新加坡等为代表的“监管鼓励”模式,监管部门出台指导手册等,引导银行开放化发展。星展银行对外提供约50种汇率、利率等银行相关API服务。三是以中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市场先行”模式,鼓励银行自主创新,构建金融生态。摩根大通开放司库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现金管理和财务服务等难题。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建行云”,推出“云霄”生态合作计划,形成金融云整体解决方案。平安银行打造星云开放联盟,为用户提供近9000个接口。

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国际主要银行高度注重社会责任,持续加大公益投入力度,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摩根大通银行提出“前进之路”计划,承诺未来五年投入300亿美元用以促进社会平等。法国巴黎银行成立房地产基金,主要投资专注于服务贫困人群的住房项目。国内银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2022年末,我国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达23.6万亿元和49.3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分别约26%和12%;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4%,大幅下降130个基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公益捐赠多年超亿元,建设银行实施住房租赁、智慧政务等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负责任大行形象,明晟ESG评级连续三年为A。

应对复杂风险形态,全面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下行,新型风险涌现,监管政策趋严,以及近年来德意志银行巨额亏损、富国银行遭巨额监管处罚、硅谷银行等轰然倒闭等风险事件频发,银行更加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通过完善风控体系,增加拨备计提等方式,强化风险治理。国际主要银行树立更加审慎的风险偏好,2022年末美国银行业不良率较2015年末下降0.83%,拨备覆盖率大幅上升132%。富国银行将风控合规放在首位,简化业务,降低复杂性;美国银行强调遵循正确的风险原则,建立敏捷有效的风险机制。国内银行进一步强化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工商银行深化“融安e”系列系统建设,农业银行持续优化数字化信用管理平台,建设银行加快建设数字化风控体系,邮储银行编制了智能风控规划(见图4)。

图4 2015—2022年中美银行业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比较

加快构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体系

战略体系涵盖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举措、实现路径、组织保障、风险治理等方面,具有纲举目张、领航定向的重要作用。我国银行业要立足“三新一高”,落实“三项任务”,系统谋划、前瞻布局、守正创新,打造“第二发展曲线”,以高质量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锚定战略目标,不断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愿景和目标决定了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银行业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摒弃“唯指标、唯利润”的价值评判标准,以增强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关系,打造经营稳健、结构均衡、服务多元、效益优良的新时代商业银行,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的质效,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优化战略布局,构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构公司金融、零售金融、资金资管等业务的经营逻辑和模式,统筹国际国内、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和社会治理需要,兼顾传统领域和新兴业务发展,强化科技数据支撑,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级,下沉服务重心,构建平台化生态化的经营新模式,打造全球一体、城乡融合、“金融+非金融”“线上+线下”“融资+融智+融数+融技”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战略重点,发力“十大领域”,构建“六大生态”。银行业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国家战略,发力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金融、县域金融、民生金融、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十大领域,加快构建大资管、大财富、大消费、大住房、大养老、大文旅金融等六大服务生态,丰富战略内涵,突出发展重点,锻长板补短板,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国际化之路,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明确实现路径,加快数智化、平台化、轻型化、低碳化发展。推进数字银行战略,坚持科技数据双轮驱动、双向赋能,提高数字化供给能力和生态化链接能力,优化升级金融云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数智化转型,更好融入并服务新经济新业态。实施平台银行战略,聚焦智慧政务、医疗教育、生活消费等高频场景,搭平台、建场景、拓生态,打造流量经营新通道;稳妥推进开放银行建设与科技数据能力输出,构建共建共享金融发展的新生态。加快轻型化转型,提升交易银行能力,发力新型财务顾问、智能投顾等融智服务,打造“两头在外”的轻型资产负债表,提升非息收入比重,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低碳化发展,构建绿色资产负债表,打造生态友好型投融资模式,加强自身碳足迹管理、绿色运营与节能降耗,擦亮新时代金融的生态底色。

加强组织保障,增强柔性化、敏捷化与适应性。银行业要适应VUCA时代和数字经济、科技发展、需求多元、业务跨界等新形势,以科技数据应用探索组织架构改革创新,打造“强后台+大中台+敏前台”管理体系,推广柔性团队工作方式,探索柔性化、平台化、网络化、共生式组织,试点重大创新项目的“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逐步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数字化经营、打破部门银行、快速响应市场客户的管理架构。同时,立足固本强基、降本增效,优化资本管理、价格管理、成本管理、考核激励等机制,不断增强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释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能。

强化风险治理,构建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控合规体系。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银行业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将风险管理深度融入战略制定、业务发展、经营管理等全流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以“科技+数据”升级智能风控模式,推动从人控向机控、向智控进阶;全面提高对外部输入性风险、房地产与地方债等重点领域风险以及模型、数据、科技、欺诈等新型风险的预见、应对、处置能力,使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前面,守牢风险合规生命线,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屏障。

猜你喜欢

战略银行金融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战略
战略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