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患者为何要进行营养支持?

2023-09-13樊雪花

人人健康 2023年14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胃肠道重症

重症患者存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胃肠道功能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支持治疗的手段之一。

1.什么是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指患者不能自主获取食物或者营养摄入不足时,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能够有效保护脏器、减少并发症、控制感染、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从鼻饲管或者鼻肠管进入患者的胃或肠内进行营养支持被称为肠内营养支持。若是患者肠道功能不能进行营养的摄取,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进行营养支持的方式被称为肠外营养。

2.重症患者为何要进行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经过创伤、感染以及大手术等严重打击之后,机体消耗营养物质的速度比机体合成的速度更快。且多数不能正常进食,导致其所必需的营养摄入不足,对临床预后造成影响。营养支持不单单是为了给重症患者提供身体必需营养,有相关研究表明,营养支持能够改善炎症、免疫与内分泌的状态,对患者临床结局有着积极作用。

3.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方式

肠内营养: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并且可以耐受肠内营养,那么肠内营养是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原因如下:①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符合生理过程。②保护肠道正常功能。③安全、经济。肠内营养的途径包括口服和管饲。临床上常见的营养液有:百普力、能全力以及营养科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专门配置的营养粉等。

肠外营养: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但又不宜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输注途径包括: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和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常见的有:葡萄糖水、氨基酸、脂肪乳以及三升袋等。

4.重症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需要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首先应选择肠内营养。评估其体重指数、疾病严重程度、入院前营养摄入情况、胃肠道功能以及合并症,将目标值计算出来。若是患者胃肠道功能存在,在入院24~48 小时需尽早开始进行肠内营养,48~72 小时里达到营养目标。在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做好营养监测,评估患者耐受性,采用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做到从稀到浓过渡,借助营养泵来控制摄入速度,输注的速度需要逐渐递增。如果患者存在肠内营养禁忌或者没办法耐受,预计往后3 天都没办法做到正常营养,就需要在24~48 小时开始进行肠外营养,2~3 天就要达到目标值。医生会根据患者状况进行营养素配比以及液体调控配制营养液,第一周开始给患者补充低热卡以及充分的蛋白质,在肠道能够安全吸收营养之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

5.疾病恢复期家属如何准备食物

(1)刚开始准备:米汤、牛奶、蔬菜汁、果汁等流质,如果有特殊要求,医务人员会和家属积极沟通。

(2)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每次送餐量不宜过多,正常进食量就可以了。没有吃完的食物会放在患者专用冰箱保存,超过24 小时就要丢弃。

(3)送餐时间和我们平时吃饭的时间一致即可。

(4)重症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饮食也会随之改变,家属需要理解与配合。

重症患者都需要营养支持治疗,有足够的能量支撑,患者才能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胃肠道重症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生鲜乳中营养物质的调控技术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