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二十年文献计量研究
——基于CiteSpace (6.1.R6)数据可视化分析

2023-09-14黄钰灵

名家名作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关键字可视化论文

黄钰灵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是中国本土原创的翻译理论体系并在国际译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力。胡庚申教授在专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中指出之所以能够将自然科学范畴与人文科学范畴中的生态与翻译结合起来,是因两者均为同构;同时试图运用自然学科理论来诠释人文社科的问题。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学者积极传播中国翻译学术思想的产物,是东方传统智慧和西方自然科学研究范式融合的产物。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 (6.1.R6)的数据可视化分析,通过文献计量法,对2001—2022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以生态翻译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全方位分析了二十年来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变迁,从而拓宽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畴。

一、研究设计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全部由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提供。首先,通过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一栏中将“主题”检索命令设置为“生态翻译学”,以达到初步模糊检索效果,检索的文字语言要求均为中文,最后确定检索文字时间范围为2008年11月15日至2022年12月28日。为保证数据的准确度,经过人工甄别后剔除了不在上述范围内的文字、导语等无效数据,共得到论文2047篇,最后为了提升论文的准确度,通过对CiteSpace(6.1.R6)软件对所收集论文去重之后,获得论文2037篇,并结合《中国生态翻译学十五年文献计量研究》一文中所提供的2001—2007年论文数据,将生态翻译学二十年的论文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最终获得符合条件的有效论文2083篇。

二、数据分析

(一)年代分布

根据《中国生态翻译学十五年文献计量研究》论文中所统计的资料,并结合中国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研究论文,可见论文刊发总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态势(见图1)。

图1 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文献发表的时间与篇数

从图1可看出,国内外生态翻译学发文量呈现整体稳步增长的态势,部分年份有些许跌落的情况。由指数线可知,R2越接近于1,说明该数据越可靠。根据中国知网所搜索的数据,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可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缓慢增长期(2001—2009年),在此阶段有关生态翻译学的发文量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学者们对生态翻译学的关注度虽逐年增长,但是相关论文的发表量增幅并不大。九年内共发表论文数量为53篇,约占总数的3%。第二阶段为迅速增长期(2010—2014年),在此阶段论文发表数量大幅度增长,总发表论文数量为505篇,约占总数的24%。第三阶段为稳定增长期(2015—2022年),此阶段论文发表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并且还创下了论文发表数量的峰值。即2021年发表论文236篇,数量高达总论文的11%。

(二)研究主题分析

基于《中国生态翻译学十五年文献计量研究》一文中对研究生态翻译学的文献进行的统计与分析,可将研究论文分为四个主题:研究综述与评价、理论探讨、应用实践、翻译教学。将其数据和年份进行更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生态翻译学2001—2022研究主题分布表

在生态翻译学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总量,远超其他三方面,在2001年至2022年之间累计发表了1775篇,超过生态翻译学研究著作总数的85%。

(三)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字是一篇文章或著作的浓缩精华。共现频次高的关键字就表明其为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重点,而较高中心性的关键字则就可以发现与该学术重点间的交叉转化联系,进而体现出某个节点在整个互联网上的重要性水平。根据分析图谱可知,关键词由大小不一的节点所表示。如果该结点越大,则代表关键字所存在的频次越高,其受的关注度也就越大;而结点之间的连接则意味着关键字的中介核心性。连接量越大,则意味着其中介中心性也越高,其关键字间的交叉关联水平也就越高。

其中,节点最大的是“三维转换”,因此表明共现频率最高。排在其后的依次是“生态翻译”“字幕翻译”“翻译”“文化维”“交际维”(见表2)。表2为共现频率在二十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这些关键词代表的是二十年来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核心热点,可知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三维转换领域,而三维转换理论的大部分内容都应用于翻译实践方面,因此占比很大,其次还包括字幕翻译、翻译策略的研究等。

表2 高频关键词及中介中心性

1.主要研究作者合作分析

由数据可知,在研究生态翻译学领域中,胡庚申教授是主导者,其次是罗迪江、陶潇婷、韩竹林等人,他们有关生态翻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都在8篇以上。但是,学者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因此,这就表明在该领域内的研究者们急需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不仅需要与该领域内的学者们进行更多的交流探讨,更需要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们展开合作,建立生态翻译学与其他领域的桥梁,从而形成一张跨学科的研究网络,与此同时,在横向与竖向不断扩张,最终构建生态翻译学的庞大体系。

2.主要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在生态翻译学科研领域方面,广西科技学院外文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外文研究院、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澳门理工学院、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院和哈尔滨工学院的发表量都比较显著,均发表了研究性学术论文10篇以上,是我国当前在生态翻译学领域研究的主要生力军。同时有部分高校与时俱进,一直都有学者在研究生态翻译学,如清华大学、郑州大学、广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等,但国内各大高校之间并没有产生过多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因此,各区域的科学研究组织以及学者要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并不断完善建立环境翻译学的理论体系,以增强环境翻译学研究的数量和影响力。

3.研究趋势分析

突变词(Burst Term)是指使用频次短时间内明显增多、突然出现的词语,可以用于检测某一学科领域研究兴趣的突然增长,并辨识和追踪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 (6.1.R6)对次关键词的突现词的研究,已找到了十二个突现关键词,代表每个时期内的研究热点。颜色模糊的细线条表示该突现词尚未形成,而粗线条表示该突现词已经成为一个小热点或出现的时间线,而颜色明显的细线条表示该突现词仍然存在或维持小型的热点,或是已经逐渐褪去了原来的热潮。由图2可见,在2008—2022这十五年期间,是生态翻译学理论与实践应用不断穿插与转换的过程。在由闫维康等学者所撰写的《回顾与前瞻: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2004—2021)》一文中,将会发现在2004—2008年间属于中国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阶段,也因此在前期理论建设的基础上,中国生态翻译学逐渐向应用研究方向延伸,并且呈现爆发式增长。

图2 生态翻译学研究前12个关键词突现图

就目前所出现的突现词来看,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大致又回到了理论研究上,国内和国外均有此现象,并且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近年来,英译、英译策略、外宣又重新占据研究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因此,外宣翻译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在孟丽教授所写的《近二十年我国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概况、热点与研究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一文中,通过对中国政治话语翻译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处理之后观察到,来自业界的专门研究党政文献阅读、政治文化与外宣翻译等工作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少,而且缺少领域内学科结合的研究。在该趋势的影响下,外宣翻译日后可能会不断与生态翻译学结合,并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话题。

猜你喜欢

关键字可视化论文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履职尽责求实效 真抓实干勇作为——十个关键字,盘点江苏统战的2021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成功避开“关键字”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