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乡土油画中的情感表达

2023-09-14孙心怡耿世虎

名家名作 2023年13期
关键词:观者油画乡土

孙心怡 耿世虎

一、乡土油画的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中国乡土油画。随后,乡土油画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艺术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色彩、线条和光影的处理来展现农村的真实情景。20世纪80年代,乡村油画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流派。它的起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艺术氛围密切相关。关于乡土的概念,刘淳在《中国油画名作100讲》中讲道,“乡土”即:“家乡 的土地,出生地,本地的和乡村,指家乡、故乡的意思”[1]。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注重乡村文化建设。为了弘扬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形象,许多艺术家走进农村,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农民劳动和乡村生活的关注和赞美。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乡土油画也进一步发生了演变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乡土油画逐渐转变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创作内容也更加广泛和丰富,不仅关注农村和农民,还扩展到城市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乡土油画展示了艺术家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与赞美,既丰富了中国美术的风格,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

二、情感表达的内涵与方式

乡村油画通常采用平衡、简单和对称的构图形式来传达稳定和完整的感觉图片。同时,选择合适的视角也以增强情感表达效果,低视角可以突出物体的庄重和威严,高视角则表现构图的广阔性和开放性。画面形象的塑造通过绘画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姿态和动作来传递情感和故事。如今现代化社会发展飞速,人们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也愈加浓郁,也引发了更多艺术家与评论家们对乡土题材绘画的情感表达做出深入探究。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斯宾格勒认为:“现代社会容易导致都市人们的‘思乡病’,引起城市人们怀念故乡的情感。”[2]这指向了关于思考艺术回归乡土文化的思想观念。

三、情感表达、视觉效果与文化表达

乡土油画中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色彩和表现力强的形象塑造,传递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可能会被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所触动,引发内心共鸣和情感共振,运用明亮、饱满的色彩和生动鲜活的形象来表达农村生活的热闹与活力,或是通过色调、构图等手法将宁静的乡村风光展现给观者。这些情感的传递会引起观者内心情绪上的激荡和共鸣。

乡土绘画、色彩、材质和其他因素在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亦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和联想。例如,鲜艳饱满的色彩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欢乐、活力和温暖等情绪,而柔和的色彩则常伴随着安静、宁谧、平和等情感。艺术家在创作时通过对色彩的精心选择和运用,有意识地传达某种情感体验。乡土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常常与乡村文化、身份认同和社会背景有紧密关系。艺术家通过刻画乡村人物的肖像、日常场景和生活细节,传递他们的情感、意愿和内心独特的经历。观者会因为认同其中的情感表达而产生共鸣,进一步增强与作品的情感联系。通过艺术家的关注和批判现实社会、乡土油画传递对于乡村命运、社会变迁、生活困境等问题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表达将观者引导到当代乡村社会的背景中,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加深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互动。

四、情感表达的艺术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因改革开放有了很快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宫立龙创作的《新潮》《村长》(见图1)、《打台球》等都属于此类作品。油画《新潮》表现了一个大姑娘给小姑娘梳头的场景,大姑娘头发上别着一朵美丽的大红花,认真地为小女孩梳理头发。小女孩站在那儿,双手插在裤兜里,面带微笑。从两个女孩子的穿着来看,她们都在追赶时尚,在追赶新潮流。虽然画家只画了两个追赶时尚的乡下姑娘,但是我们从大姑娘的衣着上发现,中国服装风格和外国服装风格结合在一个人身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吸收外来思想的情况。宫立龙在这幅作品中要传达给观者的是,西方的东西不一定好,要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1994年,宫立龙创作的作品《村长》中,村长的形象非常有特色,他身穿蓝色中山装,内搭红色领带,头戴帽子,又穿着绿色的羊毛衫,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尴尬,透着一丝淳朴,这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变革图。宫立龙十分精准地抓住了改革开放时期东北农民的思想变化,并最终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布上。从《村长》《新潮》等作品来看,宫立龙所表达的思想,就是一种对改革开放的沉思。他的乡土油画不是对时代的讽刺,而是对农民的尊重。这种描述也是对东北农民的一种关注,他希望农民有自己的选择和独特性。

河南画家段建伟是中国油画界以创作中原乡土为题材的代表艺术家之一。由于长期在农田里的辛勤劳作,河南人普遍具有节俭、朴实的性格特征,而且直接导致他们淳朴的生存状况。辛勤的劳作也有助于河南人养成各种美好的品质,如诚挚和坚忍。[3]他热衷于探索人们身上散发出的质朴、自然、原始的精神状态,将油画提升到了人文关怀的高度。1996年是段建伟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从1996年开始,段建伟对自己之前充满“生活流”取向的乡土叙事展开了反观和重审,逐渐由以往那种现实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叙事性质的、离生活更近的绘画过渡到一种更加含蓄和精神化的表达。这一时期,《小孩》(见图2)、《少年》《读书》等系列作品,除了客观写实,人物刻画更是呈现出一种远离生活的标志性风格。早期的现实叙事与写实被抽离,绘画追求更深层次的诗性与意境。这时的绘画是更为内化的乡土主义,或者说是乡村写实主义从表面扩散到内部的结果。《持剑者》是段建伟《小孩》系列作品的真正起点,从这幅作品开始,段建伟人物油画作品中极少会出现成年人的形象,而平涂的双色背景则意味着其作品的叙事性开始减弱,画中的儿童是中原地域的典型代表,段建伟做过多幅素描小稿,对形象进行了反复推敲与提炼,红色的宝剑成为画面中最重要的“道具”,显眼又不矛盾。只有认清油画色彩语言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才能利用这种事物本身的表现力来激发人们在欣赏时产生的内在情感。[4]段建伟用色彩语言独特的表现力与观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运用细致流畅的处理手法,不仅能体现出被展示物体的色彩关系,更能激发观者的共鸣,并迸发感慨万千的情绪,步入画家创造的世界。

段建伟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征是,作品中他们的各种特征比例都像是发育中的儿童,将北方农民的质朴与慈厚体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所展现的木调神情让人们更为真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必感受。于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便是能安分守己、无病无灾地度过一生。这种朴实、忠厚的思想,是创作者自身从中原大地的生活状况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陈树中,1960年出生于辽宁省,199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大型油画工作室,师从任梦璋、宋惠民、许荣初。陈树中一直从事乡土油画创作近40年,潜心创作了多幅结合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的乡村题材绘画,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广袤的土地上,有丰富的风物、风土、民情及故事,给艺术家以无穷无尽的养料,我们欣赏他的作品便可以真切地看到被画家所营造的无数个富有温度的温馨画面。画家还在其叙事作品中融入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变迁的图貌,那里有农民的喜怒哀乐、有民生故事、更有乡村生活的无限演绎与畅想。陈树中的绘画作品通常描绘的是宏大的场面,将人物缩小,将果蔬等事物夸大处理,画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朴素、自然、充满激情的野草滩乡村生活体验,以引起观者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无限遐想。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和生活细节,且充满活力和朴实的性格,表现了或激情满怀或平平淡淡的乡村生活,富有人情味的乡村生活场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向往。

在作品《野草滩,春花烂漫》中,作者以俯视的角度表现了野草滩的美丽、人民生活的安逸与乡村的平静和谐,错落有致的建筑物使画面层次分明;高高低低的院落将农家的淳朴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各自忙碌的人们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高高的树丫上盛开着的花朵将小镇的风情展现出来;远处若隐若现的高山衬托出了小镇的安静;各自劳作的人们又使小镇喧闹起来。在作品《野草滩,春水弯弯》(见图3)中,整个画面视野辽阔,画面中形形色色的人们或劳作、或休息,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使画面传递出几分喧闹气息,春水在缓缓地流着,河水中几只白鹅嬉戏玩耍。陈树中在“野草滩系列”作品中描绘了故乡静谧和谐、朴素优美的意境。他笔下的作品极具叙事性的画面情节诉说着家乡可能发生的一切美好事情。[5]这种对于画面场景的把握、对于画面情节的构思、对于日常生活的审视、对于画面细节的精心处理,无不展露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度的人文关怀。

图3 《野草滩,春水弯弯》 陈树中/作

五、结语

在乡村油画中,情感的表达传达了画家对乡村、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艺术家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深深扎根于观者的心灵和思想,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作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乡土油画艺术家通过情感表达来传递自己对乡村题材的热爱、关注和思考,激发创作的热情和创造力。情感深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展现着精准的情感表达。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当今,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义重大,乡土油画可以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表达形式相结合,并将时代的特征和个人情感相融合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不断尝试探索新的创作语言和表现方式,让乡村文化得到重新诠释和传承,以激发观众对农 村文化的意识和兴趣。

猜你喜欢

观者油画乡土
一张油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端午节观龙舟赛
油画《塬下》
油画
乡土中国
《岁月长又长》(油画)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