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永安:先下一个单身的决心再谈爱情

2023-09-12文何安安福豆

时代邮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活法一代人

文何安安 福豆

在2023年3月出版的《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中,复旦大学中文系梁永安教授对《走出非洲》等10部经典爱情小说展开细读与解析,他对爱情的解读,字字句句透露出对年轻人内心生活的关注与理解。

面临爱情首先要下一个决心,我这一辈子就单身了

记者: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爱情观是急速变化的,我们对爱情、婚姻的困顿,能在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找到答案吗?

梁永安:今天的年轻人,最要紧的是树立坚定的单身信念。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必须要寻找支点,比如在专业领域或者工作领域拥有技艺,这是我们事业的基础。在青年这个黄金时期,最为关键的是成长。很多人在十八九岁就开始焦虑自己应该找个什么样的人,充满不安全感,把关键阶段过得摇摇晃晃,并不可取。实际上坚定的单身信念是个假定,有了这个假定,我们可以把自己好好“建设”起来,发现自己在这个社会的持续性。那些真正可以持续的东西,才会让你的生活具有社会渗透性。

爱情听上去很美好,但如果自身没有成长到特别好的阶段,人没有谈恋爱的能力,爱情可能就会变得程序化,也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节了,该送礼物了”……这也是今天我们很多爱情走不下去的原因。我们面临爱情的时候,坚信爱情,但首先要下一个巨大的决心,我这一辈子就单身了。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很好。

爱情本身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记者:“恋”和“爱”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梁永安:“恋”和“爱”是很不同的,“恋”的对象往往是很喜欢,自己充满向往,“恋”具有共通性。但“爱”不同,“爱”的范围体现出爱情的本质,“爱”是看到了对方的价值,它具有单纯性。

以我在日本教学时认识的一位教授为例,他和妻子博士毕业刚工作时,特别穷,买家具都是到二手店,攒了大概有半年时间,才凑齐了很简单的一个家。后来,他收入增加了却没有买新家具,为什么?他说,那些新家具太正规了。而家里的家具,他看一眼就说得出来具体哪一天,在什么地方,哪个店买的。这就是很好的爱情:有一个艰难的历程,然后共同承担,两个人在一起,不光是一种强制性的同甘共苦,而是彼此之间有发自内心的付出。

另外,爱情不是方舟。很多人会寄希望于亲密关系的另一半解救自己,其实我们不应该把这么多希望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自己处在困境时去决定和考虑终身大事是不合适的,这多半是一个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选择。

现在我们中国人有个普遍问题:恋爱谈得太晚了

记者:现在有一部分的年轻人谈恋爱不是在谈爱情,而是在谈条件,以至于很多人在进入婚姻之后,又在寻找爱情。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

梁永安:现在我们中国人有个普遍问题:恋爱谈得太晚了。如今的社会,人成熟得很快,很多中国人回想起来会发现内心深处缺少一种很纯的情感底色,很多人没有尝试过什么叫纯爱。现在很多人不是在谈恋爱,而是在谈婚姻和爱,一开始就跳过了爱情,实际上是以婚姻为内核来谈。

父母培养子女最好的状态是培养出一个更宽度的人。比如勃朗特三姐妹,她们从小被父母种下人文的种子,她们的精神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因为这种人文的需求,会让她们体会到对世界的热爱。如果上一代人有这种意识培养孩子,给孩子一个选择,那么下一代他会不一样,这就是宽度。我们生活在应试教育体系中,生活在一个非常目标化的社会中,人就会缺乏从容,缺乏非常繁茂的内心。

今天的年轻一代,最重要的是创造活法

记者:《走出非洲》是你很推崇的一部作品,有哪些地方打动你呢?

梁永安:这本书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要摆脱完美主义,二是学会热爱,三是在大地上人和人之间要建立起来情感。今天有太多人被完美主义压制,美的压力非常大,把人给束缚住了。

《走出非洲》这部作品很有自传性,故事从庸俗的起点开始,凯伦为了追求上流社会的婚姻,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丈夫,随他来到非洲肯尼亚。但在这片原始广袤的土地上,凯伦发现了更宽广的世界,由衷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两件事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在大地上才会学会热爱,没有热爱大地的精神,就很难谈恋爱。

记者:为什么当下的年轻人会感到焦虑呢?

梁永安:这是因为今天的年轻人是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一代人,经历了最独特的文明转换。爷爷奶奶还是农业社会时代,爸爸妈妈打造了工业化,而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后工业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文明三明治”,农业、工业、后工业叠在一起。在如此丰富的体验中,每个人无形中积累了大量独特的文化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经历。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是世界是怎样构成的,另一方面是你个人能够认识到什么程度,两者加在一起才等于我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最大的短板就是认识不到“我”的价值,把自己约定成一个“贬值”的人……完全忘了自己实际上是空前珍贵的一代。

今天的年轻一代,最重要的是创造活法——以前的活法太单一,这一代人要留给后代更多的活法。中国社会的进化就体现在这里,每一代人打开一些新的东西。当然,这也需要一个非常好的试错空间。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活法一代人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一代人
换一种活法活吧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完美是个坑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活法好,才活得好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换个想法,换个活法——评《人生是拆不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