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减税惠及1亿人,公众为何反应冷淡?
2023-09-14刘远举
刘远举
8月31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涉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后的扣除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调整,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均由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将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也就是说,最高抵扣总额从4万8千元增加到8万4千元。
凯恩斯主义强调消费对经济的提振作用,认为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扮演需求管理者的角色,想尽办法刺激居民消费,其中就包括发钱。
不能直接发钱,返税也是好的。比起发钱,减负,也就是减税或返税阻力更小,更容易实施。
此次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可以看作一揽子返税、减税工具包中的最新一个。连日来,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发出个税“红包”。8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刚刚宣布延续实施一批个税优惠政策至2027年底,包括年终奖可以继续单独计税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到个人,可能会受益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此次调整惠及人群规模很大。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根据个人收入分布情况,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的推算。推算结果显示,中国交个税的人数约为1.53亿人。在2018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个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上调至5000元后,7000多万个纳税人的工薪所得无需再缴税。那么,两个数据相减,就是大约8300万人纳税,4年后,纳税人口应该有所增长,那么,此次政策大致能惠及一亿人。
这个一亿人的群体,是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
这种返回的钱,某种程度上类似失而复得,会带来额外的兴奋感,对于刺激消费是很好的。当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当下预防风险,持有现金的动机会增加,家庭可能不会去消费,更不会贸然增加杠杆买房。但不能就此说这个政策效率不高,是无用的。
纾困解难,减小老百姓的经济压力,舒缓老百姓的心理负担,老百姓的感受,本身就应该是政策的目标。
经济发展是老百姓好的感受,获得感的根本。但那些直接能提高老百姓感受、获得感的政策,哪怕经济效率低一些,也是应该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放弃唯经济效果论,要看得更深更远。
有人这样描述当年走出大萧条阴影的美国人:“最终,复苏的原因不是那些水坝、道路、桥梁、公园、隧道,或那些年所建造的成千上万的公共建设;而是种更无形的东西。一年前还沮丧绝望的人,突然间恢复生机,筋疲力尽的人们,突然找到了自我。”
这话出自美国电影《海洋饼干》。海洋饼干是一匹马的名字,在经济大萧条的后半期,海洋饼干已经超越了赛马本身,已经成为很多美国人的精神偶像。它的赛事广播,吸引了4000万名听众。它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地成为报刊杂志的报道主题,鼓舞着当时美国的民众信心。
所谓市场,就是靠预期、靠信心、靠精气神支撑,这些无形的东西驱动着机器、生产线、货物、服务的运行。现在大家都需要一点精气神,社会需要注入一些高兴的、带来获得感的因素。
好的政策,需要好的互动,有了好的互动,一方面可以放大政策带来的效应,增强政策带来预期与信心,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进一步的政策出台,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实际上,未来专项抵扣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比如,现在大病可以扣除。但实际上,青壮年患上大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后,收入锐减或没有收入,无法抵扣。而且,纳税的青年、壮年是身体最稳定的时候,家庭抚养的孩子,赡养的老人,更容易遭遇重大疾病,但他们不纳税,自然没有抵扣,抚养人、赡养人也不能据此申请抵扣。这会导致逻辑上的违和。比如,子女上学可以抵扣,但子女患上大病,休学了,反而不能扣除。
还有就是多孩家庭,很可能父母之一全职在家不上班,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收入可能不低,但分摊到4、5个人头上,立马就变低了。这一情况,也专项抵扣也沒涵盖在内。
最好的、也是最公平的办法,就是直接以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也有利于促进生育率的提高。
然而,不得不说,现在的舆论对于好的政策缺乏热情、缺乏表达认同,不少是冷漠的承受,好的无言,坏的也无语。
这种普遍性的返税带来的舆论反响,在社交上呈现的高兴、认可,远比不上核废水、甚至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比如“外国势力收购小麦青储,危害中国粮食安全”带来的舆论反响大。这也是当下中国舆论的可叹之处。(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张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