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研促改,绿水新满池
——幼儿园教研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分析

2023-09-15陆贞珍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前进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园本研讨教研

◆陆贞珍 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前进幼儿园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教研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改革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支持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新的教研方式来解决幼儿园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幼儿园必须立足本园实际,针对办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从而推动幼儿园在改革浪潮中平稳前进。

但各园在开展园本教研时,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教研对象主动性不够、教研内容偏理论、教研形式单一、教研结果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教研质量,因此,如何解决问题、高效开展教研活动是每个幼儿园的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探索、尝试,跟大家分享有效组织教研活动的几点策略。

一、开展师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园本教研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定教研内容时,既要考虑教师的需求,又要关注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做到尊重教师、支持教师、成就教师。尊重教师,即帮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支持教师, 即让教师学会主动发现和解决自身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成就教师,即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乐趣,从中获得成就感,并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进。因此,笔者采取了如下方法开展契合教师内在需求的师本教研,来提高教研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一)提前预约,激发自信

要让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必须要让教师有话可讲。组织者可以采用提前预约的方法,根据不同教研活动的需要,提前通过周计划和群消息发布教研内容,让教师事先进行充分的发言准备, 激发专业自信。例如,在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课题研讨时,第一版块的“前期教研回顾”需要教师梳理研讨的价值点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后的收获或感触。于是,我采用提前预约的方法,在教研活动前先和部分教师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简单梳理素材和观点,明确交流发言的任务,让他们在活动中能自信地交流与表达,提高团队研讨的质量。

(二)智慧平台,启迪智慧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会影响教师在研讨中发言的语速、思维,从而影响到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教龄3 年以下的教师,他们在快节奏的教研中会来不及消化和吸收,有时会害怕讲错而不敢发表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借助了智慧云平台,开展线上的“微研”,变“面对面交流”为“网络的非正式研讨”,给教师创造了轻松自在的氛围。这个方法深受大家欢迎,既解决了面对面交流的紧张和尴尬,又解决了时空限制问题。除了智慧云平台,我们也可以借助微信、Q Q、腾讯会议等其他软件来开展线上“微研”。

二、结合问题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因此教研工作的开展,应落脚于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上。就像虞永平教授强调的:“幼儿园教研需要革命性转身,任何教研的任务和活动,都应该来自现实的保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笔者采用圆桌交流会、谈心、问卷、便签等方式收集和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逐个解决问题。

(一)梳理“真问题”,开展价值型教研

上文中笔者提到,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很多来自教师的问题,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开展教研活动?当然不是。教师提供的问题有的很小,有的只针对个人,有的只是某一阶段的。因此,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真问题”,开展有价值、有意义的园本教研。对于教师个人的、阶段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面对面解答来解决,无需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花时间一起解决,这样可使我们的园本教研更具价值和针对性。

(二)聚焦“小问题”,开展沉浸式教研

在问题梳理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小问题”是大家共性的问题,这些“小问题”其实不是真的小,而是很细,它们往往存在于活动现场,其解决需要大家回到现场才能看清楚、分析透、解决好。针对这种类型的“小问题”,我们通常采用沉浸式教研来解决。让教师到现场真实地观看,去看师幼的互动,去看幼儿的表现,去看教师的言行。这可以让教师真实参与,获得切身的体验,只有与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剖析“难问题”,开展系列性教研

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除了“真问题”“小问题”还有“难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一次教研活动解决不了,需要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进行持续性的研讨,才能真正解决好。如在开展幼儿园运动区域问题研讨时,我园就用了三次研讨活动帮助教师真正地解决问题。

第一次的研讨针对“幼儿园运动区现状和问题分析”进行研讨,通过老师们的案例分享,我们梳理出几个共性问题:教师组织时在意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却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运动量不够;幼儿自主性和安全问题产生矛盾。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二次的研讨。这一次研讨结合现场观摩展开,老师们在真实游戏中明确了运动量不够的原因是:幼儿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去组合搭建运动的器械,导致在户外运动的时间里,孩子在设想和搭建上花的时间长,而真正运动的时间反而短。另外,没有任务卡,孩子们会通过捷径快速到达目的地结束游戏,这样孩子们的运动量肯定是不够的。

针对实际观察发现的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三次研讨,这一次老师们通过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各年龄段健康领域的研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重新设计,并请老师们当了一回“幼儿”,玩一玩自己设计的游戏,通过教师自己的亲身体验优化调整,最后再回到幼儿的游戏中。这样持续性的研讨优化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问题,最终给我们呈现的幼儿游戏情况是非常令人惊喜的,孩子们运动量和自主性、持续性的问题都一一解决了。

三、搭建多元平台,检验教研成果的有效性

园本教研的主题内容来自一线的教育实践,大多与教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最终目的也是通过研讨、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因此,幼儿园还应搭建各种平台去检验教研成果的有效性,是否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园本教研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育教学行为转化?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如:开展教学展示活动,让青年教师有历练的平台、骨干教师有展示提升的机会,在准备展示中将教研所学、所得落实到教育实践,在课后研讨中巩固加深教研的效果。在教学中把教研中所学、所得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

又如:开展游戏观摩活动,让教师回到现场,观察教研中教师认可的方式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否能让幼儿获得成长,真正检验教研的效果。通过这样一次次活动的开展去检验园本教研的成效,同时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继续发现问题,为接下来的园本教研活动提供素材,形成“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教研模式。让教师真正作为研究主体,以研究者的视角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抓住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契机,致力于教育过程的优化,用研究成果去解决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必须重视园本教研,不断探索好的方式,让园本教研成为教师发展的内心需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保障,成为办园质量提高的有效助力。我们相信,当园本教研在幼儿园蔚然成风时,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成长,家长和社会的异议与困惑也将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园本研讨教研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