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年了,我一直在找你”,保护长江第一人寻找“盼江绿”

2023-09-14

世纪人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长江源藏羚羊江河

“‘他是谜底,我守了23年。”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说:“我不知道对方是谁,但知道,能用这个名字,能坚持这么多年,一定是个很爱长江的人。”从2000年起,有个化名“盼江绿”的人,每月向“绿色江河”汇款10块钱(后期提高到每月30元),一直持续至今。

“盼江绿”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象征着公益人经年累月的支持和付出,是公益行业不断前行背后的砥柱。9月5日,值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三湘都市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及长江沿线媒体及贵州媒体(汇款单发出地),携手 “保护长江第一人”杨欣,发起一个特别的行动——“寻找盼江绿”:找到他,致敬他,致敬中国千千万万个盼江绿。

11只藏羚羊和广告里的电话号码

杨欣60岁,是名响世界的“保护长江第一人”。如今再望向江水,他想知道,君住长江头的时候,曾如何同他一样奔走。 1986年“长江漂流”还在被全国热议,23岁的年轻摄影师杨欣已经踏进了渗水的密封船,想着过程里要是拍到好照片,能一夜成名。也是在这一年,他来到长江源,看到可可西里成群奔跑的藏羚羊。

1994年,杨欣再次回到同样的地方,发现曾经一群能有上百只的藏羚羊,当时最多的一群只剩下11只。

就在这一年,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让他见识到盗猎者的猖狂。一人对抗十八杆猎枪,零下40℃的低温把索南达杰凝固成一尊保持推弹射击姿势的雕塑,身边是缴获的近2000张藏羚羊皮……这一切,深深震撼了杨欣。

“我从那时开始四处奔走,想去保护藏羚羊,但是我不懂。”杨欣最绝望时,甚至抄下电视台公益广告后面的咨询电话打了过去。

电话里,工作人员告诉他:“必须要有长程(长期)计划。”必须在可可西里建保护站。从无人响应、无钱可用,到1997年,通过写书卖书筹建起可可西里也是中国第一个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杨欣用了五年。这期间,1995年,杨欣创建民间环保组织——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以下简称绿色江河)。他也从一个玩摄影的“艺术家”,真正转身成为了环保人士。

活着,就要去影响更多的人

“饮水思源。”8月27日,上海长江11号主题邮局外,站在长江入海口处,杨欣说,长江源生态环境变好,意味着远在几千公里外这里的城市居民,杯中可能正有一滴长江源头的水,在变得清澈甘甜。这是“绿色江河”28年来不变的使命。

2011年,“长江水源生态环境保护站”是杨欣带领志愿者在长江正源沱沱河建立的中国民间第二个自然保护站。

保护站陆续建立,杨欣和“绿色江河”的志愿者们以站点为据点,通过开展长江源冰川退化监测、高原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公路线型垃圾回收,推动着长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活着,就要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影响辐射更多的人。

杨欣和志愿者们沿着青藏公路设计了18个绿色驿站,用免费停车、免费看景、免费上厕所吸引游客放下垃圾,或者帶走垃圾。每年能够影响数万游客和司机,从长江源带走数十万件的垃圾。

去年,这样的模式又在川藏公路被复制升级,游客可以用垃圾换取站点的免费服务,促进当地垃圾回收。

在长江沿线的城市里,长江主题邮局正在陆续建立,游客们可以通过“打卡”了解长江保护知识,孩子们可以通过游学在这里感受环境保护的户外课堂。

“盼江绿”是3000名志愿者的缩影

“绿色江河”一直在创新,如今“绿色江河”登记服务且超过一个月的志愿者人数,超过3000人。“这里有最好的厨师、高山病医生,还有建筑师、设计师,他们都是在行业里顶尖的人。”没有补贴,所有人都是“为爱发电”。

杨欣在心里默默记着每一个人,包括素未谋面的“盼江绿”。2000年5月14日,“绿色江河”收到了一张来自贵阳的十元汇款单,寄款姓名一栏写着:盼江绿。留言处,“盼江绿”写下:5月14日是母亲节,我觉得长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感谢你们为母亲所作的贡献。我将一如既往支持你们工作。

汇款单持续不断地到来了23年。

杨欣觉得,“他这种默默关心、默默坚守的态度,也是我们做绿色江河一直以来的态度。”

“只有一次,他在捐款的时候给绿色江河的公共邮箱发了一个邮件,说今年的捐款已经汇出来了,请查收一下。”杨欣说,“当时我赶快回了一封信,在感谢之余,向他介绍了绿色江河的工作和成绩,也邀请他到保护站去看一看,我想给他说,这些保护站的建立,也有你的一份爱心在里面。”

回信石沉大海,自那以后,“盼江绿”再没有发过邮件。

“我当然想象过他的样子,那是3000多个志愿者形象重叠在一起的缩影。”杨欣一直觉得,“盼江绿”带来的不仅仅是汇款,更是一份相信和殷切的希望,化身成为了每一个志愿者身上坚持下去的力量。

前不久,杨欣遇到“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了解到项目组十年来坚持寻找和奖励凡人微光,面对3709天的项目计时牌,他感受到了关于坚守的共鸣。这一次,杨欣决定牵手“天天正能量”,一起寻找“盼江绿”。

期盼携手“下一个23年”

杨欣在多个场合说起, 30多年的坚守中鞠躬13次,因为从长江漂流到可可西里守护,同行者有13人把生命留在了长江,留在了可可西里。所以,每一个并肩同行的人都格外值得珍惜。

在楊欣看来,“盼江绿”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他代表着公益事业背后那些经年累月默默支持的人们。从第一个支持自己公益路的文化公司老总郑建平,到3000多个默默行动的志愿者,他们都是“盼江绿”。

寻找“盼江绿”,就是唤醒更多人的生态环境意识,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绿色江河,知道有位“盼江绿”,持续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部分进行公益支持,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23年。

此外,杨欣还想让大家知道,正是这些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力量,成为自己和同行者坚持下去的动力,希望通过这次寻找后,能涌现出更多的“盼江绿”,一起携手前行,来关注长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9月5日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三湘都市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携手 “保护长江第一人”杨欣,及长江沿线媒体一起“寻找盼江绿”:找到他,致敬他,致敬中国千千万万个盼江绿。

对杨欣来说,保护长江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60岁的他站在长江边上,隔空许下和“盼江绿”下一个23年的约定:“我找了你23年,谢谢你23年来的支持,我想带你去长江源,来看这23年来我们所做的工作和成绩。同时我还想送你几本书,是关于我们这23年来所做的事情。我更希望,你的身体健康,再能支持我们23年。”(来源:三湘都市报·新湖南)

责任编辑/张元奕

猜你喜欢

长江源藏羚羊江河
长江源生态文创产品设计——“福禄”斜挎包
长江源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江河里的水鸟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我们都爱藏羚羊
江河治理的新思路
——刘国纬的《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简介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长江南源当曲源头水沙特性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