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低年级的高效课堂
2023-09-1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梅口乡中心小学陈丽英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梅口乡中心小学 陈丽英
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亟待改革。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双减”背景下低年级高效课堂的打造路径,从注重预习生活化、创设竞争环节、引入生活情境教学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与探讨,以期能给低年级数学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强化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作为小学课程的主要构成内容,数学学科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且复杂性与逻辑性相对较强。部分数学基础不佳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免出现数学概念含义不理解、数学公式不会用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以往教师主要以题海战术为主,由于方式较为枯燥,故而降低了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思维,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此形成高质量课堂,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一、“双减”政策论述
“双减”政策旨在解决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使小学生能解放思想,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实际上,受到“双减”政策影响的不单是学生,还包括教师、校外培训机构等。此前,教师与校外培训机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主要采取直接讲述与大量做题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增加。部分低年级学生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得不牺牲休息、运动等时间,其全面发展的速度有所迟滞,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制约。部分低年级学生甚至因为多次没有做对数学题,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这不利于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教育部发布了“双减”政策。这意味着数学教师应打破旧有思维的束缚,在充分领会“双减”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此创建高效课堂,使低年级学生在轻快的环境中,逐渐掌握数学概念的含义,并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技能,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构建低年级高效数学课堂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
低年级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他们的多元化需求而开展。受到以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常常以低年级学生自主能力欠缺、阅历较少等原因阻止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是要求他们被动地接受。由于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故而,授课效果始终不佳。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摒弃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应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在课堂上给予低年级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注重强调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以便他们能将所掌握的数学技能应用起来,并形成严谨、科学的探究精神。故而,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纳入教学目标中,在充分尊重实践性原则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结合数学中所给出的条件,灵活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利用各种策略,积极搭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低年级小学生能借助自己相对熟悉或是比较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去理解数学公式的含义。
三、“双减”背景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预习生活化
现阶段,部分数学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比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圈起来、针对不明白地方做出标记等。低年级学生尚不具备自主预习的能力,因此很难完成相应的预习目标。即便部分教师明确了预习要求,但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未能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至于课前预习逐渐变成了超额学习,切实增加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致使他们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迟滞了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速度。那么,是否有必要预习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预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适当熟悉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对课本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为他们日后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供强大助力。为了确保预习环节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落实“双减”内容,低年级数学教师应通过积极备课、深挖教材等途径,切实把握课前预习侧重点,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预习活动,从而使预习效果不断提升。
作为一种新的预习方式,生活化预习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以上授课目标。它要求低年级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而没有对理论认识有较多的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日后学习的方向。该项作业符合“双减”政策不得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布置书面作业的要求,同时又能给予低年级学生较为生动的体验,便于他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比如在学习《位置》时,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鼓励低年级学生回家以后寻找家中物品的具体方位,以书桌为例,教师可以请他们说说书桌的前面是什么、上面有什么等,然后让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将物品所处的方位记录一下,第二天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分享。学生为了能分享更多的内容,势必会积极完成预习作业,这种探索与尝试对于他们学好《位置》一课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注重对竞争环节的创设
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相对较强,面对教师所布置的比赛作业,他们将积极调动自身的潜能,以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以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所要讲述的数学知识,巧妙设置游戏,让他们在参与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获得个人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以《认识图形》为例,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对图形特点有所认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你说我猜”的竞争活动。首先请两名学生为一组,一名同学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图形,但是不能说图形的名字,另一个则负责猜,在规定的时间内,猜测正确率较高的小组则为胜利组,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奖品,比如铅笔、橡皮等。学生为了赢得胜利,势必会积极与队友开展相应的合作。比如探讨相应动作的含义,随着两人协调时间的增多,他们对图形知识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了,这对于他们学好《认识图形》一课的重难点知识是较为有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竞争环节,本意是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增强。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数学教师在设计竞争内容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基础,以此避免竞争过程中,出现只有优等生表现自己的现象,应尽可能给予后进生更多表现的机会,以此减轻学困生的心理负担,不断强化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他们早日走出旧有思维的局限提供强大的助力。比如,教师可以将竞赛学习项目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然后要求不同档次的学生参与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此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总之,低年级是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直接决定他们日后学习数学学科的质量。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引入竞赛机制时,教师应秉承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原则,组织他们开展相应的合作任务,以便低年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有趣、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对生活情境的创设
部分低年级小学生,由于没有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而进入了“学习数学无用”的误区,从而降低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多半是受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充分把握“双减”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积极拓展教学模式。而生活情境法的融入,则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入手,逐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解决问题经验的增多,学生将深刻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所在,从而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中。故而,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信息技术等,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数学的奥妙。
比如在学习“人民币”时,为了加深低年级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教师可以创设与之有关的采买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掌握使用人民币的正确方法。譬如开展“我来定价”的游戏,让学生化身为超市的管理人员,对教师所提供的物品,例如铅笔、尺子、钢笔等进行定价。学生由于定价经验较少,在参与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比如定价太高或者是太低。关于这些错误,学生自己是不知道的。在学生定价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讨论,比如该同学的定价是否合理?若是认为不合理,请谈谈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价值的认识,又强化了他们的定价经验。
譬如开展“我来采买”的活动。教师可以请学生扮成顾客,前来“商场”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并计算所要支付的金额。由于“商场”中许多物品的金额是由“元”和“角”构成的,学生在计算之前,需要将单位进行统一。随着学习计算经验的增多,他们对“人民币”与数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学好与人民币有关的数学知识是较为有利的。
(四)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比如在学习《认识闹钟》时,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整时”有所认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该阶段的学生对于时针与分针的认识尚不熟练,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动手等活动中,掌握与闹钟有关的知识,切实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提前准备的纸片、画笔等工具拿出来,自主创作一个小闹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有的画闹钟,有的剪硬纸片,有的制作“分针”与“时针”。其间碍于制作经验的缺乏,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以画闹钟为例,学生无法准确画出钟表上的刻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刻度的意义,然后采取相应的方式来解决,比如画出12个大刻度。这样一来,他们就在对课内知识适当的延伸中,掌握了重难点知识的含义。此外,教师所布置的创作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对钟表类型、具体内容等没有过多的限制。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比如部分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看到别的小组或是制作圆形闹钟,或是制作正方形闹钟,他们突发奇想,制作长方形闹钟。且不管他们是否能够制作成功,这种探索与尝试对于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开展“拨闹钟”的实践活动。等学生制作成功以后,教师可以即兴说出一个时间点,然后让学生调拨自己所创作的闹钟。等学生熟悉活动以后,教师则不说具体的时间,而是用所要做的事情来代替,比如“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放学的时间”等,这种描述方式,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将闹钟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对时间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开展“找朋友”的活动,即一部分学生手持相应时间的闹钟,一部分学生手持闹钟上时间的“读法”与“写法”,然后在教室中寻找自己的“朋友”,即闹钟时间与“读法”“写法”相一致的同学。若是找对了,双方要相互拥抱一下,然后大声读出闹钟上的时间;若是没有找对,则需要说:“我不是你的朋友,快去找你的朋友吧!”这样一来,学生就在实践活动中,对时间以及其“读法”与“写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落实工作的推进,为低年级数学教师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对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双减”内容,结合该文件针对低年级教学活动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案,以此完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