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助力乡村振兴
——以非遗民间音乐偏岩耍锣鼓为例
2023-09-13唐诗媛陈河霖
□唐诗媛 陈河霖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文化振兴,以及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为响应政策号召,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的重心也由城市逐步转移到农村乡镇,学者们扎根基层,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讲好民族故事。笔者在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偏岩古镇通过实地采风学习,研究分析了偏岩耍锣鼓非遗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沿革、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传承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关于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偏岩耍锣鼓的历史沿革
偏岩耍锣鼓所演奏的锣鼓段子大多是借鉴传统的川剧锣鼓曲牌,是以川剧锣鼓原有的牌子为基础改编创新的,在适逢小镇有婚丧嫁娶活动时进行演奏。川剧锣鼓为了顺应戏剧表演,演奏时极为规范,而偏岩耍锣鼓则不然,衬子(可无限反复的片段)运用更为自由灵活,反复次数较多,便于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其音乐也更加具有乡土生活气息,通俗易懂,演出形式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生动诙谐,复杂多变。例如,偏岩耍锣鼓中的《剪刀架》与川剧弹戏帽子锣鼓的《剪刀架》实则相同,只不过在川剧锣鼓的演奏中,此曲应有六位演奏者各持一种打击乐器,分声部完成,而在偏岩耍锣鼓的表演中则缩减为四人,川钵与包锣由一人演奏。在演奏《冲天炮》时,一人可同时演奏川钵、大锣、包锣三样乐器。这样的演出方式更加考验团队内部的默契与配合,表演时也无须严格遵守曲谱标记,根据现场演出氛围以及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减一两句衬子,具有一定的即兴成分。
(一)萌芽阶段
在众多戏剧中,川剧对打击乐的运用更为重视,要求更严格,有“锣鼓套腔”的说法。与其他剧种不同,川剧一般不配管弦乐器,多用锣鼓跟腔,对文武场乐器的划分没有严格的要求,更重视剧情、人物内心的表现。每套曲牌都配有专属的锣鼓段子,现已创作出百余种,内容极为丰富。其戏剧中的剧作与表演都源于生活,贴近民生,演出场地大多在庙宇或广场。偏岩古镇上演过很多经典曲目,包括《林冲奔夜》《武松打店》等。20 世纪40 年代,消息闭塞,物资匮乏,戏曲艺术无疑丰富了镇上居民的娱乐休闲生活,同时也满足了居民们的精神需求,稍微有些条件的家庭便让孩子跟着学习川剧。随着偏岩人民对音乐形式的不断追求,以及镇上婚丧嫁娶活动的配乐所需,他们根据川剧锣鼓原有的曲牌创新改编出属于自己家乡特色的新锣鼓段子,以风趣生动的表演形式,配上唢呐吹奏进行演出,并将其命名为“偏岩耍锣鼓”。
(二)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偏岩耍锣鼓的用途更加广泛。偏岩古镇的地理位置特殊,面朝佛教神山华蓥山,镇上也有武王庙、禹王庙等庙宇,因此,每年农历的六至八月,各地经由偏岩到华蓥山朝山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当时,江北县以及重庆、涪陵、万县,甚至远到湖南、安徽等省的香客,都抬着“架香”(圣架,用纸扎手工艺精湛的五彩佛塔)和大蜡烛、大香等,上华蓥山拜佛。当香客们到达偏岩下场口时,偏岩耍锣鼓队便前去迎接、随行,直至上场黄街,以此来表现出偏岩人的好客。当地人又将偏岩耍锣鼓称为“架香”锣鼓。
(三)停滞阶段
1966 年至1976 年,民间文化艺术受到重创。随着偏岩古镇上武王庙、禹王庙、古戏楼等历史古迹不同程度的损坏,耍锣鼓逐渐失去了演出的场所和机会。原生态的艺术环境以及婚丧嫁娶风俗遭受破坏,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发展也因此受阻。
(四)恢复阶段
1976 年后,古镇对禹王庙、古戏楼这两处受损轻微的古迹进行了恢复与重建,相关部门也对偏岩耍锣鼓团队进行帮扶。团队成员虽然历经苦难,却仍愿意继续从事演绎工作,为传承古镇特色文化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多方努力下,偏岩耍锣鼓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偏岩古镇也于2018 年成立老侃文化中心,专门对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
二、偏岩耍锣鼓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一)发展现状
偏岩耍锣鼓由唐门家族四代相传,但由于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唐前国先生于2021 年12 月底去世,传承非遗文化的重担落在年事已高的唐乾太先生身上,唐乾太老先生同样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门彩扎的第四代传承人、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经过老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成员的商榷后,现已推选出田琪文老先生来担任第五代偏岩耍锣鼓非遗传承人。
古镇上现有唐乾太老先生带领的老侃文化艺术团队,以及李银均老先生带领的耍锣鼓团队两套班子在进行相关的表演活动。目前,偏岩耍锣鼓的演出机会较少,均用于当地文化展演、非遗体验活动中。经过交流学习,笔者认为两个团队虽都是借鉴川剧锣鼓的曲牌改编锣鼓段子,但演奏风格稍有不同,这也体现出了偏岩耍锣鼓文化的多样性,为研究非遗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金刀峡政府以及当地文化中心对偏岩耍锣鼓的传承教学工作相当重视,将拥有百年历史的蒙端书屋设置为偏岩耍锣鼓乐器存放以及教学专用场地,为非遗传承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面临的困境
偏岩耍锣鼓当下专业性传承人紧缺。笔者来到老侃文化中心拜访时发现,文化中心核心成员全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并且多数为音乐文化爱好者,对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对有限,对资料整理、记谱规范方面并不重视,长此以往,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的处境会愈发危险。
中国民族音乐讲究“情景交融”,其演奏的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恐怕也是偏岩耍锣鼓迟迟无法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习俗礼仪制度被“封印”,再加上目前掌握这门音乐技艺的人不多,许多声部只能缩减、降低难度,若纯作为音乐演奏,并不合适。偏岩耍锣鼓的非遗展演团队成员们年龄较大,老艺术家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演出形式愈发单一,失去了“耍”的灵魂。
三、传承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及措施
(一)传承非遗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偏岩耍锣鼓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更是偏岩古镇历史的缩影,是民俗文化产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偏岩古镇悠久历史最好的证据。后人可通过对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的研究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里偏岩人民的生活方式、习俗观念。偏岩耍锣鼓是偏岩古镇的文化名片,其中饱含着偏岩人民的音乐智慧,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态度。
(二)传承偏岩要锣鼓非遗文化的措施
1.保护非遗传承人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应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乡村文化振兴、非遗音乐传承保护工作中,传承人起到至关重要的链接作用。文化的消亡往往是因为传承人的断代,古镇百年的文化底蕴也因此磨灭。在偏岩耍锣鼓的演奏中,我们能看到保持着醇厚乡土气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风格,这是偏岩古镇特有的文化名片,所以保护偏岩耍锣鼓非遗传承人是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2.整理相关谱例及音响资料
曲谱是音乐类非遗文化重要的载体,可作为未来对偏岩古镇历史文化追溯的重要依据。想要文化振兴,就先得有迹可循。为了便于将来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规范记谱工作刻不容缓。在过去,传承艺术的方式大多是师徒间的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方式往往有赖于学习者良好的记忆能力和音乐素养。随着社会发展及时代变迁,有民族音乐的研究学者在进行田野考察时发现,一些民间音乐的记谱极其不规范,谱面上只是用了一些特殊符号标记,若是想要演奏或研究都得再依靠作者的解释加演示,才能知晓乐曲的真面目,偏岩耍锣鼓曲牌的记谱也是如此。归根结底,这种“记谱法”仍然属于口传心授,并不科学。
偏岩耍锣鼓属于民间打击乐,应采用传统的锣鼓经记谱。锣鼓经记谱的优势在于可通过唱念来感受其演奏的音响效果,以及各声部之间的关系。锣鼓经中用来模拟乐器音响的词被称为“状声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偏岩耍锣鼓中多用“咚不隆咚”“切”“嘣”“壮”等状声字分别代表堂鼓、钵锣、包锣、大锣的音响。
经过多天的田野调查,在非遗传承人唐乾太老先生的指导学习下,笔者为偏岩耍锣鼓重新规范整理了曲谱。希望在未来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有关部门能聘请老艺术家做指导,组织专人对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进行学习,对现存的经典曲目进行排练、演出,并做好录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也可适当地创新新曲目,为偏岩耍锣鼓注入新鲜的血液。
3.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保护人才
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主体之一,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关于“偏岩耍锣鼓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相较于一些乡镇上自发组织的民乐爱好者团体,科班出身的学生在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时,更具学术性,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更细致,能高效完成各方面的工作。民族音乐学家胡德提出,研究民族音乐应具有“双重音乐能力”,研究者需在掌握读谱、视唱、表演等方面技能的同时,特别注意打破对各民族音乐的听觉“偏见”。例如,部分民乐爱好者对偏岩耍锣鼓这种纯以锣鼓乐演奏的音乐,没有情感上的共鸣,无法理性分析其旋律组织的复杂性,这无疑加剧了研究工作的难度。打破听觉“偏见”是许多跨专业研究者们最难做到的,由此可见,在乡村文化振兴、保护传承工作中专业的学者们肩负着巨大的任务和使命。
偏岩耍锣鼓既属于民俗文化研究范畴,又属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打击乐。它不仅需要民俗文化领域的学者进行研究调查,同时更应该由学习专业打击乐的学生进行钻研学习。当地有关部门可积极与高校协商沟通,在偏岩古镇建立文化保护工作站,依靠高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学生对偏岩耍锣鼓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甚至是二度创作,在保证耍锣鼓演奏技巧传承的同时,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4.重振古镇礼俗,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不同的风俗文化、地域特征会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旅客学习当地历史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涵养。偏岩古镇具有三百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生态环境良好,每年的7 月到8 月都会成为市民夏日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客流量剧增。有关部门应利用好这一时期,开展偏岩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让文化“活态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传承人唐乾太老先生对文旅结合,“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设想表示强烈的支持,并提出建议,希望能把“坐花轿”这项传统的婚礼习俗变成偏岩古镇民俗特色体验项目,仪式进行时,加上偏岩耍锣鼓来伴奏,真实还原偏岩古镇曾经的历史风貌。在花轿的制作工艺上也可采用唐门非遗彩扎手工艺术,将古镇上特有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为前来避暑纳凉的游客们展示偏岩文化,同时丰富民俗体验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也将面临“城市化”“现代化”,若不能顺应时代的浪潮,定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大浪淘沙,经得住时代考验,又谈何容易?非遗文化传承与文化振兴的道路任重道远,身为学习民族音乐的青年一代,虽然资历尚浅,但热忱之心不可磨灭。希望我们在未来能够成为民族音乐的践行者,奋斗在传承保护工作的前线,重新赋予古老的艺术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开辟民族音乐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