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的“活化石”——《伯远帖》
2023-09-12王海轩
王海轩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所作的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获得三件墨迹,赞为稀世之宝,珍藏于自己卧室旁西暖阁的专设书屋,遂将书屋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墨宝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一件便是王珣的《伯远帖》。“三希帖”被后人列入“中华十大传世名帖”,而这三帖中唯有《伯远帖》是晋代流传下来的真迹。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王羲之的书法,最早的也不过是唐代钩摹的,气韵当然不如原作流畅自然。《伯远帖》作为晋人真迹,自然真实地反映了晋人笔法的实际情况,揭示了魏晋书法用笔规律,对客观了解“二王”笔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帖中也能感受到书法中至高的魏晋风度。
王珣作为东晋书法家王导的孙子、“书圣”王羲之的侄子,从小习书,耳濡目染,其书法深受王氏书法风格的影响。东晋时期,王、谢两家士族不和。王珣被掌权的谢安调出了京都,心中郁闷,便给堂兄王伯远写下了这通信札。《伯远帖》是他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他心境的极致写照。
《伯远帖》继承了王羲之《兰亭序》的用笔法则,不同的是,在《伯远帖》中可以更加精确地看出其用笔之迹,包括书写时运笔的先后顺序、笔画间的牵丝映带、行笔时的提按顿挫和使转侧卧;特别是起笔处顺锋直入,收笔则提按结合,转折处大多方正刚劲;各字笔画凡是前后相搭处也能看出墨色的细微变化,笔法交代得清楚完美;笔画或浓重,或纤巧,其行笔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一任自然,洋洋洒洒47个字活灵活现地在纸面上优雅起舞。这是从摹本和刻帖里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帖中之字结体变化丰富,略带扁方横势,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疏密的对比尤有特点。独体字与上下结体字体态修长,结密无间,有清瘦之感;左右结体字疏密变化呈开张之势,左右拉开,形成或相背或相向的姿态,并增加左右间的呼应关系,虚实一体,形散神聚,意态生动。东晋士人萧散、古淡、尚韵的书风真实地流露出来,体现了东晋时代行书艺术走向成熟形态的丰富面貌。
帖中还有部分字形,有意以倾斜取势,字的重心偏左,字体微向左倾,显得十分险峻却又非常平衡稳定。如“远”字,中心左倾,但实右下而虚左上,“辶”平捺左移且向上挑出,加上撇的支柱作用,使字形似斜还正,生动多姿。又如“岭”字,上合下开,呈三角形态势。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收藏《伯远帖》,并在帖上题记:“晋人真迹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现代书画家启功赞《伯远帖》:“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伯远帖》问世已1600多年,王珣的政治声名早已随雨打风吹去,然而他的书法却凭着这封还没有现在A4纸大的信,神奇地流传至今,古色光照后人,被后人譽为魏晋书法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