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考山川集大美 广收草木尽精微

2023-09-14吕小东

名家名作 2023年13期
关键词:李伟山水画画家

吕小东

我与画家李伟同窗四年,别后亦通音讯,常有机会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对于其人其画,知之甚详,知道他的风格又有了什么变化,作品又比以往有多少增色,谓之“不隔”,我想是名副其实的。

画如其人,从李伟的山水画作品中确然能看到他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情操,尤其能体会到他的雄心——走出中国当代水墨山水画的新路子。他笔下的那些山山水水,其形其态都是他苦心孤诣的心血映像,从大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从古人中来,熔于一炉,所以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李伟正值青年,但纵观其绘画历程,最打眼的艺术特点竟然不是玩概念、说潮流,而是踏实二字。其学画蒙于幼年,至今二十余年,一步一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大学期间,其师承高荐先生,高荐先生是中国山水画坛的中坚,所以得步正道;亦曾问道于各位画坛宿儒,所以得窥本业堂奥,于此受益良多。再加上本人颇有天资,勤力用功,始有今日建树。

观其作品,笔下有神韵,传统与现代熔于一炉,写实与写意融于一体,山川浑厚悠远、草木华滋扶疏,传达出一种生命力的同时还让人体味到一股幽微的静气和禅味来——“深山藏古寺”。他的作品真正达到山水画“可观、可游、可居”的要求,一幅悬壁,便可神游,斯为乐事。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六法论中叫“经营位置”,但我自己认为用“裁剪”仿佛更为妥帖、形象,因为中国人作画,总是力求“搜尽奇峰打草稿”,自然界的真山真水皆拿来,依意裁剪,因为造境,最后成竹在胸,自然流露方谓得,否则照猫画虎,非媚俗即欺世,难服人眼。李伟正是这样,入京华、上太行,遍览齐鲁大地、江南江北,阅河山,广见闻,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稿,磨砺了锋利的笔头功夫,这些都是其作品传神的源泉。所以看李伟的作品,无论是尺幅小品、扇面、条屏还是整幅,风格无论是浅绛、重彩还是水墨写意,用笔无论是勾、皴、擦还是点、染、泼,都能大胆下笔,细心收拾;形散神聚,皆得其宜,有点石成金之妙。

中国诗有诗论、画有画论,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奇观。画家精研此道,用为养料,涵咏其中,必有所成。李伟正是如此,常于画画之余,翻阅推敲,每有所得便付诸实践,验其确否,如是者三,收获自然多,画艺自然进。同时每逢前辈名家尺纸片帧,更是心摹手追,悉心学习;跑遍国内美术馆,多方观览,汲取营养。在具体的山水画创作中,李伟借助这些修养,熟练运用各种技法,两相融合,故其下笔有物,如得神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已开始构建自己的美学藩篱,开拓自己的格调。其画独到,却引人共鸣,绝非千人一面、百图一法,而是一幅有一幅的新意,一画有一画的面貌。

当代山水画为何沉疴难起,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如陈丹青老师说的,前代是一个艺术的全息世界,什么艺术都可以做到极致,而当代是一个娱乐世界,资讯、诱惑满天飞,使人再难专注于一件事、一种艺术;二是画家普遍急功近利,于本业不愿深攻,将古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功夫抛于脑后,功浅则艺不精,艺不精则作品拙劣,自然之理也;三是闭门造车,宁愿借助于摄影、图册而不愿登山临水,或仅走马观花,宁愿师于概念而不师于自然。这种局面,亟须有志于中国山水画的青年画家改变,李伟是有此宏志的。而我也相信他会有所成,让我们期待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吧!

《松云古居》 李 伟/作

猜你喜欢

李伟山水画画家
我来打开山水画
“田”野里的乐趣
“制造”年兽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孟母三迁
酷炫小画家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喜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