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PIEB分娩镇痛的效果研究

2023-09-14窦雅丽海克蓉杨付明闻云霞朱宁焘

宁夏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罗哌初产妇卡因

窦雅丽,海克蓉,杨付明,张 晓,闻云霞,朱宁焘

分娩疼痛是产妇不可避免的情况,初产妇产程时间长、痛感强,急性分娩疼痛是产后持续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1],导致产妇出现如焦虑、恐惧及疲倦等对产妇及胎儿健康不利的情绪。硬膜外镇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通常被认为是分娩过程中疼痛管理的金标准[1]。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PIEB) 技术可间断、快速注射药物,可充分与脊神经接触而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产妇的疼痛感[2]。依据技术操作规范中低浓度罗哌卡因0.062 5%~0.15%联合脂溶性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0.4~0.6 μg/mL,本研究选用最低浓度0.4 μg/mL舒芬太尼,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低浓度舒芬太尼行PIEB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长和不良反应等的影响,探讨最佳的分娩镇痛药物配伍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固原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固原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产科1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成A组(0.075%罗哌卡因)、B组(0.1%罗哌卡因)和C组(0.15%罗哌卡因),3组产妇年龄、孕周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产妇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Ⅱ级产妇;②初产妇,且其胎儿为单胎、头位;③产科医师检查评估产道条件良好者,估算胎儿体重小于4 kg的产妇;④认知良好产妇;⑤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产妇;⑥产妇自愿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有胎盘早剥、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妊娠糖尿病等高危妊娠产妇;②凝血功能异常产妇;③全身感染及颅内压增高产妇;④既往存在精神病史或者癫痫史产妇;⑤长期应用镇痛药物史产妇;⑥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产妇。

1.4 方法

1.4.1 分娩镇痛方法:3组产妇在送至产房即刻为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胎心,待出现规律宫缩时将其体位调整至左侧卧位,选取L2~3间隙实施硬脊膜外穿刺,头侧置管,于硬脊膜外腔留置3 cm的管道并固定。平卧后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3 mL,5 min后确定患者无脊麻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A组给予0.075%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B组给予0.1%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C组给予0.15%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各组硬膜外给予首剂量8~10 mL,30 min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开始PIEB模式镇痛。参数设置为脉冲剂量8 mL/次,脉冲间隔1 h,PCA 6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极限量30 mL/h。在产妇分娩过程可依据其疼痛情况追加药物,待胎儿娩出、切口缝合后结束给药。

1.4.2 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3]、改良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4]和Apgar评分:VAS评价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VAS分值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改良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0分无运动阻滞;1分为不能做直腿抬起;2分为不能屈髋屈膝;3分为不能屈踝关节。Apgar评分方法评价,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须积极处理;0~3分为重度窒息,须紧急抢救。

1.4.3 观察指标:3组产妇感觉阻滞开始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产程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和改良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3组产妇第1、第2、第3产程时长,并记录新生儿1 min、5 min和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3组产妇产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3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产妇感觉阻滞开始时间A组较B、C组长(P<0.05);A组较B、C组镇痛维持时间短(P<0.05);在分娩期间疼痛VAS评分上,阻滞开始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15 min、阻滞30 min、阻滞1 h、侧切时与手术结束时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但B、C组在各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表3。

表2 3组产妇感觉阻滞开始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比较

表3 3组产妇分娩期间VAS评分(分,

2.2 3组产妇产程、Apgar评分比较:C组第1产程较A、B组长, 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2产程较B、C 两组延长(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产妇第3产程时长与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分娩产妇各产程时间与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2.3 3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面,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产妇自控镇痛药物组合主要是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但具体用药配伍浓度尚且存在争议。罗哌卡因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果,其对产科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更具优势[5]且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毒性低[6]。0.05%~0.20%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有镇痛效果,依其浓度的高低产生运动感觉分离[7]。舒芬太尼广泛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强和作用维持时间长的优势,但有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较B组和C组产妇感觉阻滞开始时间长而镇痛维持时间短,表明相对于罗哌卡因浓度低于0.1%,罗哌卡因浓度高于0.1%联合0.4 μg/mL舒芬太尼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和更长的维持时间,与局部麻醉药的特性一致;分娩镇痛后15 min、30 min、1 h和侧切时,B组和C组疼痛VAS评分和第2产程时长低于A组,表明罗哌卡因浓度高于0.1%联合0.4 μg/mL舒芬太尼在产程各个时间点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宫缩疼痛,促进胎头下降,缩短第2产程时长,可能与A组镇痛不足有关。

但是罗哌卡因浓度高于C组,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有所增加且延长了第1产程,与于德河[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可能当镇痛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舒芬太尼副作用增加有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同时尿潴留能够影响胎头下降增加剖宫产率[9]。因此,为增加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对产程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0.1%罗哌卡因联合0.4 μg/mL舒芬太尼为PIEB分娩镇痛较适浓度。

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包括研究人群仅局限在ASA分级Ⅱ级足月单胎的初产妇,而对于存在一些合并症、多胎、经产妇等人群的结果并不清楚;罗哌卡因0.1%和0.15%组浓度梯度设置偏大,后期可以增加分组,缩小浓度梯度以探究更佳罗哌卡因浓度;疼痛的评估主观性比较强,不排除产妇主观性带来的偏倚。

综上所述,0.1%罗哌卡因联合0.4 μg/mL舒芬太尼对初产妇行PIEB分娩镇痛,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更适宜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哌初产妇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