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内涵特征、信息模型与应用场景

2023-09-13李冬梅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7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李冬梅

摘 要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深度融合,而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技术的重要应用如何创新图书馆服务已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概述数字人概念、特征、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概念,并阐述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涵特征、信息模型、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以“数字替身”的身份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和资源利用等提供更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途径,在替代馆员、知识组织、服务提供、智能咨询、阅读推广、情境陪伴、素养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并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是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数字化转型;智慧服务

分类号G251.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7.008

Virtual Digital Human in Libraries: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Model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Li Dongmei

Abstrac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necessarily require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y business. 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meta-universe technology, the virtual digital human has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o innovate library services.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technolog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huma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library virtual digital human, and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model,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library virtual digital human. The librarys virtual digital human provides a more intelligent and humane way to provide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s a “digital double”. Virtual digital human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replacement of librarian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ervice provision, intelligent consultation, reading promotion, contextual accompaniment, literacy enhancement, branding, etc. It can bring a new experience for user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elligence and service quality of libraries,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Keywords Wisdom library. Virtual digital hum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mart service.

0 引言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浪潮下图书馆主动识变、求变、应变的战略性变革。数字化生存环境正在生成,无论是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还是产业环境,都要求图书馆加速实施数字化转型[1]。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在社会数字化背景下,由图书馆所拥有的记录资源数字化、服务方式在线化和服务内容虚拟化等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图书馆事业及其关联机构的转型与发展现象[2]。当前,我国图书馆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早期阶段,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施图书馆数字化战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创新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识。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要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語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3]。国家政策的适时推出必然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而元宇宙技术的出现将对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和服务方式产生重大变革,其中虚拟数字人技术作为落地应用的重要切入点受到广泛关注[4]。

通过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数字孪生,可以实现对图书馆业务的沉浸式模拟,精准映射馆员和用户间的关系,而具有数字身份的虚拟人可以推动主体间的虚实交互,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智慧服务[5]。自从本世纪初“中国数字人”[6]项目启动以来,国内有关数字人的研究逐步增多,但在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仍然不足。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对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涵特征、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及发展建议等进行探究,以期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1 虚拟数字人简述

1.1 虚拟数字人的起源和概念

上世纪六十年代,波音公司研发了首个人形的数字人(波音人, Boing Man),被认为是虚拟数字人研究的起源,随后医学领域开始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和视觉艺术打造虚拟人体用于生物医学研究[7]。虚拟数字人也被称为“数字人”或“虚拟人”,是指存在于虚拟世界中,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的、具有外貌特征、表演能力、交互能力等人类特征的复合体[8]。严格来讲,“虚拟数字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数字孪生体,即将生活中的真人进行原比例的数字化复现[9],主要指的是元宇宙领域内真人在虚拟世界的“数字分身”,其目的是通过数字化身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第二种是虚拟人,即人类创造的虚拟形象,可以呈现人体的形态与变化,但一般无需关联物理世界;第三种是数智人,即综合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可以与用户自主交互并进行自主决策的一套方法体系[10]。由于在实践中三种类型的虚拟数字人通常会混合使用,因此本文不做严格区分。

1.2 虚拟数字人的特征

虚拟数字人的普遍特征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首先,虚拟数字人具有多元拟人形象,如平面空间呈现的二次元动漫人物形象、三维立体的全视角3D卡通形象、与真人无限接近的3D超写实形象、单一视角的2D写实形象、人工智能合成的真人形象等。其次,虚拟数字人具有鲜明的人设,虚拟数字人是按照特定需求而制造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代表了其清晰的定位和特定的意义。再次,虚拟数字人具有多模态的表达能力,通过对表情、动作、情绪、体态和语言等的模拟和匹配,可以实现高度的拟人化。最后,虚拟数字人能够实现与用户的智慧互动,人工智能驱动的互动更加友好。

1.3 虚拟数字人的技术架构

虚拟数字人基础技术架构包括“五横两纵”(见表1)。“五横”是指用于虚拟数字人制作与交互的五大技术模块,即人物生成、人物表达、合成显示、识别感知和分析决策,“两纵”是指 2D和3D虚拟数字人[11]。其中,人物生成即人物建模,当前建模技术主要包括静态扫描建模和动态光场重建,目前主流技术为静态扫描,而具有高视觉保真度的动态光场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以重建人物的几何模型,还可一次性获取动态的人物模型数据,并高品质重现不同视角下观看人体的光影效果,成为虚拟数字人建模重点发展方向。人物表达需要生成语音和动画,其中动画生成则包含驱动技术和渲染技术两大部分。驱动技术方面,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应用逐渐成熟,可实现虚拟数字人多角度动作捕捉与追踪,其捕捉精度也持续完善;渲染技术方面,硬件能力与算法的突破大幅提升了渲染速度与效果,使得虚拟数字人更为真实[12]。

1.4 虚拟数字人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数字人在外貌精度和交互方式上都有了极大提升,应用难度不断降低,应用领域日渐多元。目前,虚拟数字人的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偶像型:是進行偶像活动的虚拟人,拥有明确的虚拟设定和作品产出,比真人偶像更趋完美,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运营的表现形态[13],如IP孵化机构孵化的网红——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2)助手型:是指虚拟数字人(也称智能助理或虚拟机器人)代替真人提供不同场景的个性化服务,如智能客服、虚拟医生、虚拟导游、智能理财顾问等;(3)载体型:是指将虚拟数字人作为IP与用户合作进行塑造、开发和创作,如已经诞生10年的虚拟歌手“洛天依”,其“主唱”的绝大多数歌曲由其粉丝基于情感自发创作[14];(4)替身型:即真人的数字分身,可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相互叠加转化[15],如2022年上海浦东新区政协举办的“观澜论坛”,政协委员以数字分身形式亮相大会[16]。

政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1月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支持各类企业运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 打印等新技术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消费场景,探索人机互动新模式,大力拓展便捷化线上服务应用[17]。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2022年8月对外发布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18],该计划提出要加快数字人在各种泛生活场景的应用,鼓励产业各界携手共建生态,政策的支持必将大力推动虚拟数字人的发展。

2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及其特征

在图书馆,高度拟人化的虚拟数字人可以完成对馆员和用户的模仿,进而创造二者交互的新形态,促进服务模式的变革。此外,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虚拟数字人还可以突破原有的实体书刊服务、工具软件服务、网页在线服务等形式,再造知识资源的组织呈现方式和服务提供方式,为用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发展成为图书馆专有的智慧服务体。因此,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形式上将模拟馆员的感知、认识、形态及服务方式,作为馆员的代理人从事智能助手、信息咨询等工作;功能上主要是作为数字替身在馆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在交流互动、资源形态、信息表现、情感流动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满足用户沉浸式、智能化、个性化、去中心化的需求。由此可见,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六个特征。

第一,信息交互方面。(1)角色多元。虚拟数字人技术将创造性的解构图书馆传统的信息交互和流动关系,真人和虚拟人的职能更为多元,交互边界将被进一步扩展。例如,虚拟助手配合真实馆员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服务——这种虚拟助手既可以是馆员,也可以是机器,甚至可以是用户。而当用户作为虚拟助手时,用户间的交互就发生了,这种交互方式以用户熟悉或习惯的方式大大弥补了馆员服务的固化,更易形成虚拟社群,进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2)虚实融合。虚拟馆员与真实馆员是平等的、统一的、融合的。虚拟馆员作为全面客观承载真实馆员能力、情感和知识的载体,其拟人化形态不仅不会损耗原有馆员和用户间的真实情感交互,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二者间的情感连接,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好感。

第二,知识情境方面。(1) 沉浸感知。对于用户来说,具象化的知识比抽象的知识更易接受,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再现真实场景,并通过虚实相融的方式向用户传播知识、提供服务,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进而与知识同频共振。(2)开放生态。虚拟数字人可以有力支撑图书馆的内容创新、资源重组、数据赋能、服务重塑、情境重构等,用户也可以成为图书馆资源和知识的提供者,从而打破了传统资源生成途径,通过去中心化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形成良好的开放生态,提升图书馆资源供给。

第三,技术实现方面。(1)因人定制。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展现的是馆员的个性化形态,包含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性别年龄等。虚拟数字人可以打破用户对传统馆员的认知偏差和刻板印象,实现对图书馆员个性的深层表达和充分展现。就技术层面而言,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依据用户画像的相关结果,在智能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帮助下,因人定制个性化适应性服务。(2)持续进化。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承担的智能助手、虚拟馆员等职能可以有效减少真实馆员的重复性劳动。虚拟数字人通过对领域知识、用户数据等的不断学习和持续训练可以实现迭代或进化,进而使其与用户的交互更为真实可信。同时,要充分考虑图书馆智能系统和用户服务的复杂性,构建人机之间的自由切换和无缝协作机制,避免虚拟数字人服务的道德风险。

3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信息模型

虚拟数字人的信息模型至少应分为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交互三个阶段。在第一和第三阶段,虚拟数字人的信息表达是包含文本、语音、影像、动作等在内的多模态形式;第二阶段是动态合成第一阶段获取的数据;第三阶段结合智能管理和服务平台、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智能或人工形式的多模态交互。基于虚拟数字人信息处理的过程,结合图书馆发展需要、用户需求和海量的个性化数据,本文构建了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信息模型(见图1)。

为了解决其安全性、效率和满意度等问题,图书馆虚拟数字人还需考虑融合以下现代信息技术。

(1)区块链技术。图书馆服务场景中的数据采集过程需要缜密的、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保证用户拥有唯一的真实身份,规避虚假用户信息。区块链无法篡改的智能合约机制及可追溯性,能够保证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与真实的馆员和用户相对应,从而确保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稳定、完整、有序、真实和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技术对于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来进行用户信息获取与身份认证。

(2)动作捕捉技术。动作捕捉技术可以多视角、多方位的全面获取馆员和用户表情、脸像、动作、行为等数据。当前常用的动作捕捉技术包括机械式、电磁式、传感器式、光学式、声学式等。图书馆可以采用性价比较高的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技术,提高虚拟数字人的动画制作效率,控制成本。

(3)表情合成技术。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形象与服务、表达和内容的虚实统一,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有效完成情感投射。除传统的基于映射和基于建模学习的表情合成方法外,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是基于深度学习的AI精细化合成技术,如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谱归一化的生成式对抗网络(GAN)表情合成方法[19]。该研究结果可输出更加真实的虚拟数字人表情细节,图像质量也更高。而且在虚拟数字人直播过程中,一旦出现画面延迟,该技术可以自动完成表情修补,保证馆员情绪与情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4)数据融合技术。图书馆要实现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就需要融合多模态信息,构建数字模型。融合知识图谱技术与专家知识库,可以对知识进行理解,并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自主服务[20]。同时,可以运用情感计算技术,构建融入馆员情绪、心理、认知等数据的个性化模型,保证图书馆较为完整的智能性。此外,还可以运用联邦学习等技术,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和不同的数据模型进行融合,消除数据孤岛。

4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基于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主要特征,为进一步协同图书馆员、知识情境和用户,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构建了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部关系(见图2):(1)基于虚实融合、角色多元的特征,馆员和用户间呈现新的信息交互形式,进而推动了服务方式的拓展和創新,如真实馆员和虚拟馆员协同的服务形式、个性化的虚拟智能助手等,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途径;(2)基于开放生态、沉浸感知的特征,鼓励馆员和用户共同参与沉浸式知识资源和学习工具的创作,进而创造出丰富且高度契合用户需求的图书馆资源形态;(3)基于因人定制、持续进化的特征,可以将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充分融合,实现对馆员和用户的精准画像,进而为用户定制适应性服务。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是现代信息科技的融合体,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图书馆的知识生产和服务模式,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知识生产与服务生态。基于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部关系,结合国内外图书馆已有的虚拟数字人应用实践,本研究认为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在替代馆员、知识组织、服务提供、智能咨询、阅读推广、情境陪伴、素养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4.1 替代馆员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将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契机。与真实馆员相比,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在工作强度、学习知识、管控流程、处理数据、服务意识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图书馆虚拟数字人能够将其在用户画像、基础知识、数据关联、资源评估等方面的模型和规范嵌入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流程,改善当前图书馆服务标准不一、服务绩效模糊的现状,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水平。同时,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实践应用,将真正把用户吸纳到图书馆知识生产与服务体系之中,消除图书馆和用户间的障碍,达到共建共享的高级服务阶段。

4.2 知识组织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支撑下,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以海量知识资源为基础,可以构建大范围、无边界、可拓展的知识结构,并经过持续的学习和训练整合、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大价值的知识增量。首先,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呈现和表达多语种、跨媒体的融合化内容,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感官体验。其次,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根据用户的学科背景、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为其定制资源内容,实现个性化的按需定制。再次,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通过语义分析及对信源的控制,规避各种类型的不良信息,构建安全健康的知识生态。

4.3 服务提供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充分利用智能交互手段,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服务。图书馆虚拟数字人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工具或针对性的指导。如真实馆员和虚拟数字人可以并行服务,不仅可以拓宽服务方式,还可以创造丰富的知识情境,在为用户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使得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复杂性进一步降低。另外,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可以推动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系统的持续进化和升级,提高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

4.4 智能咨询

智能咨询是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中较为广泛的一种落地应用。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特征,对虚拟数字人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交流沟通话术、业务工作流程、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坚持履行及时、主动、持续的适应性服务理念,帮助用户解决资源选择、使用和评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不仅要对潜在用户着重进行资源推荐、信息推送等活动,激发潜在用户阅读兴趣,促成资源使用行为,也要面向全体用户适时地提供各种资源、工具、产品和活动,提升用户留存率。

4.5 阅读推广

与传统的真人阅读推广相比,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不仅在知识资源储备和提炼方面有着巨大优势,而且在人物形态、声音、技能和性格方面更具新鲜度和亲和力,可以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图书的核心思想、重要内容和相关知识,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知识获取效率,有效帮助用户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而及时准确地响应和反馈,还能极大提升用户满意度和获得感。从交互的视角来看,传统的阅读推广工作难以逐一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而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凭借算法模型对海量反馈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精准定位用户的高频需求并实时满足。

4.6 情境陪伴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是情感化设计的产物,其清晰人设和逼真形象,使其与用户之间更易建立一种情感连接关系。同时,情境识别和情绪体验也是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智慧的重要体现,虚拟数字人可以通过用户的语言、声音、脸像、体态和环境等信息来推断用户的生理状态及其所处的场景氛围,进而在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的支持下实现人机交互,掌握用户习惯,理解用户真实需求。用户在图书馆虚拟数字人陪伴过程形成深度的、持续的情感连接和依附,将极大的增加用户黏性,提升图书馆知识传播效能。

4.7 素养提升

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的基本任务之一,将虚拟数字人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纳入到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之中,可以丰富课程结构,提升用户学习兴趣。例如,一方面,可以在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选择数据挖掘、人物建模、识别感知等虚拟数字人技术开展专题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虚拟数字人技术与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结合,如结合虚拟数字人和绘本馆为儿童提供服务。通过“虚拟数字人+”的方式,将其贯穿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当中,帮助用户在使用和实践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8 品牌塑造

图书馆的虚拟数字人与图书馆文化基因高度契合,可化身为图书馆的“代言人”,虚拟数字人天然的亲和力、专业性和时尚感,使其更具共情能力,进而吸引大量用户形成品牌效应。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参照虚拟偶像的构建模式集聚粉丝,如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特藏、经典文献或“故事”创造更为立体丰满的虚拟人物,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从而在虚拟数字人和用户的共同赋能下提升图书馆品牌价值。在可预见的将来,虚拟数字人将作为重要的数字资产不断为图书馆带来价值增长。

5 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发展思考

随着鼓励政策的出台、标准规范的制定、用户的持续增长和资本的追逐加持,虚拟数字人已经迈入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呼之欲出,但实践应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虚拟数字人支撑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本文认为未来应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5.1 理論研究

虚拟数字人通过多模态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了全新体验,但其情感表达能力仍然存在不足。未来,需要开展基于跨学科的情感学理论研究,提升虚拟数字人的情感反馈和互动能力,体现图书馆的重要社会价值。例如,面向不同类型或不同年龄的用户,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互动内容,进而降低沟通成本,缩小数字鸿沟;还可以基于健康信息学的相关研究,帮助老年用户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引导老年人融入信息时代[21]。

5.2 技术研发

当前虚拟数字人技术在视听方面已颇见成效,但在智能化交互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对于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来说,还需要利益相关方的通力合作,挖掘并融合图书馆资源、空间、馆员和用户等要素的多源多维数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情感计算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新成果,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的智能交互。

5.3 实践应用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字化场景的落地应用。当前,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已有实践应用,如上海长宁区图书馆的虚拟数字人“馨叶”可以根据读者以往的借书喜好,推荐馆内新入的藏书,同时还能与读者进行智能问答,提供导航指引、书目推荐、文献检索、预约借书、讲解展示、座位预约等服务[22]。未来,我们需要综合考量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特征和用户类型,推动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成为独立的图书馆智慧体,避免不切实际、强求划一的技术应用方式。

5.4 政策落实

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宏观视角来看,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效能需要建立在图书馆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基础上。因此,各级各类图书馆需要整体上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更深入地理解、认识并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进而构建与之相应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和管理机制,确保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实践运用。同时,图书馆虚拟数字人能够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改善用户体验,是对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政策的有效落实与创造性发展。

参考文献:

姚晓霞,高冰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愿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2):13-24.

周文杰,万瑞.现状、边界与逻辑框架: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职业转型发展风险研究述评[J].图书馆论坛,2020,40(9):53-5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 (2002-05-22)[2022-10-05]. http://www.gov.cn/xinwen/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李洪晨,许可,张闯,等.元宇宙图书馆 一座看得见的天堂:“天堂的具象:图书馆元宇宙的理想”论坛综述[J].图书馆论坛,2022,42(7):1-6.

李洪晨,马捷.沉浸理论视角下元宇宙图书馆“人、场、物”重构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1):10-15.

钟世镇,李华,林宗楷,等.数字化虚拟人背景和意义[J].中国基础科学,2002(6):14-18.

吴洁.数字人类的起源(1964—2001)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15.

郭全中.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现状、关键与未来[J].新闻与写作,2022(7):56-64.

孔繁超.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空间重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8):146-151.

乔利利,邓峰,赵星. 基于数智人的元宇宙敏捷治理路径构建及应用[J].图书馆论坛,2022,42(7):33-42.

天风证券. 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的主角破圈而来[EB/OL]. (2002-01-22) [2022-10-0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4NjQzMw==&mid=2652748417&idx=1&sn=206f675106bed30cf9b4751761165feb&chksm=847d2d8fb30aa499f57bcb2095db750fc25a2fda67281d13a2ad35943bf9fc55bac50481c3cf&mpshare=1&scene=23&srcid=0930V1sox8taTgXNJKtK6s54&sharer_sharetime=1664527056063&sharer_shareid=7d73decae9d70bdcdded50e6046553a1#rd.36氪研究院. 2022年中國数字人行业洞察报告[EB/OL]. (2002-07-25) [2022-10-0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k5NzA0Mw==&mid=2248083033&idx=3&sn=eecd649c0267b93050777a2a0ee6516d&chksm=eaafb785ddd83e93369b47aeac9c695d426ecbf6a1dd16217e1a35b8c0621245fc3c6022ad32&mpshare=1&scene=23&srcid=0930uA8YaCMUvLIXJCyluaZa&sharer_sharetime=1664527173578&sharer_shareid=7d73decae9d70bdcdded50e6046553a1#rd.

喻国明,耿晓梦.试论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技术赋能与拟象解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1):23-30.

高存玲,范珈硕.为洛天依写歌:虚拟歌手粉丝创作者的情感劳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3):147-156.

何国威.从动作捕捉到虚拟偶像:计算机技术对演员及电影娱乐生态的发生与重构[J].当代电影,2022(1):72-81.

优链时代. 全国首次!政协委员以真人数字分身形式亮相大会,燃爆现场气氛!开启元宇宙新时代![EB/OL]. (2002-09-29) [2022-10-07].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DU5OTQ5NA==&mid=2247489637&idx=1&sn=1f04ddceffb817ac58fa3c0bc23c16c0&chksm=fb37edcccc4064dad17db08bb844fda90a296c0687e9e729ab7b1e2fff2961f834fc0af8368c&mpshare=1&scene=23&srcid=1007eWqXsMDeshIuF0E9Fh6U&sharer_sharetime=1665113409023&sharer_shareid=7d73decae9d70bdcdded50e6046553a1#rd.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EB/OL]. (2002-07-06) [2022-10-07].https://www.miit.gov.cn/jgsj/ghs/zlygh/art/2022/art_bdf819244b074a3aa7b48b3d0985ffd6.html.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EB/OL]. (2002-08-03) [2022-10-07]. https://www.ncsti.gov.cn/zcfg/zcwj/202208/t20220808_92608.html.

苏梦晶,王波,刘本永.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谱归一化的GAN表情合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2,12(4):121-125,129.

刘泽,徐潇洁,邵波.基于多策略混合问答系统模型的图书馆咨询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J].新世纪图书馆,2022(5):43-49.

刘一鸣,李露.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4):123-134.

上海长宁区政府新闻办. 元宇宙世界的图书馆入口,在上海这条马路上?[EB/OL]. (2002-10-06) [2022-10-19].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21489764663515?id=2309404821489764663515.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