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是最大的情怀
2023-09-14石月勤
石月勤
热点聚焦
西安交通大学的王树国校长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激动人心,意味深长。他说:“家国情怀是最大的情怀。没有这个情怀,任何个体都难以成大事,个人无法在人生路上走得顺畅,人生之路也会迷茫。”他还强调:“希望大家精神上做一个能够与我们国家之命运紧密相关的人。”他祝福广大学子:“家国情怀将会伴随你的一生,它是你们的精神财富,是埋藏在你们心目中、内心深处的那一束光。它将照亮你们的人生,让你们成为天地之间顶天立地的民族之脊梁,让你们成为世界之光。”
纵深剖析
1.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和社会心理影响着中国人的家国观。国是最大家,国强才能家旺,是中国人无需多言的心理认同。“江山如画”“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们眷恋、热爱我们的家国,因为家国就是我们的生命,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会因家国更精彩更出彩。
2.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民族进步、国家复兴的英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的尊严、国家的主权、祖国领土的完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我们应涵养家国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任务驱动
素材积累1:中国渔民是公认的“战斗渔民”
我国的海岸线约有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有470多万平方公里,并且和8个国家隔海相望。我们的海军、海警和一些执法船的力量有限,难免会有疏漏,而中国渔民正好完美地填补了这些漏洞。中国渔民经过几十年的闯荡,在国际上拥有了不小的名声。他们敢闯敢战,屡立奇功。比如1978年中国渔民就捞到了美军MK46型鱼雷。
多年间,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福建等多省的渔民,均有打捞到境外技术设备的记录。这些设备型号复杂、种类繁多而且技术先进,很明显都是境外国家用来监视我国的仪器设备,要是没有中国海军以及中国渔民们的辛苦付出,很难想象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怎样裸露的世界当中。
中国渔民参加这项活动是充满危险的!但每一次他们都义无反顾,他们是真的在用生命保卫祖国。
解读:这些普通的中国渔民都是保护我们领海的无名英雄。他们不惧危险,凭着一腔热血和赤诚,保卫着祖国的安全。我们有幸生活在了一个强大而和平的国度,有一群可爱的人在默默地保护我们。
素材积累2:抉择尽显家国情怀
“我的年纪已过七十,为什么我在此时申请入党?……我的年龄确实大了些,但还想以有生之年在党的领导下,接受党的教育,能为人民做些事。为人民尽忠是不限年龄的。”
1980年5月,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科学家,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这样的字句。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曾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首任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的钱临照先生。
钱临照曾师从国学大师钱穆。他在国学典籍传达的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和钱穆进德修业观点的言传身教之下,形成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并养成了独立思考、求真求实钻研精神。1937年,钱临照原本计划跟随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施密德继续进行晶体范性研究工作,但“七七事变”的爆发让他改变了主意。在祖国和个人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毅然中断研究计划,回国投身于抗战工作,立志与祖国共存亡。
抗战胜利后,钱临照到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工作。此时,他已经接到了美国两所大学的聘请,但他依然选择留在百废待兴的祖国,与之共命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奉献自己的一生。
解读:钱临照一生坚守初心、潜心科教。他与国家命运共振偕行的壮阔人生,深切地让我们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的高尚品格。正如书房中他亲手书写的座右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他所挚爱的祖国。
多方观点
把家国情怀装入大学毕业生的行囊
李玉滑
面对即将离开象牙塔的青年学子,校长们将家国情怀作为“珍贵礼物”,装入他们的行囊。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家国的归属情结、情感认同和自觉担当,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格局和气质,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贡献。家国正是奋发进取的方向标和攻坚克难的信心所在。王树国等诸多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都勉励学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和行业领域中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示才华。
厚植家国情怀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需要。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艰苦境地下,以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他们为家国奋斗,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了共和国的奋斗史上。正是因为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国的繁荣富强才得以厚积薄发。他们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也为何为家国情怀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厚植家国情怀是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需要。只有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看到中国气象,用心灵感应时代脉搏,才能把对祖国血浓于水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入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7月10日)
王树国校长的历年演讲都离不开
“家国情怀”4个字
其实,这已经不是王树国校长第一次火出圈了,他的历年脱稿演讲鼓舞了很多人。其中,“家国情怀”这4个字也成为他多次强调的主题。作为1977级高考生,王树国是在油田钻井平台上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在近两个月的备考时间里,他每天白天工作,夜里趴在被窝举着手电筒学习。最终,他的高考成绩排在考区前5名,顺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学给王树国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更大的梦想,被公派到法国巴黎留学后,国外先进发达的基础设施环境让他强烈感受到:他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华民族,必须要奋斗,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好。
两年后,王树国谢绝国外导师的挽留,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致力于国家高水平机器人研究。后来,王树国先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和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并多次寄语年轻人要勇于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个人的发展选择一定要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说:“在21世纪的巨大变革中,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和民族事业兴旺发展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摘編自“央视新闻”2023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