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提升农村发展“电力血脉”更畅通

2023-09-13曲艺编辑刘光林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3年8期
关键词:南方电网农网国家电网

■本刊记者 曲艺/ 编辑 刘光林

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促提升,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推动构建农村新型能源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了解,我国自1998年起相继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县城电网改造、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攻坚全面完成,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体制全面取消,全国农村地区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村村通动力电,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齐,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稳步提升。

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获悉,近年来,国家电网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提升互联互供能力,发挥多种能源形式转换的平台作用,进一步推动东部地区城乡电网一体化、中部地区供电服务均等化、西部地区供电保障再提升,全面构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智能高效”的农村现代电网。

“农村电网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近日举办的2023(第二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陈旭表示,“十四五”以来,南网电网持续开展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作,2021—2022年,累计完成农网投资606亿元。

巩固提升,步履不停。那么接下来,电网企业发力的方向在哪里?

服务“数字乡村”建设

《意见》明确,到2035 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城乡电力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

对于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河南省来说,让农民用好电,才能真正算得上供好了电。

记者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自2008年启动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以来,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机井通电台区7.61 万个,惠及全省5000万农民和1.2亿亩耕地。

此外,河南电力不断推进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开展城乡营销服务基础管理提升行动,提高农村地区供电服务水平,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数字乡村”建设是大势所趋,“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关键词。

4月13日,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2023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指出,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补齐农网薄弱地区电力基础设施短板,有条件地区稳步推动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电网企业是服务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智能电表等数字化终端设备大量接入电网,电力数据采集逐步实现远程实时化,具备农村其他领域难以达到的数据规模和价值。因此,电力可以在能源监控、便民服务、用能管控及民生和乡村治理等方面,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丰富的数据服务和应用场景。

“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保障人民用电,供电可靠性是电网需要承担的责任,关键在于配电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在上述会议上指出。

李立浧强调,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核心课题,发展农村智能微电网是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电网作为分布式智能单元将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配电网处在起步阶段,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民生证券分析师邓勇康认为。

在邓勇康看来,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现自动化的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目前,国外配网自动化的最高比例达到60%—70%。配网自动化在我国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城市配网馈线自动化率不足10%,刚刚开始试点,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他分析称。

2022 年,国家电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更新行动部署,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和城市配网更新改造工程,建成乡村电气化项目3388项,受益群众987万人。

南方电网持续开展“补短板”和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提升行动,推进建设广东揭西、广西东兰、云南维西等一批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和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全面保障乡村振兴对电力的需求。2022 年,南方电网完成农网投资314.5 亿元,农村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大幅下降,综合电压合格率稳步提升。

今年,南方电网还将安排农网投资逾240亿元,继续推进农网巩固提升,加快配网升级改造,力争年内基本建成13 个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和9个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

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意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既要聚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也要适应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新任务新要求,提升农村电网综合承载能力。

清洁、低碳、绿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记者梳理发现,今年4 月以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暖风频吹。

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5 月5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5 月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接下来将推动有关方面结合实际促进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进一步健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使用营造良好环境。

南方电网以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为切入点,以专业化的服务助力客户节能,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据统计,截至5 月8 日,南方电网累计投资超过70 亿元,共建成充电站1.3 万座、充电桩9 万个,已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其中,乡镇覆盖率超过九成,建成乡镇充电站近4000座、充电桩近2万个。

国家电网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持续优化充电设施报装服务,加快县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不断提升充换电设施供电服务保障能力。

“在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仅2020—2022 年这3年,我们新建充电桩1000个,推动新增居民充电桩17万个、社会公共桩1.1万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甘海庆表示。

在浙江,国家电网建成公交、乡镇、景区等各类充电站3358座、充电桩超2.75万个,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2022年,浙江累计充电量32.39亿千瓦时,连续两年增长超66%。

不难窥见,新能源汽车下乡,已成为推动农村用能清洁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

7月3日,国家电网党组召开会议,审议该公司关于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据悉,国家电网将深入实施调查摸底和政府对接行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行动、供电优质服务行动、车联网平台服务提升行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等六项行动,有力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南方电网农网国家电网
广 告
广告
广告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浅谈政工管理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
基于AHP的南方电网分(子)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的低功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