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不同星球的你

2023-09-15王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6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高中生

王昭

关键词:人际交往;交友方法;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6-0040-03

【活动背景】

心理教师在课前调查了高一学生心理课需求情况,其中人际交往的主题呼声最高。这也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高中生处于青年前期,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也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从高一年级开始,高中生的交友意愿、择友标准、交友深度等悄然发生变化。处理人际关系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议题,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因此,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课能够引导学生意识到交友的重要性,了解同龄人的交友困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适合自身交友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融入新班级,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学习生活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交往中的困惑,意识到交友困惑的普遍性。

2.情感目标:觉察彼此的差异,积极主动寻找交友办法,体验交友乐趣。

3.技能目标:掌握交友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重难点】

掌握良好的交友方法和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方法】

讲授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活动准备】

课前小调查、课件、活动单、角色扮演道具、音乐。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期待不同星球的你

教师导语: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开启探索太空之旅。请你们想象一下:在一個晴朗的夜晚,你仰望星空,浩瀚的宇宙让你陷入了沉思,宇宙仿佛有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你去探索。你的谜团是什么?(停顿)

生:有外星人吗?

师:是的,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外星人的探索,我们甚至“自作多情”地把我们的个人信息寄到太空,期待有所回应。

呈现活动主题:期待不同星球的你

师:假设不久前,地球真的收到了来自外太空传来的神秘信号。我们预感到,在不远的某一天,外星人会造访地球。如果外星人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你打算怎么和他交流?请大家讨论两分钟。

呈现活动主题:遇见不同星球的你

二、活动一:遇见不同星球的你

师: 为了与即将造访地球的外星人友好地交流,我们需要事先模拟和外星人初次见面的场景。

PPT出示活动规则:(1)邀请两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外星人和地球人。(2)外星人扮演要求:外星人听不懂地球人的语言,看不懂地球人的手势;地球人扮演要求:地球人想办法与外星人进行交流。(3)请台下同学保持安静,以保证台上的同学进入角色状态。

两位学生演绎地球人与外星人交流的场景。

师: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演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真实的初次见面的场景。我很好奇,刚才两位在角色扮演中内心的感觉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想法。

生(外星人):彼此不了解,无法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手势,没有共同的沟通方法,有些着急。

生(地球人):我很好奇他从哪里来,来地球做什么。但无论我说什么,对方都没有回应,我很无奈。

师:从刚才的表演中看到,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人的时候,自然地会拉开距离,说明我们内心多少有一些顾虑或担心。这些顾虑和担心是什么?

生1:他们从哪里来?接近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害怕他们会伤害我们。

生2:担心生活方式与做事风格不一致,审美不一样,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语言。

师:是的,当我们彼此不熟悉的时候,我们有顾虑和担心是很正常的,担心他接近的目的是什么,是友好的吗。担心语言体系不通,无法交流沟通。请大家进一步思考,我们这些顾虑和担心来源于哪里?

生:因为不一样。

师:是的,因为我们彼此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带着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追求。

过渡语:我们与“外星人”交流的场景像极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交友的模样,我们也会有担忧、顾虑。或许我们每个人也是一个个独特的星球,来自不同星球的我们会有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性、价值观等差异。那么如何让这些差异擦出友谊的火花,绽放青春的光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来自不同星球的你”。

PPT呈现活动主题:来自不同星球的你。

三、活动二:走近不同星球的你

师:来到高一下学期,同学们从原来的陌生变得彼此熟悉起来,结交了新朋友,两颗星球有了交集。在日常交往中,两颗不一样的星球会有些困惑或碰撞(呈现活动主题:走近不同星球的你)。课前老师调查了大家目前存在的交友困惑,这些困惑可能是你遇到过的,也可能是你身边的朋友遇到过的,请一起思考这些困惑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PPT出示活动规则:(1)前后两桌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随机抽取讨论和解决的问题。(2)讨论时间为8分钟。(3)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每组限时2分钟。

师:大家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经过一次次思想碰撞后,我想你们对于手头上的交友困惑已经有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大家的想法和建议。

问题1:他是不是我的“真”朋友?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交到一个朋友,放学后我们会一起吃饭一起玩,也会聊班里发生的事情,但我感觉两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会有所保留。我不确定他是不是我真正的朋友。

师:小组代表分享“我”这样想的原因?你们认为“真朋友”是怎样的?

学生分享:不算是真朋友,因为不够了解彼此的想法,容易产生误会。真朋友要互相袒露,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同甘共苦。

师:问题1涉及的是友谊的界定,“社会渗透理论”可以解释友谊的边界问题,它认为人际交往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亲密程度。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

问题2(友谊的排他性):他有了新朋友,我很失落

我有一个朋友,大家平时都玩得很好。我把他当作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我最近发现他又交了别的朋友,关系还不错,我很失落。

师:请小组充分讨论,“我”为什么会感到失落?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学生分享:因为关系不对,怀疑自己不够好。解决办法是:交新朋友,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享受生活;如果很难过,及时调节,转移注意力。

师:大家讨论很热烈,你们似乎对一些交友的技巧有所感悟。问题2涉及的是友谊的排他性问题。你担心对方忽略了你,有心理落差;也可能担心相互的付出不对等,也希望对方视你为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朋友之间出现排他性,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说明你很在乎这位朋友。当出现竞爭关系的时候,排他性也出现了。

问题3(友谊的互利性):他的话会伤人

我们都把对方当作很好的朋友,但TA有时候说话很不注意,比如给我起我很不喜欢的外号,我提醒了但他还是没改,我真的非常生气。

师:请小组充分讨论“我”生气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学生分享:提醒对方,沟通,互相理解;调整自己,带动对方;放弃这个朋友,交新朋友。

师:问题3涉及的是友谊的互利性。我们可能感受到对方不够信任,不够尊重自己,对自己信心不足,无法体验友谊的愉悦感……

朋友间需要真诚,真诚对友谊的维持很重要。关系回报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付出真诚和尊重,同样也希望对方给予真诚和尊重。我们喜欢和那些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交朋友。

问题4(友谊的相似性):我想学习,TA想玩

我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挺聊得来的,一起玩也很开心。但他比较爱玩,我想多花点时间学习。每次他提出一起去玩的时候,我都很纠结,但是我朋友很少,不想失去他。

师:请小组充分讨论“我”纠结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学生分享:双方协商去玩的时间和次数,不一定每次都接受去玩的邀请;朋友间可以接受差异性。

师:问题4涉及的是友谊的相似性问题。请大家思考:是相似导致了友谊,还是因为友谊而变得相似?研究发现更倾向于前者,因为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并且还喜欢那些和他们行为一致的人。某些方面的互补性的确可以促进朋友关系,但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上相似的人成为朋友。

小结:根据同学们提出的交友策略总结出以下四点开启友谊小技巧:(1) 尝试表达,敢于行动;(2)共同话题,开启友谊;(3)学习技巧,提升自我;(4)深入交往,拉近距离。

教师总结:感谢各位同学独到的剖析和精彩的解决方案。从大家的分享中,我们明白了友谊就像是两颗不同星球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可能并行,可能交叉相遇,也可能相互碰撞,会出现各种交友困惑。我们也在人际交往中成长,磨合,变成更了解彼此的人,成为永远的朋友。

最后,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请你根据自己当前的交友情况,尝试采用一种交友技巧,记录下你的感受及效果,作为自己的成长记忆。

【活动反思】

通过课前调查掌握学生当前的交友困惑,课程主题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选取课前调查中典型的高一学生交友问题进行探讨与分享,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外太空的氛围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通过环境创设,一步一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主线清晰。从与外星人初次见面的尴尬到深入分享其中的缘由,再到彼此靠近时会发生的矛盾和交友困惑,由表及里逐渐拨开。学生也能跟着老师的课堂节奏进入状态,观摩、体验、思考与分析面临的交友困惑与挫折。通过同伴互助,学会求同存异的交友观,最后获得成长,更顺利地融入高中生活。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