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征程应着力破解青年就业结构性矛盾

2023-09-14赵玉峰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劳动力毕业生人才

赵玉峰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破解当前青年就业难题,应抓住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个牛鼻子,对症下药,多方合力,多策并举,以稳增长来稳就业,以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升就业能力,以统一开放市场来促进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

一、青年就业四大结构性矛盾需引起重视

(一)青年就业求“稳”与“稳”职位不足的矛盾

受近年来经济形势下行和新冠疫情影响,青年求职心态更加求稳,倾向于报考公务员,选择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而这些岗位相比青年就业人数占比较小,求职竞争激烈。2023年國考报名过审人数达到259.77万人,比去年增长47.47万人,增幅为23.8%,首次突破250万人,其中最热门的岗位报考录取比例达到近6000∶1。地方的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也是热度居高不下。即便到企业就业,青年也优先考虑选择较为稳定的国有企业。《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对于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青年就业求“稳”,但“稳”职位供给严重不足。与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相比,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每年招考约20万人,合计仅为高校毕业生的2%,而其中一部分公务员职位主要面向有工作经历的青年。事业编和国有企业招聘职位数量略大,但相对于千万级的青年就业群体远远不足。

(二)青年就业期望和市场需求错配的矛盾

从求职期望看,青年对就业城市、行业、薪酬等方面的期望与劳动力市场实际能够提供的招聘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大城市或城市圈成为青年就业的首选。根据猎聘网大数据,高校毕业生和网民评选的就业首选十大城市前五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也指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虽然大城市提供岗位多,但同样竞争激烈,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仅为0.88,就业竞争仍然激烈,反而二线、三线城市均大于1,就业机会较多。青年期望行业和行业职位供给存在差距。《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计算机/通信/电子/互联网以及金融行业是最受“00后”欢迎的行业,22%的“00后”毕业后想从事互联网工作,15%希望进入金融行业。而从2023年1月各大行业的人才紧缺指数(TSI)来看,人才最为紧缺的三大行业是电子/通信/半导体、机械/制造、医疗健康,人才紧缺指数为2.05、2.02、2.00。

(三)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偏离的矛盾

我国就业结构长期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存在偏离。2022年,一、二、三产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3∶39.9∶52.8,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26.1∶27.6∶46.3。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对GDP贡献率最高和就业弹性最大的产业。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持续上升不足以弥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的下降。与此同时,受企业低成本的招聘用人管理模式、企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零工经济等新型就业形态对传统行业就业的虹吸效应等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制造企业一线岗位工人和技能工人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前两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36个属于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制造业从业人员向服务行业转移现象越来越明显。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而生活服务行业对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工资水平却相对更高,工作时间自由度也较高,容易吸引青年劳动力加入。

(四)青年就业能力低和产业发展需求高的矛盾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接轨不够紧密。目前高校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偏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偏少。而社会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都是有限的,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技术人才短缺是企业招工难的主要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其次,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生所学非用人单位所需。目前还没建立起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许多地方高校对市场需求信息跟踪分析意识落后,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一些多年就业红牌和黄牌的专业还在大量招生,造成一些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最后,连续多年的扩招和高校严进宽出的管理制度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较之前下滑。

二、青年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危害

(一)青年就业求稳影响创新创业

我国现有8亿劳动人口,1.8亿受过大学教育,8000万科技工作者,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有一大批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科研投入和论文产出跻身世界前列,可谓是人力资源最丰厚的国家。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原创科技和引领世界的顶尖核心科技,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青年人是创新创业的基石。某985大学发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69.9%,较2020年上涨5%;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相比2019年下降近一半。各行各业都需要年轻人才,若顶尖高校青年都奔向体制内,则会导致其它行业人才不足。中国正处在转型期,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若企业吸纳不到足够人才,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

(二)大城市就业压力凸显

大城市行业和公司集中度高,能带来较多的职位空缺和更大的专业发展机会。然而大城市一般是高校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人才聚集地,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大城市就业市场逐渐饱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制造业由人工化转向机械化,再加上近两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期转弱,大城市的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出现裁员潮,这样也导致青年人在大城市求职的压力增大。

(三)面对就业焦虑青年选择“躺平”和慢就业

“内卷”体现出青年对竞争激烈化的焦虑感,各行各业都认为存在“内卷”现象,青年人常用“内卷”这一词汇反映生活中遭受的竞争压力,如就业“内卷”。齐鲁人才网对1万余名2022届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真实且常发,20.09%的毕业生表示有轻度就业焦虑,11.35%的毕业生存在中度焦虑。青年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表现出迷茫和困惑,有时会丧失方向感,感觉使不上力气,“躺平”成为青年的选择之一。慢就业也是青年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三、破解青年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新增就业岗位

增强经济发展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提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就业拉动能力,增强“蓄水池”的韧性。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产业发展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创造更多适合青年就业的岗位。加快发展以平台经济、零工经济、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拓宽新的就业增长点。研究制定促进“平台+个人”灵活就业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就业服务政策、劳动用工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和明确就业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各方责权利关系。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加大对教育、医疗、娱乐、家政等服务业扶持力度,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顺利转岗就业。需要注意的是,零工经济在生活性服务业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而住宿和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长期从事零工经济可能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技能升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避免“去技能化”陷阱。

(二)增强青年就业适应力

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青年就业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才资源已经上升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源,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首先,要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深化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引导高校加快急需紧缺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体系建设,采取措施稳定甚至扩大理工科专业的招生比例,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建设,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从而使供需结构更好匹配。其次,要加快职业院校专业和人才培养能力升级换代,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要以失业保险存量资金为基础构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以劳动力转移带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加速转型。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能。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化建设,提高就业搜寻和匹配效率。建立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和企业用工数据库,实现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政府就业管理服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数据集成,运用大数据手段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进行供求分析,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效對接,不断提升就业岗位匹配度和精准度。同时,立足人力资源新特点和行业发展基础,多措并举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就业优先、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所)

猜你喜欢

劳动力毕业生人才
人才云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