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的效果观察
2023-09-14孔超
孔 超
(邹城市中医院骨伤科,山东 济宁,273500)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和低能创伤性骨折,是指在立位高度或更低高度跌倒时发生的一种骨折,而椎体压缩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骨质疏松性骨折[1]。此类骨折通常被称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OVCF 多发于胸椎中段及胸腰椎结合部,OVCF 不仅会引起明显疼痛、身体功能受限和日常活动受限,严重者还导致患者抑郁和慢性疼痛,OVCF 也是后续继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2]。OVCF 患者通常没有创伤病史,患者可能仅仅是在突然弯腰、咳嗽或提举物品后出现急性背痛,常为单侧或双侧的腰部、前腹部或髂后上棘牵涉痛,且可能伴有肌肉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一种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手术方法,PKP 手术对于减轻疼痛,治疗骨折效果确切[4-5]。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因此患者耐受性高。早期研究表明,患者在术后可以立即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该手术尤其在老年OVCF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需进一步明确PKP 手术对OVCF 患者的益处及其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的优势。本研究将2017年1月—2019年10月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50 例OVCF 患者分别采用PKP 和PVP 进行分析,以观察OVCF 患者接受PKP 对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和临床效果,从而进一步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邹城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0 例OVCF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25 例。试验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70~85 岁,平均年龄(76.58±3.15)岁;BMI 14.2~28.3 kg/m2,平均BMI(21.47±1.23)kg/m2;病程1~12 d,平均病程(4.25±0.20)d。对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72~86 岁,平均年龄(76.74±3.28)岁;BMI 14.4~28.8 kg/m2,平均BMI(21.68±1.30)kg/m2;病程1~12 d,平均病程(4.49±0.2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邹城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发病≤1年,且伴有严重背痛[6];②OVCF无椎体后壁和神经病变损伤;③年龄在60 岁以上,经骨密度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7];④为新鲜椎体骨折,且发生于胸椎(T7~T10)、胸腰椎(T11~L2)、腰椎(L3~L5)。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者;②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方案者;③出现高热惊厥或伴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者;④存在认知或其他神经系统障碍者。
1.3 方法
1.3.1 试验组
所有PKP 手术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进行,患者在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处于俯卧位,通过双侧经椎弓根进行穿刺,在CT 引导下预先设计椎弓根插入的位置和方向,针头通过受伤椎骨的双侧椎弓根准确插入,直到尖端在椎体中最佳定位。然后将针取出,并将球囊放入通道中并充气以增加椎体高度,抬高终板并恢复椎体的高度。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椎体,使骨水泥与周围的松质骨充分交错并完全填充裂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椎体的稳定性,患者情况稳定,术后转入病房。
1.3.2 对照组
所有PVP 手术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进行,患者在1%利多卡因麻醉后采用俯卧位,由CT 介入穿入椎体,经透视或透视+CT 扫描,注射骨水泥后并拔针,患者情况稳定,术后转入病房。
1.4 观察指标
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接受CT 检查,确认骨折基本愈合,腰部生理功能正常且无疼痛感觉,基本可实现生活自理)、有效(接受CT 检查,确认骨折有愈合趋向,腰部生理功能大部分正常偶发疼痛感,生活部分自理)、无效(未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5]。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在术前及术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8](由无痛到极痛0~10 分)、运动功能Oswestry 残疾指数(ODI,0~50 分,分值越高提示功能障碍越严重)[9]和健康调查简表[10](SF-36,0~100 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等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分别于干预结束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年内进行电话随访。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使用Shapiro-Wilk test 和Levene test 分别检验数据的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对于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内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使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疼痛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对照组256.63±1.051.89±0.94*试验组256.15±1.080.58±0.08*t 1.593 6.943 P 0.118<0.001
2.3 两组患者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
治疗8 周后,对照组患者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Oswestry 量表功能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Oswestry 量表功能评分对比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对照组2534.15±4.1841.55±3.18*试验组2533.52±4.5650.53±2.63*t 0.50920.574 P 0.613 0.043
3 讨论
继发于骨质疏松症的椎体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随着当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OVCF 已成为影响健康的全球重要问题。据统计,约20%超过70 岁的老人和16%的绝经后女性经历过OVCF。OVCF会导致疼痛、脊柱畸形、焦虑、抑郁、生活能力下降,甚至死亡。保守疗法包括卧床、口服药物、穿戴支具、物理疗法、运动和神经根阻滞,但是保守治疗对大部分患者无效。自从引入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症状缓解快的微创手术以来,OVCF的治疗取得了质的突破[11]。PVP 技术自1984年由Galibert和Deramond 教授首次应用以来已广泛用于OVCF 患者,以减轻患者背痛和矫正畸形。虽然PVP 在OVCF 患者上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但自从应用于OVCF 治疗以来,PVP的各种并发症被观察报道,如椎管内麻醉、严重的骨水泥栓塞、新发椎体骨折和术后感染。PKP 是一种基于PVP 的改进技术,目前用于恢复椎体高度,稳定骨折椎骨。此外,PKP 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OVCF 的手术。据报道,与保守药物治疗相比,PKP 可显著改善患者结局指标[10]。此外,一项随访24 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KP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不会增加其他椎体骨折的风险[12]。PKP 和PVP 都是治疗OVCF 的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然而,在恢复椎体高度和局部脊柱后凸矫正方面,PKP 相对优于PVP。
OVCF 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老年人,调查发现,老年OVCF 患者5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3%~34%[13]。OVCF 的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服用镇痛药、佩戴矫形支具等,都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但长期卧床休息可引起机体功能障碍,不仅不利于骨量的恢复,而且容易加速骨量的流失,加重疼痛,引起肌肉萎缩。此外,对于老年OVCF 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治疗还可能诱发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他疾病,加速疾病的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手术是OVCF 的有效选择,研究发现治疗后3 d、3 个月、6个月,接受PKP 治疗的OVCF 患者VAS 评分显著低于接受保守治疗的OVCF 患者;受PKP 治疗的OVCF 患者损伤椎骨Cobb 角明显低于接受保守治疗的OVCF 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低于接受保守治疗的OVCF 患者[14]。因此,PKP 是治疗的OVCF 患者的最佳选择之一。本研究表明,PKP 可降低疼痛程度,并降低ODI 评分,提示患者脊柱结构和功能上整体效果更好。
PKP 和PVP 为无法保守治疗的OVCF 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微创手术可以提供快速和持久的疼痛缓解与更好的生活质量。虽然PKP 和PVP 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能提供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争议,因此开展本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表明,该研究虽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仍对于指导临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了VAS 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虽然疼痛减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一些作者指出疼痛缓解是由于骨折椎体微运动的抑制和静止,也有报道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破坏骨折椎体末端神经末梢并减轻疼痛[15]。有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与PVP 相比,PKP 对疼痛的改善更大[16]。然而,也有临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KP 和PVP 在短期和长期随访中疼痛减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PKP 在随访中VAS 评分显著降低,这表明PKP 治疗后的疼痛缓解优于PVP。虽然队列研究设计的缺陷和自然恢复过程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果偏倚,这可能会在长期随访中缩小PKP 和PVP 之间的VAS 评分差异[17]。对于功能改善,PKP 似乎在ODI 评分中更有效。因此,接受PKP 治疗的患者,注射骨水泥量更大,后凸畸形改善更好,从长远来看,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除ODI 外,我们还评价接受PKP 或PVP 治疗的OVCF 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与术前相比,PKP 和PVP 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KP 似乎对长期的功能改善更有效,ODI 和生活评分在评估患者功能改善方面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数量有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研究证明PKP 和PVP 都具有不错的临床疗效,在本研究中,PKP 组术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接受PKP 的患者比接受PVP 的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PKP的设计目的是通过球囊扩张矫正骨折椎体的后凸畸形,因此与PVP 相比,PKP 在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18-19]。这表明PKP 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脊柱畸形和疼痛。PKP 矫正后凸畸形的一个原因是充气球囊产生了一个空腔,允许更多的骨水泥注入。一些荟萃分析表明PKP 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20-21]。与PVP 相比,PKP 手术后骨水泥渗漏很少发生,这可以解释为骨折椎体内注射的骨水泥具有更高粘性。在PKP 过程中,充气气球形成空腔,可以将松质骨压缩成紧密的形状,这样就可以将骨水泥注射到空腔中,而不会产生很大的注射压力。因此,有椎体裂隙的患者,尤其是骨折椎体后缘的患者,更适合接受PKP。未来还需要进行大样本量和高证据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结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在临床对OVCF 患者的治疗选择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两种方式虽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脊柱结构和功能上整体效果更好,建议进一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