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意连接健康心理

2023-09-12赵湘

健康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心态冲突

赵湘

一个15 岁的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回家后仍压抑不住愤怒的心情。看着孩子因为愤怒失去理智,父亲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此时,父亲第一时间关注到孩子的情绪,用关切和理解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正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和理解,于是主动说出了自己的困扰。最终,他们通过相互倾听和包容解决了问题。这位父亲正是采用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以智慧化解冲突,以善意紧密连接,从而建立了更加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所著的《非暴力沟通》中探讨了一种以智慧化解冲突、促进心理健康的沟通方式。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非暴力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它以善意的态度探讨了人际沟通中的困境,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尊重、理解和共情的沟通模式,解决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冲突和矛盾,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模式。

当我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而不是用指责和攻击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并培养健康心理。在工作场所,当同事之间发生分歧时,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有助于加强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

除了解决冲突,非暴力沟通还有助于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学习自我倾听,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情绪智商的提高也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减少孤独感和心理上的疏离。

非暴力沟通也有助于塑造积极的心态和情感调适能力。通过培养感恩和乐观的心态,人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减少因消极情绪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非暴力沟通还能帮助人们认识到他人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增进同理心和关爱之情,提高社会支持,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

善意、良好的沟通方式,是从根本上提倡尊重、理解和关爱的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实践,我们能够建立更加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塑造积极的心态,增进社会支持,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完美平衡。

编辑/赵玉遂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心态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还是“看掐架”心态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健康心理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