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童话教学例析
2023-09-14白云玲
白云玲
统编教材选编了大量童话类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童话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结局,开展评价、鉴别及再创作等学习实践活动,在深刻性和独创性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以《巨人的花园》为例,谈谈具体思考与认识。
一、以想象激活思维的形象性
童话课文教学,教师要从文体特点出发,抓住幻想、夸张等表达手法,让学生在边读边想象画面中进入童话创造的神奇世界中。
首先在营造情境中引发想象。在《巨人的花园》中,处处充满了神秘感,构成了奇妙的童话世界。学生读这样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进入童话的情境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童话的心理需求,营造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借助想象感知童话鲜明的形象。如童话故事中写春天来到后,巨人的花园还被寒冷和萧瑟笼罩着。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将花园内的冬景与花园外的春景,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读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读出巨人的花园中的奇特景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在巧设问题中激发情趣。读经典童话,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参与其中,就会越读越有趣。如在春天里,盘踞在巨人的花园中的雪、霜请来了北风,北风引来了雹,雹每天在屋顶上闹腾三个钟头。这一系列看似自然的表达,充满了神奇、大胆的想象。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内容提出问题:雹在巨人的屋顶上怎样闹腾?结果怎样?雪、霜、北风加上雹把巨人花园的春天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些问题就会有效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有的学生说屋顶的天花板被雹钻出了无数的小孔,像筛子一样;有的学生说雹像枪林弹雨一样,对花园里刚刚冒头的小花、小草无情横扫,小花、小草几乎全军覆没了;有的学生说四个家伙布下了铁桶阵一般,让寒冷从上到下把巨人的花园封得严严实实……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把童话故事当作自己的故事,花园中的一切形象都是那么清晰可见,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二、以思辨指向思维的深刻性
在童话阅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童话阅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童话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童话丰富的想象中抓住规律性的体现,开展思辨性阅读。
首先是理解转折点。在《巨人的花园》中,巨人并非自始至終都是自私和冷酷无情的,到最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是如何产生这种巨大变化的呢?这就需要学生寻找文本中出现的转折点进行理解。学生梳理相关内容,发现巨人的转折点与一个小男孩无助的哭泣有关:巨人在一个早晨醒来后看见春天回来后的“一幅奇特的景象”,从墙上一个小洞里爬进花园里的孩子们都坐在桃树上享受春光,只有最远的一个角落里还是冬天,那里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太小上不了桃树而哭得很厉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巨人发现同一个花园里,桃树上有春天,角落有冬天,会想起什么?有什么发现?通过思考,学生认识到巨人是从那个小男孩的哭泣中发现春天和冬天原来就在每个人的身上。学生抓住人物行为和内心产生转折的关键点进行思辨性学习,才能真正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变化,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得到体现。
其次是发现隐性线索。学生在阅读《巨人的花园》时,可以梳理出两条明线,一条是花园的变化:可爱——凄凉——奇特——生机勃勃;一条是巨人的变化:自私——疑惑——心软、后悔——快乐。同时,文本表达中还隐藏了两条暗线,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先找到梳理暗线的抓手,即从什么角度进行。人的言行都是受思想指挥的,也就是说巨人思想上是怎么看待花园的,在对花园的认识上就会有所体现。在巨人的内心深处,对花园也有着一条变化的线索,即隐性线索:我自己的——你们的——你我的——我们的;与之相对应的是花园对应的季节变化,春天——寒冬——冬春交织——春天。学生从细节探究巨人的心路历程,从表层进入到深层次学习,体现了思维在深刻性上的发展。
三、以表达追求思维的独创性
在《巨人的花园》的课后练习中,编者安排了指向创造性的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教师需要将其拆分成描述花园和描述想象两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活动,追求思维的独创性。
首先展开想象描述花园中的情形。课文第二自然段描述了开始时花园里春天的情形,是学生学习描写花园的范例。学生在想象时,既要从花园中的景物出发,又要想象出与往日不同的新景象,这样才能在学以致用中体现出创新意识。
其次是想象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情形。课文中已经大致描写了巨人与孩子们玩耍的情形,需要想象的重点是巨人与孩子们玩耍的言行,即巨人在与孩子们玩耍时说了什么,用什么动作博得了孩子们的欢呼。如巨人喜爱像玩杂技抛球一样把三个孩子轮流抛起来,在手上不停地转换,惹得孩子们惊喜不已,不停地尖叫呼喊,争着要巨人把自己抛起来,享受那种惊险与刺激;连小鸟也在桃树的枝头为巨人的表演喝彩,甚至也想变成一个孩子让巨人抛来抛去。当然,在这样的小练笔中,学生围绕巨人和孩子们的玩耍,把自己也放到花园里去,想象自己最喜欢玩的方式,就会呈现属于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的表达。
总之,在童话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走出童话教学的惯用模式,优化阅读方法,聚焦学生的思维发展,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