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0年沈从文致施蛰存的两封佚信考释※

2023-09-12丛新强韩金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重印丛刊全集

丛新强 韩金男

内容提要:1980年7月19日和10月18日,沈从文两次致信施蛰存,在现有的《沈从文全集》和《施蛰存全集》及相关文献资料中均未被收录。通过对两信的钩沉、确认与辨析,不仅丰富了沈从文与施蛰存两位文学大家之间的交往细节,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沈从文晚年思想形态的研究,也为文学史相关问题的理解提供了参照。在二人“不常有书信来往”的情况下,这两封书信显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沈从文的书信,主要收录在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和2009年出版的《沈从文全集》和《沈从文全集》第2版,以及该社2020年出版的《沈从文全集·补遗卷》中。近年来,学界不断发现散落在各种手稿信札展览中的沈从文书信,并将有关佚文佚信的相关考释撰文发表。在“北京匡时2019春季拍卖会”上,偶然发现两封沈从文写给施蛰存的信件,而且这两封信在前述基础文献和后续研究辑录中均未收录,当为佚信,值得钩沉、确认、辨析与研究。

一 1980年沈从文致施蛰存的两封信

1980年7月19日和10月18日,沈从文两次给施蛰存致信。因为时过境迁,又由于字体的自由、笔墨的疏密和纸质的原因,需要精心斟酌并仔细辨析才能确认下来。其中三处极个别仍然未能确认之点,暂以★表示,并不影响整体理解。现呈示如下1着重号为沈从文书信手稿所原有,其中有的用“△”“○”来表示,在此也统一使用着重号标注。这也是参照遵循沈从文全集中书信收录的处理方式。:

(一)

蛰存兄:今天中午,院中文学所有人询问兄住处,弟曾告以在师大。(因随后才从尊信中得知系师大招待所430室。)不知是否系唐弢相询。此间必俟★星期一始有人来弟处,只能到时再详告彼处。

离京前,如尚抽得出空过东城,盼尚能一晤,便中再吃一顿稀饭,喝杯黄茶。来信所告,必当深深记住,因近卅年来,即或近于“不预世事”,仍难免一再受“现代中山狼”袭击,未成大灾,即正由不预世事纠纷。惟“人心不古”,终不免有防不胜防感也。好在七月一过,即将与兆和至一外人不易到禁地,约有一月时间,整理旧作,估计尚可避去暑假期中“不速之客”猝然来访,致不易招架也。

边城附于兄所拟编丛刊中无妨,但不拟另加说明(事实上只能起点缀作用!)。且专刊★★不易办到。因一、在香港印行之“多卷本”已收入付印。二、人民文学出版社数年前即拟印之五卷本选集,已收入此小文。三、湘中★形成之家乡感情,亦拟将弟作品中涉及湘西部分印二选集,拟目中亦有此书。

又上次闻兄曾道及丛刊中已有丁玲大作一种,弟意思凡事让她一着为合理。既不和她争是非,也不必和她在一种丛刊中同时和读者相见。此丛刊最好是我不参和,希望你能见谅。感甚幸甚。

并庆佳好。

弟从文七月十九日 兆和附笔

(二)

蛰存老兄:

得信并由张木兰先生家转来所赠花生酱一瓶,深谢厚意。古人说:“人惟求旧,衣惟求新。”年来故旧大半凋谢,居多倏忽间即成古人,因此每次相晤,总希望有机会有个半天时间,同过故宫或历博看看。却总像有别事临时发生,未能如愿。我大致在月内将去纽约一带看看,名为“讲学”,老兄深知,我那宜“讲学”,主要还是看看,一朝也让好奇洋人把我当成“熊猫”一般,接待一番。我却有机会看看别人如何保藏中国文物,看看国内不大注意,但在国外却当成“八宝精”东东西西,有些什么,因此行年八十,还觉得值得去学习学习,且肯定对于今后工作,必可得到不少便利的。因出国专家,多多在商周秦汉器物上感兴趣,还极少有对于晋南北朝以来杂文物注意过。事实上值得注意而且收藏极多的,或许还是由晋到清代有万千杂文物值得重视,因为可以解决不少疑难,充实不少知识也。此去已拟定住充和家中。作客二月,再转西部。总的时间,原由十月初算起,后因一系列手续未办,改为从十月十五开始,事实成行,恐将在月底去美,近期手续烦琐,因此年终还是照计划回国。若身体吃得住,大致以后或许还有机会再去,因为那里西南联大熟人多,老朋友也多。可以得到的资料更容易,比国内便利多多!

这些日子为准备上路杂忙1疑为“杂忙”。根据笔迹判断后查询沈从文书信中曾出现过类似表述为“因杂事忙”“一堆杂事瞎忙”。参见《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297页。,流金兄处未及写信,望便中为一致歉意。金介甫到过我家乡住了八天(闻在申在宁印象都很好。),即由广州返回美国。俟到美后,必可见到他,录音记录,也可望见到。这人近于“洋书生”,为我复印了约一千旧作 卡片,虽有重复处总尽可能得到。看到这分材料,才明白人家搞“研究”态度如何认真。至于近年用九大院校(其实是廿六个教现代文学的人之师,并主持人多是北大训练出来的。)名分编成付印的现代文学史教材,其中主持人之一,即自承内中并无一人看过我的作品。因此不痛不痒写了几句“人云亦云”赞美后,(照指示得加上去,也算勉强。其实不加还可得奖的!)即在结论上用四十年前左翼作家(或据上海小报消息)大大痛骂我一顿,结束本题。其实对我若一字不提,表示世界上并无此人,倒更令人感谢!看来已骂到弟子代,还不感到疲倦,倒令人开心。事实上,也可说“一面倒”的教育方式的成功,确是事实。所以台湾方面至今也仍未开禁。可能总有一天会有人明白不是办法,另出点子,来重新进行一次完全打倒情形的。承认并接受这种现实,大有必要。

弟从文十月十八日

二 有关两封佚信的说明及所涉史实考

由于佚信一笔迹略淡,仍然需要仔细考辨。一方面,根据《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记载,施蛰存于1980年7月6日由上海乘火车去北京,并于7日到达。该书附有按语:“先生提供编撰者书面材料及日记记录此行全程标题为‘以下为1981年杂记’,编撰者疑为误记,编撰者根据收集当年相关资料和回忆,确定先生此行为本年。”1沈建中编:《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956页。(通过后文考证《边城》相关史实也可确定施蛰存此行于1980年)另一方面,佚信一封面印有1980年7月20日“北京”的邮戳,写明了寄送地址“师范大学招待所434号”,这与施蛰存行程吻合。进一步论证,1980年7月13日清晨,施蛰存写给张索时(厚仁)的信中称:“我已于七日来京,现在住北京师范大学内招待所四三四室,每天带五名研究生到北京图书馆阅书,为期三星期,大约七月二十五日南归。”2《施蛰存全集》第五卷《北山散文集》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60、1952、1860页。而同年7月9日,施蛰存写给周良沛的信记载:“我已于昨日来京,现住北师大招待所416室。从今天起,每天上午八时至下午二时,带五名研究生在柏林寺北图阅书。下午二时至三时半在舍妹家吃午饭,以后即外出访友”,“本星期六想去看卞之琳、张天翼”,“招待所电话‘668431-316分机’”。3《施蛰存全集》第五卷《北山散文集》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60、1952、1860页。由施蛰存给张索时和周良沛信中的“七日”和“昨日”两种说法推测,“七日”更准确些,而施蛰存给周良沛写信的时间应为7月8日(《沈从文全集》收录时或以邮戳时间录入)。其中给张索时的信中又提,“我打算在七月二十日到沧州我儿子处看看,住一天即回北京,与学生一同回去”4《施蛰存全集》第五卷《北山散文集》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60、1952、1860页。。实际上,1980年7月23日,施蛰存才离开北京探望两个儿子,并于7月25日,“在沧州上车返沪”5施蛰存:《昭苏日记》,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通过上述材料,可以补充沈建中所述“编撰者根据收集当年相关资料和回忆”的相关情况,也与《十八年间两面缘——沈从文与施蛰存最后两次会见时间考辨》6汪成法:《十八年间两面缘——沈从文与施蛰存最后两次会见时间考辨》,《一声短叹》,海豚出版社2014年版,第30~36页。一文形成互证,再次印证7由于前述所言,施蛰存书面材料及日记记录中存在误记,特此再次考证。施蛰存确实从1980年7月7日至23日在北京工作、访友,住在北师大招待所,并于7月14日下午访问张天翼后,“就到附近(前门)东大街去看从文”8沈建中编:《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第957页。。也就是说,在19日沈从文给施蛰存写信之前,二人已经见过,这也跟沈从文在佚信一提到的,“离京前,如尚抽得出空过东城,盼尚能一唔,便中再吃一顿稀饭,喝杯黄茶”中“再吃一顿”相吻合。除此之外,《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中记述1980年7月21日,“先生收到沈从文、闻宥来信”1沈建中编:《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第959页。,施蛰存收到沈从文的来信当是佚信一。因此,此信的真实性确凿无疑。

至于佚信一中提到的“师大招待所430室”,与信封上所写“434室”不符,也与前述施蛰存写给他人的信中所言不符,极有可能是沈从文笔误或记错。早在1980年3月13日,沈从文写信给施蛰存便称:“因年来脑力衰退随事易忘,已无从回想日前给兄前信所言为何事。”2沈从文:《19800313(2)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326页。3月末,沈从文给施蛰存写信说:“如此信未收到,可能是门牌照兄所示,却又写错。近来经常易弄错号码。”3沈从文:《198003月末 致施蛰存》,《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68页。此前提到的施蛰存致周良沛的信中提到的门牌号和分机号也可能是施蛰存留的随行学生所住房间的相关信息,便于信件收取,也或许是信件辑录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通过各方信件中所言号码的不同,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其实,原始文献也存在误记等问题。例如,由于施蛰存原始日记4参见施蛰存《昭苏日记》,第3页。中误将自己1980年日记写成1981年,导致后续参考此日记的相关研究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误。如2006年出版的《沈从文年谱》记录1981年“7月,施蛰存带研究生到北京图书馆查资料”5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2、316页。;2011年出版的《施蛰存全集》第五卷《北山散文集》第四辑6《施蛰存全集》第五卷《北山散文集》第四辑,第1700~1701页。也记录了同样的错误。

《沈从文年谱》7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2、316页。记载,1949年一届文代会召开期间,唐弢等人多次看望沈从文。而1980年代,唐弢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沈从文任职于同院历史所。值得注意的是,唐弢主编的197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将沈从文放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二)”的“其他作家作品”一节中,依照时间顺序叙述沈从文的创作情况,虽然其中涉及沈从文的篇幅有限,且指出其创作上的缺点,如“就沈从文创作的基本倾向而言,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即或接触到了,也加以冲淡调和。作家对于生活和笔下的人物采取旁观的、猎奇的态度;对于黑暗腐朽的旧社会,缺少愤怒,从而影响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但是在叙述中插入沈从文自述用以解释,并在字里行间表达沈从文创作的特殊性,例如其“代表作中篇《边城》”,“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关于当地人民的传统生活风习也能写得优美动人,艺术上别具一格,因而受到一些读者的称道”。1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80页。同一时期,沈从文经常提到九院校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不看其作品的基础上,对之评断。而唐弢主编的这部文学史相较于此前此类著述中的批判性话语,已略显柔和。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一书“对沈从文的评价开始突破了建国以后各种同类书籍对他一贯持否定态度的格式”2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4页。。可见,伴随着“沈从文热”现象的逐步兴起,唐弢主编的文学史也从隐到显地展开对沈从文文学意义的积极评价。

沈从文在同施蛰存的通信中谈及“不知是否系唐弢相询”,可以猜测,如若唐弢询问施蛰存住处的话,随后几日,唐弢与施蛰存是否也可能见过面。1985年10月唐弢发表《当代文学不宜写史》引发学界争论,从施蛰存积极回应的态度,可以感知唐弢与施蛰存也有思想上的共鸣。

还有一些其他的信息也值得加以注意。比如其一,1980年10月19日,沈从文写给钟开莱的信中提到“今年夏天曾和兆和到过敦煌一次,住了一星期”3沈从文:《19801019 致钟开莱》,《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173页。;1981年1月24日写给马逢华的信中提到去年“八月又和家中人去敦煌,前后约半月”4沈从文:《19810124 复马逢华》,《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201页。。因此考察,佚信一中的“禁地”应该是敦煌。其二,金介甫去湘西,与施蛰存的意见密不可分。佚信二中,沈从文提到“金介甫到过我家乡住了八天”。回到历史现场,1980年8月5日,金介甫与施蛰存见面,他们聊到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施蛰存提供了一些研究意见,又指出:“金介甫同意我的意见,并且说:‘正是为此,我过两天就要到湘西一带去看看。’我们谈了两小时的沈从文才分别,后来听说他果真到湘西去旅游。”5施蛰存:《重印〈边城〉题记》,应国靖编:《施蛰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16页。其三,佚信一中提及《边城》重印情况。其中,“兄所拟编丛刊”实为江西人民出版社编印的《百花洲文库》;“在香港印行之‘多卷本’”的出版社为“香港时代图书公司”6沈从文:《19810227 致林蒲夫妇》,《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208页。;而关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数年前即拟印之五卷本选集”,其中“五卷本”应是沈从文记忆有误,或者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本的出版计划。据时间信息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1951—2011》1《图书编年目录》,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王海波辑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1951~2011》,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3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仅于1957年出版过《沈从文小说选集》,该选集确收录《边城》。由此,沈从文提到的“选集”应为《沈从文小说选集》2《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亦拟将弟作品中涉及湘西部分印二选集,拟目中亦有此书”中“二选集”为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散文选》(1981年11月)和《沈从文小说选》(1981年12月)。

三 由佚信而理解沈从文与文学史编撰问题

2020年第5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发表的《沈从文复李恺玲的一封佚信考释》一文已经详细讨论了九院校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3九院校编写组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的相关史实和需要注意之处,也将九大院校名单和二十九位编写教师姓名逐一罗列。若加之佚信二中“主持人多是北大训练出来的”等表述展开讨论,沈从文对九大院校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看法与他对作家身份的回避,以及对此后 “沈从文热”现象的态度一脉相承。乃至其后,他时常劝诫文学界以他为研究对象的学者转行,经常提到自己“放弃了‘空头作家’名义”,“只要求在十年廿年中,能达到一个‘合格说明员’资格”,“求达到一个‘合格公民’程度”。4沈从文:《19821121 复罗尔纲》,《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463页。

早在1980年2月,沈从文回复施蛰存的信中便说:“近读代表国家九大院校合编,在江苏(?)省出版社印行之《现代中国文学史》,共约廿位教师,承一北大教师坦白相告,其中即无一人研究过我作品,实无人敢读过,也无从得到。或许因上有指示,应当提提,不能不在书中捎带一笔,因此,‘临时由其中指定某人看看我一二作品’写出判决书式结论,胡乱把我安置在萧军、萧红二人间,略骂几句,真是一件十分有趣且值得同情事情。”5沈从文:《19800226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第321~322页。信中,沈从文已经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史编撰的看法。在这之前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沈从文写给诸多亲友的信件6诸如之前给沈虎雏、张之佩,之后给王渝、苏仲湘、李孝华、吕洪年、林蒲等人的信中都反复谈及此事。中都表达了自己对于九院校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消极态度。

由此,勾连沈从文与吴宏聪、凌宇之间就文学史编撰问题的讨论则进一步补充了沈从文对文学史编写的看法。与上述情形略有不同,据《沈从文年谱》,1981年,“吴宏聪在来信中有意让凌宇到中山大学作自己助手,一起编《现代中国文学史》”1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第611页。,沈从文回信谈到凌宇“算得是北大中文系研究生中唯一用我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硕士的第一人。若乐意来广东作你助手,同编本《现代中国文学史》,当然极得力,因为搞的恰是现代中国文学,知识广博而又能博闻约取”2沈从文:《19810707 复吴宏聪》,《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232页。。吴宏聪回复沈从文这封信3此信中定涉及吴宏聪拟将沈从文编写进文学史的相关信息,信件需要进一步查找。后,沈从文又去信,信中不但饱含着“对文学史中‘作家排队’的质疑”4付祥喜、莫堂辉:《沈从文复李恺玲的一封佚信考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5期。情绪,而且一改此前对吴宏聪编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积极态度,他说:“这些过时旧作,早已成陈迹,尽管少数人在为我说话,书印出来三几千本,和那些有计划五十万一百万推销的作品比,至多起些点缀作用而已,即点缀作用也不会持久,过三几年便会一切忘却的。这就是我希望你也不要以为在广东即可以写出一本崭新《现代中国文学史》,能超出现实权威的影响,别具一格和读者见面的。”5沈从文:《198107上旬 复吴宏聪》,《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235页。直到1983年,他仍在给其他人的信中谈道:“极希望一切什么史,什么词典,什么传上都不有我姓名出现,也从来不自以为是什么‘作家’,在国内如此,到国外,也不自以为是什么‘作家’。”6沈从文:《19830107 致程应镠、李宗蕖》,《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478页。

一方面,根据吴宏聪自述7吴宏聪曾经在自传中回忆编书情况,以及编纂工作中思考“选编作品中的选与编写文学史要注意什么?”参见《学术自传:八十自述》,《吴宏聪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7页。,虽然并没有编写这样一部《现代中国文学史》,却在1980年代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8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现代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其中“泛读篇目”收录沈从文《边城》(存目),存目编者冉忆桥指出:“作品所描绘的至善至美的环境和人物,与三十年代动荡残酷的社会现实,距离甚远,这表现出作者对现实政治的隔膜。”9冉忆桥:《〈边城〉(存目)》提示,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现代部分,第362页。文学史选读与文学史内容编排之间紧密相连,这种客观的评价已体现彼时文学史著述对沈从文的评价态度已经好转。1991年12月,由吴宏聪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将沈从文作为独立的第八节放置在第九章“‘左联’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论述沈从文所属的京派以及其他提到的 “小说流派的出现,标志着30年代小说创作的重大进展”1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6》,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313页。,并以“人的自然化”总结沈从文小说的特色,评价其“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2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6》,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313页。虽然这部文学史的目录中依然存在沈从文曾言的“作家排队”问题,即先言鲁迅,其次叙述“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丁玲”3付祥喜、莫堂辉:《沈从文复李恺玲的一封佚信考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5期。。即使分独立小节叙述沈从文,也是将之置于“左联”时期,与丁玲、萧军、萧红等人在同一章内讨论。但是这种评价,已然扭转了此前佚信一中“大大痛骂我一顿”的状况。

另一方面,1985年12月,凌宇出版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4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这部书被《沈从文研究资料》的主编刘洪涛认定为是一部“把沈从文作为一个文学家的肖像全貌作了清晰的描画,对他的文学成就第一次作了全面系统的评价”5刘洪涛:《前言》,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的著作。凌宇在其著作中提到沈从文“在骨子里,却又透骨地反映出偏处一隅的‘乡下人’在一种特殊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性格、气质和外部风貌”6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第392、393~394页。,“‘乡下人’气质及看人论世的标准,都带有处于特殊历史发展状态的乡村社会特征”7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第392、393~394页。。而到了1993年4月,由凌宇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沈从文被编印到第二编“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1937)”第三章“‘京派’与‘海派’小说”中。这一章,沈从文与老舍、萧乾、芦焚、新感觉派小说并置。书中不但总结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与反思者”8凌宇、颜雄、罗成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页。,而且以大量篇幅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凌宇此前的研究观点延续到了其主编的文学史中,这种表述的一致性体现了凌宇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始终秉持的信心,即“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的出现,对于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在现代的多元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第401页。。

虽然1981年吴宏聪与沈从文谈论过有关《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编写问题,且该文学史没能出版,但是沈从文去世后,吴宏聪和凌宇分别主编的文学史著作在1990年代相继问世,对其创作及文学史地位进行了再评价。从讨论沈从文书信的视野来看,两位学者可谓切实证明了此前朱光潜的预言,“从文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2朱光潜:《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代序)》,《湘江文学》1983年第1期。。

总而言之,从1980年代初开始,沈从文不但总是谈及有关文学史编撰的问题,而且在给施蛰存致信的同期,也时常与其他人强调:“我是个早已过时的人,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得失,已无任何发言权。”3沈从文:《198010中旬 复长林》,《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174、175页。“四九年后,即去历史博物馆作了个普通工作人员,名分上搞‘文物研究’,事实上原只希望学个十年八年,能够达到一个‘合格说明员’程度,像一个合格公民,就够好了。”4沈从文:《198010中旬 复长林》,《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174、175页。实际上,存在于书信中的重复性话语是写作者思想意识和自我身份建构体系中的一环。“我们并不是在叙事中‘发现’自我,而是在叙事中‘创造’自我。”5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书信的内容也属于叙事的一种,通过沈从文的信件,明显感受到他即使言明不再创作,转行研究文物,盼望成为一名“合格公民”,但其内心仍旧渴望在文学史上获得认可以及尊重。

四 有关施蛰存拟编“丛刊”的相关问题讨论

从上述沈从文对文学史编写的态度,以及延伸出来的相关问题探讨佚信一中沈从文所说的“兄所拟编丛刊”,即可以探究有关“丛刊”的诸多问题。

施蛰存曾提到,“《百花洲文库》,打算重印一些三十年代文学作品,由于这些书久已绝版,非但爱好文学者无从得读,就是从事新文学史研究的工作者也不易获得这些史料,因而这个计划是极有意义的。编者托我代为组稿,我也愿意尽力帮助他们”1施蛰存:《重印〈边城〉题记》,应国靖编:《施蛰存散文选集》,第414页。。完全可以推测,1980年去北京期间,施蛰存拜访张天翼谈到组稿一事,后续,短篇小说集《二十一个及其他》编入《百花洲文库》。也正是这天傍晚,施蛰存去沈从文家中,还是商量这件事。

通过整理二人的通信过程,早在1980年2月,沈从文与施蛰存便开始讨论施蛰存“拟编作品集”2沈从文:《19800226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第322、320、322、322页。收入沈从文作品的相关事宜。这里,可以通过1980年2月26日沈从文回复施蛰存的信进行主要分析3据查,现有书信中1980年2月中旬和1980年2月26日二人通信的内容相似。《沈从文全集》所收录2月中旬的信指出这封没有确定具体写作时间的信“据废邮存底编入”,这封信应是没有寄送给施蛰存,而后沈从文将信中一些内容和说法修改后,形成了2月26日的信件,因此2月26日的《复施蛰存》信中内容对于后续二人的交往更具有参考性。。沈从文首先建议拟目中放入《月下小景》比《湘西》更好些41980年2月26日,沈从文回复施蛰存的信中说:“兄意以为即《湘西》,叶同志以为即《月下小景》”,“弟意叶同志意见似可采取”。而1980年2月中旬信中沈从文说:“我看就用《月下小景》也成。”“不印或比点缀式印一版,反而对老兄‘安全’也。”参见沈从文《19800226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第320页;沈从文《198002中旬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30页。;其次表示“由老兄编印,正可作为四十年相互友好一点纪念而已”,强调“能不印即不印”5沈从文:《19800226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第322、320、322、322页。,随后以当时的文学环境以及九院校编写的文学史教材为例,指出教材编者“索性对我一字不提,倒更加见得聪明懂事”6沈从文:《19800226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第322、320、322、322页。,最后委婉建议施蛰存考虑“暂时不将我作品列入”7沈从文:《19800226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4,第322、320、322、322页。。据此可确定,二人在见面之前,已经就佚信一中所言“丛刊”讨论一番,然而沈从文的态度也令施蛰存无法做出决断。恰好当年7月,施蛰存带着他的研究生们去北京查资料,同时拜访一些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为“丛刊”收录作品,征求这些作家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2月间两人讨论的作品为《湘西》和《月下小景》。然而,7月的信中转为讨论《边城》。自2月到7月间有无这方面的其他通信或者7月14日见面的时候商议的内容,则需要进一步的史料发现。

进一步分析,施蛰存拜访沈从文,沈从文才知晓其已在北京。二人闲话家常时,沈从文得知施蛰存住在北师大,因此才有佚信一中所写的“今天中午,院中文学所有人询问兄住处,弟曾告以在师大”。见面期间似乎还讨论了一些有关编辑“丛刊”的话题。根据佚信一中“因随后才从尊信中得知系师大招待所430室”,得知沈从文于7月19日下午之后才收到施蛰存来信(注:信封上附有通信地址“师范大学招待所434号”,却被沈从文在信中误写为“430室”)。可见,7月14日,施蛰存拜访沈从文后,才写信给沈从文,而后沈从文回复施蛰存的信,即佚信一。然而在这封信中显示出,施蛰存与沈从文见面后,沈从文对于重印《边城》,依旧用“无妨”“不拟另加说明”“只能起点缀作用”表达自己的态度。又特别指出,“丛刊中已有丁玲大作一种”,表示“此丛刊最好是我不参和,希望你能见谅”。而1981年11月,《百花洲文库》第一辑即出版了《边城》,这个过程仍然值得深入考察。

1981年2月20日,施蛰存在《重印〈边城〉题记》一文中提到:“虽然他的任何一个集子都可以重印,但还是应当选择一下,分个先后。我们交换了一些意见,最后我建议先重印他的《边城》或《湘行散记》,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两本是他写得最好的散文。”“《湘行散记》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纳入出版计划,因此,从文同意我们重印《边城》。”1施蛰存:《重印〈边城〉题记》,应国靖编:《施蛰存散文选集》,第415、416、414页。根据佚信一的内容,沈从文对于其作品再版的态度较为积极,却不太希望在施蛰存组稿的“丛刊”中重印《边城》。

其一,施蛰存曾说:“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这十年间,文艺创作最多产的作家是巴金、老舍、张天翼和沈从文。这四位作家的创作,无论在题材、风格、文笔各方面,都有独擅之处,在新文学史上,我以为可以各专一章。”2施蛰存:《重印〈边城〉题记》,应国靖编:《施蛰存散文选集》,第415、416、414页。“《百花洲文库》之所以重印旧书,本来是为了保存一些新文学文献,读者自然应当把它们放在文学史的地位上来看待。”3施蛰存:《重印〈杂拌儿〉题记》,应国靖编:《施蛰存散文选集》,第420页。可见,施蛰存答应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稿现代文学旧作,拟将沈从文的作品纳入其中,不仅由于这些书读取不便,愿意帮助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们,而且是对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的巨大肯定,也充满着对其文学史地位在日后能够得到提升的热切期望。这也与上文提到的沈从文对于彼时文学史编撰的态度相呼应,形成某种一致性。

其二,在佚信二和沈从文的其他书信中,他时常提到海外学者金介甫“人家搞‘研究’态度如何认真”,这反映出沈从文对于认真研究其作品和给予其公允评价的赞赏态度。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内文学研究的期望。

为什么沈从文对《边城》进入《百花洲文库》的态度如此迟疑?如佚信一中所述,“又上次闻兄曾道及丛刊中已有丁玲大作一种,弟意思凡事让她一着为合理。既不和她争是非,也不必和她在一种丛刊中同时和读者相见”。由此可知,沈从文很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同丁玲的作品放在一起,不想让二人有过多交集。根据现已出版的《百花洲文库》目录编排,第一辑于1981年11月出版,其书目为:1.《二十一个及其他》(短篇小说集)张天翼著;2.《边城》(中篇小说)沈从文著;3.《江南风景》(中篇小说集)端木蕻良著;4.《山谷》(短篇小说集)刘北汜著;5.《王昌龄诗集》黄明校编;6.《东坡小品》陈迩冬、郭隽杰选注;7.《燕子龛诗》苏曼殊著,施蛰存辑录;8.《西窗集》(欧美散文集)卞之琳编译;9.《高龙芭》(中篇小说)梅里美著,戴望舒译;10.《王后的裙子》(短篇小说集)米克沙特著,海岑译。而“丁玲大作一种”似乎指的是随后第二辑中楼适夷编写《创作的经验》中收录的丁玲《我的创作生活》,或者是第三辑中丁玲所著《夜会》。其中,《夜会》的内容提要中说明:“本书收集了作者1932年5月至1933年3月所写的《某夜》,《法网》等七个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在三十年代,曾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左翼文坛的好评,今对原版加以校订、重印,以飨读者。”1《内容提要》,丁玲:《夜会》,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联系到沈从文与丁玲及左翼作家之间的关系2沈从文与丁玲之间的恩怨颇深,这种恩怨不仅限于私人,还有丁玲所处的左翼文学阵营,沈从文曾多次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丁玲与左翼作家的态度,相关研究也颇丰。参见李辉《沈从文与丁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张悦《沈从文在“京海之争”中的真实意图重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9期;等等。,“大作”是《夜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此外,如果按照施蛰存所说,“从文同意我们重印《边城》”,那么从1980年7月14日傍晚,沈从文与施蛰存见面讨论开始,到7月19日沈从文写信,“此丛刊最好是我不参和,希望你能见谅”的表态之后,他们或许还有书信往来3施蛰存在《滇云浦雨话从文》中提到7月14日是他和沈从文的最后一次见面。参见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4期。谈及此事,讨论过后才重印《边城》。根据《边城》重印后沈从文与施蛰存继续通信的态度,以及1981年6月23日沈从文致李恺玲信中言及知晓“江西一小丛书印边城”4此信由付祥喜和莫堂辉发现,佚信详见付祥喜、莫堂辉《沈从文复李恺玲的一封佚信考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5期。来看,沈从文认同重印一事。然而,1981年2月20日,施蛰存代替沈从文为重印的《边城》写《题记》时说:“现在,《边城》已在排印,即将出版。出版社认为应当有一篇作者自己写的重版序言,向读者作一个说明。碰巧沈从文到美国去探亲兼讲学了,没有时间可以等待他回来后从容执笔,因此,我写了这样一篇题记,向读者说明我们重印此书的原委。”1施蛰存:《重印〈边城〉题记》,应国靖编:《施蛰存散文选集》,第417页。实际上,根据1981年2月26日沈从文写给钟开莱夫妇的信件中记载,沈从文“已于预定的二月十七回到北京”2沈从文:《19810226 致钟开莱夫妇》,《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205、205页。,但受信息沟通所限,即可理解虽然“出版社认为应当有一篇作者自己写的重版序言”,但是由于施蛰存以为沈从文还在美国,而《边城》即将出版,才代写《题记》。沈从文言及1981年从美国回北京后,“可能是正值大风小雪,白天昏昏沉沉,半夜里总是忽然惊醒”3沈从文:《19810226 致钟开莱夫妇》,《沈从文全集》第26卷(2版修订本),第205、205页。,大概在2月25日才恢复身体。恰如施蛰存所言,其代替沈从文写《题记》是较好的处理办法。

除此之外,《百花洲文库》(第一辑)的《边城》末尾印有“1981年8月13日重校于北京”4沈从文:《边城》,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也就是说,沈从文在当年8月之前,收到《边城》校样,随后完成校对工作。考察沈从文1981年的文学活动,“6月1日,为湖南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和《沈从文散文选》作题记”5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第610、615页。,“9月,为英译本《湘西散记》作序”6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第610、615页。。实际上,沈从文在校对阶段作序也符合常理,可能由于2月时施蛰存已经将《题记》写完,因此,沈从文不必再写一稿,只负责校对书稿即可。其他回忆文字也能用以参考,例如原任江西人民出版社编辑,也即当时《边城》的责任编辑桂晓风回忆说:“为《边城》提的意见达200多条,沈从文当时已届八十,给我写信称:‘贵社编辑工作细致入微,令人不胜钦佩’,还把我寄给他的《边城》样书寄回,在扉页上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写了他创作这一名著的经过(这段文字后来收入新版《边城》,成为该书第五种题识,并由编选者沈从文次子沈虎雏标注为‘题桂晓风所存样书扉页’)。”7桂晓风:《永恒的情结——江西人民出版社六十社庆感怀》,江西人民出版社编:《往事如昨:江西人民出版社成立60周年纪念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据此,不但可以发现沈从文与桂晓风之间尚有通信,而且能够看出沈从文后来对于“丛刊”附有《边城》已然接受且认真对待的心态。

与此同时,根据上文所列《百花洲文库》书目,虽然丁玲的创作与沈从文的《边城》出现在“一种丛刊中”,但是却没有“同时和读者相见”。这种先后出版的方式应该是施蛰存在了解了沈从文的态度后,所做出的折中式的处理方法。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施蛰存在《滇云浦雨话从文》中提及1980年与沈从文的那次见面:“时已傍晚,话也不多,我想走了,从文和他的夫人却坚邀我吃了晚饭走。我就留下来,饭后再谈了一会儿,我就急于回北师大招待所。这是我和从文最后一次会晤,如今也不记得那天谈了些什么。似乎还是他夫人的话多些,由于我的听觉已衰退,使用助听器也不很济事,从文说话还是那么小声小气的,都得靠他夫人传译和解释。”1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4期。注:沈建中编撰的《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中已经修正《滇云浦雨话从文》中施蛰存所述“1981年7月,我带研究生到北京”是其记忆错误,实际是1980年到北京。彼时的施蛰存已七八十岁高龄,“不记得那天谈了些什么”实属正常。然而,是否谈及了对丁玲作品的编排方式,也就不得而知了。根据前述推断,这次见面应该对两人印象深刻,且随后施蛰存写信给沈从文,也即1980年7月19日送达的那封信,其中谈到的一些事,按沈从文的话来说,是其“必当深深记住”的事。

结 语

从佚信一以及其他相关书信中的“兆和附笔”,可以感觉施蛰存与沈从文夫妇的关系。除此之外,涉及“兄拟编丛刊”一事,沈从文总是不断推托,除了前文陈述的原因,出于私谊的考虑,沈从文也忧虑自己的作品会给施蛰存带去一些“麻烦事”。沈从文逝世后,施蛰存给《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写信称:“写一篇文章纪念沈从文这个计划,我在五月十六日见到《新民晚报》上的讣告,就已经想到,可是到今天还没有写出来,也还没想定如何写法。你们来约稿,我不能说不写,既然雪峰、丁玲、傅雷、王莹都写了,难道可以不写沈从文吗?但是,戴望舒死了将近四十年我还没有写过一文纪念,张天翼我也没有写,大约越是熟人,越不容易写”2宫立:《施蛰存佚简四封释读》,《关东学刊》2018年第3期。,再联系随后施蛰存写作的“越是熟人,越不容易写”的《滇云浦雨话从文》,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文章中说的那样,“我和从文的交情,形迹是可谓疏远的,但由于彼此相知较深,在出处之间,以及一些社会关系,有共同之处,在一个时代的文人之间,也有理由可以彼此都认为至友”1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4期。。

需要指出的是,《沈从文全集·补遗卷3》中收录的《复施蛰存》2沈从文:《19331215 复施蛰存》,《沈从文全集》补遗卷3,第30~31页。与《沈从文全集》(第17卷)中《致施蛰存函四通》3《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16~417页。其中之一为同一封信,如果不重复计算,再加上这两封佚信,现发现沈从文致施蛰存书信(包括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致施蛰存的函)共19封。

施蛰存回忆沈从文的时候曾说,“彼此离居的时候,也不常有书信来往”4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4期。。按照目前的收集情况,确实如此。集中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期的二人通信(包括函)共有7封。而新中国成立后的通信有12封,这12封中还有1980年2月的两封书信内容相似5其一是1980年2月中旬据废邮存底,其二是1980年2月26日附有邮戳寄出的书信。,在行文中已略作钩沉。综上所述,新见的两封佚信,在二人“不常有书信来往”的情况下占有一定比重,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这两封书信不仅勾连了沈从文与施蛰存在1980年代相互联络中的交往细节,而且为研究沈从文晚年身份意识以及思想状态增加了材料。

猜你喜欢

重印丛刊全集
《域外小说集》重印与文学再生产机理研究
本刊首任主编吴泽先生全集出版
丰碑与基座——重印《〈民族音乐〉参考资料》序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图书重印与再版选择形式的探讨分析
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指瑕
《陈望道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