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普及现状及养老需求分析
——以濮阳市为例
2023-09-14申亚利
申亚利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0)
0 引言
河南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常住人口数为9640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638.8万人,占常住人口数的17%,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达1610万人,留守老人现象突出,且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1],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缓解社会、政府和家庭面临的养老压力。
河南省养老模式大概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人从业压力的增加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机构养老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按月缴纳规定费用即可获得护理、食宿和照料的养老模式,河南省养老服务总体发展水平较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护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辅助、精神慰藉、文教体娱、法律维权、紧急援助等社会化服务[2]。社区居家养老作为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养老模式,自2008年在全国多地试点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和探索,已基本成为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养老模式[3];2017年,河南省制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开始关注并大力建设社区养老设施,向全省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2022年,河南省颁布了《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细化。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普及现状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濮阳市各个社区、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农村等地对200多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养老现状及养老需求三个部分。部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问卷调查需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以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并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针对高龄老年人,采用与其子女面对面访谈的方式,由子女填写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其中男性94人,女性103人,年龄在60~8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有17人,占样本总量的9%;高中或中专学历的老年人有25人,占样本总量的13%;初中学历的老年人有40人,占样本总量的20%;小学学历的老年人有70人,占样本总量的35%;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年人有45人,占样本总量的23%。将原始资料整理后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养老现状。养老地点选择方面,71%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27%的老年人选择到子女家养老,只有2%的老年人选择到养老院等其他地方养老。从老年人经常出入的场所来看,主要为自己家(75.6%)、社区、胡同和公园(33.5%),以及菜市场、超市(32.5%)和老年活动中心(14.2%)。可见,濮阳市老年人的活动场所较为单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普及现状。老年人因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活动范围小、社交圈子窄等原因,对外界事物发展的反映较为滞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普遍不了解,42%的老年人根本没听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只有4%的老年人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1.3%的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所在社区有无居家养老服务。
图1 受访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了解情况Fig.1 Cognition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home-based care mode of interviewees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不同因素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虽然濮阳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太了解,但向其解释后,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很喜欢这种养老方式。详见表1、表2。
表1 濮阳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Tab.1 Demands of community home-based elderly care service in Puyang City
表2 不同因素对濮阳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Tab.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elderly care mode selection in Puyang City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最大的养老需求为生活照顾,这与其自理能力较弱有关;70~79岁的老年人最大的养老需求为经济保障,因为其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工作以务农为主,老年生活没有退休金保障;65~69岁的老年人最大的养老需求为医疗保健,这与其身体机能明显较弱,疾病开始凸显有关;60~64岁的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需求为心理关怀,这部分老年人刚退休,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对文化娱乐设施、户外活动等需求较大。
不同学历对居家养老的需求选择存在差异。初中学历老年人选择子女养老的比例为82.5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64.9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比例为52.94%,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7.26%)。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未受过教育的老年人对事物的理解来源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社区居家养老对其而言是新事物,是对传统养老理念的冲击,一时较难接受。
未与子女同住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的关系。与父母同住选择子女养老的比例为100.0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64.97%);与晚辈同住选择子女养老的比例为78.65%,明显高于平均水平(64.97%);与配偶同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比例为23.16%,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7.26%)。
虽然政府大力宣传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但多数老年人因受教育水平低下、社交圈窄、思想观念固化严重,不能通过手机、宣传栏等途径接收新型养老信息,甚至没听说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明白其概念,且晚年收入低,需要依靠子女供养,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不能自己做主;而较年轻、养老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自主性较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较为认可,更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
3.2 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缓解子女和社会的养老压力,但目前政策和设施尚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不利于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要对此模式进一步的深入和探索。
开源节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强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调动多种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新建小区的规划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场地,帮助社区解决相应的困难;除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及个人充分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以此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推动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提升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并显著促进慢性病的有效管理[4]。生活照顾和就医帮助是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建议在资金不足、不能全面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下优先开展医疗帮助和生活照顾服务,满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化人才的支持。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是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基石,建议提高行业待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学习,聘请专业人士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基本保健、护理、康复及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舆论宣传,并让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加入其中,实现互帮互助。
构建完善的信息支持网络。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借助网络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反应迅速的服务。①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站,提供居家养老政策信息及服务信息,为老年人在线申请服务提供便利渠道;②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收录60岁及以上老年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等信息,并设立专人负责制,定期回访更新档案;③建立居家养老紧急呼叫系统,用于老年人紧急事件求助呼叫,如突发疾病、突发事件(失火、人身遭受侵害等),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逐步建立完善的养老综合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建立各司其职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现各部门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应创新监管方式,监管过程中以“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养老服务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