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建筑概述*
2023-09-13甲日巴洛桑朗杰尕藏本
甲日巴·洛桑朗杰 著 尕藏本 译
一、藏族建筑的发展
从各类藏文史书的记载①阿底峡尊者.柱间史(藏文)[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巴卧·祖拉城瓦著.贤者喜宴(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译者注释)此论文选自1988年《西藏研究》第4期,有所修改。来看,藏族建筑技艺的起步通常被认为是从“第一座宫堡雍布拉康”②“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此宫殿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雅砻河支流颇章区的北面,是一座建造在半山腰上的古堡式建筑。(译者注)的建成开始的。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发现的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等都是距今约三四千年的房屋遗址,足以证明藏族建筑技艺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所谓的“第一宫殿”(མཁར་གི་དང་པོ),其实仅指赞普最初居住的宫殿,而并非指整个西藏的第一座建筑。因此,雍布拉康并非是西藏第一座建筑物,而是指吐蕃先祖雅砻③雅砻为山南乃东雅砻藏布河谷一带的总名。(译者注)部落的第一座宫殿。
7世纪以来新建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和桑耶寺等大型古建筑,从其建筑工程技术层面与最古老的雍布拉康等宫殿相比,其内外格局、材料运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等诸多方面都丰富了许多。从内外结构来看,最古老的宫殿如雍布拉康,大多是用小的石块砌牢的,小石块砌成一堵墙,墙面宽,室内面积很窄;宫殿依山而建,从低到高虽然没有刻意的造型,但依然显得层次丰富,石梯通达顶层、联通哨所,墙面有用以向外投石防御的洞口和天窗。至今,在西藏的工布、浪卡子和仁布等地区仍有许多这样造型奇特的建筑和城址。比如,仁布县帕当乡普村东面河谷中,一座叫“西木萨”(ཤེ་མོ་ས)的旧城,据说曾经是西木萨女王的故居。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行使政令所颁关于普村庄园的占有法令规定中有确切记载,可见古代藏族地方官员们的房屋建筑与雍布拉康宫殿是相似的。
这种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发展方式,使藏族建筑技艺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藏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体系。在传统基础上技艺创新,使得建筑的内外布局亦充满了灵活和丰富的多样性。据文献资料记载①伦珠曲培.热振寺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188-191.(译者注),公元11世纪新建热振寺时,由于石匠和木匠发生矛盾,石匠们没有完工就撒手离开。于是,木匠们在大殿外侧四方立了十二根柱子,柱子间建造木篱隔墙取代石墙,粉刷装饰后完成了中间双柱的宝顶佛殿。传统建筑在这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摸索、创新发展。现在康区和墨竹工卡县境内有些地方还能看到房屋木柱之间木篱隔墙柳枝编织后粉刷装饰的构造。
公元11世纪新建的萨迦南寺大神殿与以往不同,大多采用夯土的墙体,大经堂规模宏大,柱子采用简单修饰枝丫的原木材,无多余装饰。天窗檐(སེང་གཡབ)②天窗檐是屋顶天窗上的遮雨部分。明亮度高,殿外环绕高墙,四周各大门左右和城墙四隅分别设有角楼和城堡;城墙上口形成可容几人出入的墙宽和垛口,战乱时期有防御的作用,后来建造的城堡几乎都有设这种城墙和角楼的习俗。
公元15世纪初,新建的甘丹寺等一些寺院的建筑与以上这些建筑有所不同,过殿门抱厦通经堂大门,大殿中长柱天窗檐下为“三解脱门”的隔扇。后殿另设天窗,殿门抱厦上方为向阳窗(རབ་གསལ)③向阳窗是房间向阳一面所开大窗。,楼顶房屋设有窗户等,后期修建的寺院几乎都是这样的风格。
此后,于20世纪20年代建成的罗布林卡“坚塞颇章”,其建筑特点是,汉式金顶飞檐覆盖在向阳窗上(后来布达拉宫东寝宫噶丹囊塞、罗布林卡康松四轮、达旦明久颇章和拉萨大昭寺拉章的宫顶都有这种飞檐),上下三层楼房都是花格玻璃窗棂,同时道路体系便捷,极少有不好走的小路和弯道,梯级与台阶皆为圆圈形状。此外,像罗布林卡“林周噶采”(ལན་གབ་དགའ་ཚལ)是仿照汉地凉亭而建造的。建于20世纪10年代的拉萨“策墨林卓康”,据说其内部只用梁直接造房。这种属于拉萨地区无柱一梁架房的开创性的技艺,至30年代后期,从印度订购使用螺丝钉开始,到1959年还在建。建于1956年的罗布林卡“达旦明久”颇章的建筑外形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室内的装饰布局与时代同行。从西藏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来看,建筑内外的布局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形成了地域民族特色。
公元7、8世纪,藏族建筑营造技艺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材料加工技术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部分藏文史书上都记载了拉萨大昭寺兴建时所使用的地砖。近几十年前,维修大昭寺古墙时,人们曾亲眼看到红砖和青石板砌成的砖墙。
我们至今还能从桑耶寺当地随处看到拆除的桑耶寺蓝色琉璃塔的瓷砖。1945年左右,桑耶宗本土登列默在大规模开荒时,大家看见了地下出土的大红砖和铸造的铁块,后来,这些铸铁多拿去做犁口等。1961年,格吉强玛林被拆毁时,当地百姓亲眼看到砖墙被铁水粘住。由此不难看出,当时的西藏建筑材料运用与营造技艺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同时,在这一时期,一种建筑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民族特色的技术传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桑耶寺的布察色康林,因其外无墙、内无柱等13种建筑特点而成名。木条和象鼻相互叠加着,加长的木条和加大后的象鼻盖住屋顶,是一座与西藏其他建筑不同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在公元9世纪,赤热巴巾所建的九层“乌香都无双吉祥兴善寺”的面积与拉萨大昭寺相等。下三层为石砌,中三层用砖垒,上三层系木结构。每层均有飞檐、门、半满璎珞等装饰。寺顶为变幻式宫顶,若有风吹便似宝伞自行旋转。这些建筑在藏文史书中虽然清晰记载,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仍觉得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史的典型例子。
总之,藏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在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技术基础上不断内外结合、博采众长,总结经验而形成的,其建筑形式的不断创新和民族特色的形成,都是藏族建筑工匠们运用智慧提炼出来的,是人类传统建筑文明的杰出代表。
二、造型的差异及特点
藏族传统建筑大致可分为寺院、宫殿和一般民居三种。神殿的建筑特点与寺院相似,宗堡和贵族府邸属于宫殿建筑,民居又因城乡、生业等生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宫殿建筑的格局多为底层库房,中层食品储藏室、管家办公室、工作人员住所和厨房,上层主要为寝室。下层大多为楼脚屋,楼脚屋常设用来通风的小窗。中上层房屋的窗户逐渐增大,房屋正面中间为向阳窗,上方为玻璃窗。房屋中央为大厅,设有长柱和天窗。大厅为佛像、佛经和佛塔的陈设空间和举行大型仪式的场所。大厅的柱梁上有用木堆砌的13层美饰和雕塑装饰的传统。称之为“阳光寝宫”(གཟིམ་ཆང་ཉི་འོད)的顶层宫殿为举行日常活动的小规模仪式的场所,亦是赞普经常居住的房屋。夜间寝宫、祈祷殿和御书房等的柱梁、门、窗户和窗棂皆用各种形态的木雕和壁画装饰。仆人住处、过道和走廊等的墙壁有进行粉刷和简单刷漆的传统,而底层只做墙壁的粉刷。殿门抱厦由排柱构成,大门用象鼻和“雀替”(བེ་འགོགས)装饰。顶层处有汉式屋顶、宝瓶、牛马幢和宝幢等饰品。尽管与寺院相似,但宫廷顶楼墙角各插立树枝风马旗杆。宗堡和贵族府邸等的样式虽属于宫殿建筑,但顶层用彩色布料的宝幢、牛马幢和经幡等,无其他豪华装饰。以前的宫殿、宗堡和贵族府邸等大型建筑用殿门抱厦,后来建筑风格发生变化就不再应用殿门抱厦了。宫殿和贵族府邸的园林里,常有一座两层或者一层的“卓康”(སོ་ཁང),是有很多玻璃窗户的亭台楼阁式供休闲娱乐的建筑,属于主楼旁边一组安静且非常华丽建筑群。
因城市与农村生活方式的不同,一般民居的式样亦有差别。城市里也有私房和公房的区别。一般临街的城市房屋,底层为商铺,商铺背街面多无窗,常堆积杂物,商铺之上采光日照较好的房子作为寝室、厨房等居住空间。城市中的居住建筑,一般为小窗户的底层房屋(沿街道开店外)。中间和上层式样美观,采光充足,在木料工艺上亦有少量装饰的习俗。农村的民居,底层的后部和左右两边为牲畜圈和草料房。民居多为平顶屋(低海拔的河谷地带除外),利用民居错层退台的空间层次,人们在屋顶上晒太阳和晒粮食。据说在康区不需要专门的用作打麦的打禾场。将秋收后的庄稼晒在屋顶,直到可以去打磨做食材为止。贡布等河谷地带和有些地震高风险区,房屋的建造方式也有所不同。房屋石墙四角加砌木芯为柱,并在石墙中设置木条增强石墙的整体性、抗震性。民居多在墙边的柱上安装梁,铺以椽木,其上用灌木、黏土、木板复合构造层当作楼板。若是二楼,在上方有柱子和无柱子的不同情况下,墙角柱梁如同以上的建造方式,按照其房子的大小,铺设向阳窗和窗户。汉式屋顶前后为短柱,中间为长柱,三角形的大梁上覆盖轻便的木板,再盖天然石板。大家族的顶楼中央立长柱做天窗檐。康区几乎都是夯土墙,阿里和藏北草原大多是用草坯垒墙的平房,为稳住墙壁而打桩。除了寺院和宫殿之外,一般民居屋顶的墙角有做神垒的习惯。
三、建筑工作流程
修建各种房子的时候,通常需要石匠、木匠、泥灰匠、金铜匠和配色工匠等,还要依次做好各自的工作流程。如寺院或宫殿这样大规模的建筑,除了以上工匠之外,还需要画匠、泥塑匠和成衣匠等做好相关系统性的专业工作。这些行业各有一名首席执行官,分别称为“乌钦”(དབ་ཆེན)和“乌琼”(དབ་ཆང),其中石匠和木匠的两个乌钦最重要。木匠乌钦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制订房屋建筑规划,画出蓝图后与石匠乌钦共同指导建筑工作。乌琼的重要任务是协助乌钦参与具体工作,还要根据乌钦的安排,按照尺寸对所有石木材料进行测量和劈削打磨工作。木匠乌钦对房屋高度等重要标准进行把控和监督。石匠乌钦对砌墙匠头所造的墙体宽度用标杆和吊线锤测量,还要对墙角处的压碎物等重要建筑物进行观察。乌琼负责和监督墙角的技术处理,以及负责一般的砌墙任务,还要监督安排全体石匠的砌墙工作。普通石匠只负责除重要墙壁外的一般砌墙任务。砌墙人员和徒弟们制造“杰垒”(ཅབ་ལེ)①“杰垒”是指砌墙内外两侧的大石堆砌后润土上横放的小石板。石板和筑砌内墙。助手砌筑“桑多”(སེང་རོ)②“桑多”是在墙基挖好后基岩上夯打的一种石板。(译者注)石板和做“敏踏”(རིག་འདག)③“敏踏”指需要用手指把大石堆砌后的缝隙用泥浆填补。填补以及搬运大石、“塞首”(སིབ་ཧག)碎石④“塞首”是指劈削砌墙所需石料过程中产生的碎石。、“杰垒”石板、大泥浆 (འདག་ཆེན)⑤大泥浆也叫内泥浆,是一种像红土一样的黏土,是把墙的两面和墙体内的石头砌好后所填的泥。和润土(ས་སོལ)⑥“润土”是石墙上铺开的湿润土。等工作。泥水匠主要负责墙壁的打磨,对地板(མཐིལ་ཞལ)、房顶和女儿墙顶打阿嘎土(ཨར་ག)⑦“阿嘎土”是铺地和盖屋顶用的坚硬黏土。,制造外墙的条纹,涂黑漆(ནག་རི)⑧黑漆指漆门窗的一种黑色漆。等任务。藏房建筑的材料为土、石、木3种,其内部详细分为很多种类。石材分为大石、碎石、天然石板、卵石等;土料分为红土、白色黏土、普通用土、沙子、半沙子(水中沙子)、硬黏土和阿嘎土等;木材分为粗细长度不等的硬木、松树或杨树、桦木和木板等。
以上所述是按照石砌工艺进行建筑营造的顺序。此外,用夯土和土坯营造的藏式房屋也不计其数。土坯墙是底基由毛石铺开后,由3—5块土坯纵横交叉砌成。以前有“土坯六围”(ས་ཕག་དག་སོར)(一般土坯长有90厘米,宽为50厘米)的砌法,即3块土坯并成1块横砌的习俗。房屋石木砌架的工作完成后,要按照泥水匠的部署进行粉刷。底层房屋用普通土料加沙子(1/3的土和2/3的沙子)后用推板粉刷,叫做“粗刷”(རབ་ཞལ)。佛堂和顶楼等需要装饰的房屋,在平整的粗刷上还要铺“刷垫”(ཞལ་གདན),即用1/4的白黏土和3/4的纯细沙掺混后的细泥均匀细刷。使用研磨石仔细打磨的工人被称为“夏钦”(ཞལ་ཆེན),意为大泥水匠师傅。如此房间墙壁粉刷就分为粗刷和细刷两个步骤。藏地没有在石墙外侧粉刷的习俗。夯土墙和土坯墙有几种粉刷方法,基本上以图纹点缀的比较多,需要土质较好的泥浆。对于地板,底层房屋用石板和红土粉刷。顶层房屋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铺木板和打阿嘎土。有些很讲究的人家铺木板时只用红柏木和核桃木板。阿嘎土也分为红白两色,其中以红色为佳。在打神殿等建筑物的阿嘎土时,其表面也有用松石和珊瑚等装饰的。在门窗两侧和底层房屋的柱子之间采用黑漆。黑漆是墙壁粗刷彻底晒干后用硬黏土或白黏土掺沙子后粉刷出来的,未干之前用抹布包裹的捣碎的黑石(煤炭)来拍打墙壁,再用研磨石摩擦。
内外砌墙和粉刷等工作完成后,配色匠再涂刷颜色即可。无人住的底层房屋一般不会用木器颜料。窗户和门楣等用各种贵重的颜料,大门根据自己的财富和精力装饰图案。寺院、神殿和宫殿等的殿门抱厦涂抹用加了金箔的与每层木刻相一致的色彩。正门左右为四大天王、生死轮回图、宇宙构成图和调伏图等壁画。大殿或者宫殿的正厅等天窗檐的墙壁上有塑像、故事和传记等的图画。梁柱上有各种图案,壁画和木器颜料均用金水装饰或用金粉供刷画像。有的红底上用金水作画;有的金底上用银水作像。房屋的大梁有各种颜色,椽子为蓝色,盖顶短木为黄绿色,也有大梁为金黄色和盖顶短木为黄绿色的,中间为白黄底上作画,以下为垂帷(ཤམ་བ)图案。墙基为红黄色,以下为红、绿、蓝三色腰纹,下部有涂紫色的习俗,称为“腰纹裙”(སེད་རིས་མཐང་ཤམ)。富贵人家的佛堂就是这样。此外,还有用绸缎的图案、四季之花①四季之花为藏族工艺中采用的一种传统图案。桃花、柳枝、香果和绿竹,依次代表春夏秋冬。(译者注)或涂用单色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