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世子朱载堉:钢琴乐理的鼻祖,被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2023-09-14

世纪人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藩王音律

他拥有高贵显赫的身份,人生却有着迥然错位的安排。

在钢琴还没有诞生的年代,他创出十二平均律。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故被誉为“钢琴理论鼻祖”。

他明明是金枝玉叶,却自称是道人。

在中国,他被尊称为“端靖世子”,皇室奇才;

在西方,他被称为“东方艺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他就是,明朝王族世子朱载堉。

01

朱载堉,字伯勤,嘉靖十五年出生于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未科举也未出仕。看似平淡无奇的朱载堉却有着显赫的出身,明仁宗朱高炽的六世孙,郑恭王(朱厚烷)世子,可谓是出生自带金饭碗的人生赢家。

虽然有着显赫的出身,但是这个身份却并不一定能带来显赫的权势和地位。因为至建文帝开始皇帝们就觉得自己的藩王亲戚们权势太大了,不但不怎么待见他们,还常常利用各种机会来打压、整治藩王。

嘉靖二十七年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上疏劝谏明世宗,希望他不要迷信道教、多修德行,被激怒的世宗利用郑藩内部有人诬告朱厚烷谋逆的机会进行报复。嘉靖二十九年,虽然谋逆之罪最后查无实据,但是世宗仍然以“大不道”的罪名将朱厚烷削爵为庶人并圈禁在凤阳。

至是祐橏求复郡王爵,怨厚烷不为奏,乘帝怒,摭厚烷四十罪,以叛逆告。诏驸马中官即讯。还报反无验,治宫室名号拟乘舆则有之。帝怒曰:“厚烷讪朕躬,在国骄傲无礼,大不道。”削爵,锢之凤阳。——《明史·诸王四》

父亲被削爵,突遭巨变,年仅十五岁的朱载堉并没有惊慌或者沉沦,他先是以郑藩王世子的身份安抚好王府内外,然后就干出了让世人震惊的事情,也开启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他放弃了王府的锦衣玉食,在王府外搭了个简陋的土屋,开始了粗茶淡饭的自我流放生活。并声称父亲的冤屈一日不被洗刷,他就不会离开这个陋室返回王府。此事立刻就轰动了朝野上下,不过很多人都认为朱载堉只是做做样子。

但是朱载堉把这个“样子”做了十九年。这期间除了粗茶淡饭,他还拒绝了仆侍、纳妾、亲事等,真正地做到了清心寡欲。隆庆元年,明穆宗为朱厚烷平反并恢复了他的王爵,实现了承诺的朱载堉才搬回王府。

时人纷纷赞誉朱载堉的仁孝,认为朱载堉承袭王位后必定会成为一位贤王。然而万历十九年,五十五岁的朱载堉又一次轰动了朝野上下。

这一年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病逝,依明朝的宗藩制度,王世子朱载堉将承袭郑藩王位。朱载堉却上疏明神宗表示自己放弃藩王爵位,请皇帝将王爵转授他人,朱载堉并不是在玩“三辞三让”的把戏,他是真的不想当王爷,接下来的十五年里他连续上疏七次请辞。

万历三十四年,神宗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旌奖:“载堉恳辞王爵,让国高风,千古载见,朕嘉尚不已。业有赐敕建坊,彰天潢之美。”

02

朱载堉为什么不愿意当王爷呢?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实录·卷五一》

太祖希望藩王们能屏护朱家的江山,所以将藩王们分封在皇朝各地。但是后世的皇帝们非但不觉得需要藩王们屏护,反而认为他们各个都是谋逆的隐患。因此,皇帝们对于分散于皇朝各地不便朝廷监管的藩王们是天生的不信任。

其次明朝严格限制宗亲们的迁徙,无令不允许他们出所属藩地。这就导致宗亲们聚集在各个藩地繁衍并形成了群落或者一个大型家族。因为血缘,藩王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个大型群落的头领、家族的族长。

我們也可以认为各藩地的宗亲组成了地方上的大型豪族,本身的数量和他们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朝廷自然视他们为不安全因素。加上藩王特殊的血脉,让他们比普通的地方豪族拥有更强的号召力或者说威胁。

这让本来就不信任藩王的朝廷、皇帝对藩王们愈发的戒备。既然视其为隐患,那自然是有机会就要整治并消除隐患。明季共实封亲王六十五位,其中有十六位因罪被除封、圈禁。这四分之一的几率充分说明,明朝的藩王不是那么好做的。

除了来自朝廷的敌视,自己宗藩内部的敌对也让各藩王如坐针毡。每个藩地只有一个藩王,但是每一代不会只有一个儿子。好位置大家都想要,怎么会不斗争?偏偏朝廷、皇帝为了对宗藩进行分化瓦解降低威胁,非常鼓励他们搞内部斗争,尤其是斗争居上的亲王和郡王。

对于宗藩里的下告上,朝廷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便最终查明是诬告,一般也不会严惩告密者,更不会允许藩王们打击报复,因为臣民们主动监督的热情是非常值得鼓励和嘉奖的。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明朝藩王除了有富贵之外,更多的是麻烦和烦恼。而朱载堉并不在意富贵,因此,他放弃王位躲避烦扰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那么朱载堉在意什么呢?这其实也是朱载堉相对于宗亲们最“奇葩”的地方,他在意科研。

03

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朱载堉不能参加科举并出仕为官。因此自小朱载堉没什么背四书五经、研究八股文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杂学”。朱载堉自幼就酷爱音律和算数,更重要的是朱载堉的“酷爱”还出了成果。

在天文方面,朱载堉发现了当时历法计算的漏洞,他重新设计了回归年长度计算公式。他对万历七年回归年的计算与现代测算的误差只有21秒。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计算出北京地理位置(北纬39°56′,东经116°20′)的人。

注: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指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

朱载堉还创造了珠算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研究出数列等式;研究并总结了历代度量衡制度的变化,以及对应比例关系;以往人们对乐器校音大多是凭借经验、口传,而朱载堉将其数学化并设计了一些系列的管口校正计算公式;朱载堉也研究出了精确测量水银密度的方法等等。

除了算数上,朱载堉的另一大特长是音律。著有《乐律全书》四十卷对于历代的乐器、乐谱、音律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研究。同时他还是个实干家,因不满足于音律、乐器定音、调音太偏重于经验口传,他自己动手做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弦准。

朱载堉最伟大的贡献是将自己的两项特长结合,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研究发现了音律中波长与弦长之间的比列关系,成为首个用系统的计算公式来为音律中的音程标定刻度的人,让原本界限模糊的音律划分通过数学公式轻松界定。

注: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一种音乐定律方法,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按波长比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称为半音,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它是最主要的调音法。

十二平均律的计算方法是,假定黄钟正律为一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二尺,然后将二开12次方,得波长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十二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黄钟正好还原。

如果對音律不甚了解的人,是不容易理解朱载堉的这项成就,我们可以换个方法来介绍。十二平均律被传入欧洲后,钢琴才得以被发明和制作,所以朱载堉也被称为“钢琴理论的鼻祖”。可以说朱载堉的成就奠定了西方近代音乐的基础,实际上也奠定了世界近代音乐的基础。

此外,随十二平均律传入西方的还有开平方、开立方、数列等数学方法和概念,这也助推了西方近代数学的进步,因此朱载堉也在西方圈了不少粉丝。

有学者认为:“十二平均律不是一个单项的科研成果,而是涉及古代计量科学、数学、物理学中的音乐声学,纵贯中国乐律学史,旁及天文历算并密切相关于音乐艺术实践的、博大精深的成果。”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曾说:“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朱载堉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并不逊色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这些明代科学家。但是他的名声却远不如这些人,或者说朱载堉在中国之外的知名度远高于中国。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一是由于理学禁锢,朱载堉的这些技艺并没有被明朝重视,更主要的原因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也热爱研究音律。

首先,音律在清朝的地位又重新被拔高,并回归到礼制典章之中。而且在清朝,理学、礼制的解释权、规划权基本是掌控于皇帝之手的。因此朱载堉在音律上的创造,在满清的朝廷看来就有些大逆不道了,必须批判。

其次,康熙自己关于音律的作品《律吕正义》中有不少内容和朱载堉的成果“相似”,但是怎么能说圣祖剽窃呢?因此乾隆不但亲自写文章说了朱载堉的著作是“臆说”,还要求王杰、董诰等大臣一起批判朱载堉。相对应的史籍里对于朱载堉的评价和记载自然是能降则降、能删则删了。

朱载堉在一生的研究中,涉及到音乐、天文、历法、数学、舞蹈等领域,并撰写了丰硕的著作,如《乐律全书》四十卷、《嘉量算经》三卷、《律历融通》四卷、《音义》一卷、《万年历》一卷、《万年历备考》二卷、《历学新说》二卷等,被称其为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乐圣”。因此,朱载堉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李约瑟说:朱载堉虽然远离欧洲,但他同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来源:搜狐网,有改动)

责任编辑/李雪曼

猜你喜欢

藩王音律
中国新诗格律研究
听美之音律,奏人生华章
藩王吃垮了大明朝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内儒外道:中国古代官场的博弈
明代藩王用瓷制度考
藩王吃垮了大明朝
钢琴调律基本技术与实践研究
藩王吃垮了大明朝
浅析陕北民歌《赶牲灵》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