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感受诗词意境
2023-09-14刘淑玲
刘淑玲
入乎其内
一、感受诗情,体悟价值
借由古诗词,我们得以窥见作者生活的时代、作者生活的细节,领悟到作者的生命状态。古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还寄寓着作者独特的情感,是作者诗意生命的表达。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崛起与屹立的精神支撑,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永葆青春的精神密码。
1.反映创作者生活的时代风貌。曹操《短歌行》中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夜鸟儿无枝可依,凄凉哀转,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操生活的时代中人才徘徊观望的社会现实。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驰骋想象,豪迈奔放,即使“不得开心颜”,依然“且放白鹿青崖间”,表现了盛唐气象。
2.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状态。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侧面体现当时动荡不安、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白居易在《琵琶行》开篇中凄苦悲凉的送别、沉郁低沉地诉衷情,地位低微的琵琶女流离失所是国家发展逐渐衰落的现实映射,也是唐朝由盛转衰变化的具体表现。
3.喚醒当代人心中的诗意,在诗歌中找到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苏轼被贬黄州,重游古战场,雄浑壮丽的意境引起浩荡的历史之思,并在现实的失落与理想的远大中唤醒内心的诗意,不惧坎坷,达到内心的平衡。在《归园田居》中,我们看到陶渊明恬静清新的田园生活,暂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与作者同频共振,忘却现实之苦,奔赴山水之乐。
4.作者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作者各自的生命思考,能够激励当代青年找到自己的生命追求。辛弃疾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想象自己征战疆场,气吞山河。从而将辛弃疾渴望上阵杀敌,即使报国无门,依然心存壮志的英雄气概塑造得震古烁今。在作者坚定的选择中,我们窥见一代视死如归的爱国者,必将涵养自我的胸怀理想和高尚情操。曹操《短歌行》以四言诗的形式,凸显其质朴刚健的品质,而所描绘的山高海深的雄浑之景恰是作者志士气概的创意表达。四言短句,短促有力,从中我们领悟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建功立业的宏愿。陶渊明以五言诗的形式,于宁静质朴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中,平淡舒缓地流露出隐士之直。不同的韵律、不同的节奏,一统天下的曹操选择为雄心壮志殚精竭虑,而身陷黑暗官场的陶渊明选择归隐躬耕的自由。他们作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展示了不同的人生状态,同时也启示当代青年要找到自己的生命追求。
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读古诗词其实是品味作者苦心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品出其中丰富的含义和韵味。古诗词虽然在文字上凝练简洁,但也能借助文字的整体效果,表现出事物的动态和色彩,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感意境、看风格、明情感,是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称之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作者选取的意象不同,描绘的画面、营造的意境就不同,同样语言风格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会不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选取了乡村生活中炊烟、狗吠、鸡鸣、桑树等典型意象,描绘出静谧、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词藻不追求华丽,语言质朴无华,于平淡自然中蕴含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选取了长江奔流、浪涛翻卷、乱石嶙峋等开阔磅礴的意象,格调雄浑,与“故垒西边”的深远历史融为一体,语言风格雄浑壮阔、苍凉深远,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怀古之思,且寄托着独特的生命感悟。不同的意象,营造不同的意境,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
2.通过想象画面,设身处地感受作者在景中寄寓的情感。如曹操的《短歌行》最后两句用“山高”“海深”的意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通过想象雄浑壮阔的画面,我们感受到一个渴望统一天下、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满地黄花”,描写了作者寂寞的独居画面,抬头仰望低头俯思间营造了低迷凄凉的意境,寄寓着作者婉转凄楚的情思。通过想象诗词中的画面,我们得以感知到诗人们在诗中蕴含的不同情感。
出乎其外
落梅二首
〔南宋〕陆 游
其一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其二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赏析
陆游所处的年代,正是南宋前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为统一祖国、收复河山坚持抗战。虽屡次受到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压,但他百折不挠,坚贞不渝,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止。
本诗写于陆游因指陈时弊被贬斥退居故里山阴之时。从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强大的精神激励。诗人困居山乡,却始终保持自己的凛然气节。
第一首歌颂梅花与暴力(雪虐风饕)顽强抗争、不向时势(东君)低头的高洁气质和坚贞节操。“愈凛然”三字,突出了恶劣环境下梅花的一身傲骨。梅花的飘零陨落,并非是屈服由于外力的逼迫,而是出于自身坚贞高洁的品性,宁愿零落成泥,也决不趋时附势、向人乞怜。她的“落”,不是无可奈何的凋谢,是宁折不弯的牺牲,这正是“花中气节”,也是陆游心中的诗意——向黑暗的官场宣誓:保持自我气节,做恶劣环境下的一树梅花。
第二首把桃李与梅花两相对比,鄙夷于桃李的逢迎得意之态,赞颂了梅花力挽春回的功绩。春风得意、俗不可耐的“桃李”隐约勾勒了朝中权贵、投降派的可憎丑态。结尾掷地有声,只有落梅才是真正的迎春的光明使者、斗寒的不屈勇士。
诗中的“落梅”,既状物情,又发人意,实际是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不随时俗的高尚人格的自赞。
拓展训练
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李 白
画堂①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②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③。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对 雪
〔唐〕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画堂:华丽的堂舍。②帘栊(lóng):窗帘或门帘。栊:窗棂。③庭砌:庭阶。
1.阅读上面两首诗词,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气光引炉烟”是写空中雪花纷扬的气势像引发的炉烟蒸腾,节奏明快,语言风格清新自然。
B.“应是天仙狂醉”善用形容词,一个“狂”字抖擞出天地之侠气,开放出仙人之梦幻,令人神往,营造豪迈奔放的意境,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C.“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善用意象,黄昏时的乱云、旋风中乱转的急雪,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压抑低沉,从乱云欲雪一直待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
D.“战哭多新鬼”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可见心情的沉重。“愁吟独老翁”善用形容词,用一“独”字,表现出环境的险恶。
2.李白的词《清平乐·画堂晨起》与杜甫的诗《对雪》意境有什么不同?分别体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