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作文教学策略
2023-09-14李琴
李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具体到思维能力,是相对传统教学中浅层阅读而言的,引导学生通过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有序推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笔者结合实际,浅析基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作文教学策略。
一、发挥教材范例作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教材用单元语文要素串联整册教材、整个单元教学,并最终以单元习作的形式巩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文本内容,发挥其语言范例的作用。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一课,所在单元语文要素为“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这是该单元的习作要求,也是高阶思维培养的发展方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树与鸟的内心活动,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童话的特征,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单元习作要求,适时推进随文练笔,从一棵树与一只鸟的故事,拓展到一棵草与一只蚂蚁、一朵云与一只鸟、一片森林与一只狗熊,等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童话特征的理解,较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应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激发他们高阶思维内在动力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丰富写作内容。
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属于回忆性散文,作者描写的是童年生活。写童年,是小学阶段习作训练的主要内容,但是怎么写,学生大多无从下笔。这篇课文给学生写童年生活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毕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玩具是童年不可缺少的,有的学生收藏过不少玩具,有的学生擅长玩玩具,有的学生还会制作玩具。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鼓励他们通过回忆,尝试写一写自己的玩具。在教师的指导与鼓励下,学生积极思考,有序推动高阶思维发展。在他们的描述交流中,不少学生提到玩具“有趣”“吸引人”等特征。教师可以据学生的表述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玩具怎样有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高阶思维内在动力,并且对照《竹节人》这篇课文,尝试写一写自己做玩具、玩玩具的详细经过。
三、开展自主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思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更深层次与文本、编者对话。
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推荐的整本书阅读《西游记》,教师通过研读发现,其中的“变”最具思辨性,也最能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章节,设计相应的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围绕“变”字,引导学生思考“二郎神与孙悟空展现了哪些变化”等问题,让他们自主合作交流,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边读边批注,思考“变”的奥秘。
四、积极组织习作训练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习作训练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不仅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还能锻炼高阶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单元习作训练,还要组织学生结合文本需要,適时开展随文练笔活动,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等等,形式可以多样,重在鼓励学生笔耕不辍。
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蝙蝠与雷达》一课,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文本写作思路之后,还可以将文本进行拓展,组织学生阅读《蜻蜓的飞行》,并且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短文中主要写了蜻蜓飞行的哪些方面,还有蜻蜓飞行对人们的启发,等等。教师设计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阅读方向,而且还能指导学生进行迁移阅读,自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借助表格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并且结合表格尝试复述文本的内容。如有可能,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资料,仿照文本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其他动物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习作表达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总之,语言是外壳,思维是灵魂。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直接影响习作表达能力的发展;习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高阶思维的发展能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推动高阶思维发展,提高习作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