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2023-09-15苏莉

南北桥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

苏莉

[摘 要]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工作是落实预选绩效管理、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举措,而正确、完善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更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工作落实的关键。本文梳理了绩效审计指标设计原则与设计路径,探索构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费的绩效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图书馆这类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机构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为推动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充分凸显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提高绩效审计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加强审计结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合理配置提供重要依据。

1 绩效审计指标设计原则

1.1 合理性与科学性

若想有效保障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高质量完成,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绩效审计指标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层级逻辑的清晰性与严谨性、整体架构设计的健全性、各类指标内涵的客观性、各项因素分析的准确性等方面。因此,在开展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设计期间,应当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客观事实作为依托,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消除主观因素造成的干扰影响。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高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落实期间的适用性与规范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市场环境、社会发展趋势、当地受众群体在文献资源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等相关要素的了解与分析,从而在确保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客观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凸显其对各类型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方面的针对性[1]。

1.2 衔接性与指导性

为实现绩效评审方式方法、内容在落实期间具有自上而下的衔接性与指导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按照财政部、审计部等相关部门出台的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工作。例如,需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印发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相关内容,提升绩效审计指标与评价工作的规范性、统一性以及权威性。

1.3 可量化与可操作

可量化,主要是指可以有效利用绩效审计指标,实现基于数字化方式体现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购置情况、购置进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相关情况,并与既有的项目目标进行比对与分析。可操作,是指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大数据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所涉及的各类审计数据进行动态化采集与整合,根据最终分析结果形成以实践为背景的客观定量结论。

公共图书馆性质较为特殊。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仅能切实满足当地地区中部分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无法与娱乐、社交等相关机构相比,在呈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需要较长的周期,同时所产出的效益较为抽象,加之效益产出期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数量指标设计难度被拉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探索可量化的效益指标并将其作为依据,对公共图书馆的整个文献资源购置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

1.4 可理解與可接受

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以公共图书馆相关知识、文献资源类型知识、公共图书馆所在区域发展情况等相关因素为基础落实绩效审计工作。通常情况下,担任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工作的人员并不是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或与该行业相关的工作人员,致使绩效审计工作人员需要面对跨行业开展审计工作的情况,为此需要审计双方加强对彼此的理解、接受以及沟通,为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需要将易于被专业审计机构或审计管理部门理解、接受的指标作为主要内容,从而开展文献资源购置绩效审计指标的设计,确保绩效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在所形成的绩效审计指标中应当切实凸显对当前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评价、行业特点等相关要求,以此提高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工作结果的被接受度与被认可度。

2 绩效审计指标设定路径

绩效审计指标应当依托指标设计原则、项目目标等因素进行设定,绩效审计指标的主要作用是以数字方式体现项目目标的落实效果,基于此特点,绩效审计指标往往用于对某些项目的量化与测算。在形成绩效审计指标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实际的考虑,分析所设定的指标内容、范围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以项目目标为先导,为绩效审计指标赋能时效性、量化度、可实现性、具体性以及全面性等[2]。

站在宏观角度分析,现有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中的绩效指标往往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在设定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确保所形成的绩效审计指标契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工作特点,确保能够通过绩效审计指标有效反映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将绩效审计指标作为基础,综合分析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等相关行业标准与要求;另一方面,应当加强与财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性,确保所形成的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能够有效契合财政绩效评价格式与流程,以此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顺利构建提供重要基础。

2.1 管理指标

管理指标的主要应用内容为管理并决策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购置情况。基于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与考核方式的特点,可以将管理指标视为定性指标,根据实际需求可在管理指标下形成二级指标,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文献资源购置工作开展情况、组织管理情况、购置费管理情况、购置费配置与落实情况以及文献资源购置决策等相关方面,具体包括形成文献资源购置目标、优化文献资源购置内容、基于决策程序下达文献资源购置指令、购置费用到位率、购置费用使用途径、财务管理情况、管理质量分析、文献资源购置进度以及最终验收等三级指标。

2.2 产出指标

产出指标的主要作用是统计与分析公共图书馆自开展文献资源购置项目开始,对比与明确其实际产出量与项目目标中计划产出量之间的差异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目标完成度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产出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通常包括成本指标、时效指标、质量指标以及数量指标等。公共图书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文献资源购置具体需求等方面,在二级指标下设多元化的三级指标,如特定文献资源购置成本与数量、文献资源购置时效性、特殊类文献资源购置比例、市场环境中特殊文献资源持有率、各类文献资源购置种类册数等。

2.3 效益指标

效益指标是分析与评判项目实际开展期间所形成的效益,即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工作对当地产生的可持续影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相关方面。效益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包括:数字资源利用,即季度或年度的文献资源访问量、引用量、下载量等;纸质化资源利用,即文献互借满足率、预约借阅率、季度或年度新增馆藏借阅率等;资源整合揭示,即特色数据库、专题书目、检索平台等相关环节的建设与应用程度;资源宣传推广,即多元化资源推广渠道及横向与纵向推广程度,如主题活动、学术讲座、资源动态、新书推广等。

2.4 服务性指标

根据具体情况与需求,合理形成服务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如读者服务、情报服务、用户满意度等。

读者服务包括:馆舍开放,即用户季度或年度入馆人数、季度或年度开放天数等;文化活动,即城市文化建设、阅读推广活动、合作单位类型与数量、影响力、文化传承的多元化文化活动举办次数等。

情报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即知识产权信息年度服务次数,诸如文献专利的挖掘、分析、检索以及查新等方面的次数;情报分析及评估决策,即对接社会层面的科研机构、学校、学院的年度服务次数等;科研支持,即对接科研需求,提供研究领域竞争力分析、代表性论文影响力分析、科技查新等相关方面的年度次数。

用户满意度包括:科研服务满意度,即科研对象对公共图书馆中是否存在科研服务以及科研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读者满意度,即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环境、服务质量、文献资源涵盖范围等相关方面的满意度。

3 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通过上述对绩效审计指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本质是融合各类绩效审计指标后所形成的总体。基于绩效审计指标的多样化、层级化特点,能够实现不同的绩效审计指标,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审计项目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从而有效衡量绩效责任主体的实际工作状态是否满足既定的项目预期目标。

3.1 明确审计内容

目前我国既有的审计准则、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表示,具有审计职能的机构需要依托财务收入与支出相关法律规定、财政收支具体类型以及国家与该方面相关的规章规程,对国家事业组织的财务收入与支出中合法、真实的效益情况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另外,还需要重点审计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事业组织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其二,相关规章规程、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其三,对比财务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与支出以及相关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相似度、差异性等。

以用途视角分析当前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两方面,分别是业务费用以及文献采购费用。所谓业务费用,主要是指与文献资源购置相关的业务活动在建设与推进期间所产生的各类费用支出,诸如设计并建立专属文献资源数据库、加工材料、文献资源的整合、归纳、存档以及揭示等相關方面;文献采购费用主要是指公共图书馆在市场中采购资质文献资源、数字文献资源等相关资源时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因此,在建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期间,应将上述两种购置费作为导向,有效涵盖各类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使用途径、产出情况、所产生的效益等相关方面进行审计指标,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相关管理制度在落实期间的监督力度并分析制度内容的健全性与合理性[3]。

3.2 权重赋值

除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定义或明确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各指标的涵义、指向以及具体表意等要素,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各指标权重赋值,以数字方式明确各权重差异性以及各指标在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以此实现动态化反馈公共图书馆职能履行效果程度。另外,绩效审计指标权重赋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在绩效审计中较为常见的指标权重复制方式包括模糊综合评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较为广泛,究其原因是其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一定的成本节约、易于理解、结构清晰等优势,能够根据具体绩效审计策略中各类指标开展系统化、规范化以及流程化的分析,实际结果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均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清晰性,是一种多层级结构优化解决方式,可以将内容复杂混乱的决策以模型化、层级化、数量化、分类化方式,最大程度地简化其分层结构。从层次分析法应用步骤角度分析,其在对绩效审计指标权重进行计算与赋值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根据具体需求建立分析目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次,对公共图书馆实际情况、文献资源购置情况等相关数据信息开展大规模采集与深度分析,并利用专家数据库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与评估,以此明确指标、构造判断矩阵;最后,对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框架、各层级排序的合理性与一致性进行校验,最终形成完整的层次总排序,计算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各类指标的最终权重并为其赋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助推公共图书馆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据合理性、科学性、衔接性、指导性、可量化以及可操作等原则,构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进而有效助力公共图书馆形成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模式,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大平. 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J]. 人文之友,2021(5):193-194.

[2]朱允. 关于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 国际援助,2023(6):67-69.

[3]孙挺. 国内图书馆绩效、成效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2023,40(4):42-45.

猜你喜欢

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与读者服务优化
承德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