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拔河运动中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023-09-12梁宇超
梁宇超
拔河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拔河运动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竞技化,姿势和动作也越来越规范,由于拔河运动的整体比赛节奏相对较快,所以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素质要求较高。运动员想获得比赛的胜利,不但要依靠高明的战术,还要依靠过硬的专业能力。本文通过对拔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分析,并对其重要性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竞技拔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参考。
1 竞技拔河运动的概况
1.1 竞技拔河运动与基本动作
拔河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赛事蓬勃发展的今天,竞技拔河在全球范围内有了很高的参与度,并成为一个世界锦标赛项目。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在积极举办相关赛事。自我国拔河协会成立以来,已举办过数届全国锦标赛、新星赛,多次承办世界锦标赛。自鞍山钢铁拔河队在世界锦标赛夺得冠军之后,我国竞技拔河运动的水平被很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可,训练模式、比赛技战术运用被多国效仿。
在拔河比赛过程中,队员一般会采用高身位、中身位、低身位三种比赛形态。在这三种身位中,对手力量小于自身力量时采用高身位战术,队员双手持绳,整体重心较高,依靠骨骼支撑身体,达到节省力量的目的;中身位是面对力量与自身相等的对手时采用的战术,在这一身位下,队员下肢发力的同时双手持绳持续发力,整体重心较低,以达到相持的目的;低身位是在比赛中采用“强攻”时用的战术,此时队员重心非常低,核心持续发力,下肢肌群发挥出最大力量以达到打败对手的目的。
1.2 专业队员的表现与力量强弱
鞍山钢铁拔河队多次代表中国出战世界锦标赛,队伍中每个队员的持绳方式虽然相同。但由于所在绳位不同,其技术动作并不相同,无论队伍中哪一绳位的队员,其力量素质始终是身体素质的核心。在鞍山钢铁拔河队中,第一位队员叫“头绳”,其身材高大,综合素质较强,虽然头绳的下肢力量与尾绳有一定的差距,但凭借着长时间的握力以及强大的核心力量,被视为整个队伍的“眼睛”,负责向后面队员传达整体的指令。二、三、四绳的队员对上肢力量要求极为严格,五、六、七绳的队员则要求下肢力量较强,尾绳队员也叫锚人,有着稳定队伍的作用,多选用身材魁梧、腿部力量发达的选手。由此可见,力量素质对竞技拔河运动员的比赛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 拔河运动项目的特点
现在的竞技拔河运动,各队拥有的比赛战术多,各队员的实战经验丰富,比赛节奏较快,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直接对进攻效果造成影响。从比赛的过程来看,爆发力、耐力、力量是影响比赛成绩最重要的因素。要想赢得比赛先机,在比赛开始的瞬间,爆发力的作用无可替代,强大的爆发力通过拔河绳直接传递到对方各队员的身上,对其战术、队形等造成干扰。在比赛过程中,双方的博弈不仅体现在技战术上,更体现在力量耐力上,双方的对抗就是下肢腿部力量的对抗、手部力量的对抗、核心肌群的对抗。
对于比赛队员来讲,要想有效使用一些技术动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使身体各个关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技术动作。力量素质作为运动员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完成度。但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只注重拔河的技术动作训练以及团队配合的训练,并不注重对身体进行专项力量训练,这样不仅会阻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可能导致拔河运动员的关节和肌肉伤病,从而影响其运动寿命。
3 拔河运动的主要发力肌群
在竞技拔河运动中,运动员发力的侧重点在于腿部力量,不同于传统拔河依靠手部握力和背部力量拉绳来赢得比赛。在一项团队比赛中,运动员通过持绳感知对方带来的压力从而调整身体姿态。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某一队员的小失误会导致其他队员的压力增加,这时,该队员应立刻调整身体姿态,重心下压,在调整重心的同时,又要避免由于重心过低给后面的队员造成压力。此时通过身体协调性和骨骼力量的支撑,可以节省力量,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风险。
从肌肉发力的维度出发,拔河运动员主要运用大肌群完成训练或者比赛,小肌群起着辅助作用,通过大肌群与小肌群的结合,协调发力。例如,在比赛进攻时,阔筋膜张肌、股中肌、腹外斜肌和肱桡肌协调配合,而在抢绳的瞬间,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将爆发额外的力量。这说明,虽然其他肌肉在抢绳进攻时都会发挥力量,但是核心肌群主要以股四头肌为主。不同的战术方式采用的肌群发力各不相同,要想运动员的力量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就要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训练。
在拔河比赛的相持阶段,运动员往往会采取高身位来维持体力,此时运动员腿部肌群发力较小,依靠自身骨骼支撑身体,发力肌群主要集中在上半身,运动员将身体拉长,核心肌群发力,斜方肌、背阔肌、大圆肌共同发力,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需具备很强的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才能在既不会被对手影响自身比赛节奏的同时,又能保存体力。
相关研究人员运用仪器对拔河运动员在相持阶段的力学要素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员在采用中身位时,核心肌群和下肢肌肉群持续发力,当运动员感受到拔河绳压力变小时,股四头肌发力速度会明显增加,各肌肉群通过神经传递,陆续增加,直到达到平衡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其是以力量傳递的方式来形成运动链,若能够在力量训练中对肌群发力顺序、用力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让力量训练变得更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训练效果也将因此而得到提升。
4 拔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必要性
4.1 一般力量训练的分析
4.1.1 提高拔河运动员的爆发力
对拔河运动员来说,爆发力的训练必不可缺。在抢绳的瞬间,队员爆发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比赛结果,所以力量训练是提高拔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关键。因此,根据运动员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力量训练必不可少。运动员在掌握发力技巧之后,就能竞技训练够将其熟练运用到比赛中,不仅可以控制力量的输出,还可以避免因比赛强度过大而导致的运动伤病。从训练角度分析,根据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制定的力量训练,既可以调节运动员的肌肉密度,又可以保护运动员的各个关节,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提升个人能力。
4.1.2 调节運动员的力量输出能力
在竞技拔河赛场上,战术的运用不容小觑,但力量的博弈是关键。力量训练带来的结果是肌肉密度的增加,肌肉围度的变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运动员的灵活性、灵敏度。在比赛中,绝对力量的优势带来的结果就是获得胜利,通过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运动员的各神经传递更加灵敏,运动员可以及时感受到绳上来自对手的压力变化,及时调整身体姿态,通过控制肌肉群的发力,使力量的释放收缩自如,既可以避免被对手拖拉过去,又能减少因对手失误而导致的摔倒现象。
4.2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4.2.1 减少运动员的损伤
拔河比赛节奏较快且激烈,在几分钟之内的博弈中,如果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不足,加之赛场上的形势变化极快,就无法控制比赛节奏,失去平衡。肌肉力量不足,神经传递缺失,容易导致在一次次的失衡状态下产生运动损伤。激烈的比赛会使运动员动作技术变形,加之求胜欲以及集体荣誉感的驱使,运动员往往会超负荷完成比赛。在超负荷的状态下,不论输赢,对后面的比赛都会产生影响,或是因为力量不足将绳上的压力转移到手掌,导致手掌破皮,或是股四头肌在高负荷状态下导致膝关节受损。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稳定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4.2.2 有助于掌控身体平衡
拔河比赛的胜负往往在一瞬间。双方相持时,其实就是肌肉耐力的比拼,这就不可缺少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发挥。核心力量是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通过稳定身体的躯干部位,保持骨盆和髋关节的平衡,控制人体核心部位在运动时的稳定。拔河运动需要每一位运动员配合默契,小步移动,节奏一致。这就需要运动员用核心力量来控制。在后退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心始终在变化,对重心的调整就是对核心肌群力量的检验。因此核心肌群的强化和力量的提升,可以有效避免因力量不足造成技术动作的发挥受限。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实力。
4.3 拔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分析
拔河运动训练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初期训练采取较为简单的训练模式,由浅入深,运动负荷随着集体耐受力逐步增加,前期可采取自重深蹲,蛙跳等力量训练。只有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保证训练的效果。不根据运动员自身条件制定训练方法,只根据少数优秀运动员身体素质强行以偏概全地制定训练方法,则会为运动员的损伤埋下隐患。重点训练运动员核心以及腿部力量,身体其他肌群辅助发展,方可达到专项训练目的。例如,在进行腿部力量训练时,可采用负重深蹲、腿屈伸、垂直纵跳等爆发性力量训练,使运动员下肢力量明显增强;下肢大肌群训练采取大重量少次数的方法,刺激肌纤维生长。核心力量训练与腰部训练存在着差异性,核心力量的训练是整个躯干的训练。训练核心肌群要注意多维度训练,其是聚集核心力量的必要条件,如果过于强调单向训练,可能会降低核心力量的整体稳定性。而核心肌群可以根据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差异,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小重量、多次数的训练。不论训练方式如何,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才能找到合适的训练方式,在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同时,又能提升运动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