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23-09-14俞洁萍
俞洁萍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愈发重要。而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阐述园林绿化的历史、现状、原则和趋势展望,为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7–0236-03
1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历史及现状
植物配置,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植物材料,通过艺术手法,综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展现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1]。风景园林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占据人类文明的一席之地,各个国家民族根据各自的风俗文化、地理地貌,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园林景观。这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史上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通过借鉴创新,更有利于创造出更加秀美怡人的园林风景[2]。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可以按照东西方进行划分,西方园林包含中世纪欧洲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法国勒诺特式园林、英国风景式园林、近代美国园林等。各类园林都有其独特的風格,中世纪欧洲园林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将住宅建在一起,较为拥挤,不注重住所的绿化条件,只有少量花卉;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多追求夸张新奇的装饰,因此,多选择可以进行修剪的植物,突出“雕刻”之感;法国勒诺特式园林大多庄严肃穆,以对称为美,使得整体有皇权至上的感觉;英国风景式园林受到畜牧的影响,将花卉、草地、树木等搭配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草地风光;近代美国园林则更趋近于当今公园的设计,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为主,属于开放式公园,如图1所示。
东方传统园林以日本传统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为主。日本园林主要以一两株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凸显园林绿化的层次感,具有简洁、大方、美观的特点。中国传统园林历来重视植物的配置,在古代,园林绿化除却山石、湖泊、庭院外,必不可少的便是绿植,植物的枝叶形态各异、颜色多样,经过园林专家的精心挑选、巧妙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妙趣横生的景观,例如苏州留园(图2)。
中国园林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园林植物主要以生产为目的,种植桃树、李子树、木瓜、梅树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生产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讲究意趣风雅,名人雅士家中必备竹柏冬青。隋唐时期是我国最为强盛的时代,农业、商业等空前繁荣,同时也是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唐朝时期,严禁任何侵占城市绿地的行为,主要街道以槐树为主,其中穿插有柳树、榆树;皇城内则以梧桐、桃树、李树等为主。宋元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十分注重一年四季的观赏效果,乔木、花果树、临水植物皆有种植,种类繁多。明清时期是园林植物配置继承和变革共存的时代,具有仿古情结,根据历代优秀园林配置总结出一套规则,并将其运用于众多园林设计。其中,清代园林由于建筑物较为密集,用地变小,将单株的植物与建筑交汇,形成独有的画面,例如在粉墙前竖湖石再配上芭蕉、翠竹等,形成诗情画意的画面,可以弥补季节变化带来的不足。
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于精神层面需求的增加,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城市园林绿化进入发展阶段,绿化面积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人们能在深入自然的同时,提高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2 植物配置的原则
2.1 师法自然,模拟乡土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以草本、藤本、乔木、灌木等植被要素来创造景观,因此要遵循自然原本的原则(图3)[4]。根据当地的气候、季节、土壤条件和水文条件进行配比,这样才能创造符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并节省开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植物有季节性植物和常绿性植物,季节性植物的外观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形成不同的景观,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而常绿植物可以和季节性植物互相交叠,组成复层结构,增强整体景观的多样性。
2.2 疏密有致,营造多变空间环境
公园绿地常常是游人所到之处,植被和湖水配合形成开阔地带,在设计时,一般采用低矮的植被以形成透景线,透视出湖光山色感。疏密有致的植被可以更好地衬托中间的湖景,园看湖,湖看园,两者相互衬托,形成妙趣横生的园湖景观。从园湖景观中可以借鉴的是地形地貌等不同的立地条件,可以通过植被的排列打造不同的空间环境,以乔木为骨干,草坪、花木为重点,采取大小相间、幽畅变换、开合交替、虚实结合的形式组成变化多样的园林空间。结合地形和乔、灌木的不同组合形式,形成虚实、疏密、高低、繁简、曲折不同的林缘线和立体轮廓线。
2.3 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功能的要求
以杭州西湖为例,夏季炎热,草坪的大量利用不利于散热,适合以疏林草地为主。但草坪是杭州西湖园林的特色之一,为了方便游人观览和游玩,在树林的种植上,需要注意中间的间隙。树丛树群可以将草坪再分割为小空间,丰富整体景观,既方便游人观赏,也带有园林意趣。因地制宜,不仅可以节省整个园林的开支,更可以增强整体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保证园林绿化的有效性。
2.4 适地适树,科学性艺术性兼顾
完美的园林景观必须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即种植技术人员应当综合考虑不同物种的特征,避免不同物种的相互竞争,确保整个生态平衡稳定;同时要挑选具有观赏性的植物,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凸显单一植被或群体植被的美,以便游客在游览时能感受到意境之美。
2.5 巧妙搭配,季节色彩变化丰富
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形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植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形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季相特色[5]。技术人员要结合四季的特点进行配置,确保每个季节都有一定的植被丰富整个园林景观。春季正是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在空间上要注意植物的位置,防止乱长疯长,破坏园林的美观。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如果城市的植物配置不到位,很可能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人们的生活[6]。夏季配置植物时需要以降温和遮阳作为首要目的,这与人们的出行和生活直接相关,在栽种植物时要考虑到植物的高度和浓密程度。对此,可以选择光合作用相对明显的植物,以大量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度并保护生态环境。在秋季时,大部分植物的叶子会慢慢脱落,也有部分植物的叶子颜色会渐渐变成黄色,所以要尽量避免植被凋零或树叶颜色不一的情况,影响美观。冬季气温较低,植被大多凋敝,非常影响园林的美观程度,这时需要松树、柏树等常青的绿植来丰富园林景观。
2.6 烘云托月,特色景點主题鲜明
一个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很重要的一点是植物配置是否具有主题性。主题就是特色,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在主题方面做足了文章。例如,杭州西湖园林为了加深游客对南方优雅之美的印象,在苏堤配置了垂柳和春季花卉,增添西湖的南方园林之美;又如湿地公园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景,形成独有的野趣风格。
3 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
3.1 植物物种趋向丰富
从物种丰富程度上看,一般园林的生态系统没有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主要依靠于内部的调节系统,而内部系统成分的多样性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生态链。一般而言,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流动性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园林绿化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搭配合适的植物,构建合理的生态圈层,避免物种的竞争关系,利用各植物的特性相互补充,形成健康、结构稳定的生态圈。而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大力发展培植适应城市的植物,更要推广园林绿化的新品种,不论是引进外来的栽培品种还是栽培生命力顽强的野生植物,都要注意生物入侵,防止外来植物对本土植物的空间侵占,以形成符合城市特色的生态群落。
3.2 全面结合城市文化特征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美的感受,精神层面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饮食、服饰、民俗、建筑等领域,也有对园林美的追求。园林绿化作为最能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城市的发展一样,人们也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对植物的种植产生不一样的需求。例如,在以往干旱的黄土高原,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多以柏树等具有抗风抗沙特质的树木为主,但随着国家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落实,黄土高原的风沙变小,地方财政对当地的绿化进行拨款,种植了一批耐旱耐风同时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植物配置不仅要结合地域、气候特征,还要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特征[7]。而如何将人文特色与山水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配置植物,无疑是今后园林绿化的重要挑战和课题。
3.3 打造绿化之上的发展路径
古人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古代的园林绿化具有多感官刺激,而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常会经历“绿化一彩化一香化”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香化为更高的境界。彩化是在绿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园林绿化除了配置一些常青的植物外,还应丰富植物的颜色,使城市多姿多彩。而香化更需要市政部门的通力打造,不仅要种植绿植,也要大规模种植鲜花,将鲜花应用于园林绿化,可以愉悦人的感官和精神。香化作为整个园林建设的最高层级,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将城市植物配置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目标[8]。
3.4 加强人与自然的互动
园林绿化是从上层阶级开始并流行的,并逐渐向下层阶级渗透并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已作为一项公众服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园林绿化应以人为本,带给大众美的体验,以大众的体验为第一设计目的,站在大众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9]。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维护。对此,应发挥公众在园林设计、方案实施到建成后的维护与管理等环节的作用。
3.5 注重三大效益的和谐发展
部分园林绿化过度追求繁华的设计,而忽视了绿化最本质目的——环保,忽视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没有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划设计较为混乱,未理清植物间的互生关系,没有合理配置动物与植物的居住关系,没有清晰地划分人类活动与其他生物的活动空间。因此,园林绿化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人、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生物创造适宜的栖息环境,加大对建立人工植物群落的研究力度,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促使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0]。
4 结束语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是一项历史悠久、技术性强的工作,需要融合植物学、生态学、美学、环境学等多门学科。目前,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园林范例较少,大部分的园林只是一味地模仿、抄袭,缺乏对当地植物的研究。对此,研究了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原则和发展方向,我国园林绿化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地融合古典、创造新式,积累经验,更好地将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在园林绿化当中。
参考文献
[1] 梁蕴.植物配置中若干数量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2] 甘霖.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1):158-160.
[3] 赵明源.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究[J].现代园艺,2018(4):92.
[4] 王丽.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8(Z2):85-87.
[5] 杨钧清.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现代园艺,2021,44(7):123-124.
[6] 苏大可.北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 32(14):52-54.
[7] 盖庆园.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9):94-95.
[8] 谢宗琦.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浅析[J].居舍,2020(13):96.
[9] 马蕾.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8):38,40.
[10] 陈宣池.解析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2020(4): 237.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in Landscape Greening
Yu Jie-ping (Shanghai East Bund Garden Municipal Co., Ltd, Shanghai 20012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landscaping w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urban construction.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landscape greening.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practitioners by elaborating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principles, and trends of landscape greening.
Key words Plant configuration; Landscaping;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